春节风俗作文(精选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风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风俗作文1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
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我们兴高采烈地迎来了20xx年的春节。过春节,也就是过年。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
从我记事儿开始,在除夕的晚上,爸爸会在我们家门上,贴上红色的、非常喜庆的春联。妈妈会给我们做一大桌子可口饭菜,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地围坐在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吃着、看着、说着、笑着、高兴着,时不时还会对节目或者演员品头论足一下。一直到很晚很晚,直到我瞌睡的熬不住了,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才回去睡觉。爸爸妈妈他们到凌晨才回睡觉,人们称之为“守岁”。
大年初一早晨,妈妈给我穿上颜色鲜艳的新衣服,全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奶奶家,给奶奶爷爷拜年。每年春节,我们一家、姑姑一家和大伯一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奶奶家,一起过一个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新年!进门先是给奶奶爷爷、姑姑姑父、大伯大妈等长辈磕头拜年,他们会高兴地给我发压岁钱。
我特别喜欢过春节。因为,这几天我不用写作业,不用弹琴,什么事都不用干,可以完完全全地放松,就只剩下开心地玩儿了。不管去哪一个亲戚家拜年,都可以得到红包,还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零食,再餐上一顿丰盛的美味佳肴。真可谓是美哉!美哉!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总之,一个春节下来,我的肚子圆了,腰包鼓了,人也玩儿“疯”了。啊!真“爽”!过年真好,过年真幸福!
春节风俗作文2
春节,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大家王安石的《元日》是吟诵春节的千古绝唱。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的家乡春节可热闹了。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家乡春节课热闹了。
在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中,我比往日起得早,丝毫不要叫,三下五除二洗漱好,坐等吃汤圆。汤圆,糯米粉和水搓成的,圆圆的,直径一元硬币大小。为了增加口感,人们在汤圆的`肚皮里填上各色馅料,芝麻、豆沙、青菜、肉类……更有奇葩者放上硬币,头发之类的,寓意新年大发,大发。吃汤圆也有讲究哦,一定是双数,意味好事成双。四个,代表“事事如意”;六个,代表“六六大顺”。汤圆汤圆,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我一口气吃了八只,希望新年成绩发发发——名列班级前茅。
还没有吃好汤圆,表弟约我拜年的电话就打进来了。我们像往常一样,拎上礼物,蹦蹦跳跳,笑呵呵直奔外婆家。一到她家门口,外婆好像有默契似的打开门。看着穿着新衣服的外婆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我和表弟脱口而出:“恭喜您老美丽常驻,健康喜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笑容可掬:“也祝你们新年学习更上一层楼“说完,还从口袋拿出红包。我和表弟推辞一下。外婆说:”红包红包,红红火火。“我们欣然接受。我们还分别和舅舅,舅妈,阿姨等拜了年。祝他们”工作顺利,事业发达“。在一片祝福声中,我和表弟祝愿”新年新气象,力争上游。”
春节,这一天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到处弥漫着美好的祝愿。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一年的第一天,我相信美好一年,会从这一天延续。祝我的祖国永远美好!
春节风俗作文3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誉为“道德之乡”——涡阳县城的一个村庄,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就拿过年来说吧!
大年三十俗称除夕,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寓意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在吃饺子时要比家里的'人口数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彻夜不灭,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会在这一晚“守岁”,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而小孩守岁,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点的时候,我们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坟。一大早,我们便动身去上坟,拿着冥币、黄纸,还有鞭炮。人们在上坟的时候,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饺,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吃完早饭,男人通常会带着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而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就是拿红包了,不过这红包得来的可不容易呢,因为这是小孩跪地磕头得来的。
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吃饭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所以,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显示出春节欢庆而热闹的气氛。
一个普通平凡的习俗,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
春节风俗作文4
天津是我的家乡,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我爱我的家乡_天津!
家乡的春节主要体现在饮食方面:在腊月初八那天,被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这一天也会泡腊八蒜,就是用醋泡蒜,这样久放也不会坏的!
在该过年的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在新年显示出焕然一新的形象!在这些天里,孩子们个个都开心的不得了:像男孩子们都买一些爆竹在新年里和大人们一起庆贺新年!而女孩子们买一些小礼品作为新年礼物!
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这就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了!在这一天,鞭炮声处处都有,,这就是过年的象征吧_尽管还没到,但却有了过年的气息!这天,在街上,有一些卖糖的,就是现在孩子们所说的“糖瓜”又甜又黏的,小孩子们非常喜欢吃它们!
二十三一过去,就更忙了,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过年吃的食物都准备充足!
在除夕这天,更是热闹的不得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人们都穿上了新衣,门外贴着福字,有正有倒,倒的福字意味着:福到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守岁的习俗,鞭炮声总在耳边响起,这才是过年的气氛嘛_这么的热闹!
等到了正月初一那天_就是人们所说的春节。在那天,人们都去拜年了,给亲戚,给朋友……
在元宵节那天,又是春节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那天,人们都在叫家里吃元宵呢!一家人其乐融融……
那天同样也是耳边总响起鞭炮声,小孩子们同样也燃放炮竹,只不过是那种小的花炮而已……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到这天为止,春节也就这样在欢笑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热闹的春节!
春节风俗作文5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风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风俗呢?
春节风俗作文6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过年了。前几天不停地赶作业,现在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几天了。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高高兴兴地赶到姥姥家,一进门,温暖的气息迎面扑来,哥哥和妹妹都来了。晚上,全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
八点钟,春节联欢晚会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丰富的年夜饭”准时开始了。今年的春节晚会可真是精彩啊!我不由得感叹道。开场歌舞《虎跃龙腾贺春来》一下子就让人觉得热闹起来,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幽默的.小品相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尤其是《不能让他走》、《一句话的事儿》、《捐助》等等。最不可思议的奇迹,当然非--莫属,--的魔术总是给人带来惊喜,从头到尾,一个比一个精彩,尤其是最后那个用手穿过玻璃拿底下的硬币那一幕,真是神奇得让人目瞪口呆,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实在是太神奇了!
在歌曲《盛世欢歌》中,春节的钟声敲响了“当当……”就在这时,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来,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大人小孩都在放着鞭炮。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得我和哥哥早就捂起了耳朵,那一束束五颜六色的烟花直冲夜空,然后爆炸、散开,真是五彩缤纷,好看极了。
我看着窗外,把划过的烟火当做流星,许下了春节里的新愿望。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
春节风俗作文7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啦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啦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道?当然是为啦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啦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啦最令人激动的环节啦,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啦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过年时的著名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过年时的习俗?
春节风俗作文8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过年的方法、风俗都不一样,我们温州过年也有一些特别的风俗。
风俗一:“嗒—嗒—嗒—”在菜市场门口的一个小摊子里发出了阵阵声响,摊子边上石臼中有一团白白的软软的东西正在被一个老年人拿着锤子敲打着,边上桌子上还有许多花纹的印版,有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也有元宝状的。他们把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再用印版做出不同的花纹。最大的元宝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我看着那白花花的.年糕直流口水。
风俗二:一阵肉香扑鼻而来,我在奶奶家阳台上的一角发现了酱油肉和鳗鱼鲞。那阵阵香味让我觉得这两种美食肯定很美味,在锅里蒸了后味道更浓了。我们温州人习惯在农历十一月份开始晒酱油肉。喜欢自己在家中自己做的人一般先放在将有中浸泡,然后晒干后食用,别有风味。鳗鱼是我们温州特产,温州人一般会去菜市场会挑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刨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鱼鲞,鳗鱼鲞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风俗三:新年的第一天全城都在休息,但是晚辈向家中的长辈要叩拜行礼。拜年的时间一般都在初二到初十或至十五。到亲戚家拜年时要带上礼品。我听爸爸说过在50年以前礼品都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子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草纸上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
过年温州也是照样热闹,虽然风俗不同,但是各有各的礼节,都很有趣。我觉得过年那种喜气是一般节日体会不到的那种高兴、惊喜。
春节风俗作文9
我的家乡在巴马县的坡帮村,那里的过年习俗可真有趣。如果你不信,就听我说说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把我和哥哥叫过去说:“你们去河边把我们家的牛、猪、鸡、鸭……给带回来。”说完,把一个笼子和两条绳子交给了我们,我就拿了一条绳子,心想:“真刺激,我还是第一次去赶牛呢!肯定很好玩的。”这样我就和哥哥高高兴兴地上了路,一路上我们还看见许多小朋友也跟我们一样,去要他们家的牛、猪、鸡、鸭。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河边,我一看河边什么动物都没有,更没见爸爸所说的牛、猪、鸡、鸭……只见河边只有一块块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石头,我就问哥哥:“我们家的牛、猪、鸡、鸭……在哪?”哥哥指着河边的石头说:“在那里呢。”接着说:“走,一起去把石头装进笼子里,这就是我们要的鸡、鸭、牛、猪等。”我不懈地问哥哥:“这些是石头呀!怎么是家禽呢?如果把它装进笼子里呢?等真的牛、猪、鸡、鸭来了怎么办呀?”哥哥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跟我说:“因为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风俗,这些石头代表了牛、猪、鸡、鸭……。每年年三十的'早上,这里的人们都会到河边来把它们拿回家,先放在门外,到了晚上12点放完鞭炮后才能拿进门放在家里,表示来年家禽兴旺、有吃有财的意思。”我一听,这才明白。我心想:既然是这样,我就多拿几块石头回家,我们家明年就家禽兴旺,有多多的牛、猪、鸡、鸭等。于是,我就和哥哥选了几块石头装进笼子里,又用绳子绑了几块石头,就高高兴兴的拿回了家。
你们说,这样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
春节风俗作文10
年三十晚,我和姐姐、妹妹中午在家做年糕,姐姐要做牛,因为明天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天,又是牛年,当然要做一个牛的年糕呀。
你们有亲手做过年糕吗?今天我要就和姐姐、妹妹们一起亲手做香甜的年糕。其实啊,做年糕看起来虽然简单,做起来却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不信?就让我来谈谈我第一次做年糕的经历吧!
叮咚叮咚,我听到钟敲了两下,姐姐就拿出糯米粉,我兴高采烈地坐在椅子上,做起了年糕来。开始我拿了一大块糯米粉把它搓得圆圆的、长长的,再做了四条腿。我想把它的身子和腿贴在一起,老是贴不住,我发起火来了,把它扔回盘子上了,我本以为很容易做的,做起来却那么难。姐姐不解地问:“怎么了?”我沮丧地说:“这牛很难做,我不做了。”话音刚落,姐姐就拿起我那块糯米粉搓起来了,还边动手边说给我和妹妹听,我和妹妹专心致志地听着。姐姐耐心地教了我一遍,姐姐还叫我再做一个牛,我照姐姐的话做起来了,我把牛身子搓出来了,又把脚仔细地捏出来,但不是那么漂亮,不过比上次进步了,把脚甲慢慢挑出来,再把头慢慢搓出来,把嘴、角、眼小心翼翼地弄出来,挑出来。再涂一些食用颜料就大功告成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香甜的`年糕做出来,恨不得上去咬一口。
最后蒸年糕。首先把青翠的竹叶垫在糕篓上,千万不要让年糕有一个漏洞,接着就放年糕,一定要放均匀,蒸年糕至少要蒸四个小时,最多要蒸七个小时。
哗!一开锅,香喷喷的年糕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感觉格外香甜,因为这是我劳动成果!我心里想:只要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事情才能做到成功,别想着能守株待兔,不劳而获!
春节风俗作文11
要说到春节的风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待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咱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可以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接着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可以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终于可以吃汤圆啦!此时的我,心情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美好期盼。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风俗有种一种期待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做汤圆吧!希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春节风俗作文12
我的家乡是洛阳,那里有许多习俗,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祭奠死去的亲人,但是这里有一个习俗由来已久——那就是贴对联。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因为它象征着团圆。有一个传说说道:春节时,有一个名叫年的怪兽来抢东西,但是有一个老爷爷知道,年怕红色的东西,于是,每逢春节,我们便在门口贴红色的对联,穿红色的衣服,放鞭炮,以防年来侵袭。
20xx年的时候,我就和家人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那天晚上,妈妈,姑姑煮饺子,我和爸爸妹妹便到门口贴对联。我双手紧握对联,妹妹拿着胶水,爸爸带着我们来到了门口。爸爸喊:“胶水!”妹妹赶紧递上去,他又喊:“对联!”我抽了一张给他,只见他一手拿胶水,一手拿对联,把胶水往对联上一挤,“啪”的一声,拍上门框,又照葫芦画瓢,将另一张也拍了上去。
然后,甩着大手进去了,边走边喊:“贴——好——了——!”听爸爸这么一喊,大家都跑来看,可在“欣赏”了爸爸的“作品”后,大家捧腹大笑,笑完后,妈妈告诉他:“你贴反了!”爸爸疑惑不解的.问:“怎么贴反了?”“对联分上下联和横批两部分,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横批贴中间,你看你是不是贴反了?”姑姑回答。爸爸看了看,赶紧揭下来,重新贴,之后我们一起吃饺子,看电视,一个美好而又甜蜜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这一次过春节,我不仅知道了对联应该怎么贴,还领略了中国传统的源远流长,连贴一张小小的对联也有讲究。
春节风俗作文13
中国最热闹的就是春节。不过,因为各个地方又有各自的风俗,因此即使是同一个节日——春节,许多地方过得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南方有的地年吃汤圆,而我们北方人却必不可少饺子。
吃饺子,这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但我还是最期盼除夕晚上十二点吃的那顿饺子,要知道,这些饺子里有一些可是意义非凡的,它们叫——吉祥饺子。
奶奶从下午就开始忙活,切好了菜,和好了面,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开始包了。奶奶拿出早已洗好的硬币和甜枣,要先包这种带好彩头的吉祥饺子!妈妈告诉我,饺子里放甜枣和硬币是有寓意的。放甜枣表示来年甜甜蜜蜜,而放硬币就表示交好运、来年财运不断的象征。
大人忙着包饺子,我也不闲着,紧紧地盯着他们包的每一个饺子,看看包上硬币和红枣的饺子与其它的饺子有什么不同,这样,等吃饺子的时候,我就能多吃几个“有彩头”的吉祥饺子了!可是我看了半天,饺子都包完了,也没有发现它们和别的.饺子有什么外形上的分别。唉,只能晚上靠运气了,我心里想着。
终于熬到了晚上,饺子一碗一碗被端上了饭桌。大家都抢先夹起碗中的饺子,我们几乎同一时间咬下了第一口饺子,但是结果并不怎么好。大家都没有吃到,我也是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闭着眼咬下去,心中的期待已经洋溢出来了。“嚓”一个清脆的响声,我的心中一阵狂喜,哈哈!我吃到了!我睁开眼睛将硬币吐出来,呀!好晃眼的硬币啊!大家都笑了起来,奶奶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一边笑一边拍着手说:“好啊,是个好兆头。”
我们的春节就是这么热闹。过年时不仅会包饺子,还会作各种各样的面食,它都有各种各样的寓意。总之,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喜气洋洋!
春节风俗作文14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春节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道?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春节时的著名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春节时的习俗?
春节风俗作文15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豪华,那么美丽,但是一但到春节,就会有很多风俗,那是多么令人难以忘记!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每当快要到春节的时候,人们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打扫完以后,人们就会去天虹,大超市里卖各种各样的年货,比如糖,水果等,这一去就会大包小包地提回来。
你知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对联和放鞭炮吗?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从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山洞里住着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在这个山谷下面有一个小村庄,这个年到了春节的最后一天的时候,就会下山来害人,这村庄里的人就会把门关得紧紧的`。可是,年依然有办法进入村民的家中吃村民的东西,村民没有一点办法。有很多村民都到了城市里春节。有一年,村民们正在去城市的路上,有一位仙人对村民们说:“这怪兽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了。”村民们听了后,就把红色的对联贴在了门上,把鞭炮放在了门前,怪兽一来,就会看见红色的东西和“砰砰砰”的响声,吓得直往山里跑。就这样,春节放鞭炮和贴对的习俗就持续到现在。
我家乡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做上一顿丰盛的饭——年夜饭。家家户户忙东忙西的,烧了一桌子的菜,有鸡,鱼等。让人看了一定会口水流不停。吃完后,妈妈会给我一件很帅气的衣服,大人会给我们压岁钱,里面的钱还不少哦!
春节还真是令人难忘啊!
【春节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风俗作文01-06
春节的风俗作文05-21
春节风俗作文【经典】03-26
春节风俗作文(热门)09-26
(推荐)春节风俗作文02-26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06-08
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06-08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10-28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05-20
[精]春节的风俗作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