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的春节的作文合集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的春节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1
“十年以后……”是20xx年春节作文大赛的题目。
每次都是老爸讲话,需要规的。每次都会有全程录像,以制造气氛;有记得那年的大赛评委是老爸、我、四妹夫和我儿子冬冬。四个评委,三人在比赛现场,冬冬在国外读研,需要通过网络给他的电子信箱发去参赛作文,然后他再发回评选意见。
冬冬是小字辈里唯一的评委,虽然还在读书,但大家让他做评委主要是看中了他的能力和资格。冬冬当年是沈阳市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两次一等奖获得者,北大毕业后又在国外名牌大学读硕士,能体现评委的权威性,提高大赛的档次。
竞赛在大年初一晚上进行。吃过晚饭,免费听完了闹人的爆竹声声,全家人齐聚客厅,宣布作文竞赛开始。由于已经是历年来的常规赛事,自然不用多说什么,于是宣布评委会名单、监考人名单、比赛规则和胜出者奖金金额,然后公布命题,选手和监考人进入赛场,大赛正式开始。
关于作文命题“十年以后……”,可写人、写事、写他人、写自己、写中国、写国外……千字左右,一小时内交卷。
那一年参赛人只剩下4个,其中三妹和四妹的孩子都在重点大学读书,五妹和老弟的孩子一个是高中生另一个是初中生。虽说年龄大小不一,学历参差不齐,但是4个参赛人都专心致志地使出浑身解数。四妹夫监考稳坐不露声色,老妈急得总想进屋去看看。家里临时关门谢客,以免影响考场秩序。
一个小时终于过去了,看得出来每一个人都在用心写。
作文很快敲入两台笔记本电脑,并马上通过邮件发给儿子冬冬,他正在万里之外焦急地等着。家里的评委则开始认真阅读每一篇作文,反复阅看几遍后坐在一起评奖。家里的三位评委在一等奖归属方面意见很一致,都认为五妹的儿子王铁铮的作文应该评一等奖,对二三等奖则略有分歧。大家说等看一看海外评委的来信再做定夺。
不一会儿子的邮件发来,他对一等奖的'意见毫无悬念,二等奖又在二比一的基础上再添一票变成三比一。为了鼓励后进,剩下两篇作文为三等奖,全家皆大欢喜。
接下来的颁奖仪式很正式,客厅的前面摆上了一个长条桌,坐着三个评委,四周坐着所有观众和参赛者。由评委会主任——老爸宣布评选开始,评委一一发表评选意见(不是评委的也纷纷插言,特别是老妈),由我念了海外评委也就是儿子冬冬发来的评选意见,最后由主任老爸发布评选结果并颁发一等奖,我和四妹夫分别颁发二三等奖。得奖人一一上来领奖,也要发表获奖感言。
记得当时获奖人一个个都很激动,得一等奖的王铁铮甚至有些语无伦次,说自己获奖绝对是在意料之外,这回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云云。四妹的女儿在吉林大学读大一,说自己不应该栽在大年初一,还败在一个高中生小弟的笔下。于是评委帮助她分析原因,指出她的主要问题是出在选题角度上,立意不对自然写不下去。
最后老爸发表了长篇领导讲话。记得那一年的奖金共用去700元,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00元,两个三等奖各100元。
如今又是几年过去了,当年正读大学的两个孩子都毕业参加了工作,三妹的儿子在省邮电设计院当上了高级项目经理,四妹的女儿两个学位拿到手后,也成了沈阳电视台的一名称职编辑,只剩下老弟老妹的两个孩子还在大学读书。作文竞赛参赛人员越来越少,这作文大赛也就赛不起来了。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2
在上海的第三个年头到尾声,冬天一如既往难熬,倒是关于世界末日的讨论没有曾经预料的那么热烈。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猫的天空之城留下的慢递明信片,定的是末日前一天送到,只是完全想不起来写了什么。很多只言片语都是这样消失的吧。
就像那些消失在记忆里的人们。 或许某时某刻会如约而又突然地出现? 20xx年夏天,我在去学校书报亭领录取通知书的路上捡到100块钱,我把这作为预示选择正确的彩头揣进兜里,当日收拾行李,次日就坐车离开。
学校在杨浦区,前门是杨浦公园,如果算上稀奇古怪的宿舍区,学校正好包围下杨浦公园。但事实是,吃一个包子的时间就足够将主校区逛上一圈。 据说新校区建在浦东,这和我们已经没关系了吧? 入学时候的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全部忘掉,就要面临毕业了。 那时候我们站在人群里军训,现在站在人群里递简历;那时候我们从座位上站起来慷慨陈词,现在从座位上站起来转身离去;那时候上海世博还是最热话题,现在早已一一拆去建了新的商业区…… 那时候,这个城市还是新的,现在,这个城市对别人来说是新的。 走过的南京路和外滩还是一样人头攒动,吃过的七宝和苏州大概也没有新的小吃品种。或者我太小看了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 总之就是这么过来了,脚印连成串,刚印下就消散。
让这个世界疯狂旋转吧,也许真能转出个世界末日来。 我遇到的第一个面试官是出版社社长,他是个军人。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农村户口?我说,是。
他说:你别担心,我只是随便问问,不会根据这个来选择人的。刚才面试过的那个人跟你是一起来的吧?他是什么户口? …… 后来,我出大门就被门卫扣起来了,因为是骑着车出门而非推着车出门的。被扣押大半个小时,那个警卫先是威胁我的人身安全,后是警告说要扣留我的自行车。后来朋友报了警,才算走脱。
警察说,这也不是针对你们骑自行车,是真有这个规定。
我想,我能理解,只要我们推着我们的车,领导们推着领导们的车。 人生第一次面试就此结束,第二天编辑部打电话通知上班,我说,你们那个地方,我不敢去。 我朋友直接没接电话。 第二次面试,是个出版界大佬新开的公司,在我们学校只招IT专员和发行助理。我想,曲线救国吧,简历上写求职发行助理。面试官是三个,两个姑娘,一个大叔。
其中一个姑娘问:说一下你认知中的图书发行。
我就按照我所知道的说了一通。 姑娘问:然后呢? 我胡编乱造一通。 她接着问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到后来我终于说不下去停了下来。我想的是,都怪平时学艺不精。
姑娘停顿一下,说:我一直问你然后,是因为你还没回答要收钱。 …… 后来另一个姑娘问:你的人生规划呢? 我非常诚实地回答:在发行部好好实习,希望以后能转岗到编辑部去。 这个姑娘立刻问:那如果我们培养了你,你跑了呢? 这个问题和军人社长的问题一样。 后来的结果是,第二个星期我接到电话,让去编辑部面试。我脑子里突然蹦出那个一直坐在一旁笑眯眯很少说话的大叔。 再去面试,和面试官顺利沟通,聊下来花了大约一个小时。 其中一个长得略像徐克的面试官说:你怎么看待图书出版这个行业? 我说:现在的图书出版乱,太乱了。
他说:既然你对这个行业的前景不看好,为什么还要来呢? 我说:我不是不看好,我只是觉得行业里不规范的人和事太多。行业现状是这样,我也改变不了什么,我只能在我能做的范围里尽量做一些好东西。喜欢一个东西就是这样,哪怕它有太多的不完美。 然后,我还在等然后。
在第二次面试和第三次面试期间我去参加了上海文化行业招聘会。我排在人群中,鼓足勇气,准备好简历,规规矩矩地递出去。简历递到一半,对面的人扫了一眼我简历封面上的学校名称,开口说:我们这里只招硕士研究生。 我愣在那里,收回了简历,然后找了个角落的地方。
昨天宿舍里一个人在帮忙给《小时代》剧组找群众演员。问:多少钱一天?答曰:50块。
如果是20xx年的我,多半会说:我去。那时候我还在看郭敬明,而《小时代》似乎刚刚开始连载的样子。 昨天我说的是:我勒个去。 20xx年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年代了,周正龙和陈冠希的相机都还没出现在众人视线里,芙蓉姐姐还没成功逆袭,中国还没进入神曲辈出的时代。
20xx年算是一个安分的年头,我也安安分分上了高中。虽然多少带着点棱角和执拗,当着老师的面撕过某某局下发的必须选谁谁谁的选票,写过针对食堂的公开信,说过不少学校的坏话……但总归是小打小闹。毕竟,童年还没被毁,三观还是中国特色化的统一出厂配置,只是CPU出了点小故障,还不足以威胁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晃五六年过去,流行词汇换了一批又一批,当年有过的理想就是不用去上班,好好写东西,把想说的话都顺利说出来。现在的情况是,我希望公司快点给我打电话过来,稿费能按时发下来最好还能稍微涨那么一些。
社会就像火锅,不管三教九流都扔进来滚一滚烫一烫,旧的去了新的又来,味道总是变不了多少。
我有个一起吃自助火锅的朋友,他两年高考失利,都和上戏失之交臂,今年好不容易决定去别的学校上学,结果去了一个月又回了中学复读。回中学没几天,他的腿就摔断了。
上个月他说还没把今年新概念的参赛稿快递出去。 我说:你直接打电话让快递上门收件啊。 他说:快递根本忙不过来,双十一的东西他们到现在还没送完呢。
我说:你家里人方便帮你快递一下不? 他说:不敢让他们知道,他们觉得我就是被新概念害的。 第二天我骑上自行车去他家拿参赛表,路过之前面试过的出版社,停车看了眼,然后继续上路。
在他家聊了会儿天,他说:我这里有些书,你拿去好了。 他拿出一本,说:这本是一个朋友自费做的,印了五千本,到处拿着送人。 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五千本书的成本,说:富二代? 他说:是啊,富二代。 我说:要是给我这么多钱…… 他把话接过去说:绝对不拿来自费出书。 我说:这也是新概念的人? 他说:不是,他没参加过新概念,他参加的是中国少年作家杯。
有时候我还是会梦见第一次坐的火车,那是一辆绿皮火车,车窗是能够拉开的那种。我带着几斤橘子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看窗外,累了休息一会儿,饿了剥橘子。列车晃晃悠悠了四十个小时。后来我再也没有坐过这么漫长的火车。 那是高三上学期还没结束的时候,我拿到萌芽杂志社寄过来的复赛通知书,和父母吵了一架,给老师留下一张纸条,准备奔赴上海。后来,我还是先坐火车到广东,然后和我爸一起去上海。
出发之前,爸爸一直很反对我去参赛,说是高三学习紧张。出发之后,他就再也没提过这话,安排好住宿和饮食,陪我去看外滩看城隍庙。
那时候还是第十二届,转眼已经到第十五届了。每一年多少人怀揣着梦想到来,又装满友情离去,相约来年再见。 理想是需要土壤和空气的。 现在它快要窒息了。
20xx年开始的时候,我们着手做《理想国》。 那时候不清楚做杂志的过程,不懂排版,没有人脉,没有资金。一群人就这么糊里糊涂而又信心满满地上路了。
想方设法约到文章和插画、找学长学姐学排版软件、骑着自行车到处找能做印刷的地方、笨嘴笨舌地讨价还价、羞羞答答地在学校主干道挂海报做宣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人是容易被自己感动的。有时候想到曾经为了这样一个东西跑了大半个上海、大半夜还在印刷厂看印刷效果,真会觉得很不容易。 争取过企业的基金,争取过学校的赞助,和出版公司争取过合作,成功过也失败过,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本来以为还很远的毕业,忽然就被摆到了面前。
要毕业了,才不得不承认当初信誓旦旦的目标没能完成,也许它要无限期延后,等到有一天我们强大到能挺起腰把沉甸甸的理想举过头顶。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做最好的原创歌手,现在是个打工仔。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说要去三毛住过的撒哈拉,现在不知所踪。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一直写小说,现在做了医生再未写过。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说要做导演,现在忙着倒卖演唱会黄牛票。 我有一个朋友,她曾经说要写让人惊叹的小说,她已经去世两年。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怀抱理想,却撞尽南墙。
妈妈打电话来说身体不舒服了,我说那你不要工作了好好在家里休息。妈妈说你爸又多喝酒啦,我说爸你少喝点酒多注意身体。妈妈问,你实习的事情找得怎么样了?我说,快了,快了,等通知呢。
爸爸接过电话说,你也别瞎着急,找个好的单位,安安心心工作,钱要是不够用了我打给你。 我说,我会好好找工作的,明年等我工作稳定下来,你就不要工作了,回老家吧,庄稼不想种就不种了,栽点果树也行。 妈妈接电话说,你爸说他还不想回老家去。 我正要说话,传来爸爸在旁边的声音:你想吃水煮鱼了吗?过年早点回家吧,回家我给你做水煮鱼。 我说,好,到了春节就回家。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3
我们渴望去一个地方,很少有人是毫无目的的。就像春节回家,如果没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供您想念,我想在春运挤成狗的时点,你会去凑这个热闹吗?
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更是一条逼你拼命挣钱的鞭子,让你为它拉车、犁地。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家又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感回荡在心头。
有一首歌,歌名是《过年回家》有韩庚唱了这几句:“突然间泪水悄悄流在脸颊 这一站就是我的家 空气中充满记忆熟悉的味道 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回来啦,”我想这句歌词道出了春节回家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家是我们熟悉地方,那里还有我们的最亲的亲人。
古人云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远在千里,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回家,就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不是属于我们的家。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
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有的说,家是一种情怀。还有人说,……
家,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
战争中,家是一幅箩筐,一根扁担。烽火硝烟,颠沛流离,一家人扶老携幼,相依为命。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都可以 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
孤独时,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绿洲。
富裕时,家是一帖清醒剂。时时提醒你“衣食足而知荣辱”,切不可“富贵思淫欲”。
小时候,家是我们不需要想象就可以找到的地方,不要说我们人类,就是小时候放的牛,只要晚上要回家的时候,你跟着它都可以找到你迷路的家。
年龄大了,回家是一种对父母最真挚的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而看到母亲满头白发的坐在目前等待归来的儿女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噙着泪水的。
有的人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但是那一条信息,一通电话或者视频通话都让我们想到线路那一头满满的期待,这一头心中的怅然若失。家里不是缺少谁而不能存在,家就像我们人类的一副皮囊,因为我们有了感情,我们才成为人,我们想家,就是要让我们人的感情在适当的时候回归皮囊。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家庭团聚的最好的时光,因为家,所以我们无论多远,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没有阻挡我们回家的路,家里有我们熟悉的味道,家里有等待我们的妈妈。
春节,我们回家。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4
过年啦!过年啦!妈妈和我一起去姥姥、姥爷家过春节。我们坐着京沪高铁驶向南京。
2月18日除夕,下午五点钟我的表哥就来吃年夜饭了,他这么早来吃年夜饭是因为他还要去他的姥姥姥爷家。吃完饭后我还想让表哥放魔术弹,结果表哥说:“我现在没时间,下次再玩。”
初一中午吃完饭,我要去汤山了!车上了高速我就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到汤山了,我们来到了一个度假区。要去泡温泉了!我们泡了好几种室内、室外的温泉,室内的有:“热身汤、牛奶汤、名酒汤……”,室外的有:“亲亲鱼疗、人与鳄鱼……”,我最喜欢“亲亲鱼疗”,我悄悄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有个人的脚上全是鱼……”
2月20日晚上,表哥来放魔术弹了,我们玩的很高兴,这个魔术弹声音不响,只有一种花样,表哥一直对我说:“抓紧点儿”。
2月22日我有点伤心又有点开心,伤心的是:我要回北京了;开心的'是:终于快要见到同学了。告别了南京,我和妈妈坐上京沪高铁驶向北京。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5
迎着阳光,这次春节倍儿爽!
“你幸福吗?”对我今天就“姓福”!
“新年好啊,新年好……"一到早晨,无论老的小的个个蹿出来拜年,无论烦的愁的个个都挂着笑脸。在这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放鞭炮。终于又听到了这震耳的炮响,我的心突然长了脚,飞跃到了鞭炮上,我提起一个鞭炮用“圣火”点燃,迅速甩起手臂,“啪”的一声使我的心无比满足,觉得要和它弥散在含着火药味与鞭炮之响的乐趣中。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哈”那崭新红钞票真令人激动,它使我激动、快乐更多的是无限的幻想。透过那刺眼的阳光我仿佛看到了主席正对我微笑,这就是我无限的幻想吧。
吃午饭了,大盘小盘,大碟小碟都挤在了大圆桌上,看着这圆桌就想到了团圆,鱼肉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团圆”!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太阳公公也回家团圆去了,月亮姐姐来了,她不能和家人团圆,不要觉得她很可怜,因为是她淡放光芒,我们都是她的亲人,她在和我们团圆呢。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象在过年!
饭后,我们来到阳台上欣赏夜景。天空象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宝石,月亮和星星闪闪地镶嵌在它上面。各处的灯光也次第亮了起来,万家灯火和苍穹中的“明灯”相互辉映,河水也在灯光的投照下波光粼粼,随着波浪的起伏,晃动着,闪动着,象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倍儿是好看。
这一天很赞但也很暂,时间如水这话一点都不错,但今天不是水而是激流。春晚开始了,许多新面孔映入我眼前,许多好歌曲传到我耳边,郝建又一次让我爆笑,我的心再次燃烧,我爱这一天,因为”团圆“因为”幸福“!
春节多么美好的节日。夜深了,烟花也都放完了,我们回到家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闭眼,因为那鞭炮声和大家的欢笑声还在耳旁回荡呢!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6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耳边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儿歌声,使我想起来了年的由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叫“年”,“年”什么都吃,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一种,后来人们发现,它每隔365天就会跑到村子里来吃人,这时候人们都会吓的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又一次,年来了,它刚走进村子,就看到村子中央站着一位老人,老人身着红衣,站在一堆篝火旁,正往火堆里加竹子。竹子在火堆里发出巨大的声响,吓的“年”惊慌失措,头也不回的逃走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和爆竹声,而这位老人是位神仙,是专门来给人们驱赶“年”兽的'。后来,人们每当这时就会穿着红色衣服,点燃鞭炮,“年”吓得再也没有敢到村子里来吃人了,就是年的由来。
记得有一次过年,我和爸爸妈妈回姥姥家,姥姥家在大山里。一到地方,爸爸和妈妈就去厨房帮忙包饺子了,姥姥家的饺子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总是包完后把饺子的两角捏在一起,像一个金元宝,他们说把饺子包成金元宝很吉祥。
大年三十晚上,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一边吃着“金元宝”,一边聊天,开心极了。到了晚上12点,没有一户人家睡觉,全都出来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忽然想起了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嘿嘿,当然是收压岁钱了啦!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要收压岁钱吗?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崇”,每当年三十晚上就出来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被惊醒,往往吓得大哭起来,接着便会头疼发热,最后变成xx。因此,家家在这一天晚上都坐着不睡觉,叫“守崇”。有一户人家白天拿出了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非常喜欢,临睡前就用红纸包着放在他的枕头底下。“崇”来了,阴风吹灭了蜡烛,“崇”刚伸出手,枕头下突然发出道道金光,把“崇”吓得赶快逃跑了。后来,这家人就把吓退“崇”的事情告诉了大家,于是家家户户都照着做,孩子都平安无事了,这就是压岁钱的由来。在山里大家认为年三十这一天,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一定要回家过团圆年。
中国人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和心里寄托,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7
春节,是一个全家团聚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但是,那年的春节却是在我的泪水中度过的。那是一个下午。
考完试,拿完试卷——期末考试。兴高采烈的跳出校门,心想,大棒了!终于又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过年了!真是好期待啊!
校门外,站着一个高高的人,那就是我的爸爸,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爸爸的前面,兴奋地拉起爸爸的手,准备往家走。这时候,爸爸却站着不动,脸上是一副庄重的表情,仿佛有什么大事要跟我说似的。没错,这时爸爸开口了:“孩子,因为某某原因,你妈妈决定让我带你上你二姨家去住。”“不嘛,不嘛为什么,不去,我不去。”我哭着闹着。“你妈妈的命令不可违啊!”看着爸爸那铁了心的样子,我只能绝望的接受现实了。
爸爸开着车在高速路上奔驰,一座座高楼,一棵棵树从我眼前消失,树上的叶子摆着手跟我道别。爸爸开口了:“没事,就去几天,等春节过了,我就和你妈妈去把你接回来。”什么?春节?这样说就是我要在二姨家过啦!不能和家人团聚了?想着,留下了眼泪,谁让父母命不可为呢?
到了二姨家,我沉默了,眼神变得黯淡。一言不发的走进了二姨早为我准备好的小屋。爸爸在那儿陪了我几天,就称有事先回去了。爸爸一走,我就觉得我被扔进了无底的黑洞一样。这时候,日记变成了我倾诉的“伙伴”。我整个春节都是在二姨家度过的.。
春节联欢晚会的那天晚上,我在窗户的外面看到了礼花,听到了鞭炮声。就不由自主的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年和爸爸妈妈放礼花的情景,那时我们多幸福啊,好留恋那时候啊!
春节联欢晚会我只看了一点就睡了,我想爸爸,我想妈妈,我不喜欢离家的日子,也不喜欢离开父母的日子,我那时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什么时候才能再跟爸爸妈妈放礼花啊!什么时候爸爸妈妈才能理解我的心情和苦衷啊!我只想早点回家,早点离开那个充满黑暗的无底洞!
离家的感觉特别苦!
【家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家的春节的作文11-14
家的春节的作文09-29
家的春节作文(精选)10-01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09-11
家的春节的作文(经典)10-04
(经典)家的春节作文02-22
[经典]家的春节的作文03-22
家的春节作文(经典)03-16
家的春节的作文【精选】03-11
[精选]家的春节的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