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节的作文必备(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春节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以春节的作文 篇1
今天是除夕,也就是农历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在一起过大年,我和爸爸、妈妈也一起来到爷爷、奶奶家过年。
过年的感觉可真好!我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帮着大人包饺子,还不停地聊着狗的趣闻,因为狗年马上来到了,大家都希望狗年“旺!旺!旺!”时间过得真快,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
五、四、三、二、一,“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大地立刻变成鞭炮声和烟花的世界。啊!烟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象个美丽的`大花园!
这边的“闪光雷”刚刚炸开,那边的“窜天猴”又鸣叫着飞上空中,接着“金龙狂舞”紧追而上。此时,一朵朵烟花又炸开了,里面闪出五颜六色的火花,火花越闪越大,漫漫地现出一个树形,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从“树”上落下来。“奥—发财喽!”人们望着“摇钱树”欢呼雀跃起来。
以春节的作文 篇2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大扫除是春节前必做的事情,将家里里外外清理一遍,除旧迎新。同时,还要准备各种年货,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络绎不绝。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轻松多了。早上边逛街边买来对联、灯笼、鞭炮和烟花,回家后便三下两下扯下旧对联,小心翼翼地贴上新对联,换上新灯笼。除夕晚上,除了万不得已,都要去长辈那儿吃团圆饭。团圆饭也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思是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分岁酒一般有十盘冷菜,每盘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红萝卜放在顶端,以示讨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绝对不会少了芋头、鱼和年糕。芋头的“芋”谐音为“余”或“裕”,表示吃了芋头会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鱼也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意思。而第一个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时也用面条,因为面条又长又瘦,谐音“长寿”。
然而对于小朋友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吃分岁酒时长辈给的压岁包。压岁包,其实是压祟包,因为“岁”与“祟”是谐音,所以大家都念压岁包。“祟”指鬼怪害人,“压祟”便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晚辈得到压岁钱便可以平平安安度过这一年。
吃完分岁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伙都不睡觉,要“守岁”,迎候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都争先恐后地开始放鞭炮和烟花,放眼望去,整个天空都是五彩缤纷的烟花,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耳欲聋,象征着送旧迎新和接福,俗称“接年”。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不出门走亲戚拜年的,这一天还不能洗澡、洗衣服。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可以走亲戚、拜年。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几,街上过年的喜庆渐渐淡下去了。大人们开始上班,小孩子们也准备开学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轨。
以春节的作文 篇3
新年降临了,人们都喜气洋洋的,乐得合不拢嘴,瞧!一大清早,母亲就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我好奇的问母亲:“母亲你在干什么呀?“过年了,要除尘迎新嘛。”我说:“除尘迎新,这词真有趣!”原来,还有一个除尘迎新的习俗啊!
到了新年的晚上,父亲急急忙忙的打开了电视,开始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带来的节目,正在吃饭的.姥爷、姥姥、母亲和姑姑都把头向后转去,对着电视机。我家春节必做的事,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姥姥说:春节联欢晚会代表着国家的强大,所以必看。
除了以上习俗外,我还知道一个绕口令:大年初一的汤圆,大年初二的面,大年初三的饺子。大年初四之后的大年初五、大年初六、大年初七什么都可以随便吃。我们重庆有一个比较奇怪的习俗,就是大年初一不准花钱,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计是想要发财吧!
其实,要说过年的习俗,我家乡还有个习俗还有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和倒垃圾,大年初二开始要在亲戚家轮流拜年等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到了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灯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汤圆,寓意团圆。
上面的三大习俗,都是重庆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庆人,你也可以学习一下以上三大习俗。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以春节的作文 篇4
每当我听见清脆悦耳的手机铃声,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发生在春节里的那件事。
大年初二,我妈妈和我打扮得漂漂亮亮,拎着大包小包去上海小姨家拜年。下了火车,我们直奔地铁站,地铁里的人可真多,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位子,我和我妈妈挤着坐下。紧挨着我的,是一个把手拢在袖子里的中年男人黑黑的脸膛,粗粗的眉毛,一双不大的眼睛红红的,满脸乱糟糟的胡子,身上的棉大衣旧得已经分辨不出什么颜色,脚上套着一双裂着口子的旧皮鞋,面前的地上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塑料袋。那副脏乎乎的寒酸样,直让我皱眉头。好无聊哦!我拿来我妈妈的三星滑盖手机玩游戏。手机是粉色的,上面吊着一只毛茸茸的.小熊,非常漂亮,我边玩着,心里盼着这个人快点下车,谁知过了好几站了,车上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他还坐着纹丝不动,真气人。
“各位旅客,XX站到了。”听到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报站声,我赶紧拎了东西跟着我妈妈挤下车,快到验票处时,我妈妈说:“莹莹,拿手机来,我给小姨打电话。”“手机?”糟了,我大惊失色,我的手上空空的,手机哪儿去了?一定是刚才匆匆忙忙拿东西时落在座位上了,我们赶紧返身往回跑,可那列地铁早已开走了,我妈妈气呼呼地埋怨我,我大气也不敢哼,心里直怪自己太粗心了。我脑中极力回想刚才的情景,没准就是坐在我边上的那个人把手机揣进了自己肮脏的口袋。真可恶!
我妈妈当然舍不得才买了不久的新手机,好几千块钱哪。我们抱着一线希望到地铁管理处询问有没有人捡到手机。管理处的玻璃窗前站着几个人,正哇啦哇啦地说着什么,我们凑了过去,天哪,伸进窗里的一只手上,拿着的正是那部熟悉的手机。我和我妈妈大喜过望,仔细一瞧,我愣住了,拿着手机的人,竟然是地铁上那个让我讨厌的人。管理员核对了情况,把手机交给了我妈妈。我妈妈一个劲儿道谢,还拿出钱包准备掏一点钱谢那个人,可那人看了看我们,摆摆手走了。我妈妈感慨地说人不可貌相,我羞愧地低下头。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然而那个人的形象在我心里却越来越高大。我想:只要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就一定能做个高尚的人。
以春节的作文 篇5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了。光阴似箭,“嗖”的一声就又穿越了一个春秋,转眼间便来到了20xx年的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已经早早的回到了老家,迎接春节的到来。在这几天里,我每天都积极地写作业,作业写了一大半了,这样,过年的时候就可以痛快的玩一下了。
终于,在期盼下,大年三十——除夕终于到来了。一大早,我就兴奋的.醒来了,吃完早饭后,我就铺纸磨墨,拿起毛笔在红纸挥毫题字,不一会儿,几幅漂亮的春联就出自我之手。下午,我、哥哥、爸爸和叔叔一起贴春联,爸爸和叔叔摆好位置,我撕胶带,哥哥把胶带贴上去,就大功告成了。整个家里到处都是红色的,流露出新年的浓烈的气息,它们与阳光相映在一起,显得格外耀眼,十分灿烂。
这时爷爷喊道:“开饭了!开饭了!”大家都走进厨房帮忙端菜,我也不例外。年夜饭开始了,我们四代一共九个人环桌而坐,吃饭时,我们互相祝福,有说有笑,谈笑风生,气氛其乐融融。
吃完饭,我们一起来到了附近的广场上放烟花,这时,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了,我们也赶紧加入其中。一个个烟花如一条条飞龙般冲上云霄,交叉在一起,显得五彩缤纷,流光溢彩,好看极了。鞭炮的声音更是响极了,如同上帝的怒吼声,如雷贯耳,震耳欲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还收获了不少的压岁钱呢!
今年的春节,我收获得不仅仅是压岁钱,而收获更多地却是愉快的心情。
以春节的作文 篇6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过春节,为什么又叫要过年呢?因为有个传说:有个可怕的怪物叫“年”,它在除夕晚上出来吃孩子,真是可怕。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的东西,是红色、光和响声。于是在除夕晚上,人们都在门前挂红布,燃着火把、敲锣打鼓桥,把“年”吓跑。所以现在人们过春节就贴春联,放鞭炮了。
到了除夕早晨,大人就忙不过来了,要挂灯笼,贴春联。爸爸在挂灯笼,挂好这个挂那个,爷爷在贴春联,贴了这个门,就贴那个门......除夕的早晨大人都忙不过来,我则看着他们忙碌着。
中午到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有肉、菜、米饭等好多美味佳肴,就连小狗马上都要流口水了。我大口大口地吃肉,吃菜,吃得肚子圆圆的,吃得真开心。大人们也吃得很多,有说有笑的。
下午到了,大人在包饺子,包了很多很多。晚上大家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很精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玩杂技......
终于到了第二天大年初一。早晨,大家一起吃饺子,吃一会儿,哥哥突然站了起来,手上拿着硬币,兴奋地说:“我吃到了钱!”大家都说他新年能发大财,我羡慕极了。又过了一会儿,姐姐也吃到了硬币,接着我也吃到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真幸运啊!
吃完饺子又去拜年,我走几步就到了长辈家,因为我在老家的爷爷家。拜完年,爷爷奶奶就分压岁钱了,真激动啊!
过春节真高兴,希望明年春节快点来到!
以春节的作文 篇7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