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弟子规读后感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后感1
这段时间,老师叫我们学习“弟子规”中的深刻道理,至今仍在我心中记忆犹新。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一句能够深刻体现“孝”的.语句。我心里想着,自己平时是不是也这样做的呢?就拿前几天那件事情来说吧!
中午,我在画画,忽然,妈妈说:“吃饭了!”“马上!”我应付了一句,过了一下,妈妈又叫:“快点!” 我有点不耐烦地说:“再等会儿!”直到妈妈发火我才不情愿地跑去吃饭。我的这种表现就没有符合“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但自从学习了这句话,妈妈叫我,我随叫随到,再也不拖拉了。
还有一件事:我在看电视,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很不情愿,于是编了个借口,说:“我脚都麻了,你就帮我倒一下吧!”妈妈知道我在找借口,直接拿着垃圾桶自己去倒垃圾了。这也是我没遵守“父母命,行勿懒”。不过现在好了,读了“弟子规”,我能把这些小事做好,做老师的好学生,妈妈的好孩子,朋友的挚友。
“弟子规”伴我成长,健康快乐的生活。
弟子规读后感2
今年寒假,学校要求我们背《弟子规》。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是《弟子规》,妈妈说《弟子规》主要讲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妈妈还说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背诵。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家里的'乖乖女,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详细阅读《弟子规》却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上放着练习本,练习册,漫画书……所有和学习有关,无关的书全都放在书桌上,东一本,西一本,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有时比登天还难。现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却常常忘记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没有告诉妈妈,我回到家里妈妈狠狠地说了我一顿,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出门时要和妈妈打招呼,回家时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完了《弟子规》,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3
这一句就是提醒我们:凡是打架嬉闹的场合,一定要远离而不去接近。凡是不正当、不合情理的事情,一定要远离而不去过问。
读到这一段,我脑子里想到的事情像过电影似的,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几个月前,我们的最后的一个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男生有一种习惯,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别人惹恼了自己,非得拼到底,那架势真像战场上一样拼的你死我活,直到老师来了或者是同学们劝开了,才不得不停止了战争,过后心里还有一股无明火。然而,每当有男生打架的时候,我们班的'男生就会像蜜蜂见了蜂蜜一样,一股脑全部跑向了打架的人,来凑热闹,有时,还会在旁边给自己所支持的一方喊“加油”。
你看!这样子即不文明,有违背了弟子规的规则。所以,打架嬉闹的地方我们最好少去。然而如果是同学之间,或者是小朋友之间,我们虽然也尽可能的少去,但是,如果自己有能力,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劝开或拉开,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但是如果你置之不理,后果将会严重一些。我认为我们最好这样做:能帮的尽量帮,不能帮的就尽量别凑热闹,免得把你掺连进去。
这一段的后两句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给了我们警示,虽然我们青少年的好奇心很强,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免得惹祸上身。
我们以后要做一个有爱心,同时又有节制性的人。让我们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弟子规读后感4
我轻轻翻开书,细细读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是无比的赞叹。
《弟子规》教给了我许多道理。我在弟子规中懂得了孝敬父母、老人;与朋友相处要团结友爱的品德;还知道了一些生活中必有的常识。以前,在和弟弟分苹果时,从不谦让。可读了《弟子规》后,我就会起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句诗,于是,就把大苹果给了弟弟。以前,在爷爷面前,都会夸夸自己的`学习。可读了《弟子规》后,我就会想起“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这句诗。于是,就静静地听爷爷的教育。以前,我头发不整就想出去玩。可读了《弟子规》后,我就会想起“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句诗,所以,我红着脸儿跑回屋,头发理好才出来。以前我没有洗漱就想上学。可我读了《弟子规》后,我想起了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句诗。在我挑食不吃菜的时候,我想到了“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诗。在我马虎小事时,我想起了“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这句诗……《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会使你个人的修身得到进步。长此以往社会就会得到大的进步,我们的民族也会兴旺发达,生生不息。
《弟子规》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它伴我成长。
弟子规读后感5
我们聊到了很晚,这时,有人把电开了,不过,我们都很累,睡了!400字作文要是早晨雾大,站在阳台上,不但不见湖水,连苏堤也消失在浓雾中,茂密的绿树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父亲,如果你还在世,我该是多么幸福啊。我等得不耐烦了:“快点垫报纸呀?晚上,哥哥早早的吃完饭去偷青瓜皮了,我们7点钟才吃完。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 ,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席;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百事孝为先,这是先人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应继承这种优良的传统!
弟子规读后感6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做,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总叙的内容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根据圣贤先师孔夫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它教导我们: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日常言语行为中要有礼数、讲礼貌、讲信用;要博爱,向有德行的人学习;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更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品德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读后感200字篇学过《弟子规》以后,我突然觉得它里面教育我们的.知识非常多,它们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闪耀,每当我读过它后,便会想到我的父母。
母亲是春天里的一丝春风,伴随我左右,是夏天里的一阵凉风,使我不会觉得炎热,让我安心学习,父亲是秋天的枫树,因为我喜欢红色,他会让我很开心,很快乐,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暖到我心窝,父母对我们的的无私奉献重不等待回报,而我们对父母孝敬了吗?
啊!母亲生下来我,是让我去用双手改造世界,我们只有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学问去回报父母,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记住,要好好孝敬父母。
弟子规读后感7
上学期一开始,学校就发了一本《弟子规》,全文背诵。一开始,我只是在处理阅读。后来,当我读书的时候,我学到了很多与人打交道的道理,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读完《入则孝》后,让我觉得很惭愧。我以为父母做几件家务就是“孝”,现在才发现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我的父母服从我,照顾我。他们会尽力满足我想要的。那时候,我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的,有时甚至会打扰他们对我的担忧。想到这些,我觉得自己真的太不合适了。
记住:当我蹒跚学步时,他们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当我生病时,他们把我抱在温暖的怀里;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耐心地向我解释
所以,每天早上,我都会给他们最美丽、最甜蜜的微笑。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轻轻地对他们说“晚安”。每当他们累了,我都会揉他们痛苦的肩膀,递给他们一杯清茶。每当我有空的时候,我都会主动和家务“亲密接触”......我发现我父母脸上有更多的笑容,我似乎“忙”了很多,但我快乐了很多。
弟子规读后感8
读了巜弟子规》之后,我感触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孝顺父母这方面,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爸妈养育我不容易,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外出赚钱供我读书识字,给我更好的生活,但是我都没有真正的关心他们。哪怕我只为他们做一件小事情,有一次,妈妈下了班回来,就直接坐在沙发不动了,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腰有点不舒服,可能闪到了,妈妈坐一会儿,就去给你做饭。”我听过后,我马上叫妈妈趴在沙发上,妈妈我给你揉揉,妈妈听后,感动的说我长大,知道心疼妈妈了。有时候,我不听话,我还乱发脾气,妈妈多唠叨几句话,我都不耐烦了,我又会反驳她无话可说。现在想想我真的太不懂事了。我都不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我深感惭愧。
从今往后,我要孝顺父母,父母的教导我要认真听,要尊敬师长,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成为有用之才。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快乐的生活。
弟子规读后感9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在自己的父母身边,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养家糊口,背井离乡,远离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这种亲情正在慢慢淡化!父母对我们的爱,永远都在。听到你在外面过得很好的时侯,他们很高兴,逢人都说。要是遇到什么麻烦时,父母都会担心的不得了,睡不着觉!为了让我们娶上媳份儿,操心至极!所以,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人,却忽略了父母的爱,认为父母总是杞人忧天,唠唠叨叨,总会跟父母产生不一致的'看法,甚至认为父母不爱我们了,这个时侯,我们还会如何去孝敬父母呢?弟子规告诉了我们答案。不管怎么样,我们听从父母的意愿是对他们的尊敬,我们应该更加宽容,体谅得照顾父母。对他们要有耐心,父母健康的时侯,我们会很自然的孝顺父母,父母真正生病了,需要我们照顾的时侯,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做到耐心,孝心呢?
父母也有犯错的时侯,我们做子女的要帮助他们改正,对他们的不良嗜好,我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这也是一种孝心。但是一定得讲究方法。
父母渐渐老去,我们也有自己的压力,不管怎么,珍惜现在,珍惜与他们的每一刻。
做人就是得这样,听父母的话,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由此,我们也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了我们许多道理,关心,照顾了我们一辈子。让我们也关心他们一点,尊敬他们一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报父母的这份情。
弟子规读后感10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列举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全篇先是“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岀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我学习了《弟子规》,当我读到了“入则孝”这个部分,就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冬则温,夏则凊”。说的就是“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这个小孩子因母亲早逝,只能和父亲相依为命,他虽然小,却非常懂事,夏天天气炎热,每天晚上他都会给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我曾经看见妈妈帮我把房间收拾整齐。把我床上的'衣服全都塞在了洗衣机里面洗。我觉得父母帮我做这些事情是应该的。
但是我学习的《弟子规》后,我懂得了我们不能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间的话还要帮父母呢!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早早起了床,装了一杯热腾腾的水,然后煎了一只荷包蛋放在饭桌上。妈妈一起床,就看见了我做的早餐,她吃了我做的早餐以后。还一直夸我孝顺,我却不好意思地说:“黄香比我更孝顺呢!”
我读了《弟子规》,心有体会,决心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11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句话:父母叫,不要慢。父母的生活,行不懒。家长教,一定要听。父母责任,必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要慢。父母叫我们做点什么,不能偷懒。当父母教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听。当父母批评我们时,我们应该服从。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
想到这里,我想起了那件事。小时候,我是一个非常爱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铁杆上舔。味道很好。当我父亲看到我在做的时候,他立刻抱起我,告诉我不要。他会流血的。我不听。当我父母午休的'时候,我又这样做了。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突然,我感到舌头疼痛,心想不好!我只是想缩回舌头,但我做不到。舌头冻在铁栏杆上。这时,我很着急,在那里哭了。爸爸听到了,拿起一杯热水“噗”一声,倒在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一股热气。我把舌头“摘”下来,让嘴里满是血,妈妈说:“小春,爸爸妈妈说的话以后要记住。这件事都怪我不听爸爸的话。
生活就是这样,听父母的话,就是所谓的“不听父母的话,在我们面前遭受损失。”因此,我们也必须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我们很多真理,关心,照顾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也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上大学,回报父母的感情。
弟子规读后感12
《弟子规》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学完这一则,我为自己平时的表现而感到惭愧。平日里,我妈妈叫我去做事,比如取东西、倒垃圾,我每次都不立刻起身去做而是每次都说:“等一下”。妈妈喊叫几遍,我才很不情愿的起身或者干脆就装作没听见。
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妹妹跑来,拿桌子上她的.玩具车时,把我心爱的钢笔碰倒摔到地上,我一看笔尖摔坏了,这是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所以我非常生气。“你这是故意的”“是我不小心的”,正当我俩吵得不可开交时,妈妈进来了,问我怎么回事,我说她把我的钢笔摔坏了。“我是不小心的”她又说。这时妈妈对我说:“你就让着她点吧,她是你妹妹,已经摔坏了,明天我再给你买一支。”“不,我就要这个,让她给我赔!”妈妈劝了我半天,可我还是不肯原谅妹妹,妈妈很失望的样子,抱起妹妹走了,只剩下我和摔坏的钢笔。
通过这则《弟子规》的学习,我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吞吞吐吐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无理取闹,使父母生气、伤心、失望。我决心改正自己以前的做法。
弟子规读后感13
今年寒假我学了《弟子规》,它是清代的秀才李毓秀写的蒙学读物,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部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听父母的话,父母叫的时候,你不能慢吞吞的,父母让你干什么的时候,你的行动不能懒惰。我平时在家里,父母叫我干什么活的时候,我总是慢吞吞的不想干。学了这句话之后,我以后就要听父母的话,不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你应该好好认真地听,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顺承父母的话。这一点我在平时根本做不到,但是学了这句话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听从父母的教诲。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句话的意思是东西虽然很小,但是如果不告诉被人救私藏起来,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偷,那父母的心就伤透了。我平时拿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给别人说一下,不会一声不响就拿走了。这一点我做的还好。入则孝是《弟子规》中的第一则,也是做人的基础,我应该从入则孝开始做起,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学生。
弟子规读后感14
一有时间,就在家里安静的角落,慢慢的品,慢慢的'悟,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也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也知道做人有许多规则,但就是没有把这些规矩运用起来总之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当我读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又想起了老师的讲解“在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洗耳恭听。
而当父母责怪你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虚心地接受并改正,而且不能顶嘴。”这会儿我又想到了我自己;记得一次,妈妈让我在家好好呆着不要出去玩,可是我没有忍住,就跑出去玩了等妈妈回家后,看到我不在家气轰轰骂了我一顿,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顶了妈妈一句。妈妈就被我气坏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很脸红,妈妈也是为我好啊,我怎么能这样呢?真是不懂事啊!
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我知道了父母抚养我们的艰辛,而我们一定要报答他们,至于怎么报答,就在于你是否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是否是用自己的真心,是否是发自脏腑的想对父母好,在生活中,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任何人,都要以真心相对,绝对不能和别人耍手段,而使自己得到利益;也不能不尊敬别人,只认为自己是崇高的。从此以后,我们大家都要孝敬父母,做一个好孩子。只要你拿出真心来,父母是绝对会感到欣慰的。
弟子规读后感15
《弟子规》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宽容诚信、知恩感恩的人,教导我们用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感受社会的美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态度。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给予了我们很多的训示与启迪,教育我们如何做一名正人君子,其中,最为突显的就是一个“信”字。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做人要讲求信用,说话办事不能花言巧语,要实事求是,为人真诚,这才是立身之本。“言必行,行必果。”这是诚信的基础。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懂得这些道理,认真做事,真诚待人,将来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教会同学们要自信。多向进步的伙伴学习,看见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应该审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就要有勇气赶上。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敢于挑战,就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
学习《弟子规》,让同学们在孝道、习惯、礼仪、诚信、学习、感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让我们从小学做诚信明理之人,长大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书心得,《弟子规》读后感想01-23
《弟子规》09-03
《弟子规》心得01-09
弟子规感悟09-13
弟子规的感悟12-13
《弟子规》教案01-02
弟子规教案03-17
弟子规的故事03-13
《弟子规》经典名句07-04
弟子规心得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