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弟子规>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时间:2025-08-18 08:39:19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弟子规教案【合集15篇】

弟子规教案1

  活动目标:

  1. 学习知识时要专心致志,多下功夫。

  2. 尝试自己制定安排学习计划,知道学习时要抓紧时间。

  3. 理解认读句子“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活动准备:

  1. Ppt(人物行为对错图片、句子及译文)。

  2. 《幼儿身体力行表》。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谈一谈故事中好的学习方法。

  1. 师幼问好

  活动开始,师幼互行鞠躬礼,问好。

  2. 讲述故事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三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故事一,师:明明回到家要去干什么?

  幼儿回答。(明明要出去玩)

  师:妈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

  师:明明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明明说明天是周末,周末再写)

  师:最后明明是怎么做的?

  幼儿回答。(明明回家写作业了)

  师: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要抓紧时间学习)

  故事二,师:小慧为什么发愁?

  幼儿回答。(她买了很多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师:哥哥帮小慧想了什么好方法?

  幼儿回答。(先制定一个计划)

  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要制定学习计划)

  故事三,师:孝孝为什么佩服小禾?

  幼儿回答。(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先理解书中的内容)

  师:为什么小禾懂得很多事情还能理解书中的内容?

  幼儿回答。(因为小禾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

  师:通过听这个小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多看多学,每天坚持,只要工夫到了,就会有收获)

  3. 教师小结

  师:听了这三个小故事,我们学到了三个好的学习方法,分别是学习时要抓紧时间,能够制定学习计划,平时坚持多看多学,希望大家能很好的利用这些方法,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观察图片,帮助图中人物改正错误做法。

  1. 出示图片

  出示图一(一边学习一边玩手里的沙包),师:图中的人在做什么?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

  幼儿回答。(他一边学习一边玩手里的沙包,这样做是不对的)

  出示图二(同时在看两本书),师:看看他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

  幼儿回答。(她在同时看两本书,这样做不对)

  2. 改正做法

  师:刚才两幅图中的做法都不正确,那谁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做法?

  幼儿回答。(在学习的时候要专心,不能一边学习一边玩;读书时,读完一本后再读另一本)

  3. 教师小结

  师:看来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很重要,我们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好的方法。

  三、随师诵读,理解并记忆学习方法的句子

  1. 出示句子

  师:在《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意思就是说不妨把学习的期限安排得宽裕一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达了。

  2. 幼儿跟读

  师:这个方法非常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 教师小结

  师:孩子们,我们不仅要读的好,还要把这种方法记牢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四、师幼谈话,说一说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

  1. 师幼谈话

  师:你们平时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我是认真学习的,专心用功学习、抓紧时间等)

  2. 教师小结

  师:大家说了很多学习方法,有些方法非常好,例如专心用功学习、抓紧时间学习,我们可以互相借鉴一下。

  五、生活践行,尝试自己制定安排学习计划。

  1. 提出要求

  师:学习时要是计划,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请大家回到家尝试着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吧!

  2. 教师小结

  师:制定学习计划,要把时间放宽松一些,在执行的时候要加紧用功,时间长了我们积攒的知识就多了,遇到再难解决的问题也能够把它解决。

  3. 结束活动

  师幼互行鞠躬礼,活动结束。

  附故事:

  故事一:明明刚从学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呢?”明明说:“明天是周末,明天再写吧。”妈妈说:“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明明开始写作业。

  故事二:小慧买了很多书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开始发愁,哥哥告诉小慧:“先制定一个计划,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小慧听了非常高兴,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开始做计划。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书中的内容,孝孝很佩服,孝孝问小禾:“小禾,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为什么每次你都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啊?”小禾说:“我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慢慢的也就理解书中的内容了。”孝孝说:“从今天开始,我也像你这样,多读书、反复的读。”

弟子规教案2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之“出则悌”

  【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教学过程】

  一、诵读文本: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二、讲解文本:

  出则悌,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

  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三、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弟子规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泛爱众》的含义,并能够联系学习生活,灵活运用所用知识。

  2、教学方法:故事教学,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主动关爱他人的习惯,注重才学品德的培养,并能尽自己做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篇章意思,同时把文义逐渐融入脑海中,与日常生活对比;

  【教学难点】:让学生讲出自己身边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

  集体背诵《弟子规》的总叙部分,回忆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部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序里,则学文。

  请同学回答,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部分?

  回答:孝:孝敬父母

  悌:兄弟朋友之前互相关爱

  谨:为人处世应该注意的地方

  信:做事要讲诚信,有信用

  我们已经学了孝、悌、谨、信这四个部分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一个内容——泛爱众。

  二、解读《泛爱众》

  (一)带领学生诵读新课内容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二)逐句分析

  1、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1、我想问下第一位同学,你有没有在别人需要关心的时候,主动去关心别人呢?如果你是一个不想付出,却只想得到别人关爱的人,大家可不喜欢这样冷冰冰的同学哟!

  2、有的人是依靠脑力劳动,有的人是依靠体力劳动,尽管工人身上很脏,但那是劳动时候粘上的灰,只要是劳动时候粘上的灰都不脏,他们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

  最后,仍然有一句道德底线想跟大家说:社会上有少数聋人在做着非法的事情,甚至还有班级里的少数学生也受到他们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实在做不到主动去关爱他人,也请谨记一点:不能伤害别人!

  能够做到“泛爱众”的人,愿意主动去关爱别人,从而在品德上得到大家的敬重。对于我们来说,具体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大家的敬重呢?

  2、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释义】德行高的人,名望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相貌。才能出众的人,自然就有很高的声望,人们所信服的,并不是说大话的人。

  让我们从历史上寻找例证吧!

  (1)晏婴使楚的故事

  观看视频《晏婴使楚》,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楚王对长相丑陋、身材矮小的.晏婴十分敬佩呢? ○品行高尚:心平气和的面对别人的嘲讽

  ○真才实学:用自己的才学帮助自己和齐国挽回尊严

  (2)古代第一美男:潘安的故事

  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望尘而拜”,说的就是潘安。这个成语说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晋书·潘岳传》

  思考:为什么相貌出众的潘安,却没有给后人留下好的印象呢?

  虽然潘安相貌英俊,但是溜须拍马,卑躬屈膝,让人看不起。

  (3)身边的榜样——宋雪霞

  古代的例子我们已经看了两个,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强有力的例子呢?

  同学们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邀请优秀毕业生宋雪霞来我们班做讲座吗?当时宋雪霞送给大家一个公式,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

  成功=艰苦努力+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大话

  小结:回顾以上两节,讲了讲个内容:品行和才学,在信的部分,我们也曾学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本课又一次强调了德学和才艺的重要性。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真正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的聚集在你身旁。

  当你已经做到品行高尚,又有真才实学的时候,你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呢?

  3、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释义】: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讨论: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班的同学们凭借自己的才能,主动帮助别人。让我们大家共同来说一说。

  例如:谭俊擅长修东西,他利用课余时间主动维修门、小鼓和小台灯。杨鑫杰凭借自己过硬的美术基础,把班级板报设计的非常漂亮,秦超乒乓球技术非常好,不吝赐教,他还是我的师父呢!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如果同学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主动请教你,如果你会的话,给其他同学讲一遍,同学们懂了的同时,等于你也复习了一遍,更进一步加深印象。

  讨论: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是不想干,我要干不比他干得好!

  你看他那样,还上台领奖呢,小心下台时摔一跤!

  有的学生看见别的同学考高分,不分青红皂白就加以诋毁:“就他那样,能考这么高?抄的吧!”

  小结: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才能,哪怕这种才能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重,而对别人的才艺不屑一顾。

  (三)再次诵读全文

  三、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人所重视的是内在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容貌。只有主动去关爱别人,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被别人承认并对社会有益的人。

  四、作业

  背诵今天学过的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句子的含义。

  【教学反思】:

  1、单调的解释文意,学生较难理解。没有深入到学生中,挖掘平时学生中发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情,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导致课堂只是走了个过场,内容没有深入学生内心。

  2、晏婴使楚的视频不够形象,字幕太小,学生不能尽快理解,导致课堂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来解释这个故事,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懂这个故事和上课内容的关系。

  3、宋雪霞的例子很好,如果可以把宋雪霞的照片,或是以前拍摄的视频剪辑下来,放在课堂上,会更快的引起学生的回忆。

  4、让学生讨论的部分,因为引导的不好,所以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高。

弟子规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学习《弟子规》的乐趣

  2.学会和人打招呼

  3.熟悉本次活动的经典原文,了解汉字"人"的字源故事。

  活动准备:

  1.小白兔手偶一个

  2.制作"弟子规"书一本、字卡"人"。

  3.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白兔手偶一个。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看看它是谁呀?(小白兔)

  听,小白兔在说什么。"嗨,我是小白兔,小朋友们好!"

  2.教师:小白兔真有礼貌,跟我们小朋友打招呼呢!来,我们也跟小白兔打个招呼吧!跟你旁边的好朋友也打个招呼!跟后面的客人老师也打个招呼!

  (二)学习《弟子规》。

  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和小白兔一样有礼貌。小白兔还特别喜欢读《弟子规》呢。看--(师出示书本)《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学习的一本书,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2.教师范读。

  教师:好听吗?你想读吗?跟着一起来试试吧!

  3.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师:"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行"讲的是我们小朋友要孝敬长辈,友爱同伴;做事要细心,要做个诚实的'人。

  4.朗诵。齐读,师幼读,男小朋友读,女小朋友读,个别读(请2个小朋友),打拍子读。

  (三)拓展幼儿经验。

  1."人"字的来源故事。

  (出示"人"字)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字宝宝,它的名字叫"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人"字还有一个故事呢!师讲

  2.带领幼儿书空。(教师左手示范,边讲边演示)

  教师: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二拇弟,把我们的二拇弟变成一枝直直的笔,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个"人"字吧。

  3.利用DVD播放字宝宝"人"的字源故事

  4.故事表演。

  (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学写了"人"字,真有意思啊!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这个字吧!看,老师的腿慢慢分开,像不像一个"人"字?对,像极了,你也站起来试一试。

  (2)教师:老师再请两个小朋友来表演"人"字,看仔细喽!两名幼儿面对面站好,先互相问好,然后上身抱在一起,组成"人"字。你也想和好朋友表演吗?那要先问好,再表演哦。找个空的地方去表演吧。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回家后让幼儿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告知家长,并且与家长一起来玩"人"字的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

弟子规教案5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三课围绕“见人善,见人恶”这一现象,引发学生的行为思考。通过韵文、释文、明辨是非、悟理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告诫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反省自身的缺点。以生动的案例诠释“见善思齐,见恶内省”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背第二十三课弟子规的内容。

  2、理解第二十三课弟子规讲述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诵读第二十三课弟子规的内容。

  2、通过案例深刻体会“见贤思齐,见恶内省”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案例当中知道在学习生活中能见贤思齐,见恶内省的道理。

  三、设计理念

  环环相扣。读文背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以故事创设情境,读文明意,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环节。分层推进,促进知行合一。借助案例,在案例中诠释本文的重点。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二十二课,大家还会背诵吗?我们一起来诵读!

  生:集体诵读《弟子规》二十二课。

  师:同学们的“大合唱”真好听!老师还想听听“独唱”!谁能用有感情地来背一背,最好加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好吗?(提问个别学生背)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充满韵味的背诵,仿佛又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年代。虽然时间已经久远,但许多做人的道理却是一样的。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2、会听就是会学习!听故事的过程中专心听,认真想是最棒的!

  师讲“闻过则怒”的故事

  3、请生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予以评价。

  (三)学习新内容

  1、师有节奏地范读二十三课

  2、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让我们在这优美的境界里,再一次大声地朗读每个句子。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3、自由读文本,师巡视

  4、检查自读情况

  5、指名读,全班同学跟读。(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能当当小老师,教大伙读)

  (听你们读得津津有味,我也想读一读,愿意跟我一起读吗?)师范读,学生跟读。

  6、男女生对读。

  7.演读课文。(同学们可以加上动作,配上音乐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有创意)

  (四)学意思

  1、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读的熟练流利了,谁能说说这几句话大概的意思呢?

  相机板书,进行生字教学“善、恶”

  2、同学们的理解能真不赖!书读通了,意思也明白了,能试着背下来吗?男女生比赛背,看谁是记忆能手!反馈。

  (五)学以致用,明辨是非。同学们表现得真棒!

  刚才同学们诵读了古文经典,现在让我们运用它们,说说下面小朋友做的对不对?你有没有这样做过?(课件出示)案例:小雅在班上表现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小强非常不服气。一次,小雅把写好的作业交给组长。小强趁组长不注意,把小雅的作业本故意改错。心想:这回你可得挨批评了!

  1、引导:小强表现得怎么样?(不好)他的哪些行为你认为不恰当呢?(嫉妒同学,擅改同学的作业)为什么嫉妒小雅呢?(因为小雅优秀呀,小强不服气)那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该怎么做呢?(向她学习,慢慢赶上)你真像个小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能用古人的话教育小强吗?(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齐读

  2、听了你们的话,小强觉得自己错了,也深深地反省了自己。他下决心再也不这样对小雅了。他真是个_______的孩子!(知错就改)。师:是呀,“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看来同学们不仅能诵读经典,还能运用它明辨是非呢!你们的回答让老师非常地感动。(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 (六)拓展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过“见善思齐,见恶内省”的经历吗?学生谈谈自己的经历。其他同学发表各自的看法。

  (七)每日一句

  学到这儿,我想起了大思想家孔子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出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就是:见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要向他学习,见到别人的缺点就应该自我反省。(齐读)

  板书设计:第二十三课

  善思齐恶内省

  附教材内容:(第二十三课)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弟子规教案6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4、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5、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老师:多媒体课件。

  3、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全班同学大声回答:“诵读千古美文,争当少年君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声说出班级读书口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生对古诗文:师诵上句,生对下句。

  3、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月活动中,我们一起背了很多古诗词,大家还记得吗?

  4、学生大声说——记得!

  5、好!现在我来检查检查。我说一句,你对一句。开始!

  6、第一句:少壮不努力

  7、全班同学很快对上——老大徒伤悲。

  8、你们真行!

  9、男女生对决。

  10、师:男同学先来,人生自古谁无死

  11、男生快速对上: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师:男同学,好样的!到女同学来。纸上得来终觉浅

  13、女生快速对上:绝知此事要躬行。

  14、师:女同学,真棒!

  15、相信在这次读书月活动中,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让我们再次走进经典,一起接受圣贤的熏陶。

  【设计意图】师生对读书月诵读名句,既是一种无痕的检查,也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下面的学习。

  1、播放“孝感动天”的故事。

  2、同学们听得都入迷了,会听就是会学习!

  3、说一下你听后的感受?

  4、生1:舜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5、生2:舜的孝心感动力天地。

  【设计意图】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以故事引入课题,学生一定对新学习充满好奇和期待。

  1、师:是啊,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弟子规》“入则孝”里也对“孝”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前六句。

  2、板书课题:《弟子规》入则孝(节选) 齐读课题。

  3、简介

  4、《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教给学生孝敬父母的道理。(板书:孝敬父母)孟子说:“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弟子规》入则孝部分,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吧!

  二、初读经典

  1、听录音范读。

  2、生跟录音美美地读一读。

  3、自由读。

  4、生自由读文本,师来回巡视。

  5、检查自读情况。

  6、指名读。请XX同学来读,大家注意听,他读得对不对。

  7、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8、生1:他读的得声音很响亮。

  9、生2:他有一个字读错了。

  10、师:哪个字读错了?

  11、生2:夏则凊(qìng)他读成了夏则凊(qīng)。

  12、师:你听得好认真样呀!一个字读错你也听出来了。你怎么知道这个字读

  (qìng)呢?

  13、生2:我预习时看了注音,知道这个字读(qìng)。

  14、师:你很会学习!同学们,课前预习很重要呀,大家要向他学习,学会课前预习。

  15、全班齐读。(注意读出韵味)

  16、男女生比赛读。

  17、古人说得好:“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请大家用笔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再多读几遍。

  18、同桌交流。

  19、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20、汇报读书情况:你读懂了哪一句?

  21、学生自由谈感受。(能大概说就行)

  三、朗读体会

  1、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课件出示)

  3、播放《弟子规》动画片段。

  【设计意图】动画片是学生的最爱,通过有趣的动画影像学习《弟子规》,学生很容易接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指名读。请XX同学来读这两句。

  2、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3、生1:父母叫我们要马上应,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我们不得偷懒。父母教育我们,我们要有听他们的话,不要顶嘴。

  4、师:你的理解很正确。

  5、生2:父母喊我们,我们就要回答,父母叫我们做工,我们不得偷懒不做,我们要听父母的话。

  6、师:你很会读书,理解很到位。

  7、师:谁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8、生1:比如,放学回到家,妈妈叫我吃饭,我马上说:“好的,妈妈。”

  9、师:你是个听话的孩子。

  10、生2:吃完饭我看一会电视,然后妈妈叫我写作业,我马上关掉电视,去写作业。

  11、师: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12、生3: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帮他们做家务活,不惹他们生气。

  13、师: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为他们鼓掌!

  14、齐读。大家一起读这两句话。声音整齐又响亮。

  15、练习背诵。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谁能最快背得这两句话。

  (学生个个投入的背诵练习,有的还同桌互相检查,科认真了。)

  16、检查背诵。

  17、指名背。谁来背?他背对吗?(生1:他背得很流利。)再请一个来背。他背得好吗?(生2:他背得不够流利。)

  18、小组背。小组比赛背,看哪个小组多的红旗?准备——开始!

  【设计意图】当堂检查背诵,并进行比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便于老师指导如何进行下一步学习指导,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1、学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2、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课件出示)

  3、课件出示两幅图(图1:小孩为母亲扇风。图2:小孩出门前请示父母。)。

  4、请大家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

  5、生1:一个小孩帮妈妈扇风。

  6、生2:一个小孩跟父母请求要出去玩。

  7、生3: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孩帮妈妈扇风。第二幅图是一个小孩要出去玩,问父母给不给。

  8、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清楚。

  9、引出这两句话,齐读。全班一起读。(读得很正确)

  10、男女生比赛读。男女同学比赛读。(不相上下)

  11、指名读。(生1读。你读书声音真好听!)(生2读。你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

  12、谁来说说,平时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

  13、生1:我会帮妈妈洗碗。

  14、师:你真能干!

  15、生2:有一次,我帮爸爸倒一杯水。

  16、师:你是孝顺的孩子。

  17、生3:有一次我帮老师收课本。

  18、师:谢谢!你很懂事。

  19、生4:我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工。

  20、师:我为你爸爸妈妈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孩子感到自豪。

  21、师:看来,大家都是好孩子,懂得帮父母干活,都是孝顺的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体会,相信学生从这一刻起,对怎样孝敬父母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也知道怎样做了。

  1、熟读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把握读书的目的性、层次性,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过程中,得到感染,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2、学习: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3、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课件出示)

  4、讲故事:刘备教子

  5、引出字句。

  6、引导学生用前面学习的方法,自读自悟。

  7、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8、生1:我读懂了即使是小小的坏事也不能做。

  9、师:我相信你不会最坏事。

  10、生2: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不然爸爸妈妈会生气、伤心的。

  11、师:你是父母的好儿子!

  12、学生讨论:“你做错事时,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

  13、送大家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复习巩固

  1、指导感情朗读:

  2、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加倍关爱下快乐成长,我们也爱自己的父母亲。

  3、请你带着对父母的爱,再读一读这几句话。(齐读)

  4、父母是我们生活的老师,我们应该敬重他们。请你恭敬地读一读这几句话。(齐读)

  5、全班一起拍手配乐读,读出节奏。

  6、练习背诵。

  7、朗读接龙:师生朗读接龙;同桌朗读接龙;小组朗读接龙。

  8、指导背诵。 (3)练习背诵。 (4)男女竞背。

  9、看译文,猜原文。

  ① 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②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③ 子女照顾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10、哪个同学能流利的回答“入则孝”讲的是什么?

  11、我们平时是怎么做的?

  12、今天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赏析中所讲的含义,对照自己平时对父母的言行,反省一下自己做得好不好,以此引导学生知道今后要按照《弟子规》要求的去做。

  五、升华情感

  1、展示资料:你收集了哪些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生讲故事。

  3、生1:讲“黄香温席”的故事。

  4、生2:讲“卧冰求鲤 ” 的故事。

  (其他学生都听得很认真。)

  5、谈谈听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6、师: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7、生1: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对父母很好。

  8、生2:王祥对他的后母真好!

  9、生3:我们要向黄香和王祥学习,做个孝顺的孩子。

  10、师:为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故事的两位同学鼓掌!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听的、读懂了这两个感人的故事。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11、生4:我还想讲!

  12、生5:我也想讲!

  13、生6:我也想讲!

  14、我也想讲!……

  15、师:有这么多同学想讲故事,那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这些故事好吗?

  16、生齐:好!

  17、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孝顺父母的,打算从哪些地方做得更好?

  18、生1:我经常帮妈妈洗菜的。

  19、师:你真是个好孩子!

  20、生2:我有时帮爸爸买烟。

  21、师:你是个能干的孩子!

  22、生3:我以前不好好学习,妈妈很伤心。我以后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23、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24、生4:我老爱和妈妈顶嘴。以后我要听父母的话,不和他们顶嘴了。

  25、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更听话,更懂事。

  26、师讲故事

  27、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古代流传下来很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我给大家讲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向学生展示动物尚且知道报答养育之恩。进一步强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1、播放歌曲《母亲》MTV。

  2、现在让我们一起倾听《母亲》这首歌。再次用心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3、播放歌曲《母亲》MTV,学生静静地听。有的同学眼里含着泪花。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4、此时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孝”有所领悟,但是还处在朦胧中,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潜意识中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激发学生从内心去感恩生养他的父母。

  六、总结

  百善孝为先。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弟子规》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弟子规》中说的那样做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的知书达理的人。

  七、课外作业

  现在给大家留课外作业。第一题,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第二题,写本节课学习后的感想。第三题,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并写下来。三题任选一题。(出示课件)

  1、任选一题:

  2、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

  3、写本节课学习后的感想。

  4、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并写下来。

弟子规教案7

  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

  (2)提问: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怎样爱他们呢?

  (3)小结: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孝顺他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亲爱我,孝何难”。

  2、观看动画,初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

  小结:为了妈妈王祥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捉到了鱼。他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了不起的孝顺行为。出示"亲憎我,孝方贤",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亲人们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孝顺他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3、多种方式变化学习诵读“亲憎我,孝方贤”。

  4、巩固诵读。

  1、让幼儿懂得吃东西应合理搭配,过多的摄入油腻食物和甜食,容易使人发胖。

  2、引导幼儿了解过于肥胖还会影响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

  3、引导幼儿了解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课前律动。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叫小明,每天太阳升的老高,小明还在睡觉,他还爱吃甜食,不爱运动,所以长得越来越胖,小朋友都叫他小胖胖,都不喜欢跟他玩,小胖胖还经常生病,小朋友们知道后来小胖胖怎么样了吗?

  四、新授部分:

  1、请小朋友打开健康生活第5页,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讨论:

  (1)为什么小胖胖会特别的胖呢?

  (2)小朋友们认为太胖了有什么不好呢?

  (3)小胖胖最后怎么样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教师小结:

  (4)回归课本,教师领读。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可以教小朋友怎样健康的饮食,观察食物金字塔回答问题,吃东西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做才能吃的健康?

  教师小结:

  3、我们新学的弟子规中也有个关于健康饮食的.内容,有小朋友记得的吗?谁能说说是什么内容呢?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

  教师小结:

  五、拓展讨论:

  1、你的家人朋友同学中有没有过于肥胖的呢?他们都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吗?那你应该怎么做来帮助他们呢

  2、关于老师刚才讲的那个小胖胖的故事,你们觉得小明变胖了小朋友就叫他小胖胖这样对吗?为什么?而且他变胖了小朋友就不跟他玩了这样对吗?应该怎么做呢?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七、作业:

  回家观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时监督提醒改正。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一、活动导入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猴子过生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会》

  二、基本部分

  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走了?

  教师总结:小猴生日,小动物都来为小猴庆祝生日,可是小猴却说生日蛋糕是妈妈买给他的,他才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吗?

  3、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分享?

  (2)宝宝学会分享了吗?

  (3)小朋友,我们以后应该怎样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故事告诉我们:分享就是将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样别人也会将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玩具,也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图谱演示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我们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间分享玩具外,还要跟爸爸妈妈分享幼儿园快乐!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我会分享》

  游戏准备:图书、零食、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分组游戏,教师每组发一件物品,鼓励幼儿学会分享。

  四、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唱读《弟子规》经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弟子规教案8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备注

  3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6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8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复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9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复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 10 百步余☆复习:冬则温夏则清

  11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复习: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1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复习: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13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复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4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复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 15 最为丑☆复习: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6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复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复习: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8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复习: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9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

  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复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20 切戒之☆复习: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 21 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复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 22 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复习: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 23 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复习: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泛爱众 24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

  非言大复习: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 25 勿话扰☆复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 26 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复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 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 27 短报恩长☆复习: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28 复习: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亲 仁 29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复习: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余力学文

  30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复习: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31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复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32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复习: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33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复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4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复习: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35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复习: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弟子规教案9

  实验小学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争做华夏文明少年

  二、活动原则:

  本着基础性、趣味性、参与性、发展性、自主性的原则,各班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所有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读书习惯。

  三、参赛对象:

  一到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__年11月):以班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训练活动。第二阶段(__年12月上旬):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五、比赛内容:

  各班围绕《弟子规》原文进行选择。

  六、活动形式:

  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七、评比办法:

  1、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级为单位取名次。各年级一、二等奖各取1名。

  八、人员分工:

  1、评委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包括评分、统分、计分和颁奖工作。

  2、宣传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音响的调试、比赛的.组织、学生主持的选拔培训和活动全程的摄像录影工作。

  3、后勤保障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会标制作、奖状书写、会场布置和横幅的悬挂工作。

  4、安全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使之稳定有序。

  九、评分标准:

  1、内容:围绕《弟子规》原文按要求进行选择。(1分)

  2、诵读:声音响亮,字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调把握好,富有感情,节奏韵律明显。(2分)

  3、表情:形体语言得当,表情自然大方,诵读形式有创意。(2分)

  4、精神:精神饱满,衣着得体,队形整齐、疏密有致,上、下场整齐有序。(2分)

  5、脱稿:(2分)。

  6、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1分)附件:《弟子规》诵读评分标准表班级1、内容(1分)2、诵读(2分)3、表情(2分)4、精神(2分)5、脱稿(2分)

弟子规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及背诵“亲仁”的内容;

  2、学会辨别好人与坏人,从而学会如何交朋友;

  3、理解内容,内化寓德。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3、会背诵“亲仁”的内容,联系实际,懂得仁爱。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堂课内容:

  弟子规——总序。

  2、齐声背诵。

  3、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中的“亲仁”,学会如何看清圣贤与邪师,如何亲近仁者,升华道德。

  二、初读内容,探究交流

  1、出示学习内容;

  同是人,累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2、师范读,校准字音;

  3、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4、小组交流,看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三、再读内容,理解记忆

  1、你们能说说“亲仁”一词的意思吗?

  2、理解字意;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译:同样都是人,品行高低却不一样。同流入俗的人很多,大慈仁者的人实在很少。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译:对于一位真正有仁德、品行高尚的人,大家都敬畏他。因为他们说话不会故意隐讳扭曲事实,也不会向人献媚讨好。

  注释:同:同样类、类型大流的俗人仁:指品德高尚果:果真畏:敬畏讳:隐瞒、忌讳

  3、教师讲解。

  对于大众,不管贫富贵贱、贤与不肖,我们都一律心存爱护,但也要能分辨出谁是真正的仁者,才能进一步亲近他,并且向他学习。仁者能爱人宽恕别人,与人和睦相处,自然赢得大家的`敬重、佩服。仁者心口合一,不说一些做不到的话,不会随便取悦他人。有仁德的人是处处替人着想。

  名言警句:夫仁者,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

  1、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点名让学生说一说大意。

  2、背诵比赛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背诵所学内容,之后两两进行背诵比赛。

  二、故事引读,内化寓德

  1、教师讲述故事;

  《仁者不俗》和《仁者无畏》

  2、请同学们说说感受和想法。

  三、明理导行,常礼举要

  (一)何谓“仁”;

  仁字是“二”加上“人”,指在人际间能够相处得很好,“仁者”简单的说就是“好人、善良的人”,请同学想想看,有什么样特质的人才能算是好人呢?(请几位学生将答案写在白板上,出来发表)

  (二)思考:当我们看到有人把垃圾丢在我们的座位上时,往往都会再把垃圾丢到别人的座位上,心想,这又不是我的垃圾,也是别人丢过来的,这样做对吗?

  四、巩固复习

  1、有感情朗读;

  2、预习: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及背诵“亲仁”后半部分的内容;

  2、学会亲近仁者,远离小人,从而学会如何交朋友;

  3、理解内容,内化寓德。

  教学重点:会背诵“亲仁”的内容,联系实际,懂得仁爱。教学难点:理解内容,内化寓德。

  教学内容: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内容

  1、诵读上节内容,复述其意;

  2、概述你对本节内容的感受和想法。

  二、初读内容,探究交流

  1、出示学习内容;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2、师范读,校准字音;

  3、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4、小组交流,看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三、再读内容,理解记忆

  1、说说你是如何选择朋友的?你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字意。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译: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相对地逐日减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释义: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人会趁虚来接近我们。

弟子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3、教学用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

  2、提问: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怎样爱他们呢?

  3、小结: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孝顺他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 "亲爱我,孝何难"。

  (1)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读这句话?(点头读)

  (2)还想怎么读?(摇头,加节奏)

  (二)观看动画,初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

  1、观看第一部分:动画片里有谁?妈妈的态度怎么样?

  2、观看第二部分:接下来后发生什么?妈妈怎么了?

  3、观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么捉到鱼的?妈妈说了什么?

  4、小结:为了妈妈王祥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捉到了鱼。他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了不起的孝顺行为。出示"亲憎我,孝方贤",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亲人们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孝顺他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5、多种方式变化学习诵读 "亲憎我,孝方贤"。

  (三)巩固诵读。

  1、听学:听一听播音员阿姨是怎么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藏图游戏。

  (四)复习诵读。

  1、教师:学习了弟子规,让我们懂得了要做一个孝顺亲人的好孩子,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小事,也能表达我们的孝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看图片,用《弟子规》里的'话说一说。

  图片一:出必告,返必面。

  图片二:物虽小,勿私藏。

  图片三:身有伤、贻亲忧。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今天玩的开心吗,学的高兴吗?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们又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们都要做一个懂得孝顺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1、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中继续诵读弟子规。

  2、家长工作:和孩子一起讲讲弟子规中的故事。

  3、教师工作: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朋友相处时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本领了。

弟子规教案1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的班会,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知识。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新时期讲文明的孩子。

  2.让学生们对中国古代传统美德有所认识,并能够发扬优良传统,在具体行动煅煤炼自己在生活中提高自身修养。

  3.通过学习《弟子规》让学生明确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排练节目

  (三)活动形式:

  背诵歌曲小品故事相声谈话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3日

  (五)活动过程:

  主持人上场

  甲:尊敬的领导、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掌声)

  甲:东方风来春正浓,满眼芬芳山青水秀。泱泱华夏,文明承袭。

  乙:百鸟争鸣气象新,姹紫嫣红鸟语花香。拳拳寸心,勃勃生气。

  甲:在上级部门的号召下,我们五中积极响应,全校上下掀起了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争做文明中学生活动的高潮。

  乙:在这次活动中,班级同学热情高,劲头足,用弟子规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强化内在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甲:这节班会课我们将汇报我们的`活动成果

  乙:展示我们的青春风采

  甲:二年一班“践行《弟子规》,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

  合:现在开始!(掌声)

  甲:有请我们的班长同学致词:

  班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圣贤先哲们的智慧,像一泓清泉从远古流淌到今天,滋润着中华儿女,像一棵大树生长在世界的东方,福荫着祖国大地。《弟子规》就是这涓涓流水中的一注,是这蓊郁的大树上的一枝。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践行《弟子规》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展示我们二年一班的风采和成果。

  同学们加油!(掌声)

  甲:弟子规的思想,从古代萌芽生根到今天在祖国大地开花结果,经过了千年华夏文明的浸润和提纯!古圣先贤的智慧历久弥新。

  乙:弟子规句式整齐,三字一读,读来清脆上口,铿锵有声,现在让我们重温弟子规中的美言,感受经典文化的永恒魅力!

  一起背弟子规相关部分

  甲:同学们背得好极了,弟子规的语言直朴易懂,明白晓畅。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大家理解的怎么样?

  乙:请同学们看屏幕,说出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答对有奖!

  二有奖竞答

  出示句子:

  1.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2.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3.图片运动服乱画

  4.图片读玄幻小说

  甲:古语云“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下面请李静松同学讲讲他和爷爷的故事。

  三孝心故事

  乙:故事讲完了,请同学谈谈你的想法。或者对自己的父母说句话。

  四谈感想

  乙:孝心无价,孝心如花,有这样一首歌“小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啊,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是啊!好好读书也是我们尽孝的一种方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根据弟子规填词的歌曲《读书歌》。

  演唱者:全体女同学演奏:周宏扬张釜源

  五小合唱

  甲:咱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啊,词填得好,歌唱得美!

  乙:是啊,也希望同学们能如歌中唱到的,珍惜时间努力读书。下面请同学

  们欣赏情景剧。看看剧中人物做的好不好?哪些地方违反了《弟子规》的规范。

  六情景剧

  乙:现在请同学们来谈谈剧中人物的行为违反了《弟子规》的规范

  生1:

  生2:

  甲:弟子规教给我们的.好习惯是我们一生受益不尽的,如果我们能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践行弟子规一定能够拉近圣贤的距离!下面请欣赏相声表演。

  甲:家里的灯熄了,耳边弟子规的朗诵响起,我在梦里还在温习做人的道理。乙:上课的铃声响了,教室里弟子规的声音响亮,在诵读声中,我如先贤般践行着“吾日三省吾身”。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齐唱《弟子规之歌》。

  甲:请坐。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总结。

  甲:诵读弟子规,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践行弟子规,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迷雾中,航船的方向是灯塔。

  乙:夜路上,旅人的方向是北斗。

  甲:美丽的花儿朵朵绽放为迎接春的到来。

  乙:丰收的果实颗颗饱满才证明夏的付出。

  甲:今天《弟子规》是我们成长的灯塔,是我们人生的北斗!

  乙:明天《弟子规》使我们像花儿绽放,像果实迎接丰收!

  合:践行《弟子规》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至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谢谢各位老师,再见!

弟子规教案13

  一、班主任导语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对于经典的诵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操和行为规范的需要,如今《弟子规》已被列为我校的校本教材,全校上校充满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力求达到诵于口明于心践与行的学习目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特意召开《〈弟子规〉,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老师祝同学们表演成功,加油!现在请两位主持人上场。

  二、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甲: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乙: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甲: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乙: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合:三年级一班《弟子规》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掌声)

  三、你追我赶诵经典

  甲: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承祖国文化,诵读经典活动,让我们认识了《弟子规》。

  乙:是的,《弟子规》教我们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

  甲:同学们,你们会背《弟子规》吗?

  生:会。

  全体学生齐诵《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甲:同学们背得真不错啊,我知道同学们平时都在诵读《弟子规》,今天咱们就来一次比赛,看看哪些同学们背得好,行吗?

  生:行。

  乙:既然是比赛,咱们还是给同学们分成两个队吧!这样,左边的同学就是“自信队”,右边的同学为“勇敢队”,请王敬扬和王艺然同学做两队的记分员!生:耶!

  甲乙:在比赛以前我们先以儿歌的形式复习一下学过的弟子规,请老师帮助播放视频。请同学们一起和视频吟唱。

  视频结束

  甲:刚才同学们复习了《弟子规》,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唱得也不错。下面我么开始比赛,请看大屏幕。首先,请自信队齐诵《弟子规》中“出则悌”前部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勇敢队齐诵“出则悌”后部分,(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哪一队正确、流利,精神面貌佳、声音洪亮,节奏感强的诵读完毕得10分

  乙:现在,有请自信队开始。(自信队结束后)自信队朗诵得真不错。下面有

  请勇敢队。

  (勇敢队结束后)

  甲:两个队的同学们表现得太好了,简直不相上下啊(宣布得分每队获得10分)。乙:下面请我们各队的队员单独起来背诵《弟子规》中“入则孝”的内容,每个队员每次必需至少背诵一句.如: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甲:能背诵者得10分。这一轮,每个队有4名队员有机会,请举手示意。请大家好好把握!下面有请自信队开始。(四人结束后主持人分别加分)

  乙:自信队表现真不错。下面有请勇敢队(四人结束后主持人分别加分)甲乙:两队表现都非常好,下面大家给予掌声鼓励。

  掌声结束

  甲:接下来,我们继续答题,各队每次一名队员,分别答题,答对加10分。会的'同学可以举手。首先大家回答的是四道选择题(自信队先回答,然后勇敢队回答,每队各一题)请看屏幕。

  第一题、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A)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第二题、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C)

  A、宋国B、赵国C、鲁国D、楚国

  第三题对事诸兄,如事兄的理解正确的是(C)

  A、对待各位朋友,好像对待哥哥一样。

  B、在别人的兄长手下做事,就如同在自己的兄长手下做事一样。

  C、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第四题对父母教须敬听理解正确的是(A)

  A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B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

  C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接下来是四道是非题(勇敢队先回答,自信队后回答)

  1.《弟子规》云:父母命,行勿懒。但是,如果父母让你做不好的事情,你应该按父母说的做吗?(不)

  2. 《弟子规》云:事虽小,勿善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不是所有的小事都要麻烦父母,告诉父母?(不)

  3. 《弟子规》云: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但是,父母喜欢和厌恶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怎么办?(假如,爸爸喜欢吸烟喝酒)(劝父母,做一些对健康有利的事情)

  4《弟子规》云: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但是如果比你小的同学你就

  不应该谦让了吗?你该怎么做?(不是,应该谦让比自己小的同学)

  最后是两道主观发挥题。

  1.下面请每对派一名队员讲一个《弟子规》中的故事,并且在说一说在这个故事中你学会了哪些道理。自信队先讲,勇敢队后讲。

  2.两队同学表演与《弟子规》相关的小品,请对方同学们回答小品中的同学是否正确,应该按照弟子规中的那些话去做。(答对得十分)先请勇敢队表演,自信队答题,后由自信队表演,勇敢队答题。

  主持人请记分员宣布成绩,并宣布哪队获胜。

  甲:刚才不管哪队获胜但是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出色,其实大家都是获胜者。乙:经历了刚才激烈的竞答比赛,我们心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想法,请同学们来来说说你从《弟子规》中学到了什么道理,你做到了什么。

  学生1:我每天早睡早起,按时到校,不迟到

  学生2:每次进父母的房间我都是先敲门,再进去。

  学生3:当借完别人的东西我会及时的还给他。

  学生4:我懂得了应该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乙:从《弟子规》中大家确实学到了许许多多道理,《弟子规》伴我们成长,真可以说是一部经典之作。

  四、感恩亲情

  甲: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静静立在时光的河流中。

弟子规教案14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二、活动准备:

  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朋友相处时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本领了。”的道理。

  4.幼儿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10,感受经典美文的韵律感。

  5.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的总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回家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附故事:

  故事一:明明刚从学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呢?”明明说:“明天是周末,明天再写吧。”妈妈说:“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明明开始写作业。

  故事二:小慧买了很多书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开始发愁,哥哥告诉小慧:“先制定一个计划,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小慧听了非常高兴,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开始做计划。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书中的内容,孝孝很佩服,孝孝问小禾:“小禾,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为什么每次你都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啊?”小禾说:“我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慢慢的.也就理解书中的内容了。”孝孝说:“从今天开始,我也像你这样,多读书、反复的读。”

  后世影响

  教育意义

  此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弟子规》首先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为名义,继而教育人民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各个阶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广泛服从,“凡是人,皆须爱”,通篇以“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一类手法,扼杀学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是在清朝扬州十日等事件后特有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并非国学经典[5],应被视为封建糟粕而剔除。

  20xx年9月6日,海南省首开传统文化改造犯人的先河,服刑人员每日诵读和领悟《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学一句,做一句”,潜移默化学会为人。中国司法部肯定海南经验,将海南司法厅编著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材》纳入服刑人员教育统编教材全国发行。

  文史影响

  《弟子规》引用了部分经典,在此方面也是学习中国文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弟子规》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文中穿插了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弟子规》所讲的道理,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讲述了古代很多的典故。

弟子规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

  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3、将课堂延伸到早读,延伸到课外。

  教学过程:

  一、复习闯关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我们打算分成两组,采用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我会背。

  2、第二关:接龙轮背。

  2、第三关:快速抢答

  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

  C、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是:

  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E、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F、对待长辈要懂得礼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落座时要让长辈先入座,而走路时也要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G、遇到长辈时,骑着马就要下马,坐着车就要下车;长辈走过去时,要在原地待上一会儿,待长辈走出百步后才可以离开。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二、引入新知,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弟子规》与我们平时的生活礼仪有紧密的联系。今天我们要用弟子规来习礼仪(板书:习礼仪)。

  2、创设情境:大家一定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你知道哪些人物呢?(指生答)你最喜欢谁呢?(生答)今天,就让我们结合《弟子规》给喜羊羊评评星级吧。

  3、惜时方面:

  (1)教师描述:清晨,鸟儿唱着歌儿,空气多么清新,阳光多么温暖,新的一天开始了,喜羊羊早早地起床在诵读《弟子规》了,可懒羊羊还在睡懒觉,他这样做对吗?那应该怎样做呢?(出示懒羊羊睡懒觉的图)用《弟子规》中的

  话就是:出示“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师范读)

  师生对读,指名对读。

  教师:是啊,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古代的时候,有不少关于珍惜时光的故事(列举:闻鸡起舞等2个故事,出示视频)

  教师: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切莫“老大徒伤悲”。

  出示珍惜时间的名言。

  4、着装方面:

  (1)教师:吃完早饭,喜羊羊穿戴整洁,背着书包出发了,看他多精神。路上遇到了衣冠不整的“邋遢大王”,你们喜欢和谁做朋友呢?(指名说)

  (2)教师:是啊,《弟子规》中也说:

  出示:“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教师:这里四个字特别难读,请个别学生来读,齐读。

  教师:你能和平时生活中的物品连连线吗?

  教师:是啊,大家一定要注重服装外貌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这样的学生人见人爱。

【弟子规教案】相关文章:

《弟子规》教案10-19

弟子规教案09-29

《弟子规》教案(经典)10-17

《弟子规》教案05-15

(经典)《弟子规》教案02-07

弟子规教案08-30

《弟子规》教案11-07

《弟子规》教案[精选]05-27

弟子规教案06-24

《弟子规》的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