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4-07-20 21:39:03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精华(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精华(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有一则故事让我久久不忘。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孝子叫孟宗。他非常孝顺父母,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一病就是三年,这可急坏了孟宗。

  有一天,孟宗坐在母亲身边,问她要吃什么。母亲说要是能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鲜嫩竹笋汤就好了。孟宗欲哭无泪,严冬腊月哪儿还有冬笋哪?

  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孟宗跋山涉水,可是连一个笋芽的影都没有看见。于是孟宗抱着竹子大哭起来:“老天爷,帮帮我吧,帮我实现母亲的.心愿吧!”也许是孝心感动了天地,此时,突然从地下猛地钻出竹笋,而且有好几株。

  孟宗顿时心花怒发,扛着一袋竹笋兴致勃勃地回家去。说来也怪,母亲一喝竹笋汤,病就很快好了。

  孟宗纯纯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也深深感动了我。我要为妈妈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让妈妈开心,我也开心。

《弟子规》读后感2

  学校发给我们一本《弟子规》小书。开始我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不懂什么意思。寒假在老父母的'指导下又把《弟子规》拿出来认真地读了一遍,原来《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圣贤教育的书籍,它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使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宽容大量,什么是亲情,友情……

  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气。有一次,妈妈把饭做好以后放到桌子上,喊我吃饭,我被精彩的电视剧迷住了,没有答应。妈妈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吃饭,我不耐烦的回答:你们去吃嘛,我一会再来,喊我干什么嘛。妈妈说,饭快凉了,快点来吃吧!我还是等电视剧完了之后才到饭桌上去吃饭。还有一次,妈妈正在厨房里干活,叫我帮她把地扫一扫。我根本就没有理她,只是在电脑上尽情的打游戏。妈妈过了一会又喊了你把地扫了没有啊?我还是没有听见。妈妈生气的说:“你这孩子,没有听见我叫你吗!”

《弟子规》读后感3

  《弟子规》是中国国学的瑰宝之一,它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成的,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言语行为要诚实勤奋,小心谨慎。

  我读了《弟子规》感悟深刻,尤其是这几句话让我非常深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的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过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去做,不要拖拉和偷懒;父母教育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要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有一次,妈妈让我去把课外老师留的书法作业写了,我就没写,干别的事去了,结果快到上课的时候我一阵狂补,没有写好,被老师训了一通。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上这几句时,我不禁回想这件事。“父母命,行勿懒”正好和这件事呼应,而我没有做到立刻去做父母交代的.事,以后要立刻去做。

  我们小学生要听父母的话,也要听进去父母的批评,不要强词夺理,更不要在父母面前撒谎,使父母生气伤心。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要从听父母的话开始。

  像《弟子规》这样博大精深的国学还有很多,我以后要多读、多记、多实践。

《弟子规》读后感4

  《弟子规》为清代康熙是山西绛州人李敏秀所作。我早对这本书有所耳闻,当时,,我只知道“弟子规,圣人训”这六个大字,直至今日,我才得知我所知的那六个大字,仅仅是《弟子规》中的一些皮毛而已。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程的。此书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弟子规》第一章:总叙讲的'就是作为学生,就要有学生的言行规范。今天,我主要读了《入则孝,出则悌》这一张让我深有感触

  本章主要讲孝,古代圣贤的教导,首先就是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本章让我明白父母生我养我谈何容易,就是这些,也够让我们感激涕零。我们那还能不孝顺他们呢?从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不学习为大。我们就算是不为自己,也为他们的养育之恩,就这些,我们难道不该报答他们吗?

《弟子规》读后感5

  在今天的课上我学了一首古诗“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

  我觉得做人应该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说起孝我想起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民笋的小孩子,九岁。他的母亲死后,他的父亲就为他找了一个继母,过了几年他的继母生了两个弟弟,他们一直都很幸福直到民笋的父亲去远方打工。

  从那一天开始民笋的命运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每天都去上山砍柴、提水……到了吃饭的时候他的继母和两个弟弟在吃美味佳肴,而民笋却吃饭和菜叶子。可他从来都没有埋怨过他的继母。

  到了冬天,民笋的父亲回来了,他们一家到山上旅游,在过一个转弯的时候民笋冻僵了没能拉住马车,差一点就掉下悬崖去了,还好民笋的父亲拉住了马车,民笋的父亲把民笋给踹下马车,民笋还不停的说:“对不起父亲,我没有拉好马车。”民笋的父亲用鞭子抽民笋的衣服,可一抽民笋的衣服就破了,飞出来的不是棉花。

  当民笋的.父亲看了以后决定休了民笋的继母,可民笋跪着父亲的面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寒。”听了民笋的话他的继母被感动了,父亲没有休了继母。后来孔子到了他家决定收民笋当他的弟子。

  让我们学《弟子规》、品《弟子规》、仿《弟子规》、行《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6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弟子规》被称为我国的国学,是我国清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启蒙课本,用三字一句的方式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叫你,应该及时答应,不要拖延;父母要求你做的事,要认真去做,不要拖拉偷懒”。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同龄孩子非常贪玩,不听父母的话,做事拖拉,学习不肯用功。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穿着和饮食不如人,你也用不着心里难过悲伤。”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有了攀比心理,我觉得父母赚钱不容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做到知足常乐。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小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家庭条件如何,从小就要养成谦虚谨慎、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优秀品格,团结一致,长大了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弟子规》这本书上的好句很多,意义也非常深刻,值得我学习一辈子。

《弟子规》读后感7

  假期时,我按照老师的安排,学习背诵了国学文章《弟子规》,文章中虽然有很多的意思不太明白,但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们自己也按我们自己的理解,做了很多事情。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规 圣人训 守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和长辈,关心爱护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学习。假期中,我做到了尊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今后,我会更多的学习《弟子规》中的知识,更好的理解。

  我觉得学习国学,就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能让我们更文明,更有礼貌,更懂事,更有利于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成长。所以我以后要多读书,特别是国学方面的书,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等我长大了,好做一个传播中国国学的学者。

《弟子规》读后感8

  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对弟子规的内容我非常有感触,特别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他的意思是爸爸妈妈叫唤的时候,应当立刻回答,不可以慢慢吞吞地爱理不理。爸爸妈妈要求你做事的时候,应当立刻行动,不可以借故推诿。爸爸妈妈教训自己的时候,必须恭敬地仔细地听明白,如果做错了事情受到爸爸妈妈的责备,必须顺从地接受批评,不可以争辩,更不可以强词夺理。

  在我没有学习弟子规的时候,妈妈叫我做事我总是爱理不理的,在我做错事情,妈妈教育我的时候,我也不放在心上,而且会争辩,而我学习了弟子规以后,知道我以前的'行为都是错误的,现在我已经把这些缺点全部改正了,妈妈现在天天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从心里感到开心呀!谢谢老师教我学习弟子规,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做个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

《弟子规》读后感9

  我在暑假里读了《弟子规》,为此我深有感触。

  《弟子规》里曾讲到:“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这句话充分地写出了我们少年儿童要十分尊重长辈,在外遇到长辈都要打招呼,长辈没什么吩咐,我们才方可离开。

  在父母生病,我们做儿女的更要细心照料,要昼夜侍,不离床,要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在家休息。我早晨一起来,就先去洗漱,然后就奔向厨房,要为妈妈做早饭。我想了几分钟,便开始行动。我准备搞一个营养早餐,便拿出了很多水果。我还蒸了一个烧卖,因为毕竟一些水果是吃不饱的。我精心的把水果切好,排放在盘子里,拼成一个笑脸。约半个小时后,我又倒了一杯牛奶,把这份精心设计的早饭送到了妈妈房间。妈妈看了后十分开心,连连夸我懂事,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弟子规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很多,我们要认真牢记弟子规,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弟子规》读后感10

  暑假里与孩子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它让我和孩子明白和学会做人的许多道理,如何去学习,如何讲究文明和礼貌。字里行间那小小的三个字,却蕴含了许多大道理,让我深有体会,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孝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与德行好的人打交道,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父母生病时,要日夜守在身边照顾,汤药要自己先尝,然后让父母喝。如果自己外出工作,一定要禀告父母,回来时也要和父母打声招呼,以免父母牵挂,要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圣贤教育的书籍,它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使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宽容大量,什么是亲情,友情等等。通过读《弟子规》希望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品悟出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对照它,我们应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虽然是一本并不起眼的小书,但是它却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懂得如何做一个好人,不要辜负作者的一片苦心。

《弟子规》读后感11

  “欲修大道者,应先修良知良能。”

  感谢我的老师,让我们熟背《弟子规》,从而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传统文化,建立起自己内在的规范、独特的`思想、行为的准则,能在自觉自信下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四独好少年。

  每当我与父母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每当我有承诺于人的时候,我必定会记得“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父母总是让我默背且理解“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在我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读弟子规,让我懂得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的人格也更将健全。今后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不论遇到多少挫折和失败,必将牢记“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读后感12

  一年级上学期,老爸给我一本《弟子规》,他神秘地说:“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读了它,你会更聪明!”

  半信半疑中,我开始读《弟子规》。每天晚上,我和老爸一起坐在小板凳上,一句一句地读,听他讲里面的故事。老爸讲得很认真,但是也有字不认得,还要查字典,不像老师。有时候想偷懒,老爸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学了《弟子规》还不听话!”我心里不高兴,但是还得读。一天晚上,我忽然觉得自己都记住了!老爸不信,我就背给他听,还没背完就被他一把搂住,半天不说一句话……

  我总觉得《弟子规》是大人写来管小孩的,我长大了要写一篇《老爸规》,也管管大人。不过到那时我也是大人了,不知道还愿不愿意去写。也许我和现在的老爸一样,拿着一本《弟子规》,一本正经地教我的孩子。我会把老爸教我的'东西一字不漏地教给他,我还会告诉他:“这是一本神奇的书,读了它,你会更聪明……”

《弟子规》读后感13

  弟子规读后感200字今天,我学习了《弟子规》这本书。从中领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每天都读一遍,让自己心中洒下更多善良的种子,并且把善良带给身边的每一位亲朋好友。《弟子规》里有许许多多做人的`基本,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产”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件“财产”。《弟子规》这本书带给我了快乐,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拿起这本书看一看,用他来打开我的心结。

  每当我面对道德抉择的时候,总会拿起这本书看一,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弟子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虽然他只是一本书,但有着巨大的魔力。它可以让社会上那些不道德的人改邪归正。我非常欣赏《弟子规》,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学习《弟子规》,并且帮助社会上那些不道德的人改邪归正。

《弟子规》读后感14

  大家都知道,我有球球这末一个狗,球球被爸爸送到了厂里,让它去看门,虽然又送过来了一个球球,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以前的球球,毕竟它和我在一起了八个月,感情不是一般的东西可以摧毁的,所以,当我去厂里看到明显瘦下来的球球时,我的心就一阵疼痛。我就想着给球球改善改善食物,但是,我又不是天天呆在这里,不可能给球球改善食物,所以,我就想,每次来都给球球带点好东西。

  在我给球球送过去奶,狗粮的`时候,球球吃的特别快,吃完也不去吃它原来的食物。后来我发现就算球球吃了我给它的东西,它也不会变胖,反而越吃越瘦,我就不明白了,后来爸爸对我说,你别再喂球球零食了,它就好几天不吃饭,生人来了他也不怎么叫了,我听了,连忙说是,但是球球可怜的模样让我看了直揪心,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把那些零食什么的,混合在球球的食物里面,球球想吃零食了,就会把那些它不喜欢吃的食物也一并吃掉。后来,球球真的长胖了。

  我想:以后不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先给爸爸妈妈说一下,说不定他们会给你解决问题的灵感。

《弟子规》读后感15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它将会让你受益匪浅。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培养。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品德,有品位,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常识。

  <<弟子规>>可以真正培养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可以打造健康和谐社会,提高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书心得,《弟子规》读后感想01-23

《弟子规》09-03

弟子规教案08-30

弟子规感悟09-13

弟子规心得06-30

《弟子规》心得07-22

弟子规教案06-24

《弟子规》教案(经典)10-17

《弟子规》心得12-06

《弟子规》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