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

时间:2021-01-07 00:17: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1

  那里有儿时看过的最好的戏。

  皮影戏、剃头刀、进香、烧陶……小镇的唐宋山水、繁花的都城,封面的茅屋、炊烟和狗,是安静的,又略显寂寞的,就像是这本书的书名一样。

  林清玄的文字,总是能够给人一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感觉,正如他曾说过文章要“向内探索,向外追寻”。而与他的的散文不同,这本书的内容算得上是他的报道文学。

  书中记录了作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思,他踏上了乡村,见到了乡村的淳朴风气,也在思考着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些该何去何从。他也见证了城市的阴暗的一面,温柔乡的吉他、华西街印象……这些又将如何走向光明?

  印象最深的是开篇的皮影戏。一场公开的皮影戏比赛,会场中坐着满满的观众,这些观众大多都没有看过皮影戏,所以大家的兴致都很高,而讽刺的是,比赛的评委对于皮影戏却一无所知,只能用其他的剧种的标准来评判,虽说对皮影戏不公平,可是又确乎是很无奈的事。

  “一位艺人当他卖命地演出,竟找不到一位看懂的相知的人,他心中的灯如何能不黯淡呢?”是啊,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寂寞呢?就仿佛这些皮影艺人们手中拎起的不是皮影人偶,而是一个个寂寞的影子。

  在现如今的这个信息快速,声影交错的世界,皮影戏是寂寞的,甚至于整个地方戏剧都是寂寞的。

  我想起儿时,家乡一到某个节日,村子里也会请戏剧团来唱戏,也许是歌仔戏,又或者是潮剧吧,对于戏剧了解不多,只听得家乡人这么说过,却已记不清。

  那会露天戏台下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在那站着看上几个小时。通常傍晚的时候会有一个“扮仙”的仪式,戏台下那些卖零食的小摊也早已摆好,小孩子们在这个时候便是最欢喜的,一方面可以看到画好妆的戏子们,一方面还可以吃到好吃的零食,一些调皮的孩子还会趁着别人不注意溜达后台去看个究竟。

  这样的一台戏,通常可以持续到深夜,远远地便可以听见锣鼓的声音,间而还能听到戏子们的唱曲,节日的氛围便在这些声响中愈加浓厚。如今,到了家乡的特有节日,请戏团唱戏的习惯依然还保留着,只是戏台下只剩一些稀稀落落的人,孩子们也不爱去“凑热闹”了,远远地还是能听见锣鼓的声音和戏子们的唱曲,只是这声音徒增了寂寞。

  我在想,当他们在台上唱着戏,底下却没有观众的时候,是不是也和书中皮影戏的师傅们有着一样的寂寞?又为何以前有那么多观众,现在却越来越少了?

  从我自身的感受来说,现在的电影、电视节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常的娱乐需求,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的`节奏也比以前更快,也就没有了耐心再在戏台上站着听上几个小时的戏。再者,现在能够欣赏这些戏剧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不了解,也就更没有耐心去看。

  小时候常爱去戏台下凑热闹的我,如今是几乎没怎么去过了,那些看戏听戏的日子都成了久远的回忆,就像鲁迅先生在《社戏》中写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看着这些地方戏剧走向寂寞,心里生出一种落寞的感觉,究竟我们的这些传统该往何处走?何时他们能够不再寂寞?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2

  捧一杯香茗,开一盏夜灯,看暗夜流动,品《文化苦旅》。在每个漆黑冷寂的夜晚,在昏黄摇曳的烛光下,我总爱斜倚床边,沉静于溢满小屋的书香中,任凭屋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我无所畏惧,因为跃动的文字给予我以精神的力量。

  茶,历久弥香,因为其散发的是岁月的味道和风雨的气息;文化,历久弥珍,因为其彰显的是民族的灵魂和人文的力量。我想,这两者若是溯及根源,便不难发现竟是如此相似而又难以割舍!这之中,该蕴藏着多少中华民族的精髓和华夏子孙的梦想呀!?中国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是上苍所赐,历史积淀。也就是几片普通得毫不起眼的嫩翠叶、日夜经受风雨洗礼的小生灵,只需晾干、烘炒便与热水融合;在滚滚热浪翻飞旋舞中,却成了映射中国文化缩影的一片碧波。荡漾开去,就是华夏儿女灵魂最深处的梦。寻梦?看来只有在文化中苦苦探索,孤身一人踏出“文化苦旅”的小径。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熏陶,未免深奥坚涩,想必能在这苦旅上迈开脚步的人从古至今也是少之又少。于是,正是历史的机缘和文化的被蚕食,拼凑出一个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的人物──余秋雨先生。

  在山水风物中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在漫无尽头的小径上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中国文化的悠久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在其长期的熏染下一次又一次地积淀。只是可惜,历史文化也同时在渐渐消失,慢慢被蚕食。余秋雨先生看不下去了,于是一段段文字从笔尖流泻而出,凝结而成的就是《道士塔》、《阳关雪》。中国历代文人的思想都承载于一张张泛黄的书纸,当然这文化的精髓在五千年历史的浸泡下是难以数尽的,可为什么能岿然独存的藏书楼只有天一阁呢?为什么能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提供一个小小的栖息处只有天一阁呢?也许是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地焚烧着脆薄的纸页,也许是无边的愚昧在时时吞噬着易碎的智慧。于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天地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它常常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己究竟是谁,要干什么”。此时,余秋雨先生坐不下去了,他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演绎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中华文化在余秋雨先生的脚印中不断恢复成长,然后,一个个文化缺失逐渐闭合、圆满。

  不过,并非所有文化缺失都需要或都能够完全被填补,毕竟要“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总该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因为人们不懂得“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智慧;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其实废墟不值得羞愧,不必要遮盖。残缺了千年的罗马斗兽场依然散发着魅力,吸引着游人。可是我们的国人,就是爱讲面子、追求完美而擅长遮盖。在我眼里,金碧辉煌的新雷峰塔只会让人炫目,而模糊了“老衲”塔基的真实;于是我不由得又开始担心圆明园的明天……中国人若要大气,就不必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其实,废墟何尝不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夜已深,在月朗星稀之下笼罩着阴影的废墟中常传来悠长无奈的叹息,其实此时此刻它已不再是废墟,而是昨夜的故事,历史的残梦。废墟是历史的眼泪,这晶莹的泪花折射出今天太阳的光辉和昔日的余晖,这是从拨离土地转化为皈依大地的美。美得透彻,美得蕴藏玄机!多少年后,这片片废墟终将会融入土壤,从曾经祖先的丰功伟绩变成我们如今辛苦耕种的土地,而如今的废墟正是处在将融而未融的状态。现在,是时候了,我也该顺着残月的微光,在废墟中寻找灵魂最深处的梦……

  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走上这漂泊旅程。一笑应艰辛,因为这本来就是文化的苦旅。文/余一帆

【《拎起寂寞的影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1.《影子兄弟》读后感

2.《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3.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4.《寂寞的十七岁》读后感

5.《偷影子的人》读后感12篇

6.《奥菲丽娅的影子剧院》读后感

7.寻找春天的影子作文

8.青春寂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