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3-07-11 09:01: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实用1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书》读后感实用12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在家节中,傅雷几乎每次都全和儿子交流音乐的演奏,有时甚至因为一首曲子的色彩、情感发生争执。有一次,二人因为曲子的演奏发生争吵,父亲甚至斥责儿子”才看了多少书就敢这么说话!”可以看出,父亲的严苛甚至不近人情。

  但在这之后,父亲也及时发现了自己的谬误,与儿子交谈中明显地多了几分包容。

  除此之外,他还对儿子的礼领日常有要求,例如一次,他对儿子写道:”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不符合西洋人的标准。”在专业之外,父亲还会纠正儿子在生活中的细节,有时令人暖心。

  傅雷是一个棱角分明的形象,眼里容不得沙子,誓必将儿子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完美”。尽管方式方法难以苟同,但他心中为儿子的好,在我的眼中历历在目。每当我看到他对孩子嘘寒问暖的瞬间,我的眼前总会浮现一轮太阳:有时毒辣,有时的温暖却直击人心。

  朱梅馥:润物无声,思念如雨

  在国外的生活中,傅聪无人照顾,却又忙于学业、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平日的正常卫生、生活。这时母亲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次写信最多的问题是“最近身体怎么样?”“过得不要紧吧?”

  又一次,为了方便儿子的日常起居,托朋友给儿子带去了手提箱、手表以及作曲的用具,甚至还嘱咐儿子要更换琴弦。如此的细致,就如同春雨滋润了儿子繁忙枯燥的生活。

  当然,朱女士也是父子之间的润滑剂,没有一段亲情是风调雨顺的。傅雷一家更是如此,父子之间的矛盾比比皆是。以此,儿子离家出走,更是让所有人鸡飞狗跳,儿子不回,父亲不请,只有母亲在干着急,最后还是母亲的儿子接回,维系了一家人的.秩序。

  母亲的形象是一片云,是一场雨,润物无声,一家人的幸福由她缔造,被她精心调和。每当读到她那浓情的书信时,我的心中,就好像下起了温暖清新的春雨……

  方式之差,父母之爱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傅雷夫妇是中国传统父母的典范:一个棱角分明,一个温婉如玉。但是,两人对傅聪的爱却形影不离。父亲的深沉,母亲的温暖;一个是对儿子未来的铸就,一个是对儿子心灵的慰藉。这样明暗交织的亲情,让我深深感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初版刊行三十五载,一本《傅雷家书》,用真挚的语言,朴素的文字,温暖着一个又一个中国人的心灵。纵观傅聪与父母的一封封家书,便可发现,成长无处不在,这饱含深情的话语中——也突显着中国式父母又温柔又严厉,又热烈而又恬静的特点。

  做人之道

  关于做人之道,傅雷在书信中反复提及,“成名后要保持和气之谦,这是美名永传的法宝”,“尤其是我急躁的脾气,应当做一面镜子。感情问题,要坚定,要处处从远着眼,要顾全局。”郑重地告诫,以身作则地教导,做人,做事。傅雷走过了傅聪的这个阶段,并用过来人的经验在书信上写下谆谆教诲。在待人接物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何尝不是在调整、改进。知子莫若父,傅雷或许走过不少弯路与挫折,但这傅雷家书不正是让傅聪乃至后辈少走些弯路,学会正确化解挫折。这做人之道代代传承,而这不灭的精神品质更是不断接续。正如傅雷所译的一段:“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加幸福。”在我的成长路上,父亲也一直告诉我做人之道,如今看过傳雷家书更有了些许新的体会。

  爱国热情

  “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随时随地要准备着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傅聪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傅雷仍写信告诉他要心系祖国。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人,祖国永远是最温暖的归宿。傅雷夫妇还督促傅聪多写中文,成为一个文明世界中真正快乐的中国珍。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是傅雷家书中的名言。是啊!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容纳人间最美好的、最真挚的感情。而这如同傅雷家书般温暖,热烈,或许赤子身边的世界让他感到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而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作为中学生的我也应常怀一颗赤子之心,追寻着《傳雷家书》的足迹,为祖国的富强拼搏与奋斗。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傅雷家书》是由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和夫人朱梅馥与长子傅聪的书信集,一气儿读完,我不禁为傅聪“我越弹越好”里的傲娇失笑,为傅雷“我们心神不安半个多月,都是邮局害的。”中的孩子气莞尔。这本书信集从文学艺术到家长里短,从为人处世到订正错字,无一不足,堪称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人间烟火,字里行间都凝聚着父母对子女深沉、质朴的爱。纵使万水千山也无法阻隔。

  书中大量的篇幅是父子二人在音乐文学等艺术方面的讨论。让我大为吃惊的是傅雷虽是严父,却不摆父亲的款儿,常常在信中谈到自己对艺术的感悟、观点,虚心听取傅聪的意见。一次他在信中写道:“我很高兴,我从一般艺术上了解的音乐问题,居然与专门的艺术家毫无分别。”言语间的自得好像一个答对问题向大人讨糖吃的孩童,让人忍俊不禁。这种口气真和母亲有几分相似。母亲在我学画四年后成为了我的“师妹”,我们常常一起去看展览,交流意见。记得一次我们去看现代艺术,刚进展厅,便见一件巨大的艺术品犹如四道连绵起伏的冷白“山脉”竖立在展台上,左看右看足有五分钟,不得其解。突然,母亲一拍脑瓜,兴奋得两眼放光,“竟然是四把砍豁了口的菜刀!它说得是滥捕滥杀后只剩下一座空山!”这时我发现角落里有个铭牌,上书“四把刀组合”。母亲心有不甘地嘟囔着,“不如‘鹿失空山’来的好。”我立刻附议,“你的解读更有温度!”母亲展颜一笑,拉着我继续观展。母爱似水,轻灵婉转常伴左右。她是母亲,更是知己。

  “孩子,你为什么老叫人牵肠挂肚呢?预算你的信该到的时期,一天不到,我们精神上就一天不得安定。”两句话立时映照出一颗拳拳爱子之心。这样的语句整本书里随处可见,甚至会连用六个问句,三个感叹句。不光文字,连标点都承载了傅雷对爱子的`患得患失。父亲工作很忙,无法经常陪伴我,难得有天下班早,进门见了我便会劈头就问:“今天过得咋样?午饭吃得好吗?上课举手了没?作业都会做吗?晚饭想吃点啥?单词背了没有?……”问得我张口结舌,却不知从何答起。父亲是个多面手,洗衣做饭修马桶样样顶呱呱,我和母亲碰到任何难题第一个想到就是他。每当生病最先想到就是父亲宽厚的肩膀。父亲也曾给我写过信,指出我的问题,点明我的缺点,为我指引努力的方向,一针见血却不失鼓励。父爱如山,深沉厚重,是最可信赖的依靠。他是父亲,更是榜样。

  母爱似水,父爱如山,山水间有个小小的我。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每一个人都领会过爸爸妈妈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好像找到了另外一种爸爸妈妈之子,这也是大部分子女所领会不到的。

  这或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是什么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小孩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住。傅雷是国内著名文学翻译家、文静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妈妈朱梅馥是一个具备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人。

  爸爸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同意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了解,艺术即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原因,但绝不是“技术”,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婴幼儿教育子说:“我一直觉得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重要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可能进步,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不然,那种某某家无论怎么样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去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生活的这样认真和对子女的这样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生活艺术,小到吃饭着装烧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爸爸妈妈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办法,学艺术的尤其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升技艺的办法。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需要极严格的人,有的方面甚至有的刻薄我们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让人感动。有人觉得信件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由于写下的所有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儿,文字就到哪儿。给亲人写信更是这样,而且是他敢于分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己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大家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地制宜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方法、而后反复要他能真的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任何事多从“为何”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宋)司马光

  又到了每个星期妈妈发零花钱的日子,我照例回到房间拿出记账本,记好今天妈妈给的零花钱数目。闲来无事,对比了一下之前,与现在记账后所保留的“存款”,果然钱存的比之前多了不少。

  于是我跟妈妈分享了这件事,妈妈听后不仅夸赞了我,还鼓励我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因为我之前一直大手大脚惯了,每次收到零花钱,不一会儿功夫,就换成了一堆没用的东西,所以妈妈非常好奇,问我怎么突然转性了,我不由回想起之前看的《傅雷家书》,作为一部以傅雷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孩子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阅读这本书籍后,我收获了一些理财方面的感悟和教益。

  在傅雷看来,“衣、食、住、行的固定开支,每月要多少,零用要多少,以量人为出的原则全面做一个计划,然后严格执行。”这种合理规划非常适合不擅长理财的我,于是,我就按照这种方法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次妈妈给我零花钱,我都会把一半先存起来,剩下的一半用来平时买东西,而且花费的每一笔钱都会记在本子上,如果到下一次发零花钱的.日子,这些钱还能有剩余,就继续存起来。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我已经攒到了一笔可观的数目。

  一直以来,妈妈都嫌弃我乱花钱,但我却没有这些概念,只要是想要的东西,不管怎么样就是要买,可是大部分时候,会发现冲动消费之后就是无尽的后悔。正如傅雷认为,“理财”,若作为“生财”解,固是一件难事,作为“不亏空而略有储蓄”却也容易做到。只要有意志,有决心,不跟自己妥协,有狠心压制自己的fancy。不是所有“想要”都是“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私心,长此以往,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到不再随心所欲。

  不知不觉间,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我在理财方面有了不少心得体会。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我学会了合理用钱,妈妈给的零花钱能剩下更多,还能知道自己的钱究竟都花到哪里去了,而花钱如流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这样说:“既然生活在金钱的世界里,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简而言之,理财不失为一种生财之道,只有学会了合理理财,财富才会源源不断。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近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父亲对孩子的深爱作为一条人类的公理,如同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其间的每一个人。傅雷对傅聪的爱也是如是,这样的爱是高尚的、纯洁而又无私的,它荡涤了世间尘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华,留下的是舔犊情深的人间第一情。“多少对你的爱,对你的友谊,不知如何在笔底下传达给你!孩子,我精神上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是多么真挚的人间真爱呀。

  然而,这样的爱毕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种爱加威严式的教导,代之的却是建立在父子心与心相互交流基础上的一种隐没、深沉的父爱。傅雷是“清高”的那类人,在他的骨子里都渗透着这种独特的个性,当他把这种“清高”带到给儿子的信中,却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爱!

  于是这一封封家书中便少了几分唏嘘不已,更没了世事钻营的`技巧,写下的却是对人生、艺术的见解,对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这又是多么可能会使这些家书变成概念的准则!然而没有,做父亲的以他自己大半生的心路历程来给爱子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归宿!这般的揭示却不是那种艺术化的“展示”,却是结合了百般的勇气和无私的爱。

  傅雷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孩子在艺术之外所遇到的问题,譬如交友、感情、花销等等。家书中有一句话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个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个世界!

  在生活上,他教给儿子外国的礼节,指导儿子的为人处世;在事业上,他为儿子搜集资料,一起研究音乐艺术,他们是一对父子,却更胜似一对朋友。在儿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时,他以激情的语言唤起儿子的自信;在儿子演出成功时,他以平实的话语说服了儿子的躁动。他为儿子所付出的,远远胜过自己。

  在那段父子离别的日子里,父亲用一封封家书,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延续了一段远隔重洋的父子情,让远在他乡的儿子不再孤独。是那一封封家书,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读懂了父亲那份热烈却又深沉的爱。傅雷对儿子的爱,不是那么强烈,也不是那么震撼人心,更不是那么耀眼,但它很温暖,慢慢地流入心里,滋润着整个灵魂。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父母对儿女的感情永远是深切的、体贴的、无微不至的,傅雷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从这一百多篇家书中,我们便能体会到,傅雷对傅聪的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与傅聪离别后,傅雷没有一刻不是惦念他的。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有关于傅聪的,傅雷夫妇都很重视,他们与儿子虽身各异地,但是他们对于儿子的关注只增不减。他们为傅聪的进步而骄傲,为他的问题而忧心,并常常给子方法。以及傅雷自己的人生经验。“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及意志——实践的意志。”“但若你缺少勇气的时候,尽管来信告诉我,我可以替你打气。倘若你心绪不好,也老老实实和我谈谈,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决一些或大成小的.烦恼。”这些话虽然琐碎,但处处无不透露着傅雷对于孩子的深切关怀与深厚的爱!

  傅雷关心傅聪体现在点点滴滴里。有时候,傅雷只是单纯地写一些这几天的行程,或者是自己对于社会以及国家政治问题的看法,有时候会是一些生活小事,有时便对傅聪的各种事情分析原因,并在信中给予看法。他以这样的方式,默默地去贴近儿子的学习和生活,试图分担一些压力,他说“万一有什么低潮来,想想你的爸爸举着他一瘦长的手臂远远地在支持你。”傅雷会经常从国内外的评论家对儿子傅聪的评论中了解他最近的状况,他会用心地逐个分析。当看到有人评论在演奏时看见傅聪身体瘦弱,傅雷便赶紧嘱咐傅聪保养身体,充分休息。并且要求傅聪在夏天务必抽出一个时期去过暑假,真切表现出他对孩子的无限关心。

  “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这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当傅聪在众多困难中无奈出走英国,傅雷告诉傅聪:“祖国没有忘了你,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敞开着的。”

  傅雷对傅聪的爱是细腻深沉的,而傅聪也同样爱着他的父亲。在记者采访傅聪时便能体会出他对于父亲的体贴与为父亲时时着想的心情,如在面对出版社多次问他愿出高价收取傅雷的一批书信时,都被傅聪婉拒。与千千万万个儿女心中父亲的形象一样,傅聪也同样崇拜着父亲,他说:“赤子之心,爸爸的信从头到尾贯穿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个。”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它告诉我: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在这一封封家信里,我领略到了傅雷的才华和他的艺术修养,是那么令人钦佩!在家信中傅雷教给他儿子做人的道理,为他儿子引导生活得方向,还与他儿子切磋音乐方面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封封饱含亲情的家书中有一段我十分喜欢的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使你过分紧张,低潮不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是在傅聪精神消沉的时候,傅雷劝他时说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在这一生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则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和心情,用乐观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傅雷家书》不仅是一部人生哲理之书,还是一部饱含浓浓亲情的书。

  傅雷在这家书里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他对儿子的关心与爱意。从家书开头亲昵的爱称到字里行间的问候,傅雷大胆的表达除了一般父母不敢表达的感情。

  在傅聪赛前紧张的时候,傅雷会告诉他:“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在傅聪得意的时候,傅雷会告诉孩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

  傅雷说他要和他的儿子做最亲密的朋友,这也许是父子关系的最高境界吧!他们之间没有什么避讳,他们会交流一切。

  现在,我被傅雷与傅聪父子之间的真挚的感情所打动。这种伟大的父爱影响了傅聪一生,在读此书的同时我也感触颇深。《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影响,傅雷的严谨作风和深邃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教导了我;我喜爱这本书,敬佩傅雷的为人与学识,羡慕他和一家人的相亲相爱,感动于文字间的深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好词好句:人生没有一桩幸福不要付代价的。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

  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应改的应调整的都应当立刻改,立刻调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搁。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这不是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什么?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像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感悟:

  这本书的语言平实质朴,表达感情从不拐弯抹角。在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父亲对孩子最真挚的感情。这部分的书信运用大量的感叹句直抒胸臆。从其中傅雷引用的巴尔扎克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艺术世界。傅雷的自我反省深刻而贴切。透过书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无微不至的父亲。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父母与儿女最佳的相处方式: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这本书用了较大篇幅讲艺术和哲学,要是我们受经验和阅历所限暂时读不懂或者不感兴趣那也没关系。从中接受美的洗礼也挺好的,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这本书中我觉得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人生道理和待人接物的礼仪。书中的不少内容都可以转化成学习方法。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锻炼毅力、信念和意志,这对以后的人生大有帮助。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做人要言行一致,否则会吃亏。学习要做好时间规划,及时调整。里面还谈到了学诗和阅读的方法。里面指导傅聪放松比赛前的句子,也可以成为调剂考前焦虑的良药。做艺术要真诚、忠实,要有感情根源。这本书也回答了“青春应如何度过”这个问题,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傅雷对艺术的尊敬和人才的珍惜以及他直率的性格。

  这本书值得我们细心感受,慢慢体会。相信你读完这本书后,走在人生道路上会更有力量。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透过纸张看到了一幅幅傅雷和付聪日常交流的场景,并且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殷切的期望,尽管他有时候的严格要求可能会令孩子觉得不近人情,但绝对是令孩子一生受益的做法。

  其中,傅雷的一些教育观点是做父母的可以借鉴的。例如:

  1.把人格教育看做主要,把知识与经验技术的传授看做次要。

  2.把艺术教育只当做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3.培养一门艺术方面的学问,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

  以上三点,明显的在重视人才专长培养的同时,更重视全面教育。

  傅雷认为培养专长要以全面的教育为基础,这和现在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一致,也被现代人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结合现在社会的教育形态来说,付雷为付聪提供的是完全式的`精英教育:学琴从名师、高起点的家庭教育、开阔眼界的悉心指导和交流、全面的素质教育。对于年幼时期的付聪来说,这看起来很难,要求很高,但因为傅雷家庭环境和往来交流的学术氛围令付聪在不经意间就能耳濡目染到,所以付聪出色就显得顺理成章。

  单单依靠父辈的指导和培养,并不足以成就人。付聪本人的努力,也是他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付聪之所以能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还能在音乐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以下几方面的自身因素是分不开的:

  1.学习的态度严谨而专注。

  2.教学时间外自己肯下苦功。

  3.具备独立思考和注重逻辑的好习惯。

  4.有广阔的音乐视野。

  5.有音乐方面的天份。

  6.家庭环境和艺术氛围的潜移默化。

  付聪的成功,和前5点他个人的态度、努力程度、得天独厚的条件分不开,但同样换做任何一个别的家庭,也不会为付聪提供那么好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氛围。天时、地利、人和,真是缺一不可。

  在傅雷给付聪的书信中,这些天时、地利、人和都有所体现,并且起到了非常重要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付雷对付聪的严格要求也在往来的书信中,不断的重复,例如:"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不能听信一面之言"(要兼听)、"先看书自学乐理知识,待到学校开课就不担心听不懂了"(笨鸟先飞,人后多下苦功)……

  这些往来的书信中,不仅包含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还传递了父亲的人生哲学,也包罗了父亲总结的实用经验。这些哲学和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即便是现在遇到事情拿来借鉴,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1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每一封家书都充满着傅雷对儿子傅聪深沉的爱,同时也体现着傅雷深厚的爱国之情。

  书中展现了傅雷的严谨、认真与一丝不苟。傅雷对傅聪一直都很严格,他从傅聪很小的时候便给傅聪制定日课,以身作则,亲自监督,严格执行。使傅聪在傅雷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傅雷出门时才敢笑闹玩乐。而在家书中,傅雷也多次提到以前对傅聪“不得当,不合理”的教育,并对其感到深深地愧疚与无奈。并对傅聪的不信任不放心而感到非常难过和自卑,这也体现出了傅聪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与他对傅聪深深的爱。

  书中也展现了傅雷深深的爱国之情。傅雷给傅聪写的家书中,在鼓励与支持傅聪的同时,也常常提醒傅聪不要忘了自己中国艺术家的身份。他在信中教导傅聪,要保持赤子之心,在傅聪取得成就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国家,他希望傅聪成为中国“黑暗过去,光明重现”的“钟声”,体现出傅雷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对中国具有坚定的信心,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爱国之情,同时也是傅雷对儿子的自豪之情。

  书中同时展现了傅聪的严谨,刻苦用功,有条有理,热爱音乐,热爱祖国,德艺俱备与人格卓越。傅聪从小接受傅雷严格的教育,培养出了严谨刻苦的性格特点,与深厚的爱国思想。在一封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中提到,傅雷对傅聪身在国外,靠艺术谋生而能不奔走于权贵之门的欣慰。这是傅雷与傅聪属于中国人的傲气与傲骨。在傅聪提高俄语的过程中,傅雷写信指出他的错误并提出建议。体现出傅雷对傅聪的关心,与竭尽所能对服从学业上的.帮助。同时也可以看出傅雷的刻苦与努力。而傅聪在钢琴上的造诣,也体现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

  《傅雷家书》感情真诚纯真、真实,它是傅雷夫妇与傅聪的内心独白,也是他们思想的准确反映。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深沉的父爱,同时也能让我们注意到生活中深沉而默默无闻的父爱。同时也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情感。家书中的一句句话感动,激励着我们。我们也将带着同他们一样的爱国热情创造未来更美好、更富强的中国。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2

  《傅雷家书》不仅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资料。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三名,是有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功劳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

  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认真,每一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连上几个小时

  的琴。但是傅雷并不是死板的教育。有一次傅聪正练着琴,突然来了灵感,弹着弹着就跑到自己的调上了。父亲察觉到异常,便走下楼来。傅聪吓得赶忙回到谱子上

  去。但这次,傅雷不仅仅没有责备傅聪,反而叫他弹自己创作的曲子,父子俩一齐研究,并将刚才的曲子命名为《春天》。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向陪伴着他。傅聪在外艰苦奋斗时,家书便是他唯一的慰藉。9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两个多月后,当傅聪从一位法国朋友那里得知噩耗后,顿时天旋地转,热泪纵横。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信中。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信念与精神。使他在海外孤儿

  似的处境里,仿佛父母仍在他身边给他教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拥有更多的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走自己正当的道路。他拒绝与祖国敌对的国家

  的邀请,从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言行。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万里之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傅聪在艺术上的造诣,离不开父亲傅雷苦心孤诣的教诲。傅雷已去,家书仍留。傅雷家书给我们带来的爱与精神,永久影响着下一代。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11-15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20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11-17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9-08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8-26

《傅雷家书》学生读书笔记01-01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04-20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15篇04-20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15篇02-24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