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秋夜》读后感

《秋夜》读后感

时间:2023-11-09 07:30: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夜》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夜》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夜》读后感

《秋夜》读后感1

  这是一篇寓意深刻、意境独特的散文。它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其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十分完美。在这里,仅就它的艺术本身——那冷寂深邃的意境,那既蕴藉又强烈既仿徨又执着的心绪,以及那孤独的求索者的形象略作分析。

  首先是它冷寂而深邃的独特意境。“奇怪而高”的天空,映着冷眼的星星,洒在野花草上的繁霜,夜游的恶鸟……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清冷肃杀又似乎大有深意的秋夜。作者不愧是创造意境、渲染氛围的高手,他为这个特点的秋夜所选定的景物,均是冷峻、清寂、肃穆的。它们以静态居多,其间往往突然杂以鲜明的动态。比如在一系列静态的描写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哇一起,夜游的恶鸟飞过了。”于是收到了“鸟鸣山更幽”的效果。而那肃穆、冷寂、深邃的意境也随着凸现了。

  其次是贯串文章始末的既孤独又悲壮、既彷徨又执着、既虚纪又清醒的复杂心绪。这心绪的成功表现,得力于象征手法的运用、得力于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借客体的氛围传达主体的心绪。文中那脱尽了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天空的刺树”,那知道“秋后要有春”的小粉红花,那做着“春后还有秋”的梦的落叶,那夜游的恶鸟,那夜半的笑声,还有那“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的小青虫,无一不浸透了作家的情感,无一不在默默传达着作家的心声。这浓烈的感情与心声,和那冷漠、高远、深邃的秋夜相揉合、相呼应,既协调又互为映衬,造成了一种具有复合之美的丰满、多棱、立体的美学效果。

  这篇作品写秋夜后园和室外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具有鲜明的特征:天空奇怪而高,眯着冷眼,将繁霜洒在园中的野花草上;小粉红花在夜气的侵袭下瑟缩发抖,做着春天的梦,对未来抱有希望;枣树则饱经沧桑,知晓季节变化的.规律,因而不受任何蛊惑,以直而长的枝干直刺天空,一意要判它的死命;小青虫则不惜牺牲生命去扑火,被誉为“苍翠精致的英雄”……通过这些形象,作品传达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者的同情,对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尤其是枣树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斗者的肯定,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作品情景交融,诗意浓郁。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

  简述《秋夜》的时代背景。

  《秋夜》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五四”退潮后的苦闷彷徨期。鲁迅的苦闷彷徨是他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在进取搏击途中难于避免的,他以求索而产生的苦闷,战斗而引来的彷徨酿就了《野草》。《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证明封建军阀统治着的黑暗年代,仍然有生命存在,这顽强的生命之花不是为着粉饰鬼蜮世界,而是为着“与黑暗捣乱。”《秋夜》作为《野草》的开卷之作,即表现了顽强开放于地狱边沿的生命之花的精神品格。

  简述《秋夜》中“枣树”形象的象征意义。

  枣树形象是作者心灵的对应物,寄寓着精神界战士的品格。敌视枣树的夜空,其威枚摧折着一切生命的存在,要使秋夜成为一个生命荒芜的冷酷世界。在这世界里满是蜷伏着怯弱的生命,惟有枣树是敢于与夜空相搏的孤独的战士。他不畏惧造物主的权威,尽管“落尽叶子,单剩干子,”仍然抖擞精神向黑暗进击。枣树饱经历史的风霜雨雪,有着十分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他冷静地认识到“春后还是秋”,只要黑暗的造物主存在一天,春天就不会久长。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赋予他非凡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的锲而不舍的战斗,将一切现存秩序的维护者搅得不得安宁,使为繁霜封锁着的秋夜,毫无生命脉息的地狱终将要换个样子了。总括来说,枣树形象既象征着一个韧性战斗者,又张扬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体现作者的自我思想和性格。

《秋夜》读后感2

  《秋夜》是《野草》集里紧跟《题辞》的第一篇,用非常诗意的语言,描述虚无的可怕、对抗虚无的无用但是必要,为整部《野草》集开宗明义。

  中学阶段,总爱调侃文章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书,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调侃这废话鲁迅写出来就可以,但若我们在作文里也这样写,恐怕要成扣分项。多年过去,再读《秋夜》,才惊觉先生想强调枣树有两株的深意。

  《秋夜》里的第二段,“夜的天空,奇怪而高”,这个夜空,代表的是错误的现实。你知道现实出了问题,你呐喊,但生人并无反应,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有自己,陷入无限的虚无之中。想反抗,不知道对象;想斗争,看不清方向。这个夜空“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后又洒些微光给地面上细小的粉红花,让它们有希望,希望春天会到来。粉红花代表的是青年,他们被安慰,失去了斗争精神,在盲目的幻想中得过且过,无法成为战士。

  幸而仍有战士,便是这两株枣树,然而并不是结满花果的枣树,而是叶子已经落尽、单剩干子的枣树。他们理解粉红花(青年)对未来的希望,也明白落叶对未来的无望,落叶代表的是不再挣扎、被现实打败的人们,也得过且过。落叶和粉红花,无论不做梦、还是做着梦,都不是战士,都是无用的。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这里的两株枣树,都是受过摧残的战士,他们是一样的。然而紧跟着,主语不再是他们,而是他。“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包容做梦的人,也包容心死的人。他是一个看透一切仍决定战斗的战士,对世人宽容、怜悯,即使被世人摧残的体无完肤:“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但是,他却很惬意:“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他已习惯世人的不理解,并不计较。他有自己的信仰,一面要保护后来的战士:“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大枣的竿稍所得的皮伤。”此处的“他”,指的是另一株枣树,是一个年轻的战士,他同样被世人摧残,他应该还未完全成熟,需要年长的.战士小心翼翼的呵护。但另一方面,年长战士更专心地依然是战斗:“而最直最长地几支,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天空害怕了,它逃走了,剩下月亮,但月亮也躲走了。它们的不断退却,让战士无法战斗,只留下虚无。但是,战士依然坚定地战斗:“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他要斗的就是虚无。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这句将本文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战士饱受世人的摧残、保护幼小的战士、坚定地对抗着虚无。下部分恶鸟带来了冷笑,而“我”也不由得跟着冷笑,此时的我,也对战士对抗虚无的意义产生了怀疑,意志不坚定,所以我“回进自己的房”,以逃避自己的怯弱。

  然而,小飞虫乱撞了进来,它们也是战士,但它们扑火自焚,并没有对抗谁。但是,正是这种赴死,让我又坚定了起来,赴死不就是对抗虚无吗?正如在《题辞》里所写,“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我希望它们的死亡和朽腐火速到来,来证明它们存在过,既然存在过,那就不是虚无。若是安于现状地做着美梦或者耽于梦碎,那么就没有存在的痕迹,便是虚无的胜利。

【《秋夜》读后感】相关文章:

科学的读后感04-04

《活法》读后感04-05

日出读后感05-30

《挑山工》读后感06-05

《童年》读后感07-26

《皮囊》读后感07-21

建议读后感07-17

边城读后感07-16

[精选]活着读后感08-10

[经典]边城读后感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