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微习惯》读后感

《微习惯》读后感

时间:2024-05-21 07:32: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微习惯》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微习惯》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习惯》读后感

《微习惯》读后感1

  所谓的微习惯是指设定一个或几个微小到几乎不足挂齿的目标,然后坚持执行。微习惯比习惯更容易成功,在心理上的抵触也远没有形成一个好习惯那样大,通常形成一个习惯需要大量的意志力去坚持执行,但微习惯不用,甚至在完成一个微习惯后还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微习惯的目标着实过于微小。

  微习惯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水滴石穿聚沙成塔,高楼尚是从地基修起,习惯的养成也必从行为开始。在形成一个习惯的过程中,往往还没开始行动,就因为设定的目标太大,过度的心理抗拒,以及幻想出的压力而夭折,想来不止我一个人对着每天设定的任务想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最后坚持不过数天便放弃。

  微习惯则不然。没有太多的任务,就没有过高的期待值和过大的心理抵触,它会让你觉得完成它就像抬手举足般轻易——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习惯难以坚持都是被想象中的困难所吓住的。一旦感觉做这件事是很轻松的,并且对自己有利无害,那么大脑就会很乐意去做这件事情,去坚持这个微习惯。

  正如后记所说的,微习惯的过程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常大脑见到成效有自我激励,而未完成任务会产生挫败感,习惯因为设定的目标大,要求高,一个没完成就会有挫败感,并且,所有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过程的,不会一开始就见到成效,也就是说,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不仅多挫败少激励,还一直消耗意志力,而意志力消耗过多,会产生自然的疲惫厌倦感,这对于习惯的养成有害无利。

  微习惯的'好处在于它的要求低,每天的任务能够轻松完成,那么挫败感就会少了,对意志力的消耗也不多,并且,微习惯的目标只是一个开始,它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你可以选择超额完成,也可以做完当天的任务就不用再管,事实上,在开始了之后,并不是那么很容易停下来,这也是微习惯的一个特点。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最难的是从不做到做的环节,一旦开始后,会想着哎呀才做这么一点我还可以继续,然后继续下去——

  微习惯灵活,简单,轻松,门槛极低,相较于强制性的读书一小时,我更喜欢说好的看两页书却不知不觉看着忘记了时间,这种满足感是我读一小时书不会有的,我只会有终于完成任务的庆幸。

  微习惯的着眼点依旧是养成习惯,但是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不需要花过多的意志力就能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的生活方式,也许见效稍慢,但比一成不变要好得多。

  最后,在了解了微习惯的原理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设置了四个小目标,现在都完成得很好,也不会有说什么今天太累了太晚了然后拖着不完成的情况,微习惯的目标可以设得非常非常小,可能有人问这么小对养成习惯真的有用吗?事实上,我认为微习惯的作用不在于养成习惯,而在于让你行动起来,一点一点离开现有的舒适圈,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尽量减少大脑的阻拦,最终形成习惯。

《微习惯》读后感2

  你是否认为自己是意志力薄弱的人?是否有懒惰、拖延和浪费时间的“坏习惯”?是否发现自己总是雄心勃勃,但大多数计划都难以最终执行、不了了之?纵然年复一年地制定new year resolution(新年决心/计划),那些表过决心要完成的,仍然是年年出现,等待被完成。

  我曾经听朋友转述他自己和他朋友在健身上的经历。想拥有完美或更好身材的人中,不少在锻炼的过程中会失去信心,难以坚持,最后,健身这样短期内成效不明显的计划,总是半途而废。很典型的两个故事是,有的人因为办了卡,为了不浪费,终究是都用上了;有的人只在开卡时到健身馆一两次,卡快过期时才想起去一次,其他时候都没能鼓起勇气去做这样的'难事。

  “懒惰”一定程度上是人的天性。一个事事勤奋的人,他需调动整个生命系统支持无论巨细的计划/目标/任务,其实也只会过度消耗。“行百里者半九十”,其实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坚韧、毅力足的人,毕竟是少数。意志力薄弱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吗?百里走,可能是比较艰巨的任务,对于其他并不要求时限、也相对容易达成的目标,有无什么方法途径可供参考呢?《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不能否认的是,健身上难坚持的人,在其他事情上相对坚持了更久。在开始微习惯策略之前,还要回答两个先决问题。一个是我真的希望达成这个目标吗?我真的热爱这件事吗?这需要相对明确的回答,不然,随着坚持的难度增加,热情消退,会很快或极轻易放弃这个目标。第二,我是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吗?如果是的话,即使做不到不受影响,也要体认到自身的状况。

  需知,正常情况下,人几乎不可能一夜之间改造自己拥有强大意志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克服乃至戒除不利的“坏习惯”。本书作者凭借着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微习惯策略:任务量小到不会犹豫、但需坚持并养成习惯,最后“习惯成自然”,自己乐于做之前需刻意提醒做的任务。

  习惯的力量,已经被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所认识。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有关于养成习惯的课。那些从小养成了刷牙、洗手等好习惯的小朋友,将终生受益于这样的“习以为常的动作”。微习惯的妙处在于,设定一个量比较小的目标,每天执行,克服“犹豫”的危险,先从“不排斥”开始,最终形成习惯。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从18天到254天不等。对比下现在多数人都有的早晚两次刷牙习惯,我们其实到点了想都没想就去刷牙(不抗拒),刷完异味清除,心里高兴(适当精神鼓励/酬赏)。哪天实在忙错过了刷牙,也会惴惴不安,怕呼气影响与他人的近距离沟通。在其他事上,如能养成习惯,最后“不做都难受”,那么微习惯策略就大功告成了。

  这真是普通人的法宝,希望大家亲验,原书有原理和过程的详细阐述,值得参考。

《微习惯》读后感3

  《微习惯》这本书,作者:斯蒂文,提到了一个把目标分解成一些微不足道,小到不可思议的一小步的概念,通过设定一个不可能失败的目标,并且轻而易举的将好习惯坚持下来。比如,他将原计划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变成每天一个俯卧撑;把每天写作三千字缩减成每天写作50字等。

  方法简单易行。究竟如何用微习惯来获得自我成长,作者提炼了八个步骤:

  1、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首先呢,要列一个习惯清单,这个清单当中的数量最好不超过四个,而且记得它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比如说喝水啊,比如每天看一页纸的书,比如说每天写五十个字,而比如说每天健身一分钟,等等,就是要制定这个每周带弹性的计划,这个是不可中断的,要持续坚持的,那么在书中的作者就提到了一个习惯的养成不是通过21天,不是28,天不是三十天,而是大概从18天到254天,那么平均下来需要66天,所以记得哦,设定这个目标的周期最好是超过66天,微计划呀,要更关注成功率。

  2、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纳入到日程当的.事情,纳入到你一天最重要最先要完成的事情,去设定一个一天一次随时可做的小目标,并且具有自主、自由和灵活性的小目标,将会给你能量,让你不断的取得成功。

  4、建立汇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通过激励,我们可以继续行动,帮助恢复意志力,坚持良好的微习惯,行动,便会给我们满足感和成就感。

  5、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有记录才有发生,要么把想法写在纸上,把一些感受,进行记录,并且呢,建议使用一些关于习惯的app,其实那非常简单,你只要下载一些关键词,是习惯的app叫。比如说微习惯APP,里面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小习惯啊,喝水呀,吃青菜呀,说正面的语言啊,孝顺父母呀,很多很多的这个小习惯可以参与践行。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因为我们的开始太简单了,所以通常都会超额完成,绝对不用害怕失败,不会产生内疚感,并且可以通过实行这样的威胁惯,可以来强化意志力,当下就取得进步,不想和任何的意志力,那么微不足道,不会阻碍你的进步,而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7、完成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因为,目标小到不可能失败,因为简单到只需要一个俯卧撑,所以很多时候呢,我们就会给自己加量加码,其实呢,我们要学会控制期望值,就是所谓的放轻松,禁止暗中目标膨胀,不要给自己又加了砝码,按严格遵守小目标的,养成习惯是重点。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习惯并非情绪化,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然后,好习惯的,通常都会有一点点的无聊,而当你觉得有一点点无聊,没有挑战的时候,说明他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了。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要每天能行动就是成功。

【《微习惯》读后感】相关文章:

习惯的哲理故事01-12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05-01

好习惯的名言警句11-29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读后感03-08

《习惯的力量》读书心得05-20

习惯养成倡议书10-27

春节习惯作文04-21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反思03-30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