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前几日读完了《大卫·科波菲尔》,产生了一些零碎的思想,于是就随手记录下来了。故事反映的完全是西方近代伦理道德,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对于从小接受中华文化的我来说,狄更斯想要反映的思想是比较难把握的,不过还是能获得一些感悟。
《大卫·科波菲尔》主人公大卫的童年是非常坎坷的:还没出生就失去了父亲,度过一段比较安闲的时光后,母亲再婚,于是有了一个残忍的继父,先是经其百般折磨,其后母亲去世,沦为童工后终于选择逃向姨婆,这才开始了一个相对正常的人生。 大卫进过两所学校,第一所经继父选择,校长残暴蛮横,只会腐蚀人的心灵;第二所由姨婆介绍,这里无不体现着人文的关怀。由此我想到当下教育的产业化,会让社会变得怎样不公平,阶级的分层又会怎样越来越严重。 大卫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漂亮但幼稚,没有头脑,是个十足的娃娃,这让他们的婚姻充满艰难;第二任妻子聪明稳重,温柔成熟,能成为大卫的知心伴侣。狄更斯直接在作品中表明他对婚姻的看法:“夫妻之间没有比志趣不合更大的分歧了。”这对于当今人们如何选择伴侣给出了合理的答案:要让学识而不是生理主导。
让我反思最多的是书中对于金钱观念的描写:不管是大卫一家,还是书中描写的其他家庭,无不受到金钱的腐蚀作用。当下的中国已经相当程度的西化了,我们享受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但同时也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人心变的浮躁,许多人把自尊建立在财富的多寡上,由此产生许多悲剧。那么我们能否重建心灵家园(比如回归中华古典哲学),在当下是个急需考虑的问题。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卫科波菲尔的读后感05-30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04-28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03-23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4篇03-30
墨菲定律读后感05-30
《波丽安娜》读后感04-29
波丽安娜读后感05-01
波莉安娜读后感04-30
《波莉安娜》读后感04-28
波丽安娜读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