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1-09-13 11:21:3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经济学读书笔记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济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1

  这本书是关于城市经济学的一部著作,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探讨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并描述这些决策如何促使不同城市规模与城市形态的形成。什么是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人们的决策问题。家庭制定效用最大化决策,而厂商制定利润最大化决策。地理学是研究事物如何在空间上配置的学科,并回答人类活动的起源地问题。城市经济学将地理学和经济学融合为一体,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城市经济学还可以用于甄别无效率的区位选择,对可供选择的公共政策进行检验,以便作出有助于提高效率的决策。

  这本书共分为6个部分:在第1篇,它解释了城市为什么会存在及导致城市增长与衰退的原因。第2篇主要讲述土地租金和土地利用模式以及政府在决定土地利用模式中的角色。第3篇探讨城市交通体系,包括分析公共交通体系的定价与设计、小汽车使用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拥挤、环境破坏、碰撞)。第4篇利用一个理性模型探讨城市犯罪的起因和空间影响。第5篇解释了住宅市场的特性,检验了政府住宅政策的影响。最后一部分解释了地方政府分割体系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地方政府对政府间补贴的反应及纳税人对地方税的反应。

  书的内容比较浅,相当于专业入门教程,是为本科学城市经济学和城市事务课程的学生所设计的。书中所使用的经济学概念可以通过书后面提供的一个附录(“微观经济学工具”)来理解,那里面包括了所有关键的概念。 因此对我们而言,阅读并不是很困难,这本书研究城市和城市问题,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都是很热门的话题吗,因此这个研究本身也就很有社会价值,对我们这些心系社会,想要研究,解决城市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前进的学生而言,就更是这样。我们对城市有种复杂的感情。从正面来看,城市推动了创新、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因而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从负面来看,城市存在着诸如噪音、污染、拥挤等问题。我们将在本书第一部分看到,厂商和居民之所以选址于城市,是因为城市内部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性可以抵消这些城市问题所带来的额外成本。而书的后半部分主题是制定解决拥挤、污染和犯罪等城市问题的政策可以增强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有些观点有的和我平时的感觉很不同,但是看过作者的分析后,我的观念并不那么确定了,总而言之,这是本很有价值的书。

经济学读书笔记2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最终会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而言,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到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对抗的客观必然性,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们之间暂时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它们之间存在着平等竞争、互相借鉴、长期共存的历史机遇。一个社会形态能够长期稳定并不断发展,其中必然有符合自身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方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占有为基础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社会既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演进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去完成在西方国家由资本主义制度完成的历史任务。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段话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说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这种代替必须体现在社会制度上,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的价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值观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制度载体——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就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获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规律的如下感悟:

  第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几乎同时产生,又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反对剥削,但继承人类一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生产力相对发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表现出存在的合理性;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也表现出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理想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共存于人类社会。它们之间既对抗又传承。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运动虽然错综复杂,但两者的共存占现实主导地位。它们的存在都是现实的,都有其合理因素。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都还远远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那种高度发达的程度,贫富差别是目

  前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完全战胜资本主义还不可能上升到现实主导地位。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是,马克思的科学论断也一再的被历史的实践所证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人类社会一定会实现共产主义,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几代、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甚至是流血牺牲。

经济学读书笔记3

  在网上买了两本比较陌生的经济书籍——《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完全陌生的领域,不过还蛮好玩的,作者写的很通俗易懂,我看书的速度也可以,一个星期两本,900多页。

  收获最大的是这两个关键词:

  机会成本——当你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所放弃的。专业解释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边际效用——这个词,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都有一定的含义,我更喜欢社会学的含义,即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但这是一个极度正常的现象,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不信你可以试试。

  其它还有很多政府层面的,就是宏观的一些东西:

  一、人们总是面临取舍,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这两者不是都可以得到完美的,总需要取舍。

  二、贸易总能改善生活,在我们工作中,分工合作总会比一个人工作的效率高些,流水线的例子很容易理解这一现象。贸易会让我们很容易享受世界各地的美好。

  三、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虽然不是绝对,但我们还是得感谢这小小的通货膨胀率,不然也许我们会失业呢。

  其实还有很多,但大多数我都记不住了,不过现在看新闻,偶尔会听到一些财政政策,会用所知的凤毛麟角的只是去解释动机,虽然多数的时候,我所理解的都是很片面的,还好我现阶段不会用这些知识指导我生活和工作,不然估计会死的很惨的。这也许就是知道比不知道更恐怖的道理吧!

经济学读书笔记4

  西奥多·帕克说:“城市一直是文明的摇篮,在黑暗中散发光和热。”史蒂夫·麦奎恩说:“我宁愿醒来以后无处可待,也不愿在地球上任何一座城市居住。”他们的话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复杂的感情。

  从正面看,城市推动了创新、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因而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负面看,城市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噪音、污染、拥挤等。而厂商和居民之所以选址于城市,是因为内部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性可以抵消这些城市问题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人们的决策问题,如:家庭制定效用最大化决策和厂商制定利润最大化决策。地理学是研究事物如何在空间上配置的学科,并回答人类活动的起源地问题。城市经济学将地理学和经济学融合为一体,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位置或者区位选择。

  城市经济学家把城市地区定义为在相对较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人口的地理区域。也就是说,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要高于周边其他地区。此定义之所以把人口密度作为基础,原因在于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而这只有在大量厂商和家庭集中于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才能发生。

  城市为什么会存在?人类需要土地去生产粮食和其他资源,而在拥挤的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完全与种植粮食的土地想脱离。在动物世界中没有其他动物能建造类似城市的建筑。像羚羊那样的食草动物和美洲野牛都有巨大的兽群,但是他们为获得稳定的食物供给,必须不断向长满鲜草的地方迁移;虽然珊瑚虫集中在固定的暗礁上,但是海流会为它们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城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科技已经创造出了生产和交换系统,为人类向自然规律提出挑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一个城市发展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农业产品过剩、城市生产和用于交换的运输体系。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必须从事生产,生产出某种产品或服务,用这些产品和服务去交换农民种植的粮食;为了使农民种植的粮食与城市产品能便利交换,城市必须有一个高效的运输体系。

经济学读书笔记5

  看到这本书的题目的时候,我就产生了个疑问,牛奶含钙的,可乐碳酸饮料,牛奶和可乐一起喝是不对的。为什么要取一个矛盾的题目呢?

  一打开书就解决了我的疑问。这本书同样也是采取了问答的形式,向我们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第一章有个问题是: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原因之一可能是,碳酸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由于圆柱形容器更称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效益。这大概就是这本书为什么叫做《牛奶可乐经济学》的原因吧。

  文中大多的例子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象,我们没有思考过为什么生活中是这样子的。看过这本书之后,我想我对生活多了一点好奇心。

  但由于是"外文中翻",且书中案例皆是外国的例子,有些案例具有典型的国家地域特征,不容易代入。同时这本书看过之后很容易忘记,当我看到中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忘记开头他讲过的一些问题。这大概就是一本入门级的经济学类的书的缺点吧,它没有知识的系统性,它在于向大众推广经济学的奥秘。

  以前看过一段话“经济学往往从飞机的角度看待经济,也就是从上往下鸟瞰,这样一来,经济制度的轮廓倒是看清楚了,可地上栖居的人却变得如蝼蚁一般大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经济学高深莫测,站在一个上帝的角度俯瞰人世。为此虽然我一直想学习一些有关经济学的东西,但是总是被它高深莫测的大门所阻挡住,并没有付之于行动。但看过这本书之后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无不是经济学。

  有时看完一个小例子,就会自己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不由得对应起来,原来商家在搞这种小伎俩啊。

  纵观全书,如果让我想选出一个词两个字来形容概括它的话,那我想就是成本。成本,可以指机会成本可以指时间成本。就像是火车票,学生票虽然便宜,但是必须得去人工窗口取票并且上车后还要检查学生证。而消耗的时间成本抵消了和普通票的差价。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中真的是处处都是算计啊。果然是应了那句老话“买家没有卖家精”。

  我的另一个重要感受是要有问题与生活现实结合的能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只有所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就像我们所学的专业,虽然很多是课本上的知识,但是现实生活中会有实际的案例可以去感受,可以去经历,可以与我们的所学相联系。我们的专业,还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的'来说,挺喜欢这本书的。也许在众多经济学书中本书谈不上是有深度的,但它所引领的,对知识的一种趣味掌握,确实很重要。让你我对身边的现象有一种理性的思考。这时,身边的现象不是一晃而散的浮云,更是你的教材,也是你一种趣味的谈资。

经济学读书笔记6

  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它提出,惟有当行动所带来的倾外效益大于倾外成本时,你才应该这么做。多简单的概念啊,不是吗?可要活学活用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想在隔壁的校内杂货店买一个闹钟,价位 20 美元。有个朋友告诉你,同样的闹钟在城里的凯马特超市只卖 10 美元。你会进城买这个 10美元的闹钟吗?还是直接在隔壁的杂货店买?不管你到哪里买,如果闹钟出了故障,都由制造商保修。

  当然,这里并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每个人都必须权衡相关成本和收益。可当我们问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了去凯马特超市买闹钟。现在再看看下一个问题.

  你想在隔壁的校内杂货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 2510 美元。同样的电脑,在城里的凯马特超市卖 2500美元。不管你在哪儿买.出了问题都要退回原厂保修。你会在哪儿买这台电脑呢?

  这一回,大多数人说他们会在学校里买。就问题本身而言,这样回答并不算错。但如果我们问一个理性的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他会说,成本效益原则清楚地表明,两次的回答应当一样。毕竟,在两个例子当中,你进城去的效益都是10美元,也就是你省下来的钱。成本是你为了进城所付的代价。在两例当中,这也是一样的。既然成本一样,效益一样,那么答案自然也该一样才对。然而,大多数人似乎认为,去城里买闹钟,能省50 %的钱,而买台2510 美元的电脑,只能省 10美元,前者的效益似乎比后者要大得多。可惜这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按百分比来想问题放在其他地方或许合适,但在这儿不行。所以,你显然应当权衡成本和收益。看看成本效益原则如何在不寻常的例子里发挥作用,能让你讲出有趣的故事来:向朋友提出这些问题,看看他们会怎么做。这一类的对话,能加深你对成本效益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经济学读书笔记7

  翻开《西方经济学》,翻到微观经济学这一章,书中详细而全面地从经济行为的角度介绍了微观经济理论,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更新的微观经济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分析说明了许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在描述方面,注重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结合,使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经济现实后面所隐含的经济思想,并且又能学会用理论分析实事的方法,使我们在学习中得益良多。

  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很大。

  (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总而言之,但就我所学的信息管理专业来看,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我们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济学成了我们学习科目中的一大重点。只有学习好经济学知识,包括今天我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懂得用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管理学学生,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基础,一个基石,一个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远的铺垫。

经济学读书笔记8

  从前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于是交换方便了。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当交换活动频繁时,发现这个东西太繁琐,限制了交换活动,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得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

  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

  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

  有一天岛上的人发明了船,于是就到处划船跑,发现了另一个岛屿,那上面也有人,也有钞票,也像自己岛上这么活动。但自己岛上生产的东西多,那个岛上生产的东西少,1元钱在自己的岛上能买1斤大米,那个岛上的一元钱只能买半斤大米,于是另外岛上的钱来这个岛上买东西时只能2元换1元才行。于是汇率出现了。算好汇率后,他们开始互相买卖东西到对方岛上,这就是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生产需要,使交换活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潮。

  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钱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快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上的钱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钱庄借,钱庄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

  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钱庄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 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定了岛上的经济。

经济学读书笔记9

  《生活中的经济学》书中并没有华丽的辞藻,特意修葺的结构,甚至连让我下笔圈注的经典语句或论断也为数不多,但是,书中实而不华的文字,平铺直叙的结构,家常式的随笔以及列举的美国案例却使我眼前一亮,我如同听故事般地读完了这本书,并且大有意犹未尽之感。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他提取日常生活中的多个事例,教会我们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其“家常式”的经济学随笔,说的虽是日常琐事,却往生育折射出一些惊人的启示。《赌博在美国》用经济学的效用分析来说明赌博从整体上看会降低社会的总效用值,即赢来的一块钱所增加的效用比输掉一块钱所减少的效用低,尽管输赢机会相等,效用却遭到了损失。那么之于我们,对于前途的把握也显得如同在赌场中孤注一掷,一次性的考试,决定性的面试印象我们的未来并不确定,突然的一次成功,会改变我们的一生吗?失败又如何呢?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忧伤,其效用是不是也是递减的呢?那么,我们在耗费超多精力追逐成功的同时是不是也不可避免的耗费了我们更多的人生效用呢?但是不管怎样说,我们都还年轻。

  《美国的进口货》指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原理就是一个国家就应出口有生产优势的产业,进口有生产劣势的产品。茅先生说:美国人对于买日本货(或者其他外国货)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如果美国货不及外国货,为了爱国而买国货,结果反而惯坏了美国的企业。要爱国,就要让美国企业到世界市场上去竞争。但是,只要有竞争,就有失败的可能。对于本国的统治者来说,失败就意味着利益的损失。因此,中国的企业就需要在统治者的保护下,用百姓的利益来养肥统治者,而不会参加竞争。中国的家庭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不是让孩子去参加竞争,而是为他们当保姆,找门路,以便于孩子将来有个好前程,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有所保障,这是个长线投资而已。

  《垃圾中的边际效用》指出商品价值与它带给的效用(使用价值)正比,价格与边际效用正比,富人用一元钱购得的边际效用比穷人低。茅先生说:美国鼓励消费使得储蓄率低到17%(2000年中国、日本分别为43%、30%)。其实只要稍微想想就不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存钱。是中国人不喜欢消费,不喜欢享受吗?是不需要消费吗?都不是,说到底,是不敢消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明白,这个社会中,实际上谁也不会管谁,只有自己管自己,这是最正常的心态。因为首先是“修身,然后是齐家”。那么每个人都明白,在自己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存钱,是给自己的将来做的保险。

  一向以为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阳春白雪,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关,读完茅于轼先生的书后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够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原理来解释,只是平时很少想到要将所学到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身边的生活中去。在读书之时,我不仅仅仅是看一个个搞笑的故事,而且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这对于初窥经济学领域的我而言,无疑是有莫大的帮忙。书引发的思考远不止如此,期望日后还有幸再读到更多茅先生的著作。

经济学读书笔记10

  这本书主要是讲如何用魔鬼式思考问题,即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什么是魔鬼式的思考方式?那就是在思考时,需要抛弃好恶、盲目的乐观、或刻薄的怀疑,用换一个角度、一个系列机制去思考问题。本书有四个基本的共识:动机是现在生活的基础;懂得要衡量什么、如何去衡量,能够使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单;传统认知常常是错误的;相关并不等于因果。

  其实魔鬼式思维方式是可以很容易去实施的,但为什么实践的人少之又少呢?首先是人们很容易被政治、知识等偏见蒙住双眼,也就是人们习惯与寻找能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而不是去发现看清事实的新信息;村、其次,人是一个群居动物,人习惯于从众,人容易为了自己在群体中的存在感、认同感,去争取、吸取别人的建议,与群体做相似的行为;最后一个阻碍魔鬼式思考的障碍是:人思考的时间太少了,一方面是人有思考惰性,二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留给自己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太少。当然魔鬼式思考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会带负面效应,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你独特的思考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见解、观点,这样会是你与主流观点渐行渐远,违反社会规范,要承受一定的情感压力。

  人是很难“承认自己不知”,你要成为一个魔鬼式思考的人,首先要认清自己哪些不知道,哪些知识,勇于承认自己的不知道,为什么人很难承认“自己不知道”。首先是承认自己不知道会造成认知失调:追求本质是魔鬼式思考的核心,而追求本质需要不断获得看清事实的新信息,但这新信息会打破自己的认知,造成认知失调,这种感觉不好受;第二是人喜欢武断,在自己以为擅长的领域武断,常常高估了自己 的能力、对事情的把控。如何寻找答案:在科学领域,随机对照实验室是千百年来获得知识的黄金准则。

  竟然想要解决问题,那么首先要定义问题是什么,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文中是通过讲一个日本小伙子小尾参加竞争大胃王比赛的故事,为我们解剖如何定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两个经验:不断地优化策略;关于我们接受或拒绝接受的极限的态度。

  人们常常在寻找答案时倾向于最接近、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很多现在行为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至几个世纪前。如果我们找到了问题,那怎么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呢,作者告诉我们可以想孩子一样思考,为什么作者要推荐我们要像孩子一样去思考问题呢:首先浅显的思考,孩子,爱提问题,不怕分享他们最疯狂的想法。问小问题比问大问题要好很多,小问题因为其性质,可能更少被提及;大问题往往由错综复杂的小问题构成,从一个小处着手比揣测宏观答案更容易带来进展;小问题带来改变的可能性比大问题大;想的太大,意味着缺乏准确性, 甚至是猜测。其次孩子不畏惧明显,我们长大了,似乎懂的东西更多了,越来越不愿意承认我不知道,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往往自以为我们知道了原因,而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最后一个就是寻找原因的兴趣好奇心。所以想成为一个魔鬼式思考的人, 你需要保持好奇心,浅显思考、不畏惧惯俗。

  发现问题的原因之后,那么怎么去解决问题呢。作者提到一个真言:人们对诱因做出反应。了解一个情形中针对每个当事人凑效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诱因一般分为这四种:经济诱因、道德诱因、社会诱因、从众心理诱因,从众心理诱因是我之前没有了解的,从众心理诱因往往会比其他三种诱因效果更好,很容易理解,前面也已经说过人类是一个群居动物,为了体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部分,往往会做出与群体相似的行为。作者还介绍一个关系框架的概念,我们会在不同框架中产生不同的行为,有时候框架的改变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中美初期建交的“乒乓球来了”,用“交流、互相学习”的框架打开了中美合作的大门。有时候有些诱因会起到糟糕的反作用,尽管我们设计时,是好心,聪明的,之所以会起到反作用的原因有如下几个:1.人喜欢想办法钻空子;我们很容易想象思维方式相同的人会做出我们期待的行为,其实他们不一样思维方式相同;3我们倾向于臆断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不会改变的,但规则改变了,人的行为也随之改变;4.没有人喜欢纵的感觉。所以设计正确的诱因机制固然不易,但作者总结了几个简单法则,通常能把我们指向正确的方向:

  1.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非口头说关心什么

  2.选用对对方来讲有价值,而对你来讲开支小的诱因

  3.注意人们的反应,从中学习并尝试不同的方法

  4.尽可能地制造化敌为友的转换框架

  5.永远、永远不要臆测人们会因‘这样做正确’而去做一件事

  6.总会有一些人想尽一切办法和你的系统做游戏,用你无法想象的方式打败你,要为此喝彩

  不同的人对诱因会产生不用的行为,魔鬼式思考者要善于利用这里一点。如:所罗门王利用“说谎的人往往对诱因做出常人不同的反应”判断了哪位妇女是活婴的母亲;范海伦乐队要求主办方准备场地要有“不带棕色的MM豆”来判断主办方是否准备充分;骗子利用很容易开出来是骗人的信息来找到那些易轻信他人的人,减少假阳性错误。善于利用诱因,能够帮助你找到事实的真相,目标用户。

  本书的最后还讲述了“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以及“放弃的好处”,这些魔鬼式思考的人与常人的做法也有所不同,由于这两文章讲述的内容我们已经听到了,就不再记录了。

  对自己的启示:我作为一名pm,其中的一个使命就是解决问题。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太多了,首先我是比较偏向直觉性思考的人,有思考惰性,本书提供一套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制作诱因--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自己要带着魔鬼式的思考去生活,给自己多一点思考时间,每做一个决定想问问自己:你真的明白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别自以为知识,想清楚你怎么下决定的,不要被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现象、原因所蒙骗,追求本质。

经济学读书笔记11

  经济学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的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假设都是似是而非的。随着历史学民俗学统计学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假设被推翻。我们不禁要感叹经济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博兰尼说土地劳力金钱都是虚构商品永远不会彻底实现。历史上从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社群文化生活纯粹以市场供求最大化物质欲望和利润等逻辑来运作甚至能够自我调节的经济体。

  1、"以物易物与交易"等个人行为仅偶尔出现在原始社会。经济学是最强调个人行为的不过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从来不是以单个人的身份出现的。马克思对物物交换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可惜他把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割裂了开来。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2、贸易并非出现在社区内部它是不同社群之间的外部事物是从群体之间的交易扩展到个人之间的交易。

  3、贸易并不依赖于市场它起源于单向的运送无论是籍着和平或者不和平的手段。市场是所有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课但市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古希腊市场功能主要是通过海盗等非和平手段实现的。

  4、市场存在与否并不是本质上的特征地区性的市场并没有扩张的趋势。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若交易效率高到使一国有限人口不足以容纳很高的最优分工水平时国际贸易就会产生。这不符合民俗学的实证研究。

  5、分工并非起源于贸易而是起源于地理的生物的和其他非经济的事实。斯密认为人类独自具有要求相互交换的倾向因为这对个人更有利因此形成了分工。分工程度的高低受市场范围大小的限制。但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前分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性别地理因素等原因劳动生产率不同造成了分工。

  6、金钱并非是一项决定性的发明金钱存在与否并不必然造成经济类型在本质上的差异。金钱并不是所有社会必然的产物很多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社会群体排斥使用货币。

  7、中古时代乡村与贸易无缘。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贸易也从来不是公平的。贸易的差异是地方实力的体现。

  8、重商主义迫使国界之内的城镇和省份的贸易更为自由并将自治市镇的制度扩展到全国。重商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

  9、15世纪以前从来未曾有过国家保护政策。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是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并没有很明确的国家概念更没有对外封闭的国家保护政策。如日本中国。

  10、垄断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竞争是特殊和少见的。资本主义的成就是限制市场的产物。积累大量资本的能力依赖于创造垄断的能力而每一次伟大的技术进步都为垄断部门创造了新的生命力。"大资本家总是试图做一切事贸易生产和金融。只有染指所有部门他们才有望获得垄断优势。只有二流的货色才会去专攻一门才会是商人或工业家。

经济学读书笔记12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普及读本,茅于轼先生用“家常式”的随笔形式,运用简单易懂的经济学知识,巧妙地解释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他从美国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写出了美国经济如此发达的原因。他的写作风格平易近人,虽有严肃认真的经济理论说明,但又不会长篇大论,让你看得头昏脑胀,不知所云。书中写的都是日常琐事,却往往折射出惊人的启示。这是本需要咀嚼的书。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能够说收获颇丰。

  一、拓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了对理论的认识。

  我们所教的教材必修一是《经济与生活》,但是我们对教材的把握只停留在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中涉及考试的资料,有些问题并不真正理解,甚至模棱两何,因为考试无要求,我们也不去深究,但是透过读这本书,我对很多经济学的理论和术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在微观经济学中,例举了美国一向以来的一些现象。根据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全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搬家的人中有约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这个比率从70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比较之下,中国人跨市镇流动比车远远低于美国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者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变动。新能源的开发,工业重心的改变,经济实力的增强,这都促使了人们就业的改变,而选取职业的灵活性使美国的经济富于适应性,而这一切往往伴随以居住地点的迁徙。因此凡是经济繁荣的地方,招聘的广告比较多,从外地迁入的人口也较多,因而住房的需求也比较活跃。并且,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户口限制,无需向任何人或机构报告。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居民们更喜欢买房而不是租房。由此证明,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城乡二元制结构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教学中常用的一个知识点或者说术语,一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透过读《生活中的经济学》,就是这个事例让我对我国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弊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对其改革的方向和出路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二、在教学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人们一般都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关,茅先生将经济学中的大理论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展现给读者,其中所讨论的道理既普通又深刻。读完该书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够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原理来解释。

  颇有感触的是第一篇中的一个话题--环境保护的经济学。

  以洗衣粉为例,过去的洗衣粉多半是含磷的化合物,这种洗衣粉透过下水道最终排向河道或海域,使水变得混浊。磷是植物生长的肥料,水草和藻类因获得此种营养而超多繁殖。这些水生植物死亡后吸收水中的氧分而腐烂变质,其后果是水果氧分减少使鱼类死亡,变质的水发出恶臭。改善后的洗衣粉不含磷,避免了对体的污染。

  对于洗衣粉或肥皂是否含磷真没什么体会,也所谓有无,更没什么研究了,只觉得那是商家为了抢眼球的又一穴头罢了。老在抱怨那些一味追求利益的工厂排放不达标的污水,看完这段才明白,里面有这么大的学问,原先我们也在往下水道里放“慢性毒药”。

  茅先生说:“发展中国家环境政策所走的路线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发达国家批评说,先污染后治理在财务成本上不如预先就采取预防措施,不让污染发生。这样的说法简单从财务上看无疑是对的,但是从经济学来看并不必须正确,因为人穷时的一块钱比富有时的一块钱有更大的价值。人在穷的时候先要顾吃饱饭,顾不上环境的好坏。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可能去治理环境。”他一针见血的道出了症节的所在,所以在感慨发达国家的环境多么好的同时,也明白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我们的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环境,也许要到我们的下一代,或者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人的努力才能赶上发达国家。而对于选取无磷洗衣粉或肥皂是举手之劳。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然后告诉我们身边的人,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家都行动起来吧!

  除了茅先生在那里告诉我们的道理我自己还有所感悟,一个这样大而复杂的的问题,透过这样一个简洁明了的小例子就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也是茅先生的高明所在。我们的教学也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受,使他们学习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感受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就应能让学生更感兴趣,更贴合我们教改的新思路。

  三、这本生活中的经济学,其实并不止讲了经济学的道理,还渗透着生活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有导向作用。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经济体制。人类或许有些许共同的是非观,例如杀人偷盗是坏事,乐善好施是好事。但是集中到某些细节上,例如在经济体制中的是非观,各个民族就有各自的特点了。书中给我深刻印象的区别就是对于“拾金不昧”的看法。作者去休斯顿开会,因天气炎热,来到一家小杂货铺买饮料,忽然见到地上有一张5美元的钞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作者很自然地拾起来交给掌柜的。但是掌柜的拒绝理解,他回答作者:谁拾到归谁所有。再有一次在哈佛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作者见到课桌上留有一支精致的钢笔,肯定是前一堂课的同学遗忘的。新进来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同学随手就将这支笔插进了衬衫口袋,继而他忽然想起什么,又将这支笔拿出来欣赏了一番,并用它往笔记本上做记录。其神态之自若,绝不像做了什么不就应做而需要隐瞒他人的事。而与此同时,一个售货员因为少找了顾客30元钱,而花了80元钱登报纸寻找顾客,这种在中国会受到大加赞赏的行为却受到了美国人的批评。在他们的观念中,道德的原则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他人的利益,如果到头来社会并未得益,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变成了损己不利人。这正是道德上也不值得称颂的事。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与传统观点,有一些细微的,然而又是极

  重要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突出全社会的利益。诚实与守信能给市场经济带来整体利益。看到那里我想每个人都会问一句?“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和有好处的?”我的答案是“为社会创造和增加价值才是最有好处的。”这是我读茅先生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告诉我的一种道德。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翻开《生活中的经济学》,只需片刻闲暇,就能够读上一两篇短文,使人在简单的不经意中,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体悟身边的生活。当然,读完此书,收获的不仅仅是短暂的惬意和经济学的知识,而是一种对待生活、研究学问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做学问应当学以致用,再深奥的原理,只有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能应用于分析研究日常现象,才真正实现了知识的价值。可见,茅先生普及的不仅仅仅是经济学知识我们更就应学习茅先生做学问的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力争学以致用,不断做好本职工作。

经济学读书笔记13

  一直都听说"经济"这个名词,但是对它并无感。直到进入大学,选择了"经济学"的专业,便知道,我和经济的不解之缘开始了。经济似乎是深奥的,自己又是浅薄的,便觉得缘分还是太浅。学校开展了读书沙龙的活动,我开始接触一些经济学类的书-《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对经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觉得与经济学更近距离,去感受经济的魅力。

  知道《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时,是因为刚学《微观经济学原理》,朋友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更便于去学习课程,可以说它不仅是一本细细咀嚼的课外书,更是一本课内书,帮助学习认识经济,分析经济,解决经济问题。

  相比于《经济学原理》,我更喜欢《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可能是因为名字的差异。"故事"一词更想让我去探索它。

  在读《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前,先看了作者郭凯的简介,对其也是极其佩服。故事类的书有化深奥为浅显的妙用,让大众都能够去接受的初衷。我很庆幸我成为了能接受它理解它的故事迷之一。这本书中,所有的主人公的名字都是王二,他拥有不同的身份,一会儿是地主,一会儿是打工仔,一会儿又变成企业老板,他经历了不同的事情,比如:买地、分粮、买票等。王二似乎成为了成百上千的缩影。王二在做出经济决策时,朦胧中也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印象化较深刻的一篇是关于《王二买地和投资性购房的无奈》的文章,能够体现经济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王二是种粮好手,但由于村子的闭塞,粮食只能在村内流通,存放在谷仓里的余粮便很多。粮食堆积,资产受损,于是他用粮食换地,结果地少粮多,地价开始上涨,村里人开始抱怨-王二在"吵高"地价。

  再来看我们现在房价以及投资。现代人假设有一笔闲置的资金,他们不愿将钱闲置,而是想要一种安全的稳定的投资。于是便出现买房投资的现象,这便体现了人们的经济决策。

  但再深入地去思考问题,会疑问为什么造成"炒房价"呢?难道人们认为的最好的投资方式竟然是买房?由此可以发现经济体系出现了缺陷,国家是否应当采取措施,带头寻找更好的投资方式,有效地配置资源,缓解房价,达到一定的效果?想要改变王二村里的高地价,可能需要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那么高房价的解决方法便是有更好的投资渠道。

  这本书用的最多的是类比的修辞手法,如此便能直接了当,帮助我们直观的体验经济与政治,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这些书,通过这次活动,我离经济又近了一步,希望类似的活动可以多多开展。

  作者郭凯,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电子学,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的研究,专业方向为国际金融和中国经济,曾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

经济学读书笔记14

  1、梁小民先生做学问有态度,写经济学侃侃而谈,信手拈来,随手一个身边例子,用经济学解释得头头是道,大道至简是也。

  2、特别喜欢梁先生的讲述,不啰嗦也不矫情,理性、智慧、透彻。20年后的今天,人们在书写中露出有种种刻意,和梁先生没法比。

  3、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启发,而非叫人照本宣科似的执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初衷。对此来说,本书则显得客观——不教你非得如何做,也不叫你非得信我。我喜欢这样的态度。

  4、中国经济在此书出版后猛烈发展,几乎刹不住车,我想这可能超出了梁先生的预期。

  5、贫富差距在拉大,收入不均愈发明显,这也应该是作者当初所未料的。书中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但我自己觉得最终靠的是文化。愿我们深厚的文化早日唤醒富人的良知。

  6、说到这里扯一句,毛有点太怕文化人了,或许怕文化人点出其正当性。这我可以理解,不过中国历代统治者推崇儒家文化的做法可以说非常有见地了,这是统治者为后世统治者留下的宝贵经验。

  7、烟草行业真是一个bag般的存在,这个行业对人民和其他行业来说是bag,它所创造的税收和效益也真是相当可观了。

  8、计划经济现在有些变形了,自己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那么产生不公平也就难以避免了。更严厉些吧,再严厉些吧,把蛀虫都挖出来,制度本身还是有优势的。

  9、垄断型企业会被谁打败?一定不是同行业,打败他的人,不在熟悉的赛道上,也不在多数人所能思想到的领域中。未知是迷人的,企业家们,赶紧努力去创新吧。

经济学读书笔记15

  读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我们在经济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看。愿望是一回事,但愿望曹诚的结果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我还是想继续就昨天提出的那个荒谬的比喻来絮絮叨叨,因为尽管我嘴上说着那是一个多么荒谬的想法,但在我的内心里,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顺着这个思路,不断纠缠、辩驳,就能收获些什么。

  我看到过的每一本经济学相关教材在讲到供给需求的时候总会提到房价这个例子,殊途同归也好还,异曲同工也罢,这本书也没有例外。可惜我至今没搞明白这个问题,我其实挺想知道,那些写书的经济学家或者大经济学家们,他们真的完全搞明白这个问题了吗?比如说,有没有谁能准确地告诉我,现如今北京的房价将何去何从,亦或再直白些,什么时候买个房子最合适?读后感·当然,不会有人来回答我,但凡回答我的,多半也不是什么大经济学家。好吧,也有可能是我的某个师长听到后,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极有可能。

  我并不同意“需求是刻画人性的”这一提法,人性比需求定律复杂得多。这个提法,恕我直言,看着很有道理,但实际只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说服自己的方式,一种自我疏导的方式——对于一个问题,只要你能想得明白,说得通,理得清,不用需求定律也可以。

  需求第三定律,“好东西运到远方”。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结合“愿望和结果没啥关系”来看,才算完整。

  “经济体系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是应付变化的问题”——价格是个有用的工具:

  1)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

  2)指导生产;

  3)做出奖惩,决定商品分配。

  这提醒我,工具变量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具体的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去做,我还没有想明白。

【经济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推荐】经济学专业自我鉴定四篇

2.《恶意》读书笔记

3.《人生》读书笔记

4.《围城》读书笔记

5.《活着》读书笔记

6.医学读书笔记

7.《目送》读书笔记

8.《童年》读书笔记

9.童年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