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读书笔记> 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读书笔记

时间:2023-01-04 11:22:25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红楼梦读书笔记集合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楼梦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读书笔记集合15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1

  今年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闲来无聊,在朋友那里了一本书《红楼梦》,便翻看起来……

  哎……,瞧瞧我都快变成多愁善感林妹妹了。哎……,你说说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恋人就这样散了我不禁想对苍天大吼三声:“敢问世间情为何物”当我看到这时我觉的幸福不敢于去追求可怜亦可恨一晚上我都在想这件事。想了很长时间我终于想明白了首先我是以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这本集中了古代人思想精髓的一本书。假如我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想;他们每个人都时时刻刻的把父母的养育·教诲之恩铭记于心中,什么三从四德,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个不是对父母唯唯偌偌的。哪里像我们简只就是西楚霸王,家里的宝贝有事么不顺心的就冲家人大声嚷嚷,因此,我还想到前几天因一点小事吵的面红耳赤。想起来,还真有的愧疚啊!对了,要说在《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刘姥姥了。她老人家性格直爽,不像贾府的人说话拐弯直角。而且在客观上也充当了上级取乐的工具。倘若,你问我最讨厌谁,那就莫属凤姐了。她性格泼辣,争强好胜,心狠手辣。但却也难逃封建社会的残恶。这就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老实说,我读《红楼梦》这是一目十行,体会不深,但,我想如果可以的话就让这个以悲剧结尾的故事变成以喜剧结尾会怎样呐

红楼梦读书笔记2

  古人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面对这连续了整整一个月的阅读实践,我已经想将自己安在那一个个故事中了,再也不想出来了!一本本书,一个个人物。倔强不懂爱的赵子牛;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活泼机智的贾宝玉;不懂得那份不同爱的“我”;梦境中的爱丽丝,当然还用那个不同于别人的歉意身在天堂的哈利。

  众多的书,我个人最在意的是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在你心中读到这本书,你肯定想到的是那个,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或是那个夺取别人的爱的薛宝钗,更是那傻傻不懂人事情怀的贾宝玉。贾家是个庞大,香火不息的一个家族,他们京城外有黛玉的父亲,而后宫中有受当今圣上宠爱的贾王妃,然而,这样拥有左膀右臂的贾家,有是为了什么而消失呢?当然,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是红楼梦里的关键,她,便是——凤姐。然而贾家的灭绝,却是因为这个女人的包庇:替净虚师太包揽诉讼,收了其三千两银子;应叫长安太守退了张财主的女儿的婚事,使得后者改聘给李衙内。

  反而不让人圆满的是我们黛玉和宝玉的婚姻。

  他们两个的婚事如果成了,都成了世代传送的绝世婚姻!可是,面对,现在的作者,还是以前的作家,给过一个临读者们满意过的结局吗?这对金童玉女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反而隔离在人间与阴间了。当年,因为黛玉得知宝玉要娶正室了,而且是自己的好姐妹——薛宝钗。(其实也说不上好,要不然,为什么要两女争一夫呢?不对!古代本来就是一夫多妻制哦!不过正室好像更被尊重诶!)而旧病因心头的事而复发,因病而死。而傻傻的宝玉,却将宝钗当成黛玉,而娶进门。

  当然,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男主角的心理是咋想的。宝玉其实也是十分不满意这段婚姻的。他和宝钗妹妹其实是没有任何瓜葛,只是喜欢一起玩,一起做做诗而已。然而他看见黛玉那可是一见钟情,你又可以那他怎样?而宝玉曾在梦中喊过:“什么金玉婚姻,我偏说是木石婚姻!”这话说出,可伤坏了宝钗的心,毕竟,宝钗也是真心待我们的宝玉,可宝玉却从来也没有在意过宝钗呀!到了最后,宝玉做了和尚,也只是为了圆他和黛玉的约定。当宝玉再次走进潇湘馆时,留给他的,却不在是那白色的身影,和常年弥漫中药味儿的屋子了,只是那片潇湘竹,那片湘竹在风中诉讼着,这段绝世佳话。

  (此时另加的,是红楼梦的感)

  红楼之梦

  湘妃泪迹潇湘竹,

  黛玉泪浸宝玉心。

  红楼之梦谁深知?

  无边潇湘无诉笛。

红楼梦读书笔记3

  黛玉于《红楼梦》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她是一个传奇,她不是大观园里盛开的百花,而是那一杆湘竹,千般容貌,万般才情,都只不过是用来点缀她。

  在《黛玉葬花祭花魂》中突出了黛玉的敏感与多疑,在黛玉敲门时,晴雯没有开门,黛玉又听见宝玉宝钗在说说笑笑,不禁留下了眼泪,第二天宝玉来找黛玉,黛玉哭个不停。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己的离别仇绪,她写的句子多悲伤,总是想到死,老分散,衰败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湘玉与黛玉月下作诗。湘玉做了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却了【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有融化走向荣华,而且还大胆的控诉了封建贵族价级的元耻和坠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他不但指出这一家族的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价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与死亡。

  红楼梦里有很多我喜欢的人物,比如贾宝玉、袭人、宝钗......但我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因为作者把林黛玉与众不同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

  在《黛玉葬花祭花魂》这篇文章里面,突出了林黛玉的多疑与敏感,多疑表现在黛玉在敲怡红院时晴雯没有开门,黛玉又听见宝钗与宝玉在里面说说笑笑不禁流下了眼泪。敏感表现在宝玉来找黛玉黛玉哭个不停。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著《红楼梦》,感触很深。

  首先,我对书中那封建、腐朽的社会制度无比痛恨。在当,时女子的地位很低,只有男子才能参加科考,女子只能在幼时学习识字,到了一定年龄就得下学。而且,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呆泄,女子只能呆在家中,足不出户。我认为林黛玉的病与人们的这一观念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设想一下,人闷在家中不接触新鲜事物,难免会有孤独和寂寞感,这样会导致人们对身边事物的敏感性,最终导致林黛玉因病而亡。而男子得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贾宝玉就是一个例子,全府上下只有他一个男孩,而服侍他地女子却多不胜数。

  其次便是王熙凤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我看来,王熙凤虽然尖酸刻薄、蛮横拔踄但她最后的下场让人心寒。

红楼梦读书笔记4

  就在这个寒假,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这部小说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对历史兴衰的真实描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广泛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末期的社会生活,表明封建制度走向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

  其中,第二章贾母怜惜林黛玉让我回想起了一件事:那时,只有四岁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一进超市我就眼花缭乱,有许多玩具和吃的,接着,我就和妈妈一起开始采购东西,我和妈妈来到二楼买纸巾,我突然看到那边有好多玩具,好像去看看,于是,我就趁妈妈在挑纸巾时偷偷溜走了,去看玩具,看完了玩具后我就到处乱走。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妈妈不见了!于是,我非常着急,到处找,最后,我实在是找不到,就在原地哇哇大哭。突然,广播响了,说:“圆圆,妈妈在前台,快过来!”听到这个声音,我高兴极了,马上下楼,去前台找我的妈妈,我终于找到了,妈妈见到我后说:圆圆,你要记住,如果和妈妈走散了,就要到前台,叫工作人员帮你,知道了吗?“我说:”知道了。“

  离开亲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就像我一样,才离开妈妈不到五分钟,我就已经很伤心了,所以啊,好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红楼梦读书笔记5

  寒假里,我阅读了著名作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巨著,围绕贾宝玉写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并且塑造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吸引我的是这些人物的塑造。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本书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我不太喜欢她的性格。因为她多愁善感,并且细心眼,我喜欢活泼开朗的人。可是她及其富有写作才华,作出来的诗词简直无法比喻,这一点实在令我为之佩服。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薛宝钗。她活泼、稳重、大方,是我最欣赏的性格。在林黛玉生病时,她还向林黛玉提出意见,告诉她药方的不足之处,并把对林黛玉更好的药材寄了过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女孩。

  我还比较欣赏一个不起眼的主角——那就是刘姥姥。她虽然土生土长,是个粗俗的农民。但她十分有良心。以前在她自我家没有钱花的时候,贾家帮忙过她;等到贾家穷困潦倒时,算不上富裕的她却能拔刀相助,是一个正直的人。

  在阅读《红楼梦》时,常常有令人垂泪的时候。期望大家能亲自体验和享受美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6

  美人何处——阅《红楼梦》有感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緑水悠悠。——《红豆曲》去年初夏,初读红楼,只觉心中一丝隐痛,倾慕于黛玉之才华,绝代之美貌。更为她惨美的一生而流泪。但我仍不喜欢她,作为一个红楼的女子,她没有坚强的心,没有乐观的心境,竟永远只淌些小女子的泪,也许是为宝玉前世的灌溉之恩,但且问一句“春恨秋悲且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花谢花开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侬是谁?试问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她含泪吟出的无调的歌,曾几何时,黛玉在我眼中仅是一个深锁闺中、多愁善感的绝代美人,仅是一个“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孤傲小姐,仅是一个花自飘零水自流掩面而泣的抑郁之人。他在心中悄悄嘀咕的一句“何等眼熟到此”,宝玉脱口而出的一句“这个妹妹我见过”注定了一段千古绝唱,可惜最后宝玉的新娘不是她,恋情不了了之。我曾质疑过本性“喜散不喜聚”的黛玉值得宝玉如此长情吗?她终究脆弱,易伤。今年,随着聒噪的蝉声,我重读了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一梦,重读了那让我爱而不能,舍而心碎的女子——林黛玉,也许是心境不同,我渐渐理解了她。黛玉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她不得不小小年纪,就谨守处事规则,红楼中这样写“她步步留意,时时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没有勇气如湘云醉卧芍药丛中,却总是“严严实实裹着一床红绫被子”也许是她缺乏安全感吧;她更无心像宝钗,写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闲情,却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她高雅如兰,汲取了文化艺术之精华,有着异于一般女子的灵慧秀气,她沉醉于诗文翰墨,有着恢弘的诗情。可以说黛玉的才华是与世无争的,可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才情飞扬的压卷之作只能屈于人下,“可叹停机德,堪称咏絮才。”钗黛,一个重德,一个重才。德可拢人,而才人多不识散发着“美人香草”韵味的她却被宝钗责为“移了性情,不做分内的事”也难怪那些洁身自好,多情诗意的女子在那钟鸣鼎食,温柔富贵的大家族中时时处处感到了“风刀霜创严相逼”她与宝玉,一个是良苑仙疤,一个是美玉无瑕。木石前盟怎比不过那金玉良缘?像黛玉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能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纵宝玉“终不忘世外姝寂寞林”,黛玉还是干干净净地离开了,回到了世外的“太虚幻境”,欠泪的,泪已还,她继续做自己纯洁的绛珠仙子,正如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泥陷渠沟。她焚稿断痴情,静静地死去,“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一面是洞房花烛,锣鼓喧天,一面却是生死离别,哭声震天,“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初入贾府,她那“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之态早已不复。其实细想,若初,黛玉未亡,面对贾府被抄的人间惨剧,岂不是要把泪流尽,以她脆弱敏感的心,如何承受这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若是被抓,被打,甚至被辱,以以她高傲纯洁的天性,怎样面对这样污浊的世界呢?红楼中,美人何处,美人何在?“一种相思,两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读《红楼梦》论现代人之择偶观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诗无疑是整个红楼梦这出爱情悲剧的写照。

  细读红楼不禁为宝玉和黛玉的悲惨爱情而惋惜心中也难免生出丝丝凄凉,同时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而这种真实也就难免不让人将自身置于此书之中,领略其中的风韵。

  然而有谁注意到薛宝钗在这凄婉动人的爱情背后心中流的种种辛酸泪。薛宝钗与贾宝玉可谓是金玉良缘从小就被认为是天生一对,而似乎对这个宝姐姐少了些类似爱情的东西的宝玉却对远方来的林妹妹甚是喜爱,林妹妹天生长得令人怜惜双眸中也饱含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思。她不满封建社会的种种规矩和宝玉总是不按常理办事,这位林妹妹的骄纵多情在宝玉眼中也甚是迷人。薛宝钗似乎也看在眼里,而她却大不同于林黛玉,服从于封建礼节办事老练圆滑,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一句,是长辈眼中的好孩子。最终黛玉病死,宝玉出家,薛宝钗虽与宝玉成亲而终只落得独守空房,度过余生,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在整个红楼梦中,贾宝玉可以说是"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的一个角色,这也令后人难以对他有一个合适的评论。

  如果说林黛玉是浪漫主义的代表,那么薛宝钗就是现实主义的象征,贾宝玉心向林黛玉所代表的自由恋爱的浪漫,身体却被薛宝钗所象征的封建礼教的现实束缚着。现代人也不过如此,我们往往一边期待一段美好的爱情,一边用柴米酱醋盐将爱情绑上现实的铅砣,因而现实中我们往往选择宝钗而放弃黛玉,所以黛玉也只能落个葬花而吟,香消玉损的下场。

  说起红楼中的女人,不得不提王熙凤,一个女强人。经营着即将破败的大观园,可以说是他支撑着大观园最后的光辉。如果说林黛玉是娇弱的丁香,薛宝钗就是隐刺的蔷薇,那么,王熙凤就是带刺的玫瑰。

  可现实中,林黛玉式的人可以为了爱情而辛苦自己,或是放弃自己的事业;而薛宝钗式的人却只会把爱情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择手段得到爱情,绝不会因爱人的想法而退让半步;王熙凤式的人则是把爱情和事业放在一起,希望将两者并重。那么,现代人会选择哪种人?

  父母之命,或像贾宝玉一样,成为爱情的牺牲品,同时葬送了爱自己的林黛玉的性命;又或像贾琏一样,不满足于自己的家庭,不断沾花惹草,让王熙凤十分没面子;又或者……

  所以说曹大才子在红楼梦中写出的爱情观,几乎是代表了现代人的爱情观,至于做出何种选择,恐怕是只有当事人才能决断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7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何人怜惜那垂泪葬花的潇湘妃子,又何人可怜那盛极一时、到头来却不过是葬送了一观园繁华的荣宁二府? 这世道的兴衰变幻莫测,区区女儿家如何能摆脱这不幸的命运旋涡,而不是如落花般随流飘零呢。

  读过红楼的人都知道,大观园中皆是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但我独独偏爱那位曲高和寡、才气出众的林姑娘。她年幼丧母,十岁时被接到了贾府,天性灵秀聪慧,却是体弱多病,尽管如宝玉一般受着贾母的疼爱,但毕竟不是嫡亲的孙女,终究还有带着点儿疏离感。对她来说,在那荣华富贵的贾府住的再久,仍是寄人篱下。敏感如她,所言所行皆需劳心思考,百般谨慎。日日忧虑不断,每逢伤感之景扁忍不住在无人处垂泪。宝玉曾戏言她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貌,也有个多病多愁的身。

  她与宝玉初识之时,彼此却都觉得眼熟,像是哪儿见过似的,与其说这是一见钟情,更不如说是上天注定。前世绛珠仙草为酬报通灵宝玉灌溉雨露之惠,今生下凡还他这一世眼泪,只可惜那个娇养惯了的多情痴情种,流连风月,不喜功名,既没有屈服在那封建观念下刻苦读书,又没能为自个儿的婚姻做的了主,终是失了与黛玉的那段姻缘。

  宝黛二人的悲剧也是当时整个封建礼教社会的缩影,明明是众人皆知的恋人,又互为知己,偏生还有人说什么“不如宝钗识大体”,加上元妃指亲,胡乱配了鸳鸯谱,强拆了宝黛二人的姻缘,以致她在宝玉大婚之夜泪尽而逝。若是黛玉能生在现世,如此才貌俱佳之人,必不会落得在悲苦中悄然离世这样的一个结局。

  芳魂一缕随风而去,贾府也从这个时候加速了衰败朽坏。怎想当年元妃省亲,大观园的姐妹亲眷们其乐融融,宁荣二府上下吃穿用度奢靡华贵至极,一朝失宠却落得个众人离散的地步,偌大的贾府只余下一派荒凉颓败。

  盛衰更替,世事无常,无论是在那个封建社会还是现在都依照着这个规律在发展,只是封建礼教的对人的压迫束缚,使得在这个背景下的《红楼梦》里更多了些可怜人。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的是空蒙,却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红楼,是一场令人叹惋的大彻大悟。

  若是今生有幸,让我得见正在葬花的黛玉,看看年方十二的她肩上担着花锄斜倚在石上,身旁是一地落英,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那是旷世才情兼绝代姿容的林姑娘,那也只是个尚未长成的少女而已,我怎么忍心告诉她:“颦颦呀,你这一首《葬花吟》,其实就是葬华吟,你将在这大观园里葬送你本该无忧无虑度过的芳华,而这看似屹立不倒的贾府,也将因这大观园葬送掉这一切荣华富贵呢?”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昔日荣华繁盛、鲜花著锦,转眼皆随云烟化为鸟有,通篇《红楼梦》,细细读来也不过是“葬华吟”罢了。落花而知大地有情,葬花而知无常苦空,月圆必缺,水满则溢,也少有人是一生顺逐的。《红楼梦》以梦为名,每当从书中回神,恍若梦中惊醒,忽而眼泪就簌簌难自己了。

  人生不过一场大梦,梦中藏着那么一座红楼,葬着镜花水月与年少的初心,唯有把握当下,方得始终。

红楼梦读书笔记8

  在《红楼梦》一书中,刘姥姥实在是个小角色,身份低微不说,戏份还不如一个丫环。但她绝对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书云:“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细读之下,刘姥姥真正是个人精儿!只一样,刘姥姥在贾府中,上至老太君,下至丫环小厮,她接触过的人,没一个嫌弃她,唯一例外给过刘姥姥脸色的是妙玉,那是矫情,自命清高。

  从书中有限片断,我们可以看到刘姥姥在人际交往中确有一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情商”高。

  刘姥姥交际的秘诀之一,做最真实的自己。她清楚自己的身份与贾府有差距,亲戚关系的连接点还是她女婿家跟王夫人娘家连过宗,在贾府人眼中,根本没亲戚这回事,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穷老太,借着点由头来打秋丰的,刘姥姥就认真地演好这个穷老太的角色。自黑就是法宝之一。贾家世袭贵胄,自然有很多稀罕事物,便是等闲市民也前所未闻,刘姥姥的姿态就是,咱是乡下人,没见过,也不怕承认没见过,“乡下人”三个字就是她风雨不透的挡箭牌。因为任何人都没法用一个人自认的身份羞辱她,这种情形别人也不好意思再刻薄她,否则看起来有失身份了。这一点比那些分明家道中落,还要死撑排场的人来得高明无数倍。这才是真正叫做生活在当下。

  刘姥姥交际的秘诀之二,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既然你们喜欢逗我取乐,我就让你们乐个够!第二次进贾府时,她带着新鲜瓜果野菜去谢恩,山珍海味的我买不起,送了你们也看不上,但这新鲜瓜果就不是有钱就吃得上,这点还真对了老太君的口味,又得一分。贾府说起来书香门第,但府中读书读的左不过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连看个话本都得偷偷摸摸,特别是女眷,管束更是严格。这等书高雅是高雅,但读起来真不见得有多大吸引力。刘姥姥这儿就不同 ,山野趣闻,民俗逸事,说起来几个时辰不带重样,还都是少爷小姐们前所未闻之事。说多了没得说怎么办?架不住咱会编哪。两张嘴皮子一得吧,就着眼前这一堆鲜活的美女,楞给诌出一上穿大红袄儿,下着白绫裙儿的“十七八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你说这小姑娘是在过夏天呢还是冬天呢?这一编不要紧,把个怡红公子搅得心猿意马,非得问个究竟。刘姥姥无奈,只得继续往下圆,又弄出个什么老爷,什么若玉小小姐,宝玉竟然一并信以为真,还巴巴地让茗烟去重塑金身。

  刘姥姥的交际秘诀之三,不知书但达礼。一进荣国府时,“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刘姥姥知道,贾府可不指着你一个穷亲戚孝敬什么,拾掇利索就了显示出诚意和尊敬,面子上就满足了。到了贾府,刘姥姥也是礼貌十足:“太爷们纳福。”世间虽有“阎王好见,小鬼难求”一说,平时也是被主子呼来喝去、非打即骂,多半也是苦出身,有人尊重自己,自然不会恶语相向。跟小孩问路,也说:“我问哥儿一声”,小孩的虚荣心也得到满足了。见凤姐时,“在地下已是拜了几拜”,若论亲戚辈份,刘姥姥算是平辈,可她又不拘泥这些,反而搞得凤姐有点挂不住,只得说“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道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借以圆场。二进荣国府,见到史太君,“忙上来陪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史太君什么场面没见过,你尊称她老夫人,基本等于没说,但“老寿星”这一称呼尊敬里又带祝福,着实与众不同。老太君一高兴,应了句“老亲家”,接着又叙年庚,无形中以平辈相待,刘姥姥身价立时不同。

  刘姥姥的交际秘诀之四,自黑无下线。第一回进荣国府,得了凤姐馈赠钱财,张口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您老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想象一下凤姐听了这粗鄙之言,必定骂也不是,笑也不是,事后回想,倒要笑得直不起腰。二进荣国府,史太君安排宴客,“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言语。”听者无不笑喷,现场场面混乱,一度失控。藕香榭行酒令时,“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句句不离乡下人身份,却也十分押韵,惹得众人大笑。

  刘姥姥的精彩,全在她定位清晰,却不唯唯诺诺,敢于表达,真实不伪,比那些或阿谀谄媚,或狐假虎威,或自命清高,或弄巧成拙之人,高出何止一筹。

红楼梦读书笔记9

  我又读了一本著名的书,它就是——《红楼梦》。看看它会带给我们哪些故事呢?

  这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著。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这部文学名著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水平,是一次巨大提升。因此,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官制、哲学思想、文化形态、民俗现象,因此历来备受各界人士关注。

  《红楼梦》反映了复杂的社会问题。揭示了深刻的人性、世态炎凉、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哲理。

红楼梦读书笔记10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旧,寂寞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这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一曲红楼,万人叹惋。虽然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从繁荣极至走向衰落,让人甚感可惜,但更多的人为宝、黛二人的姻缘而叹惋。

  太虚幻境,绛珠仙子为报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而落入凡间,她便是林黛玉。在三生石的注定下,林黛玉的母亲仙逝,林黛玉来投靠她的外祖母,便来到了荣国府,冥冥之中,她遇到了神瑛侍者的化身—宝玉。两人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而另一位女子薛宝钗的出现,是让人那么意外,又是那么自然。但如果没有薛宝钗的出现,也许,林黛玉和贾宝玉就不会明白彼此的心意;如果没有薛宝钗的出现,也许林黛玉的病就不会那么严重;如果没有薛宝钗的出现,也许林黛玉的眼泪就不会从秋流到冬,从春流到夏;如果没有薛宝钗的出现,也许林黛玉与贾宝玉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那只是如果,薛宝钗却是那么真真实实地出现了。林黛玉因饱尝了离别之痛和寄人篱下的鄙弃,也因对宝玉的真情,而患上了心病,最终因凤姐的奇谋,她无缘与宝玉结秦晋之好。在宝钗与宝玉大婚那天,她返回了紫府瑶台。而宝玉也了却尘缘,与世无争。

  曲罢,无尽的忧伤。然潇湘馆中有人临风洒泪,怡红院下有人对月长吁……

  花飞满天,落絮轻沾,拉开绣帘,便看到了她—林黛玉。海棠诗社,作菊花诗,不露堆彻生硬,凭着“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一举夺魁;桃花香冢,饯花之期,残花落瓣,又勾起了她的伤春愁思,“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潇湘馆中,秋风雨夕,千愁万恨,堆上心头,“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林黛玉在“独理芳锄偷洒泪”中将自己的才美尽显于世,博得了个“颦儿才貌世应稀”的赞誉。黛玉满腹的才气早已让宝玉为她痴倒,而她的多愁善感注定了宝玉一生都不会忘记她。忆古代五美人,明妃,一代巾帼,这样的女子在林黛玉眼中却是“红颜命薄古今同”。她叹“今生舍与谁收”,却终未忍心“嫁与东风春不管”,在宝钗出闺成大礼那日,焚稿断了痴情,返回仙境,终究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的潇湘妃子。三分容貌,三分文采,四分愁气,这就是如水的林黛玉———万千美丽的姑苏儿女的典范,千万佳丽的楷模。

  深夜长静,怡红公子,凭栏倚石,彻夜不眠。想到了林黛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宁不心碎肠断!当众人张罗着宝玉的婚事时,宝玉很高兴,因为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和林黛玉长相厮守,但宝玉没有想到他盛妆艳服迎娶的人不是林黛玉,而是凤冠霞衣的薛宝钗。宝玉昏了过去,清醒后宝玉急着找林黛玉,却得知林黛玉已经仙逝。往日的画面涌上心头,潇湘竹林,黛玉寂寞抚琴;桃花香冢,黛玉孤独葬花;潇湘幽馆,黛玉悲伤抽泣。林黛玉走了,留下了一地的悲伤,一地的落寞。没有了黛玉的春夏秋冬,没有了黛玉的笑靥如花,最后宝玉决定辞别尘世。只是宝玉没有机会知道了,黛玉一生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宝玉,你好……”

  很多人都为宝、黛二人的姻缘而叹惜,觉得太遗憾了。虽然我也有点叹惋,但是我认为宝、黛二人有很多回忆,那份精彩是很多人都忘尘莫及的。因为他们二人体验了悲欢离合,体验了刻骨铭心,体验了生离死别。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总是平平淡淡,枯索无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平凡,但这样的人生没有什么精彩之处;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总是辉煌绚丽,充满奇迹,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伟大,这样的人生会有很多珍贵的回忆,

  让我们去奋斗,去努力,去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精彩,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价值。

红楼梦读书笔记11

  开辟鸿濛,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题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四句看似平平淡淡,却道尽了这凄美的爱情故事。此时你的眼前,是否浮现一位窈窕淑女,多愁善感的面容却是浸满了那腔腔莹莹泪光?是否在哀叹自己红颜多薄命?是否在眺望远方,痴痴等待着那薄情的郎儿?

  “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四大家族之繁荣,就如这庭前花与天上云一般,真个是推陈出新、随风飘渺。但,又有何人所知,这辉煌一时的气派景象,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真个就一去不复还了呢?又有何人所知,这一派景气的大观园,会落入物是人非的结局呢?又有何人所知,这意气风发的旧时少男少女们,不知何时已然没能逃过这旧社会的束缚呢?然,这又仿佛是必然……

  “打开玉笼飞彩凤,挣断金锁走蛟龙。”彩凤争飞、蛟龙竞走,却还是逃不脱玉笼紧闭,金锁缠绕的命运。一朝成名,傲视群雄,却忘却了艰辛之路的精华;一步失足,成千古恨,却忘却了那本该反思的性情。拥有着,却不珍惜;失去了,却在后悔。这样的种种倾泻于行行倩文之间,又何尝不是对后人的一种警告与启发呢?故,能流传于今,立于世界文坛之首,永不翻覆!(

  宝玉、黛玉、宝钗……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充斥着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之路,或名垂千古,或遗臭万年。但,哪个的少年时光里没有过“小马乍行嫌路短,大鹏展翅恨天低。”的意念,谁又没有过意气风发的时刻?成败与否,有时却是在一念之间改变……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红楼梦读书笔记12

  从文学方面,大凡在研究文学时无非就是从故事情节和语言上进行分析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和其他古典小说有很大不同,象《三国演义》很多小说都是假托某朝某代的历史,或从历史挑出某段写成演义,要不就是写逸事传闻,而《红楼梦》则是地地道道的创作。

  曹雪芹巧妙周密的的构思使整个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富有逻辑性。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以贾府这个污秽的环境为基垫,写出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大观园,大观园中的人们唾弃世俗的黑暗面,洁身自好。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浑浊,另一方面又影射很多美好的事物。

  最值得剖析的就是宝玉失玉变疯的那一回,作者用“玉”来影射“欲”,宝玉变疯癫其实质就是以宝玉为中心的贾家上上下下全迷失在自己的欲望中了,在荒淫*伦的贾府,很多人都心怀自己的欲望,都在算计着,打着自己的算盘,选取贾宝玉和王熙凤两个典型人物意在通过个别反映整体表示整个贾府都在那种状态下,不能自拔。这种巧妙的构思值得我们学习。

  在人物的设计上,曹雪芹发挥了他的创作天赋,将一个个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丰满而栩栩如生,八面玲珑的凤姐,心思细腻的黛玉,轻视作官的宝玉,圆滑聪慧的宝钗,才华横溢的探春,等等。

  曹雪芹赋予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血液,使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林黛玉不仅长相出众,而且文才与口才极好,她孤高自许,心灵纯真,不善掩饰自己的言行,常用比刀子还厉害的话语投向庸俗和虚伪。

  宝钗曾这样描述她:“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识字,不过一概是世俗取笑,惟有颦儿这促狭嘴,用春秋的法子将世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较出来,就一句是一句了”。相比起来薛宝钗罕言少语,端庄自重,城府很深,守礼教,诸子百家无所不知,唐诗宋词无所不通,凡书上提到的草木之名也无所不晓,三言两语,侃侃而谈无不鞭辟入里。

  贾宝玉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他对权势漠不关心,对家庭内部的勾心斗角很反感,因为从小就在女儿国长大,受了女孩的影响,发展的叛逆的性格,对贵族生活厌弃,看不起做官,懒于士大夫的交往,与出身贫寒的人来往密切,对繁华热闹表现的也很淡漠,所有的理想全在女孩子身上,所以被称为“不孝的孽障”,“混事魔王”。另外晴雯的直率和急性子,为了全府上下尽心尽力也被很多人喜欢着。

  最后要分析的就是作品的语言,选取诗词来研究。《红楼梦》中的诗词可以分三类,有一类是预先介绍人物的诗词,也就是对人物用诗词来说,这一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开头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介绍最重要的两位女性,林黛玉和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停机德”说的是薛宝钗,因为宝钗在做人方面表现的非常有修养。

  “泳絮才”是说林黛玉过人的才华,“玉带林中挂”是说林黛玉,在这里作者用了谐音,“带”谐音成“黛”,“金簪雪里埋”中的“金簪”就是宝钗,前一句写宝钗的性格,黛玉的才华,后一句写玉带在林中挂着,金簪在雪中被埋,说出了两人的命运。《红楼梦》还有一类诗词是这些女孩子们写的诗,菊花开时写菊,春天柳絮飞时写柳絮,在这一点上曹雪芹展示了他各种各样的才华,用了各种写作技巧,前面他用谐音概括金陵十二钗的一生。

  这里他作为一个男性,要设身处地的为那些小说中的人物考虑,每个人的性格,遭遇,生平都必须想到。然后按照她们不同的个性为她们写出风格迥异的诗,实在不是很容易能作到的,《红楼梦》里真正好的诗词是曹雪芹借着对小说的预言,写出作者内心的一份真正的感情,既是小说里面的诗词,也是对人生的感悟。

  可这些诗词和刚才的诗词不一样,这是作者内心的感受,表现了作者真正写这小说的内心感情,他内心真正的动机,所以他不但写了那首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如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请谁记去做奇传”这是贾宝玉的悲剧,书名有是《石头记》,又是石头的悲剧。

  他最后还为石头记提了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从表面看是荒唐言,但真正的里面是“一把辛酸泪”,是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悲哀与苦难的体会,这样反映人生哲理的经典之作还有很多,如《好了歌》《枉凝眉》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浮生着荒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贾府最终走向衰败,红楼中的人们也终于明白奢靡浮华只是一场梦,一切权势和金钱到头来都是一场空,这个悲剧写的很深刻,贾府这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败落以及众多可爱女子的遭遇组成了社会,时代,人生的悲剧,它深刻的反映了封建末世时代特征:旧社会制度,旧势力终将走向灭亡。

红楼梦读书笔记13

  读《红楼梦》有感今天,我读了《红楼梦》这一本书。这本书是清朝的著名作家曹雪芹的一部历时10年写成的辉煌巨著。它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书中的佼佼者。它现在已经是一门学问。它是以贾府的盛衰为线索,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其中有许多很好看的故事,比如《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黛玉葬花》《初进贾府》,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它形象的写出了当时社会穷人和富人的区别。穷人就得挨饿,穷人就得被别人瞧不起,穷人就得没有地位。

  而富人却是什么都有,有钱财,有名利,有地位,还有很多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东西。在这篇文章里,刘姥姥是个十分贫穷但却十分乐观和开朗的人,她在贾府的时候,第一次虽然被别人看不起,但她却不在意,到了第三次进大观园的时候,她被贾母发现了被邀和她一起游览大观园,发生了一些滑稽可笑的事情,但她却毫不在意。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对待任何事都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有感触。

  觉得人虽然在人格上市平等的,但是人的身份高低贵贱,都是由金钱和名利决定的。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去看待别人,不能因为钱财的多少和名利的高低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我们人就是应该好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改正。

红楼梦读书笔记14

  暑假期间,妈妈给我买了我最喜欢的四大名著。

  四本书中,我先读了《红楼梦》,因为书的编排是少儿版的,所以书的画面色彩艳丽,人物栩栩如生。不仅如此,每篇故事还配有插图说明,让我读起来很有兴趣。

  这本书中描写的人物众多,主要围绕四大家族人物关系的描写,展开了一个个故事,每一个故事与另一个故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把整本书读完后,虽然不能完全明白故事的深意,但个性鲜明的人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俊秀的贾宝玉,他出身显赫,因出生时口中含玉,所以取名宝玉;聪明清秀的林黛玉,因母亲去世,所以多愁善感又体弱多病,整天一副弱不禁风的可怜样儿,就连凋零的花瓣,也能让她伤心落泪;心直口快,火辣厉害的王熙凤,她是大观园里的总管,丫鬟们见了都会怕三分;还有端庄大方的薛宝钗;热情开朗的史湘云;我仿佛也走进了大观园,与他们谈笑、作诗、吟唱……

  从“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这句话中,使我不难看出,当时贾家尊贵地位非同一般。大观园是大户人家,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其中的故事,我还需再读青年版、成人版的《红楼梦》,让我有所期待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15

  “道不尽的红楼事,做不完的红楼梦”,初读《红楼梦》,我循着甄士隐(真事隐去),贾雨村(假语村言)的身影缓缓进入这部中国古典巅峰之作中,进入那个“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大观园。

  在书中,我看到了“孤傲多虑,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大方典雅,举止雍容”的薛宝钗、“率性叛逆,怜香惜玉”的贾宝玉和“精明强干,圆滑周到”的王熙凤。其中最令人怜惜的是林黛玉,她小小年纪,体弱多病,因母亲去世而投靠贾府。虽有祖母庇护,终是寄人篱下,所以她平日里待人处事小心翼翼,唯恐失了礼数,

  黛玉初见贾母,被问曾念何书时,她如实回答:“只刚念《四书》”,但当她听贾母说其他姐妹“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时,顿觉自己刚才失言,后面宝玉再问起时,就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些对话和内心活动的描写充分体现出黛玉的善良、谨慎而又心思细腻。

  大观园里的姐妹众多,她们在诗、词、歌、赋方面造诣颇高,一次“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让她们的才华大放异彩。探春发起大观园中人结社作诗,众姐妹响应,她们还分别起了别号:李纨(稻香老农)、探春(蕉下客)、黛玉(潇湘妃子)、宝钗(蘅芜君)、宝玉(怡红公子)等。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诗会所吟咏的题目是"海棠",时间限制是一柱香时间,差不多十五分钟。比赛规定韵脚,每句话最后一个字固定,难度大时间短,但他们不但都完成了,而且还不乏佳句佳作。海棠诗以风格论,黛玉清新而宝钗温厚。宝钗、黛玉终是才高一筹,斗诗中位列伯仲。

  从两人诗的开篇就可以看出宝钗和黛玉性格上的差异,宝钗写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而林黛玉写的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一个关起门来欣赏,表现出封建贵族大户闺秀的自重、保守;一个半掩门,则表达了黛玉内心的叛逆和倔强。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把自己代入创作的人物中,每个人的诗作无不暗喻着自己的身世和未来,充分展示了曹公的才华横溢和奇思妙想。

  经典就是经典,读《红楼梦》,我发现通遍文章多一字嫌多,少一字赚少,故事庞杂,却相互辅垫,环环相扣。这本书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我们平时学习以为语文好读书多就可以写出好文章,读《红楼梦》才发现,好文章是综合多门学科的作品。一个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就可以把荣府的房屋结构、方位整理出来;一道美食“茄鲞”,让人为其制作过程的繁琐、讲究叹为观止。这些都需要我们多学习多观察,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把学过的知识融合起来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集合15篇】相关文章:

红楼梦读书笔记(集合15篇)03-19

《红楼梦》读书笔记(集合15篇)12-01

红楼梦读书笔记09-01

《红楼梦》读书笔记06-21

最新红楼梦读书笔记03-05

关于红楼梦的读书笔记01-24

中学红楼梦读书笔记12-18

红楼梦读书笔记(15篇)12-28

《红楼梦》读书笔记15篇12-16

红楼梦读书笔记1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