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高一作文合集7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作文 篇1
从小到大,从刚刚入学到现在,从咿呀学语到如今,无数的书籍伴我走过这来去匆匆的春夏秋冬,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了如今明事知礼的青年。那一本本在我手中翻过的书记载着我的点点滴滴,见证着我年华的失去。每一本书中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有的已随我的渐渐长大而被岁月的尘埃隐没,但是有一本书,一个故事,却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一本伴随了我多年的旧书。岁月在它的封面上留下了一条条折痕,书角微微卷起,里面的纸张由于经常被洒落在书桌上的阳光照射,而微微泛黄,曾经鲜亮的颜色也变得稍有暗淡,但却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价值。
这是一本寓言书,书的扉页上有外公帮我写的名字,一笔一划,苍劲有力,包含着的是,满满的期望,周围满满的都是我仿写的字迹,从稚嫩到有了自己的风格,就像我长大的足迹。
在我最初的记忆中,这本书便已陪伴在我身边。刚学会说话时,外公便经常捧着那本书,在闲暇时给我讲一两个小故事,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其中到底有什么道理,只知道外公读书的声音,软软的,很好听。后来,那本书又成为我写字的启蒙书,一笔一划的在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刚刚学会的字,偷偷抬眼看外公,就会看到他眼里溢满的赞许。再后来,差不多认会了那本书上的字,便时常在院子里一本正经的给小伙伴们讲那书中的故事,看着他们崇拜的眼神和阴凉处冲我微笑的外公,心中满满的都是欣喜。
轻轻摩挲着这书的书脊,脑海里还能清晰地忆起外公的音容笑貌,而外公却已离开我五年了。每当看到这本书,便仿佛看到了他在冲我微笑,如同幼时那般慈祥、温暖。
这本旧书,伴我走过了十几年的岁月,也将伴随我走向未来的人生。外公,看到这本旧书,就仿佛看到了你,你可知:我是如此的想念你。
高一作文 篇2
今天他终于破天荒喊了一声“安静”,他的声音使全班鸦雀无声,接着是一片的拍手叫好。同学们才开始读英语。说到这里你也许知道他谁,但也希望你能继续听着。
平时看他对人安静严肃(夸张点),但他的知识库里贮存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他如果遇到困难,从不懈气,反而抗争到底,直到取得胜利。
就比如上一次,有一题课外数学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就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连忙就对这题产生兴趣,拿起铅笔在稿纸上列算式,画图,可都没有得到正确的结果。因为这道题没有正确答案,更没有一点思路。但他对这道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过不懈努力,他脸上的“皱纹”也卸了下来,仿佛找到了一把金钥匙,打开大门。他把整道题目讲的一清二楚,让我在迷雾中得到解题的方法。
通过这件事情,我对他无比钦佩,其实他也是个爱帮助别人的同学。
就在上一次,我的涂改带不知是谁不小心扔在地上,我心疼地把它捡起来,发现里边带子断了许多。我连忙修补,但涂改带的程序太多,让我乱了手脚,这时他看到涂改带和我焦急的样子,征求我的'意见,让他来修一修涂改带,他把带子给拆了下来,把还没有用的带子粘上,在把带子拉紧,最后盖上壳子,他竟然只费了一点功夫就把它修好了,这让我更佩服他。
不止这些事,他的事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说了这么多,你就猜到他是谁了吗?他就是我的同桌——李承杰。
高一作文 篇3
商店里的物价台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物品,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大都侧着身子走着,嘴里不断地抱怨着中国人口的过多。人群中夹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佝偻的背影带着几分苍凉……
“这不是王大妈吗?”
老人抬起头望向说话的人,憨憨的一笑:“好久不见啊!这位是你女儿啊,都长这么大了,真标致!”
“哪里?你家儿子呢,又没回来?”
老人的脸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笑容:“他忙!”转身离去了。
老人终于在一阵犹豫后按下了拨通键。“喂?”
电话那头传来了久违的声音,“儿啊,我是妈啊!你新年回来不?”老人试探性地问道
“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忙!”儿子粗鲁地回答着。
“你都两年没回来一次了。”老人的'声音夹着几分颤抖。
“好了,好了,我要开会了,烦死了!嘟……”老人望着电话直发愣。
老人一大早就起床了,哼着小曲儿,包里塞满了儿子最喜欢吃的土特产。她想好了,儿子忙,她可闲着呢,她经过一夜的思考,终于决定她要去她儿子那,反正也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
“你怎么来了?”老人不顾儿子愤怒地表情,幽幽道:“我带来点你爱吃的,我啊……”
“问你话呢,你怎么来了?”儿子无礼地问道。
老人低着头,像做错事的孩子:“你都两年没回来了,我实在是不放心你,所以思索着来看你。”风肆意地吹着,老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今年的冬天好像特别的冷。
“行了,人也看到了,快走吧。”儿子催促着。
“唉,咱娘两好久没见了,我明天就走!”不是商量,是恳求,一个可怜的母亲的恳求。
“不行,你还是回去吧。以后别穿得这般寒碜就出来,多丢脸!”老人望着自己的行头,这可是自己挑了一晚上的衣服啊。
“这给你,快回去,别让我同事看见了,多丢脸!”儿子不断地赶着自己的母亲。
老人望着手中的几百块钱,喃喃道:“我真的只是来看看你!”老人那原本已经很驼的背,又弯了几分,好像被什么东西压着似的,双腿颤抖地挪移着步子,经过的地方都弥漫着寂寥与落寞的气氛……
高一作文 篇4
刚散步回来,走在街上,寒风呼啸,行人寥寥无几,只是偶然有几辆车匆匆经过。
穿过马路,在离我家门口不远处有个小小的档摊。天色已经渐渐变黑了,50多岁的男摊主正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他揭开摊旁的大蒸笼,里面还摆着两个卖不出的馒头。 "给点吃的吧"。就在这时,一个年迈的老乞丐从我身旁走过,来在摊主的面前。他70岁左右,衣衫褴褛,满面皱纹。那个摊主不屑的扫视了老乞丐一眼:"死老头,给我滚远点。" "妳就可怜一下我这老头吧,我已经两天没吃饭了。"老乞丐的`声音变得嘶哑起来。
那个摊主撇视了老乞丐一眼,伸手拿起了一个硬梆梆的馒头递到他面前。正当老乞丐满心欢喜的去接时,摊主把手一甩,馒头在地上打滚,刚好落在我家门前。老乞丐愣住了,疑惑的望着摊主,摊主却轻视的说:"我当是喂狗!"
"妳怎么能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不能坐视不理。"妳怎能这样对待一个老人家呢,难道他没有尊严吗?"我冲上去问摊主。
"呵,妳懂什么,妳以为他是谁啊,他们那种人,最喜欢撒手段骗人,妳信不信,他等下一定会把那个馒头捡起来吃。"
听到他这样说,我哑口无言,望着老乞丐,只见他既不看我,也不看摊主,只是呆呆的看着那个馒头,我无奈的摇摇头,心想: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我也该走了,在回家路上,我特意绕过那个馒头。
第二天出门时,发现自己脚踩到了一个硬梆梆的的东西,低头一看,是一个馒头。
那时,我深深的体会到什么叫尊严。尊严是另一种美!
高一作文 篇5
关于家乡过节的习俗有很多,恐怕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春节了。
村子里过年,总是有些有趣的风俗要讲的。毕竟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了。
我们这儿,才刚到腊月初,大家就忙起来了。村道上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孩子们跟阵风似的,还边跑边喊:“过年喽!”有时我们凑在一起,悄咪咪地商量着什么。似是商量好了,便跑到路上排成一排,游行般边走边喊:“腊月年终月,腊八忙碌节。喝豆粥,去病邪。祭灶神,求平安。迎福气,除厄灾。”大人们竟也不恼我们这样喊,许是觉得吉利有趣吧!
我们这儿管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晚时,喝了这粥,便算是过了腊八。大人们更是忙得抽不开身了,忙着准备春联、爆竹,以及过年要吃的食物。这可马虎不得,除了年夜饭的食材,还有一家人几天要吃的食物。一般来说,店铺初七才开门。孩子们可不管这些,只要有吃的,他们怎么都开心。
于是,大人们前脚刚腌好酒糟肉,后脚孩子们就缠着让做糖瓜粘。一般糖瓜粘要做好多好多,分三拨。第一拨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神用的,目的是糊住灶神的嘴,让他到天上只说好事。第二拨是孩子们吃的,第三拨则是备着待客的,待到有亲戚朋友来拜年时,拿出来招待客人。
小年过后,二十七到二十九就该蒸馍了。馍馍要蒸好几笼,存上两大缸,是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的。这是因为民间有正月十五前不擀面的风俗。大年夜前两天,便该“扫社”了。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得一尘不染,这呀,是因为往后几天都不能动扫把了。“初一不劳,初五扫穷,初七不出,初八不入”,虽然听着奇怪,可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开化,很多习俗慢慢淡了。但在老一辈人的心里,这些讲究里,有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与向往,也有对旧传统的怀念及依恋!
高一作文 篇6
总有一抹余辉洒在那光芒的大地,总有一个世界是属于我的。
我的童年可以说是让人忧怜的。在我还在襁褓里时我就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可以依偎的怀抱,陪伴我成长的只是一个摇床,5岁那年,母亲因工作被分配到了外地,父母的感情也可能因为长期的分离而慢慢的淡化。终于在我七岁那年……再次见面时,已是在法庭。
那天的`景象,我这一生一世恐怕也是不会忘记了的。雪,下得很大,老天仿佛也在为我感到可怜,豆大的雨珠夹着雪花砸在身上,煞是疼痛,两只耳朵不知怎么了也是红的,嘴唇惨白无色。雨滴落在脸上,我分不清是泪还是水,只知道那“水”是苦涩的。
离婚证书被爸爸撰在手上,那面如死灰的神色,到如今还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我急匆匆的跑到妈妈身边用小手拽着妈妈的衣角,可他看都不看我一眼,居然用手猛地一拽衣角,我整个人就那样跌倒在水里,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失去了喊妈妈的权利。我呆呆的坐在雨里,看着那远去的背影,凉意遍布每一个角落。我想忘,却忘不了……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她那颗心在哪里,我看不到,我恨她,她养下我,又为什么要抛下我,我搞不懂。
那一夜,我泪湿床头。
从那以后,我对人生近乎绝望。每天我都以严肃的面孔示人。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母亲身边撒娇。我有厌恶过,有恨过。可到最后,都只能化为一片泪水独自咽入腹中。
改变性的一刻是从我十岁开始的,父亲娶了个新疆的女人,那人皮肤又黑又糙,两只眼睛大而有光,庞大的体积足抵得两个人那么大。笑起来那弯弯的嘴唇像月牙一样漂亮。
每天,她不辞辛劳的接我,送我。家里洗衣做饭事事都包在她身上,还时不时的跑到农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那天,我对着她小声的喊了声“妈妈”。她脸上那惊讶的表情是那么的可爱,她把我抱在怀里又亲又搂的。那一刻我觉得我是幸福的。
对人生的希望又再次点燃。也许爸爸妈妈的选择是对的,他们选择分离各自组成了美好的家庭,这也是应该值得祝福的吧!
如今,我也17,距离那年已是十年了。想想现在的母亲那时的泪水也不尽是苦涩。也许,我和她正如爸爸说的那样,我们上辈子有缘,今生才会有做母子的机会。她让我有了喊“妈妈”的机会,她,让我对人生又燃起了信心。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上帝在关闭你的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个窗子。”所以,不要埋怨生活不能带给你什么,而是考虑你在生活中能体验到什么。
我知道,我生活的世界是幸福的。你呢?
高一作文 篇7
夜色如墨,月亮如水,斜长的身影被拉得很远很远。清淡的风夹杂着竹柏的自然气息,远处的灯火若隐若现,恍惚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于是记起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记得那时初学,老师洋洋洒洒地讲了两节课,苏轼的轮廓,由远及近,逐渐清晰起来,逐渐充实,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东坡。“峨冠而多髯”,恐正值不惑之年,白发却早已爬上双鬓,在风中飘扬。只是脸上的笑容从未褪去,自始自终,他的眼神都是那么坚定执着,那么充满希望,叫人感动,叫人敬佩。贬官,提拔,再贬官,再提拔。苏轼的人生就在提拔和贬官中反复,终于在一次返程中远离尘世,永远地长眠于那个纯净的,没有喧嚣的世界。
他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啊!他也何尝不想一展鸿图,为国效力?可惜天意弄人。苏轼处处为百姓着想,到头来,却只落得流放贬谪之苦。
漫步在这个苏轼曾经走过的地方。月光透过树隙,把我的脸分割成了零落的不规则的小块,或明或暗。一直在回忆着这个胸襟开阔的人,一直在记起他点点滴滴的故事,一直在想,为何苏轼可以做到,可以这么乐观豁达?
为何你可以做到,可以这么乐观豁达?
【高一作文】相关文章:
高一的作文01-09
高一的作文11-22
高一的作文11-22
遇见高一作文03-07
高一作文亲情09-02
高一优秀作文01-15
高一叙事作文01-31
高一万圣节作文01-27
收获的高一作文07-08
青葱高一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