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古诗[精华]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重阳节的古诗1
1、《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作者/唐·李益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2、《仪鸾殿早秋》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3、《重阳日即事》作者/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4、《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作者/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6、《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作者/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7、《长相思》李煜(一题邓肃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8、《残菊》宋·梅尧臣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9、《菊花》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0、《感遇四首》 (之二)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11、《重阳后菊花》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和郭主簿》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4、《赋十月菊》金·元好问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重阳节的古诗2
1、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4、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5、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6、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7、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8、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0、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1、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2、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13、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14、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5、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1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17、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18、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9、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20、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1、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22、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23、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24、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5、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26、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7、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8、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9、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30、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重阳节的古诗3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桶追⒄婵靶Γ嗡平鹗悼砂А/p>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重阳节的古诗4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翻译】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重阳节的古诗5
《九日登清水营城》是明代的一首诗,【作者】齐之鸾。
原文: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注释】
①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亦收录此诗)。清水营,明代堡寨,故址在今灵武市磁窑堡镇清水营村境内。原旧城周回一里许,弘治十三年(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之为二里。城堡北侧临靠明长城,东北依清水河而建得名,是明长城内侧沿线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在长城沿线众多的屯兵城堡中,清水营城是一座较大的`屯兵城堡。
②朔方三度重阳节:在宁夏过了三次重阳节。
③河曲:黄河。干旌: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
④太宰:官名。明朝为吏部尚书的别称。蹜(sù):形容小步快走。《万历朔方新志》作“缩”。⑤系书: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江乡: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
【诗人简介】
齐之鸾,初名徐之鸾。字瑞卿。明代宁夏河西道佥事。南直隶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迁兵科左给事中。敢言勇谏,终忤君臣,谪崇德(今浙江省桐乡县崇德镇)丞。嘉靖九年(1530年)迁宁夏河西道佥事。时宁夏边患、天灾交加,饥民采蓬子为食。鸾取样进于朝廷大臣并转呈皇帝,冒死为民请命。又主持整修河东边防工程——东边墙深沟高垒。还建议增筑平虏所(今宁夏平罗县)北边墙一道。论功升副使。后擢河南按察使。卒于官。
重阳节的古诗6
1、《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
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4、《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5、《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6、《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8、《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9、《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10、《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重阳节的古诗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采桑子·重阳
词牌名:采桑子|朝代:近现代|作者: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日齐山登高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蜀中九日
朝代:唐朝|作者: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小梁州·九日渡江
朝代:元朝|作者: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
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
乐可酬,人非旧。
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九日
朝代:唐朝|作者: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折桂令·九日
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词牌名:阮郎归|朝代:宋朝|作者: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九日送别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九日蓝田崔氏庄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重阳节的古诗8
重阳吟五首·衣冠南渡紫微郎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衣冠南渡紫微郎,流落天涯事可伤。
鄙视诗人终不会,乱山深处过重阳。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
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九日·九日空山里
朝代:宋朝|作者:张嵲
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
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
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
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
九月九日堂红叶二首·天平山木似花开
朝代:宋朝|作者:汪元量
天平山木似花开,青女裁成锦绣堆。
暂借秋光作春色,白衣解遣麴生来。
重阳·万里飘零两鬓蓬
朝代:宋朝|作者: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和丁端叔菊花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匆匆还重九,匆匆又岁华。
不妨将白发,剩与插黄花。
重阳日有作
朝代:唐朝|作者: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后绝句五首·梧桐疏叶间微黄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梧桐疏叶间微黄,年例江南未肯凉。
菊自此花三两月,樽前日日是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重阳节的古诗9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留不住的秋光慢慢在消逝,满阶的.红叶落入暮色中。重阳节又要到来了,词上登上高台,愁恨满怀。
写下这首词时,李煜已经沦为北宋的阶下囚。
面对季节的秋天,李煜还面对着人生的秋天,在雁声中,李煜感慨自己无人作陪,只有愁恨相伴,而此后,当年年如此,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季节的秋天,是风景;人生的秋天,是折磨。
重阳节的古诗10
1.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4.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定风波·重阳》
5.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6.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7.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8.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9.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司空图《歌者十二首》
10.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11.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司空图《重阳阻雨》
12.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13.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司空图《旅中重阳》
14.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5.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6.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7.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8.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9.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0.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李嘉祐《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21.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重阳节的古诗11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作者介绍】
赵嘏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重阳节的古诗12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销 通:消)
《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重阳节的古诗13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释】
1、华:白发。
2、已:停止。
3、就:接近,将要。
4、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5、乌帽:即乌纱帽,明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欹:倾斜。
【翻译】
节物惊人心,两鬓生白发。
舍东篱下菊,空绿未开花。
生年近半百,职场几退下。
家田近荒芜,奈何身天涯。
岂有客人至,一任官升罢。
日暮人独坐,门柳噪老鸦。
【赏析】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年老、宦拙、家贫、回乡路远,于重阳登高怀乡的日子里,更显凄凉。
【作者介绍】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重阳节的古诗14
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6、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7、自摘霜葱宜荐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8、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9、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0、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1、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12、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3、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14、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5、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6、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7、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8、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19、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1、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22、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3、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4、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5、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26、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7、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8、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0、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1、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32、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3、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5、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36、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37、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8、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9、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41、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2、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3、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4、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4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46、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7、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8、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重阳节的古诗15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年代:唐作者: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年代:唐作者: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闰九月九日登高有感
宋宋祁
隔霜云叶绕天愁,闰节重来续旧游。
赋客岂辞聊暇日,楚人无奈賸悲秋。
寒萸实老犹薰佩,晚菊香残不占瓯。
怅忆故园归信断,渚鸿川鲤两悠悠。
奉和夏日应令诗
南北朝庾信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
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九日登梓州城
唐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月九日登龙山
唐张九龄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唐李显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唐李颀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九日寄郑丰
唐皇甫冉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
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行香子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
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浣溪沙
宋苏轼
珠桧丝杉冷欲霜。
山城歌舞助凄凉。
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幡留半日,
强揉青蕊作重阳。
不知明日为谁黄。
斗百花
宋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
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
却道昭阳飞燕。
水龙吟
宋辛弃疾
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
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
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
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
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
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
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
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生查子
宋辛弃疾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
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
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
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诉衷情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月重阳还又到。
东篱菊放金钱小。
月下风前愁不少。
谁语笑。
吴娘捣练腰肢袅。
槁叶半轩慵更扫。
凭阑岂是闲临眺。
欲向南云新雁道。
休草草。
来时觅取伊消耗。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
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
驰射。
风流犹拍古人肩。
念奴娇
宋米芾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
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
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
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
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
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
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
玉山颓处,要看猗帽如画。
谢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
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消息谁传到拒霜?
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
黄花开也近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重阳节的古诗】相关文章:
重阳节经典古诗06-24
重阳节古诗09-28
重阳节的古诗06-22
重阳节的古诗09-24
重阳节的古诗【热门】06-19
重阳节的古诗【实用】07-06
重阳节的古诗(优秀)07-07
【必备】重阳节的古诗06-25
重阳节古诗句07-16
重阳节的古诗【精】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