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秋天的古诗

秋天的古诗

时间:2024-10-20 11:24:51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精选]秋天的古诗1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秋天的古诗15篇

秋天的古诗1

  秋之空灵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宴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屈原《山鬼》

  除了静谧,秋天还有空灵之美。

  一如《山鬼》中的“东风飘兮神灵雨”

秋天的古诗2

  秋夜曲

  王维〔唐代〕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罗衣已显单薄却懒得更换别的衣裳。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注释:

  秋夜曲: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

  桂魄: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故为月的别称。

  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

  已薄:已觉单薄。

  筝:拨弦乐器,十三弦。

  殷勤弄:频频弹拨。

  空房:谓独宿无伴。

秋天的古诗3

  1、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萧悫《秋思》

  2、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3、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4、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5、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6、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0、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11、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12、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3、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14、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15、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1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7、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程颢《秋月》

  1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9、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陆游《秋波媚》

  20、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2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22、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4、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白居易《秋思》

  2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6、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27、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2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9、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刘得仁《池上宿》

  3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1、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白居易《中秋月》

  32、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王士祯《江上》

  33、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3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35、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3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39、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窦巩《秋夕》

  40、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41、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4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43、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5、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4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47、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8、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49、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0、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杜甫《客亭》

  5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52、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5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54、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戎昱《戏题秋月》

  55、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

  5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7、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58、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柳永《八声甘州》

  59、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60、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61、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秦观《虞美人》

  62、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徐灿《菩萨蛮·秋闺》

  6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6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6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66、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小声甘州》

  67、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68、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69、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浑《捣衣诗》

秋天的古诗4

  1、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4、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张九龄《秋夕望月》

  5、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6、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7、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8、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无可《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9、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10、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1、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天的古诗5

  1、《秋夜曲》

  唐代: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当月亮升起的时候,秋露已经薄了,穿了一件薄罗衣也没有换别的衣服。漫漫长夜带着深情向银筝打动,心怕孤单空着的房间,不忍入睡。

  2、《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秋天,屏幕上闪烁着烛光,罗凡手里敲打着萤火虫。夜晚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静地坐在宫殿前凝视着牛郎织女。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我单独离家很远,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节,我都想念远方的亲人。相反,当我的`兄弟们爬上山茱萸的高处时,如果失去我,他们会感到遗憾的。

  4、《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蜿蜒的山路上山,在白云的深处,甚至还有人。停下车,因为喜欢这晚秋枫树林的景色。枫叶秋天霜冻染,比二月春花鲜艳。

  5、《秋夜曲》唐代: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译文:时间的清脆在漫漫长夜中叮叮当当、滴滴答答地响着。天空中轻盈的云慢慢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出来。秋天的虫儿在黑暗中鸣叫了一整夜,她们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有为出征的丈夫准备好御寒的衣服。在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不要霜冻。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七律·桂风香了〔新韵〕

  欲盖清魂夜冷霜,秋风那有桂风长。

  冲天未是单宫苑,漫透还堪尽草堂。

  举目倚窗闻月阙,品吟醉梦念吴刚。

  春花不够灵仙气,一季寒馨过渺茫。

  七律·枫叶艳了〔新韵〕

  情窦香枫哪夜来?偷得天酒醉酥怀。

  嫁妆阡陌连红火,曲舞长亭颤艳钗。

  画客不惜千墨韵,诗人更恋万羞腮。

  常思欲作丹心赋,可叹无缘少赋才。

  七律·柿子甜了〔新韵〕

  过了和风历暮秋,如今岭上挂情稠。

  挑灯陌道沧桑事,夜静稀星冷月流。

  如意替谁常守望?顺心为汝到怀柔。

  快将仰吮含饴醉,散去云烟万缕愁。

  七律·苹果熟了〔新韵〕

  满枝青涩随风尽,唯见红颜欲嫁秋。

  念那花时春月雪,思今笑靥艳霜羞。

  闻香沁润千肠事,品味平祛万虑愁。

  谁解酸甜佳果意?鞠躬应是向天酬。

  七律·山楂红了〔新韵〕

  霜凝血色在山丘,点点丹砂画晚秋。

  无意成灯灯灿照,有情挂景景寥游。

  虽能糖甲寻弯巷,却是孤车叫不休。

  凡历辛酸皆岁月,都将苦难刻心头。

  七律·芦花飞了〔新韵〕

  倚秋洲渚荡芦花,恰似萧萧一季跋。

  非是荆轲别易水,且歌壮士剑飞霞。

  霜寒最喜晴空雪,风冷尤怜醉雾纱。

  假设有遥思应放远,云携轻魄到天涯。

  吟秋七律一组〔十三首〕

  周祥云

  初秋天目山游

  耸入云空如画境,金秋仙境乐悠游。

  道旁篁竹随风摆,湖里鱼虾戏水流。

  纯朴农家人热闹,休闲朋友话轻柔。

  时时处处逢佳景,喜喜欢欢倩影收。

  重阳吟

  长空云彩艳朝阳,鸿雁人形南阵翔。

  丹桂花开馨紫陌,黄英今放靓家乡。

  声声诗韵歌吟唱,簇簇茱萸喜聚忙。

  重九登高欣远望,入眸尽是美风光。

  黄昏所见

  登上鸡鸣瞰玄武,清澄点点泛鳞光。

  业经娇艳随波去,今见兰舟嬉客狂。

  岸柳婆娑烟絮散,沙鸥旋绕鹭鸶翔。

  木樨馨落金花雅,一抹晚霞云水长。

  桂花吟

  金风玉露共徘徊,八月丹樨绽笑开。

  枯叶纷纷随落下,大江滚滚逝奔来。

  花微似粟芳馨溢,客喜当时清气催。

  古塔攀登凌绝顶,心怡神爽假设仙台。

  落叶吟

  寒云衰草渐成秋,阴雨绵绵人易愁。

  萧瑟西风枯叶落,芬芳彩菊桂花柔。

  仰天鸿雁南归去,望远群山雾慢悠。

  灯下捧书诗咏诵,窗前朗月照神州。

  芦花吟

  芦花白絮满沙洲,乍起飘浮水上悠。

  野鸭藏身怜自影,鱼虾嬉戏逐波游。

  举头柳叶呈黄色,感慨时光近晚秋。

  人说夕阳无限好,红霞映照竞风流。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夜坐》宋·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气有声。

秋天的古诗6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芳心苦·杨柳回塘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秋天的古诗7

  1.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5.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9.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同。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3.断红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1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1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6.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17.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18.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9.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20.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秋天的古诗8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

  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

  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秋天的古诗9

  杂诗(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关于秋天的古诗,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思吴江歌(张翰)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和郭主簿二首(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夜(萧纲)

  萤飞夜的'的,虫思夕要要。

  轻露沾悬井,浮烟入绮寮。

  檐重月没早,树密风声饶。

  池莲翻罢叶,霜筱生寒条。

  端坐弥兹漏,离忧积此宵。

  晚秋(庾信)

  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云峯晚更霾。

  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衰。

  汾上惊秋(苏“王+廷”)

  北风吹北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独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兴八首(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

  万事销身外, 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

  秋词二首(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怀(孟郊)

  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遥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秋天的古诗10

  1、秋夜曲(金朝-李龏)

  秋夜长,殊未央。秋灯向壁掩洞房,天汉东西月色光。

  啼蛄吊月钩栏下,寒衣未寄莫飞霜。

  2、敬和老人秋日山行(宋代-洪咨夔)

  湍险中回棹,宽平处整骖。

  云峰环六六,禅板占三三。

  地冷梅枝北,天空雁影南。

  真观观自性,危坐读羽龛。

  3、秋夕与王处士话别(唐代-崔涂)

  微灯照寂寥,此夕正迢迢。丹桂得已晚,故山归尚遥。

  虫声移暗壁,月色动寒条。此去如真隐,期君试一瓢。

  2、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宋代-潘阆)

  万古稽山下,森森大禹祠。

  幽人来暗祷,灵魄望潜知。

  帝虑河频决,民忧业旋移。

  自惭无异策,载拜泪双垂。

  5、会稽初秋四首 其四(宋代-吕本中)

  病来每有居山兴,老去初无住世心。三尺枯桐无旧谱,始知三叹有遗音。

  6、秋兴 其四(宋代-吕本中)

  清秋风景昼平分,江外波涛惊夕曛。谁误唐家门架史,却来蓬户市租文。

  树禽惋惜一枝借,野兔何心三窟闻。只恐东南马力尽,祇应契伴驻寒云。

  7、江楼秋夕(宋代-真山民)

  楼高古城绕,无奈漏声催。

  幽梦风吹断,新吟月送来。

  江长渔唱远,云冷雁声哀。

  明日重阳酒,黄花开未开。

  8、秋日榴花(宋代-林景熙)

  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

  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

  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

  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

  飘零余寸丹,耿耿岁华老。

  9、秋日杂咏十首 其三(宋代-李光)

  风露萧萧月欲沈,方池水静影横参。何人睡觉来陪我,更取金荷潋滟斟。

  10、答伯秋(宋代-王灼)

  刍荛传吉语,诏旨缓追科。

  疲俗今当复,诸公众所多。

  谁能齐卓茂,我亦怖阎罗。

  种德无馀事,流光付逝波。

  11、秋夕北楼(宋代-石延年)

  秋霁露华清带水,月明天色白连河。

  夜兰澄影星微动,瑟瑟层飔上下波。

  12、依韵和王安之少卿秋约吟(宋代-邵雍)

  升沉恶足论,事体到头均。

  一片蓬蒿地,千年云水身。

  收成时正好,寒暖气初匀。

  自此过从乐,诸公莫厌频。

  13、齐天乐(秋兴)(宋代-史达祖)

  阑干只在鸥飞处,年年怕吟秋兴。断浦沉云,空山挂雨,中有诗愁千顷。波声未定。望舟尾拖凉,渡头笼暝。正好登临,有人歌罢翠帘冷。

  悠然魂堕故里,奈闲情未了,还被吹醒。拜月虚檐,听_坏砌,谁复能怜娇俊。忧心耿耿。寄桐叶芳题,冷枫新咏。莫遣秋声,树头喧夜永。

  12、秋日述怀(宋代-朱淑真)

  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我因无好况,挥断五湖秋。

  15、木兰花慢·渐吾乡秋近(宋代-李曾伯)

  渐吾乡秋近,正莼美、更鲈肥。顾安得相从,征帆衔尾,飞盖追随。南中眼前事势,正相持、边腹一枰棋。将谓灯明月暗,笑谈共和韩诗。谁知。催上王畿。无计可,挽留之。想翠微深处,倚楼日望,天际人归。中流江涛衮衮,藉烝徒、共楫属之谁。回首西风过雁,料君为我兴思。

  16、试秋衣有感(宋代-周密)

  鬓霜吹不去,三见雁南飞。落叶已如此,倦游犹未归。

  愁生慈母线,尘化主家衣。耕钓真良策,初心不可违。

  17、秋闺怨(宋代-曹勋)

  忧勤番作妒,险詖自为才。

  赵瑟弦初绝,秦筝曲更哀。

  蛛纲罗妆鉴,庭芜暗玉阶。

  听鸡虽自误,辞辇却成非。

  犹谢昭阳月,时来照寝衣。

  18、西楼秋晚(宋代-范成大)

  楼前处处长秋苔,俛仰璇杓又欲回。

  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

  晴日满窗凫鹜散,巴童来按鸭炉灰。

  19、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宋代-黄庭坚)

  乐天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

  只欠小絩蛮素在,我知造物爱公深。

  20、秋日山斋书怀(唐代-刘沧)

  启户清风枕簟幽,虫丝吹落挂帘钩。蝉吟高树雨初霁,

  人忆故乡山正秋。浩渺蒹葭连夕照,萧疏杨柳隔沙洲。

  空将方寸荷知己,身寄烟萝恩未酬。

  21、秋心五首 其一(近现代-康有为)

  峰峦无数著楼台,老木荒僵春气回。夜读道书晨叩齿,秋心忽见万红开。

  22、秋望寄王使君(唐代-贯休)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秋天的古诗11

  1、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2、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5、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6、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7、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8、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0、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1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1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15、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16、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1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18、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19、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1、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22、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2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4、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25、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2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秋天的古诗12

  1、《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8、《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9、《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0、《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1、《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3、《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4、《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5、《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1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天的古诗13

  一、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秋天山水的名篇了,提起秋天,必有一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首诗主要写的就是在秋雨刚停,天空放晴的傍晚时分,群山遮映下的小山村,山村的旖旎风光和村民的淳朴风尚,让心里是十分的羡慕和向往。“空山”一词更是妙,不仅写出了人迹罕见,还写出了山谷的空旷,把怡然自得的心境和清新美丽的风景相结合,让这首诗更浑然天成。

  二、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提起这首诗,大家想到的总是第一二句,小编也是,毕竟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嘛。这首诗是李白以闺阁女子的视角来写对丈夫的思念的。女子的丈夫参军去了远方,正在战乱,虽然长安街的街头风景依旧,但是陪在自己身边人已经不在了。李白利用这首闺怨诗,不仅仅表达出了战争使很多人颠沛流离、难以相见,还表达出自己对国家时局的担忧。“万户捣衣声”,那是女子在秋天到来之际,正在为自己出门在外的丈夫制作棉衣啊。虽然这首诗通篇都在写女子思念丈夫,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是对国家战事的挂念。

  三、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中写秋景的名篇,全篇四句话,句句都是经典。首先“移舟泊烟渚”交代了的交通工具和晚上休息的地点。后面紧跟着一句“日暮客愁新”,又说自己本该好好的休息一晚了,却看到正是黄昏时节,鸟儿都开始归巢了,江上也水雾渺然。第三句“野旷天低树”主要在写景,空旷的田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都要比树还低了。最后一句“江清月近人”,此时的夜色渐深,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映在江水里,离又是那么的近。此时天地广袤无垠,凄愁的心境也仿佛静止了。

  四、秋夕 〔唐代〕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得不到宠幸的宫女在宫中的凄惨生活。夜已经很深了,天气渐渐凉爽,本该休息了,可是她正拿着“轻罗小扇”扑着流萤。她远远地眺望着天空中的牵牛织女星,向往着一段真挚却不可能的爱情。她已经进了宫,皇帝对她又不宠爱,自己就只能静静地呆在这深宫小院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五、登高 〔唐代〕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这首诗虽然是在描写秋天的寒冷和凄清,但是由秋及人,有感而发。自己年老体弱多病,只能拖着病体,独自登上高台。落叶在秋风的洗礼下,萧萧的.落下。远处长江又奔流不息、滚滚而来。抒发了异乡怀人的情感和苦闷的心头,虽然着重刻画了秋天凄凉冷清的美景,但是字字哀情、柔肠千愁无以言说。

  六、秋词二首·其一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这首诗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并没有写秋天的哀愁。是因为前途一片大好,国泰民安吗?并不是,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的作品。他一直在极力言说秋天的美好,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抱怨,这样的境界,让人着实有点佩服刘禹锡的处世之道了。读这首诗,感觉到的不是秋天的凄清哀婉,取而代之的是秋高气爽,白鹤飞到了云霄之上,给予了读者那种旷远豁达的感受。

  七、秋晚江上遣怀 〔唐代〕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赏析:这首诗主要写的就是一个人驾着小船四处漂泊,遨游于天地之外。虽然自己的病还没有痊愈,梦里也经常见到家乡,但是已经老了,回不到小时候了。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对童年的追忆,表达了如果自己现在还能回去,一定不会虚度光阴的决心。

  八、中秋月 〔唐代〕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赏析:这首诗主要是在写战乱时期,年轻壮汉都去边塞保家卫国了,在深宫小院里失宠很久的胡姬只能自己独坐,没法去边塞的老将领在城楼远眺。这轮明月照着多少人的断肠愁思啊,连居住在月亮上的玉兔和桂花树都数不清。都说这秋天最是聚少离多,都是因为这一轮皎洁的明月啊。看着月亮投映到地面的清辉,心中的哀愁思绪已经绕遍了天涯海角。 九、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赏析:这首诗是在秋天到来之际,登山远眺,怀念以前的朋友。北山上白云万里,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有隐者自居。我一个人登上山峰,美好的心情因为大雁南归而破灭了。我今天兴致起是因为秋高气爽,愁绪满怀又是因为快到傍晚了。时常能看见从山里回村的人,他们从容不迫。而我在深深地思念你,还记得之前的约定。什么时候能再一次一起喝酒,一起在重阳节酩酊大醉呢?

  十、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赏析:谢脁北楼是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时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登览的胜地。李白在政治上被权贵排挤,不得不弃官而去之后,一直处在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在这秋风寂寥的时节,他不由得想到谢脁。谢脁和自己的经历是多么相像啊,自己又机缘巧合的重游了故地,心中更是凄惨沉闷。秋色苍茫,梧桐也萧萧,自己只能深深地缅怀。

秋天的古诗14

  1、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

  2、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4、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李商隐《菊花》

  7、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8、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9、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12、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3、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15、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6、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7、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18、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9、枕簟溪堂冷欲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20、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1、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

  22、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2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4、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6、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7、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8、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29、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0、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秋天的古诗15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

  (2)春朝:春天。

  (3)排:推开。

  (4)碧霄:青天。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秋天的古诗】相关文章:

秋天的古诗10-19

(精选)秋天的古诗07-13

秋天的经典古诗02-10

秋天的古诗09-13

有关秋天的古诗03-28

[推荐]秋天的古诗10-26

关于秋天的古诗(精选)03-20

秋天的诗句古诗06-05

(精选)关于秋天的古诗05-23

描写秋天古诗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