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节的古诗

时间:2024-10-22 18:05:07 古诗词 我要投稿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5篇(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5篇(精选)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

  《中秋待月》

  作者: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不见月》

  作者:罗隐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中秋月》

  作者:马戴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

  冷搜骊颔重,寒彻蚌胎深。

  皓气笼诸夏,清光射万岑。

  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秋宵月下有怀》

  作者: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月》

  作者:裴说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望汉月》

  作者: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中秋十五夜寄人》

  作者:齐己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

  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

  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八月十五夜玩月》

  作者: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长安秋夕》

  作者:戎昱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中秋》

  作者: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秋夜月》

  作者:柳永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

  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

  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长相思》

  作者:柳永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南斋玩月》

  作者: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2

  一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二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三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四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五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六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七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唐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八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九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3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注释

  ⑴太常引:词牌名。

  ⑵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⑶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苏轼《洞仙歌》词:“金波淡,玉绳低转”。

  ⑷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甘子布《光赋》:“银河波曀,金颸送清,孤圆上魄,飞镜流明”。李白《把酒问月》:“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⑸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说,她后来“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⑹被白发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诗意。

  ⑺“斫去”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对月》诗中“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意。斫:砍。桂:桂树。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酉阳杂俎》载:“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遂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中秋旅思】

  台湾民谣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描写中秋的好诗词

  关于中秋的好诗词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注释

  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⑶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⑷鸦:鸦雀。

  ⑸冷露:秋天的`露水。

  ⑹尽:都。

  ⑺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⑻落:在,到。

  写作背景

  此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4

  水调歌头

  浩渺一轮月,辉烁策云收。

  楼台水榭歌满,约客久凝眸。

  波漾秦淮灯影,棹泛星河萤梦,划破楚天秋。

  风拂画船韵,轻递水云悠。

  倚阑角,听水调,浴光柔。

  华年光景,融得诗魄可堪酬?

  不若盈亏有数,聚散萍踪无定,买醉趁风流。

  箫史乘龙去,蟾阙与君游。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5

  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5、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6、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8、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9、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10、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1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7、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18、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19、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20、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21、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22、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2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5、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2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7、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2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9、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4、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3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3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8、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39、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40、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41、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2、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3、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4、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5、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6、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7、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8、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9、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50、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1、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2、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3、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4、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55、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57、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8、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9、对风鹊残枝,露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60、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6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栖鸦,冷露无声湿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7

  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中秋

  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三、关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四、夜静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六、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七、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 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十、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一、秋宵月下有怀

  唐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二、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 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十三、中秋月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十四、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中秋月

  唐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8

  1、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2、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3、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4、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解析: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5、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解析: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9

  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3、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4、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6、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9、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0、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1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1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6、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17、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18、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19、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20、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0

  1、【中秋】

  风落梧桐叶叶愁,凄然灯火映帘钩。

  三杯酒可通大道,一醉何妨梦也秋。

  2、【中秋对月】

  窗前执笔意迟迟,愁向冰轮不自持。

  一夜诗成无别句,乡思写罢写相思。

  3、【中秋对月用前韵】

  婵娟今夜出楼迟,万里清光细护持。

  但洒相思与天地,不教我我独相思。

  4、【中秋对月】

  一曲栏杆秋水清,谁家明月照离情。

  人间多少相思句,不到今宵写不成。

  5、【中秋】

  嫦娥送我相思月,我取相思作苦吟。

  一片清光千古影,天涯何处供登临?

  6、【中秋怀人】

  向隅孤独酒,望处寂寥烟。

  玉镜重开夜,相思又隔年。

  千声秋细细,万影月娟娟。

  零落故人久,梦来何处边?

  7、【中秋】

  美景良晨得,此宵魂魄迷。

  清光千水照,乌鹊一枝栖。

  有菊知秋好,无云觉月低。

  蟾宫听桂子,梦近故园西。

  8、【中秋望月】

  三五九霄静,长空一镜磨。

  千秋今日好,万里客愁多。

  灯耀寒虫聚,夜晴征雁过。

  谁家笛声起,吹冷桂婆娑。

  9、【秋渔艇丽人《中秋夜》并用原玉】

  此夜情怀何处通?人间秋影正当空。

  梧桐生露芦吹雪,月色成霜浪鼓风。

  千里乡关来梦底,一宵愁绪入杯中。

  怎堪怅恨与虫诉,时缺时圆太遽匆。

  10、【中秋】

  明镜倩谁双手赠,空知望处有琼楼。

  九霄澄静十分月,万里凄清一半秋。

  酒醉书前堪入梦,诗来眼底独成愁。

  衣单风冷将何去,送我广寒宫里游。

  11、【十五夜望月】

  疏帘不碍举头望,云薄风清永夜幽。

  天上何年初有月,人间几日始生愁。

  月因十五疑鸾镜,岁已廿三悲寡俦。

  蓬矢桑弧皆梦事,一生终为稻粱谋。

  12、【中秋】

  渐觉楼台霜露侵,也知圆缺不由心。

  一秋阴魄落千水,尽夕清辉披万岑。

  月到人间知句瘦,夜过雁影转思深。

  何须强说天凉好,有酒无朋且独斟。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2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彩云追月/中秋》 (当代)刘周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凤鸟还巢,更无狼烟

  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

  云藏潜龙,月隐寒宫

  云须染彩,月洒光晕

  彩云追月,云掩秋空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

  才现欢欣,又惹愁生

  此忧谁解?谁是知音?

  且饮此杯,共语升平

  良辰易逝何如梦。

  ——根据《彩云追月》乐曲填词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3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关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軿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秋宵月下有怀

  唐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 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中秋月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唐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代: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尾犯·甲辰中秋

  宋代:吴文英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

  中秋月

  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唐)权德舆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思乡

  (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金·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4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故人何惜乎故乡。”

  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描绘了人生短暂的悲凉,以及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词中抒发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句,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赏月时的愁思和寄托。

  2. 《广陵散·别后不知君远近》——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与上面那首苏轼的作品基本同出一辙,但它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孤独和无奈。词中“别后不知君远近”的哀思,以及“把酒问青天”的颓废气息,既反映了作者的心境,也折射出当时的时代背景。

  3.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短诗,简单而又朴素,充满了对故土、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熟悉的场景:夜晚独自一人,注视着窗外的明月,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思念远方的`亲人。

  4. 《中秋月》——王安石。

  “家家色贡酒,处处闻笙歌。夜夜明月带秋千,人人伴我同归乡。”

  这首诗歌抒发的是人们在中秋佳节时的喜悦和团聚之情。王安石将中秋节的热烈气氛和欢庆场面形象地描绘出来,让读者在诗中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5. 《山中夜景》——杜甫。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杜甫的这首诗以明月为主题,将它和天山、云海、长风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大自然的壮阔和深邃。诗中所表达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感慨,也让人不由地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虚无。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古代文人们用诗意和笔墨,为我们留下了一朵朵绚烂的诗篇,让我们在赏月、品茗之余,也感受到了诗情画意的美好。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15

  第一首:《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第二首:《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第三首:《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首:《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第五首:《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第六首:《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第七首:《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第八首:《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第九首:《中秋夜玩月》

  唐唐彦谦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第十首:《中秋禁直》

  唐韩偓

  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

  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

  天衬楼台笼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

  长卿只为长门赋,未识君臣际会难。

  第十一首:《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唐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第十二首:《中秋夜不见月》

  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7

  今夜是中秋

  月亮,你,我,同在一棵树下,

  今夜是中秋,

  我有思念你的.心,你有爱我的心境,

  今夜是中秋,

  爱之情操在心际蝉翼求偶。

  今夜是中秋

  路的尽头,是你,是我,行走方向。

  中秋待月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

  中秋越台看月

  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中秋节的古诗】相关文章:

【精选】中秋节古诗09-14

中秋节的古诗06-16

中秋节的古诗(精选)06-16

中秋节古诗07-08

(精华)中秋节的古诗07-03

【集合】中秋节的古诗07-03

【必备】中秋节的古诗07-06

(精)中秋节的古诗07-10

关于中秋节古诗04-06

中秋节的古诗【推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