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荷花的古诗

荷花的古诗

时间:2024-10-23 10:38:47 古诗词 我要投稿

荷花的古诗【优秀】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花的古诗【优秀】

荷花的古诗1

  水龙吟白莲宋·周密

  素鸾飞下青冥,舞衣半惹凉云碎。

  蓝田种玉,绿房迎晓,一奁秋意。

  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

  想鸳鸯、正结梨云好梦,西风冷,还惊起。

  应是飞琼仙会。倚凉飚,碧簪斜坠。

  轻妆斗白,明珰照影,红衣羞避。

  霁月三更,粉云千点,静香千里。

  听湘弦奏彻,冰绡偷剪,聚相思泪。

荷花的古诗2

  隔浦莲荷花史达祖

  洛神一醉未醒,俯鉴窥红影。万绿深相卫,西风静,不放冷。

  侵晓鸥梦稳,非尘境。棹月香千顷,锦机靓。

  亭亭不语,多应嗔赋玉井。西湖游子,惯训雨愁烟恨。

  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萦损。

  祝英台近荷花高观国拥红妆,翻翠盖,红影暗南浦。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闲,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

  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荷花的古诗3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采莲曲二首 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子 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莲 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自注:莲:怜,双关。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女冠子》 唐.欧阳炯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

  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的古诗4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唐·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荷花的古诗5

  1、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孟郊《乐府三首》

  2、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3、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郑谷《莲叶》

  4、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李珣《南乡子》

  5、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白居易《咏菊》

  6、晚来妆面胜荷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7、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皇甫松《采莲子》

  8、莲子已成荷叶老。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9、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10、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11、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刘商《咏双开莲花》

  12、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13、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1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荷花的古诗6

  《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全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优美隽永的生动图画。我们仿佛能通过这首诗看到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下,一群自由自在的鱼儿在欢快嬉戏,甚至可以想象得到采莲船上的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魏晋南北朝时,在皇家贵族及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荷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高潮阶段。这一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以荷花为题材的诗、词、歌、赋、曲等文学作品,赏荷、采莲也成为一种社会参与性极其广泛的民间风俗活动。

荷花的古诗7

  采莲曲唐·张籍

  秋江岸旁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竞前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藉,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荷花的古诗8

  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3、友人致电来,邀我游苑址。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访莲》

  4、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吴均《采莲》

  5、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欧阳修《采桑子》

  6、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萧纲《采莲曲》

  7、菊暗荷枯一夜霜。——苏轼《浣溪沙咏橘》

  8、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9、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荷花的古诗9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以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荫,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荷花的古诗10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3、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4、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南柯子》

  5、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6、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身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种莲》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8、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蒋捷《燕归梁风莲》

  9、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沈约《咏新荷应诏》

  10、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荷花的古诗11

  竹外牡丹花

  宋—韩淲

  雨竹上山翠,唐家河漾水香。

  Deoria两步远,人饮一碗长。

  不以扶头去,其如扫迹藏。

  敬惠才阴之木,白水又传黄。

  白牡丹花

  宋—释居简

  千亩澄漪不必耕,移根北埔未曾耘。

  镰叶何方白雪遍,翠盖不齐踏香花。

  观荷有感于

  宋—吴芾

  自有东湖知几年,牡丹花今日尚依然。

  堪嗟世事时时改,只有牡丹花岁岁妍。

  牡丹花

  宋—郑清之

  一样娉婷绝代无,水宫鱼贯出琼铺。

  缘何买得凌波女,为有荷盘万斛珠。

  咏牡丹花

  宋—孔平仲

  一花一叶自相连,待得花开叶已圆。

  应为施朱嫌太赤,故将嫩绿间婵娟。

  牡丹花

  宋—徐元杰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

  仿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题牡丹花

  明—王汝玉

  鉴湖烟月不胜春,十里白雪照水新。

  汀鹭沙鸥俱未识,折芳应误浣溪人。

  看牡丹花

  清—彭孙贻

  风吹荷芰香,任把芙蕖嗅。

  香是风所为,花是香生就。

  牡丹花辞

  清—钱谦益

  露集枝条玉不分,如规碧叶动成纹。

  藕身到底终须折,一片冰心付与君。

  如梦令—牡丹花

  清—许德蘋

  落日亭亭烟暮。一棹出花迷路。

  听唱采莲歌,声在鸥波深处。

  沙渡。沙渡。香梦好圆鸳鹭。

  倦寻芳—牡丹花

  清—朱彝尊

  堂依万柳,丽草田田,别有金谷。

  卷就新筒,只少手擎纤玉。

  几阵凉飔翻叶白,依然骤雨跳珠绿。

  石栏斜,看鱼吹细浪,扇摇芳鞠。

  试添个、江南舴艋,任搅红衣,不必濡足。

  更忆西湖,十里冷香飞逐。

  偏是风前蝴蝶住,但无人处鸳鸯浴。

  又争如,陌尘飞,马蹄归促。

  惜奴娇—牡丹花

  清—庄棫

  红晕脂痕,照出水、新妆靓。

  幽情共、绿云低映。

  一曲西洲,谁采取、亭亭影。

  人静。对西风、凌波自省。

  水佩风裳,偏又报、凉秋信。

  舞衣冷、幽香满径。

  压鬓谁簪,枉负了、闲心性。

  漫咏。泛一舸、田田万柄。

荷花的古诗12

  朝代:宋代

  作者: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盛爱 一作:甚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荷花的古诗13

  惜莲花

  朝代:唐朝|作者:崔橹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荷花芙蓉

  朝代:明朝|作者:徐渭

  荷花粉面芙蓉绯,貌两美人谁比伊。酒肆相如倍卓氏,扁舟西子伴鸱夷。

  四望亭观荷花

  朝代:宋朝|作者: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黄子陂荷花

  朝代:唐朝|作者:唐彦谦

  十顷狂风撼曲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人。

  残莲花

  朝代:唐朝|作者:崔橹

  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荷花

  朝代:宋朝|作者:秦观

  方塘收雨脚,落日半遥岑。

  芙蕖净娟娟,丽服抚翠衾。

  无言意自远,欲渡秋水深。

  缅怀平生人,对此讵可寻。

  弄芳惜晼晚,酒至谁与斟。

  天涯有归云,聊寄相思心。

  心开获清赏,芙蕖一何绮。

  美人艳新妆,敛袂照秋水。

  端如荡子事,顾自良家子。

  黄金选燕赵,摇落对江沚。

  薄暮风雨来,独立泪如洗。

  望君君讵知,倾宫定谁似。

  题荷花画屏

  朝代:宋朝|作者:张镃

  芙蓉世界水为宫,宴处铿双沸鼓钟。

  后乘舞妃香十里,月寒谁见晓骑龙。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词牌名:渔家傲|朝代:宋朝|作者:晏殊

  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

  美酒一杯留客宴。拈花摘叶情无限。争奈世人多聚散。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

  荷花·别岸香风起

  朝代:宋朝|作者:宋祁

  别岸香风起,横塘夕雾开。

  歌须静婉至,步忆贵妃来。

  折藕冰丝剩,翻荷孔盖回。

  曾经佛图咒,解厌柏梁灾。

  盛府开为幕,骚人借作媒。

  谢才方丽句,卓寡比愁腮。

  有薏缘谁苦,名莲固自猜。

  簪形侵宝髻,烛柄近宫煤。

  游羡龟巢密,看防漏叶催。

  使君迷已久,落晚且徘徊。

  感白莲花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

  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

  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陈根与故叶,销化成泥尘。

  化者日已远,来者日复新。一为池中物,永别江南春。

  忽想西凉州,中有天宝民。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

  已忘乡土恋,岂念君亲恩。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

荷花的古诗14

  《采莲赋》

  【南朝】萧绎(梁元帝)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荷花的古诗15

  《小池》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简介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翻译/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赏析/鉴赏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与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地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及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今译]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赏析]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荷花的古诗】相关文章:

荷花的古诗05-04

荷花的古诗03-03

【热门】荷花的古诗03-03

荷花的古诗(热门)10-22

赞美荷花的古诗02-04

荷花有关的古诗06-27

有关荷花的古诗05-22

有关荷花的古诗句02-20

荷花的古诗15篇03-03

荷花的古诗14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