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小升初古诗

小升初古诗

时间:2024-11-26 09:21:53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小升初古诗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升初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升初古诗

  小升初古诗 篇1

  1、默写古诗《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北京小升初

  (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

  3、补充诗句,填写出处、作者,并选择正确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写序号)是表达友情的;____(写序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4、古诗默写

  (1)( ),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唐李贺)

  (2)春种一粒粟,( )。(《悯农》唐李绅)

  (3)( ),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4)牧童骑黄牛,( )。(《所见》清袁枚)

  (5)(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宋杨万里)

  5、古诗默写

  (1)远芳侵古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 ),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3)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4)( ),笼盖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5)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6、古诗词填空:

  1,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8,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元日》)

  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0,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参考答案】

  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

  3、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唐李白

  ②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③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别董大》唐高适

  ①③④/②

  4、答案:(1)生平不敢轻言语

  (2)秋收万颗子

  (3)儿童散学归来早

  (4)歌声振林樾

  (5)泉眼无声惜细流

  5、答案:

  (1)晴翠接荒城

  (2)篱落疏疏一径深

  (3)门泊东吴万里船

  (4)天似穹庐

  (5)夜深篱落一灯明

  6、 1,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2,九曲回肠万里沙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今我来思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6,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孤村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8,春风送暖入屠苏总把新桃换旧符

  9,应是嫦娥掷与人

  10,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小升初古诗 篇2

  一、《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直译:泉眼无声的,好像很珍惜似的细细流着泉水,树荫映照着池水,仿佛也无限喜爱这柔和明丽的水面。小小的嫩荷刚刚露出一个紧裹着的尖角,就已经被戏水的蜻蜓发现,立在上面歇息了。

  2、 这首诗写得就好像一幅花鸟鱼虫的画一样,画面中,池,流,荷,蜻蜓层次丰富,生机盎然。

  3、 相关考题:

  (1) 组词

  惜( )昔( ) 池( ) 驰( )

  (2) 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的意思是(珍惜)

  (3) 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晴”的意思是(喜爱晴天)

  (4) 杨万里是(宋)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一个多产诗人。

  二、《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直译: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泗水河边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看那无边的大地一时间都换上了新装。在春游中很容易认识了东风的面容,因为春天总是百花吐艳,万紫千红的。

  2、 作者: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3、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在一个晴朗日子里,诗人在泗水河寻春的情景。后两句写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处处一片春的气息。

  4、 相关考题。

  (1) 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风和日丽的日子)

  (2) 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平常)

  (4) 《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渔歌子》——唐朝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直译:西塞山下,白鹭掠过,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更是肥美。戴着青竹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都不想回家。

  2、作者:张志和,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渔歌子》共五首,流传最广。这首诗通过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期望自己永远隐居江湖,向往自由生活,享受人间乐趣的心情。

  3、 相关考题

  (1) 张志和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烟波钓徒)

  (2) 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第二句,表现了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第三句运用了( 借代)的修辞方法,第四句描写了捕鱼人的(捕鱼的情态,乐而忘归)

  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朝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直译:西湖到底是处在六月中,风光与其他时节都不同。连天的荷叶无边无际,格外碧绿,映照着阳光的荷花,也异常红艳。

  2、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是夏天,作者选用的景物是荷花。前两句写诗人面对六月的西湖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后两句抓住了与四时风光不同来描述。

  3、 相关考题。

  (1)“晓出”的“晓”指的是(早晨)

  (2)“别样”的意思是(特别)

  (3)这首诗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西湖)。

  (3)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色,你从哪句诗能够看出来?

  五、《赠花卿》——唐朝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直译: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里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

  2、《赠花卿》意思就是(以此诗)赠送给花敬定。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指天宫,实指皇宫。

  3、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小升初古诗 篇3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躺。

  古诗赏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小升初古诗 篇4

  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 》中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春日》)、(《春晓》),诗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小池》)、(《所见》),诗句是: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山行》)、(《山居秋暝》)诗句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江雪》)、(《咏梅》)诗句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6、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赞美柳树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赞美小草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赞美春雨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借物以赞美人的一种精神的诗句: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具有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特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具有坚韧不拔的特点。)

  借物喻人的诗还有:(《画菊》)诗句是:(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夏日绝句》,诗句是:(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9、《游子吟》,诗句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1、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在《七步诗》写道:(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3、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诗句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诗句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过零丁洋》),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大李杜)。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作者爱国之情)。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绝句》)和(《望岳》)。

  15、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

  如李白的《赠汪伦》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6、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

  17、“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长歌行》)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向上)。

  18、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描绘了一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画。

  19、“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词牌名),你知道的词牌名有(《浪淘沙》、《忆江南》、《浣溪沙》、《蝶恋花》) 。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卜算子 咏梅》,词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

  21、回忆《泊船瓜洲》,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个字最精彩?请说明理由。

  (“绿”字写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22、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自度其足 (读作duó测量的意思) 忘持其度 (读作dù量好的尺寸)

  23、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 杜 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 柳宗元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 孟浩然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 杨万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白居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 苏 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 叶绍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 张志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1、填上诗句与人名和适当的词语。分别用上“银装素裹、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浩如烟海、尽收眼底、由衷”等词。

  (1)我国的古诗(浩如烟海),读了高鼎写的《村居》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的风光(尽收眼底);我们自然就想到了赞美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读到夏天,我们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杭州西湖的独特风光。提及到秋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更点出了秋天的无限风光。在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你更会(由衷)地赞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真把冬写绝了。

  (2)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回味无穷),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他还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升初古诗 篇5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 淡荡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4)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

  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7)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8)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9)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10)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11)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12)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13)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4)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5)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6)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小升初古诗 篇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6.青春:绿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8.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

  古诗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浦起龙《读杜心解》)。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小升初古诗 篇7

  登鹳雀楼【译文】

  白日依山尽, 红日依傍着青山落下,黄河滔滔

  黄河入海流。 向东海奔流。要想达到目力的极限,

  欲穷千里目, 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更上一层楼。

  汪释

  ①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因常有鹳雀栖息在上,因此叫鹳雀楼。楼有三层,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为登临胜地。后被河水冲毁,现又重修。②依:依着,靠着。③尽:沉没,消失。④穷:尽,达到极点。⑤更:再。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意境非常开阔。诗的前两句,写了所见景色:一轮红日依傍着连绵的群山西沉了,汹涌澎湃的'黄河从西而来,又向东海滚滚流去,这是多么壮观的 景象啊!接着诗人展开想象,要想看到的更远的景物,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这两句写登楼所引起的联想,包含很深的哲理,它启示人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 得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不断攀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考点针对训练】

  一、变色龙。(多音字注音组词)

  尽

  更

  二、咬文嚼字。(解释下列词语)

  1.白日:______ 2.千里目: ______

  3.穷:______

  三、名句赏析。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_____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古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另两句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古诗 篇8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5、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7、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9、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0、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3、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4、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5、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6、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8、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9、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1、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2、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3、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5、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6、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7、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8、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9、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50、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5、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6、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8三衢道中(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59、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2、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63、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5、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6、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7、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6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9、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70、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71、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2、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小升初古诗 篇9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悯农二首》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悯农二首》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0、《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6、《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19、《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0、《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21、《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2、《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2、《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3、《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4、《渔歌子》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5、《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6、《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7、《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8、《秋思》[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易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9、《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0、《浪淘沙》[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2、《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3、《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6、《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7、《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8、《春日》朱熹胜 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9、《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进红丝几万条。

  40、《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41、《小儿垂钓》胡令 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2、《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3、《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6、《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7、《马诗》[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8、《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9、《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50、《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1、《鸟鸣涧》[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2、《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3、《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4、《石灰吟》[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5、《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5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 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57、《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8、《浣溪沙》[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小升初古诗 篇10

  文学常识积累:小学生必背古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①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②《江南》汉乐府民歌

  1、田田:莲叶浮水之貌。

  2、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

  1、注释:

  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绿色的宝石,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⑶妆成:装饰或打扮。

  ⑷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浮的柳枝。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似乎。

  2、“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条比做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柳条也是绿色的;它们的形状相似——细长。

  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4、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示例:春风不说话,只用那轻柔的手,弹拔掉月光上挂着的冰凌;春雨不说话,只用那温柔的手,洗去阳光披裹着的积雪;春光不说话,只用那灵巧的手,牵来一道彩虹,绿了草,红了花……啊,着春风,这春雨,这春光,令人永远地陶醉。

  小升初古诗 篇11

  语文古诗冲刺试题 班级 姓名

  1. 红掌拨清波。

  --《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 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北朝民歌

  3. 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 谁言寸草心,

  --《游子吟》唐·孟郊

  8.小时不识月, 又疑瑶台镜, 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 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唐·李白

  9.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日》北宋·王安石

  10.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1.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2.两岸猿声啼不住,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14.黑云翻墨未遮山,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15.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南宋·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17.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悯农》唐·李绅

  18.不知细叶谁裁出,

  --《咏柳》唐·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20. 春风花草香。 沙暧睡鸳鸯。

  --《绝句》唐·杜甫

  21.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22. 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3.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

  --《鹿柴》唐·王维

  24.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凉州词》唐·王翰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26.秦时明月汉时关,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2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唐·李白

  2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山行》唐·杜牧

  29.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汉乐府

  30. 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31.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唐·王维

  32.墙角数枝梅, 遥知不是雪,

  --《梅花》北宋·王安石

  33.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石灰吟》明·于谦

  34.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35.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本自同根生,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3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唐·刘禹锡

  37. 蒌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

  38.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39.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乐游原》唐·李商隐

  4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

  4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4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

  --《塞下曲》唐·卢纶

  43.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浪淘沙》唐·刘禹锡

  44.西塞山前白鸳飞, 青箬笠,绿蓑衣,

  --《渔歌子》唐·张志和

  45.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江雪》唐·柳宗元

  4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游园不值》唐·叶绍翁

  4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48.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清·郑燮

  49.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50.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枫桥夜泊》唐·张继

  小升初古诗 篇12

  一、选择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_____”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_____。 A 、 似曾相识鸟归来 B、似曾相识雁归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_____。

  A、 曹操 B、曹丕 C、曹植

  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_____。 A 、花重绵阳城 B、花重锦州城 C、花重锦官城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_____。 A 、《游园不植》 B、 《春望》 C、《春夜喜雨》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_____的诗句。 A、王勃 B、李白 C、王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_。”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 B、 汗青 C、汗清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_____。”是王昌龄的诗句。

  A 、 阴山 B、边关 C、燕山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_____。

  A 、 因为 B、坐下 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_____。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_____的诗句。

  A 、 王维 B、王之涣 C 、王勃

  12、《天净沙 · 秋思》的作者是元代_____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_____。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_____。

  A 、春色 B、梨花 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_____的《无题》。

  A 、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出自杜甫的_____。

  A、《茅屋为秋风所破》 B、《登高》 C、《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_____的诗句。

  A 、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_____。

  A、红色 B、红花 C、树叶

  19、“海上生明月。_____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A 、天地 B、天下 C、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_____的 《别董大》。

  A、高适 B、王昌龄 C、王勃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指的是_____ 。

  A 、李延年 B 、李龟年 C、李贺

  22、“别时容易见时难“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分别是_____。

  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隐

  23、下面哪一组不是“唐初四杰”中的人物_____。

  A、王昌龄、 王维 B、骆宾王、杨炯 C、王勃、卢照邻

  24、分别号称“诗仙”、“诗圣”、“诗鬼”的诗人是_____。

  A、李贺、杜甫、李商隐 B、李白、李贺、杜甫 C、李白、杜甫、李贺

  25、被人合称“王孟”的诗人是_____。

  A、王维、孟浩然 B、王昌龄、孟浩然 C、王勃、孟郊

  2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_____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_____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28、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_____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29、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_____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E、庐山

  3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 _____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E、圣诞节 3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 _____ A、白居易《忆江南》 B 、苏轼《水调歌头》 C、李白《古朗夜行》 D、杜牧《秋夕》

  E、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F、韦应物《滁州西涧》

  32、以下哪一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_____ 。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春潮带雨晚来急 E、春风又绿江南岸 F、春来江水绿如蓝

  33、以下最能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 _____ A、落花时节又逢君 B、朝辞白帝彩云间 C、闻郎江上唱歌声 D、劝君更尽一杯酒 E、青春作伴好还乡 F、山外青山楼外楼

  3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_____ A、热爱自然 B、人事辛酸 C、报效祖国 D朋友之情 E、母子情深 35、李绅《悯农》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揭露的是 _____ A、遇到大灾害 B、干活不努力 C、制度不合理 D有志难报国

  36、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山重水复疑无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缘身在此山中。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37、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A、润物细无声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欲把西湖比西子

  38、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这首诗是( )

  A、叶绍翁《游园不值》 B、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C、杜甫《绝句》

  39、以下哪一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春潮带雨晚来急 E、春风又绿江南岸 F、春来江水绿如蓝

  4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41、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下一句( )。 A、白云生处有人家 B、白云升处有人家 C、白云深处有人家 42、“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是指( )。 A 、杭州 B 、苏州 C、徐州

  43、“江上往来人,但爱( )鱼美。”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 A、鲑 B、鳜 C、鲈

  44、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描写的( )的景色。 A、春季 B、夏季 C、秋

  45、《敕勒歌》是( )( )。

  A、《北朝民歌》 B、《南朝民歌》

  C、歌唱北方人民破敌卫国的壮志

  D、描绘大草原辽阔的壮观之美

  46、唐朝诗人中被后人誉为“小李杜”的“小李”是( )。

  A、李商隐 B、李煜 C、李贺

  4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与这诗句相关的正确选项有( )( )。

  A、王翰《凉州词》诗句 B、抒写了悲愤的情怀

  C、抒写了悲壮的情怀 D、王昌龄《凉州词》诗句

  48、下列不是咏叹梅花的句子有(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E、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9、以下错误的是( )

  A、晚唐诗人骆宾王《咏鹅》一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白鹅在水上嬉戏的情景。

  B、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最能表现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诗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秋浦歌》、《将进酒》、《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都为李白所作。

  D、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胡令能同为唐代伟大诗人。

  50、以下正确的是( )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李白的《春日》。

  B、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称羡扬州瘦西湖的美。

  C、“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的“客”指的是贺知章。

  D、“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就是说黄四娘家门前的小溪两边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

  二、选择题,部分超纲

  1、“万马齐( )究可哀”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

  A.喑 B.咽 C.谙 D.鸣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此诗句中“黄鹤楼”在今( )境内。

  A.湖北省 B.湖南省 C.江苏省 D.山东省

  3、“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根据( )改写的词。

  A.王之涣的《凉州词》 B.王翰的《凉州词》

  C.王昌龄的《出塞》 D.王之涣的《出塞》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像( )那样的将士。

  A.张飞 B.李广 C.霍去病 D.岳飞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 )的诗句。

  A.岳飞 B.辛弃疾 C.苏轼 D.文天祥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别( )时的诗句。

  A.李白 B.高适 C.孟浩然 D.杜少府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就是现在的( )。

  A.端午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别董大》。

  A.岑参 B.高适 C.王昌龄 D.杜甫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 )的诗句。

  A.孟浩然 B.贾岛 C.孟郊 D.杜牧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出自( )一诗。

  A.《江南春》 B.《春日》 C.《夏日绝句》 D.《清明》

【小升初古诗】相关文章:

小升初古诗文08-20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古诗集10-16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08-21

广益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绝句》考点解析11-19

小升初作文11-16

很经典的古诗03-11

经典的古诗06-12

古诗05-26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