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

时间:2023-03-10 09:27:39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1

  一、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在战事连绵中久盼亲人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由_______

  到________ 。

  5、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从各地多年中考试题中精选编辑,含答案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2

  《望岳》

  (主题:诗篇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含有拟人的意味,作者赋予自然以人的感情说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既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割”字炼得极好,这里作者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朋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高峻挺拔,遮天蔽日的形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作者到底“望”到了些什么?请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将你想像到的内容写成一段话。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望到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春望》

  (主题: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写春城败象,饱含哀叹;抒思乡之情,充满离愁。反映诗人忧国思乡之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A此句以乐景写哀,情景交融的表达了诗人心中感时伤世的沉痛之情。花开鸟啼本是娱人之物,但山河破碎、骨肉离散使诗人心中充满痛苦,以至于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心中忧国伤时的沉痛之情。花、鸟本无情,诗人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说春天的花朵也因感时而落泪,鸟儿也因恨别尔惊心,实际上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情景交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用“连三月”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和绵长。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石壕吏》

  (主题:表现对统治者残暴行径的揭露,对战乱造成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暮投石壕村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

  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一个儿子托人捎来信,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了。活着的这个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也就永远地长眠

  尾联“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诗人直写自己一个白发老者凭吊古事,内心沧桑沉重。“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景中有情,情中含景。尾联气韵苍凉,雄阔慷慨。

  《长歌行》

  (主题: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诗的主体由客观转到主观,语势随之陡转。青春和生命是美好的,但却是短促的,一去永不复返。歌辞的主旨在此。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野望》

  (主题:通过描写秋天黄昏以及诗人目睹归猎之景,表现诗人抑郁孤独的心情。)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早寒江上有怀》

  主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树叶飘零,北雁南飞,江上早寒,一片落寞秋景。诗人在异乡遥望、深深地眷念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主题:通过描写洞庭湖周围的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字渲染一种湿漉漉,水淋淋的气氛,给人以孕大含深,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几近坍塌;极显湖水喧嚣动荡,桀傲不驯的自然伟力。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

  《黄鹤楼》

  (主题:借景抒发诗人绵绵愁绪和思乡深情。)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送友人》

  (主题:这是一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他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他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

  《秋词》

  (主题:诗歌通过赞美秋景,抒发了宽大豪迈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鲁山山行》

  (主题: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本诗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浣溪沙》

  (主题:从嫩芽、溪水的,领悟人生应积极进取,表现作者旷达乐观、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主题:表现作者爱国激情和杀敌雄心。)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表达方式有:说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象征、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等。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03-01

古诗及赏析09-06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6篇03-01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知识点08-31

效古诗原文及赏析08-20

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11-03

项羽《垓下歌》赏析_古诗大全12-27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诗赏析02-20

八年级必备古诗汇总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