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古诗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九重阳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九九重阳古诗1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年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简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九九重阳古诗2
满江红·喜遇重阳
【宋】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九九重阳古诗3
《九九重阳》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作者介绍: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九九重阳古诗4
重阳席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年代:唐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园子里全是菊花的金黄色,但在其中却有一丛颜色不同,竟是白如霜雪。就象今天的`歌舞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少年一起载歌载舞。
【简析】:此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九九重阳古诗5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作者:江总年代: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简析】:江总的《与长安归还扬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发泄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年代: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简析】:这首诗的格调情趣,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平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九九重阳古诗6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作者:卢照邻年代: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此诗与王勃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九九重阳古诗】相关文章:
九九重阳的古诗10-10
九九重阳古诗【通用】11-15
(优秀)九九重阳古诗07-05
(精品)九九重阳的古诗11-30
经典九九重阳节的古诗10-10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06-12
九九重阳节古诗06-04
(精选)九九重阳节古诗07-05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