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古诗作文

古诗作文

时间:2024-11-01 11:17:55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作文【汇编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作文【汇编9篇】

古诗作文 篇1

  最近吴老师让我们把《小学生75首必背古诗》前30首背熟,同學们苦恼不已,心仿佛一下子被人给攥紧了。唉——真是古诗好似满天星,何时才能摘干净啊!

  傍晚放学回到家,我写完作业,就开始背古诗。此时,看到邻居家的小伙伴手里拿着风筝迎风放飞,我脑子一转,想到了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吃晚饭的时候,外公不小心把米粒掉在了地上,我立刻吟诵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外公不好意思地笑了,还向我竖起了大拇指。今天是感恩节,我打电话问候在远方的爸爸,我想爸爸一个人在外地很孤单,他会不会像王维一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者像王安石一样,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归乡之情?

  慢慢地,我发现背古诗好像并不难,而且我还发现了这些诗句很优美。生活中处处隐藏着诗,只要用心,我也会成为“小诗人”。我想如果明天抽查的话我一定会顺利通关的。

  第二天,语文课上,我还是惴惴不安,害怕万一卡壳闹笑话。我的身上好像突然钻进来一个小精灵,在我的心里面顽皮地跳上跳下,而且越跳越快。不好,吴老师那犀利的眼神扫向我了,看样子要让我背诵了!那小精灵似乎一下子窜到了嗓子眼儿。咦?说也奇怪,老师的眼光又移走了,嘘——总算躲过了一劫。吴老师始终没有叫我,我心中的“小精灵”终于安稳了下来。

  虽然这次我没有被抽到,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用心背古诗,这样我才不会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遗憾。

古诗作文 篇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天清晨,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去上学,却听见一个孩子在背古诗。一看,原来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同座的人都轻声赞许:“那么小的孩子就能背古诗,真厉害啊!”

  我看着那个孩子,穿着衬衫,手里拿着半个面包在那儿吃。他的妈妈在教他背古诗。“来,我说一句,你念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孩子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嗯,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再连起来背一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个孩子打了一个嗝。他妈妈说:“吃饱了吗?不想吃的`话,就扔掉好了。”说完顺手把吃剩的面包丢进了车厢的垃圾筒。

  “再来背一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粒粒……”“粒粒皆辛苦呀,连这你都不知道,意思是说每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应该珍惜,不能浪费。”这时整个车厢都安静下来,只听见那个妈妈训斥那个七岁的孩子的声音,可能这时那个妈妈感觉到车厢里的异样,停了下来,突然她瞥了见了垃圾箱里的半个面包,把头给低了下去,很快就下车了。

  这位母亲自己不遵守社会公德,却教育自己的儿女应该怎样做。为了一下一代的成长,当母亲的,请你赶快清醒过来吧!

古诗作文 篇3

  昨天上午,老师要我们回家学习并且背诵古诗。

  下午放学回家,我就去找出了那本《小学生必背古诗》学习背诵。可是,我一翻开书就遇到了问题,几个方位顺序老是弄错。我灵机一动,在手上写了东西南北这几个字。忘了的时候,我就抬起手来看一看。背了一会儿,我终于背出来了。

  我继续背下面几首古诗。可是,有好几首我也背不出来。我就拣会背的先背,不会背的放在一边,过一会儿再去背。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已经学习过了,而且我会背。但是,真的要背却回生了,卡住了。我只好再读了几遍,再背。好了,现在又背出了。

  下一首古诗比较简单,只有二十个字。我看了几遍。就想试着背。头二句我还能够一字不错地背出来。可是,到了第三句就又不行了,老是出错。我就想怎么才能够记得牢,背得出呢!再在手上写字,不好。有了,我可以抄两遍再背。对,这样做一定能够背出来的.。说做就做,我马上开始抄写了。抄好,我又读了两遍,接着再背。果然不出我所料,我还真的把它给背出来了。啊,我好高兴!

  后来,我把整本书看了一遍。我发觉自己能够背出二十多首古诗。我想其他的古诗明天再去一一背出来,直到全部背出背熟为止。

古诗作文 篇4

  你听——我们还真能听见诗人的脚步……

  语文课堂,陆游要带我走进了他的故乡——山西村。陆游诗人给我们讲述了他们故乡古朴的习俗:腊月时节的酒已经酿好,丰收的年里备足了鸡、猪禽类的鲜肉,不用担心存放问题,地处北方的山西村就是一个天然的冰箱。如果你来诗人的故乡,他们一定会盛情款待远道而至的客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谦逊的.村民时时让你感受到大地深处的朴实和热情。

  再将目光放远,山峦一层又一层地叠着。山峦间闪耀而现的河流,“叮叮咚咚”地欢笑着,像互相嬉戏追逐的孩子们。这山与山交叠,水与水相映的大山间,柳树们在河边随风而动,用柔软的发丝轻抚水面,漾起一层又一层的水波。再看看旁边那那鲜艳的花朵吧,一笑就笑个花枝乱颤。

  就这样,你会突出发现又一个小村藏在这里了——这真不愧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还没有进村,你就能听见诗人故乡悠扬的笛声与欢快的锣鼓。

  村里正在举行着隆重的游神活动,村民们在祈愿来年能够丰收呢。每个衣冠简朴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难怪诗人落笔诗素笺:“萧鼓追随春色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若是你体验了一程村民们的热情好客,那么从今天开始,趁着月明来闲逛时,不妨与诗人一起去村民的家中坐坐。他们定会斟满甜美的酒,端上丰盛的肉菜来招待你。“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告别朴实可爱的村民们,此刻的你一定有了一生最美丽的一段记忆。

  这段记忆来自我们的语文课堂。

  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已经停止,而我仍然沉浸在游山西村的美好幻想中——这次我读懂了古诗。

古诗作文 篇5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多年的画卷中,有一笔不可磨灭的绚丽色彩,那就是古诗词。

  酸

  “鹅鹅鹅……曲……曲项向天歌。”书房内穿出了吞吞吐吐的背书声。我背得非常吃力,头脑里一片空白,只是死记硬背。隔一天,妈妈让我背诵一下《咏鹅》,可是我脑海里的古诗,仿佛被微风吹散了,一字不留。“你怎么又忘记了,昨天不是背熟了吗?”妈妈批语了我几句,我又能怎么样呢?只能低头背书了。晚上,鸟儿停止了鸣叫,昆虫落在树叶上,而花儿早已埋头睡着了,但书房还传出背书声。一词一句,一句一停,一停一思索,时间就这些匆匆流逝了。

  苦

  也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于是妈妈给我介绍了一种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看到每首古诗,我都会读上十来遍,自然就会背了。但仅仅背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每当我背完一首古诗的时候,我都会借助书籍或因特网,来咨询它的背景故事。比如说《赠汪伦》,就是在明媚的一天,江水蜿蜒,一叶小舟停泊在江畔。李白准备乘舟而去,正要抬脚一声声爽朗的歌声在天地间响起,慷慨激昂,他早已听出这是他的好友汪伦的歌声,心中感慨不已:“他这是来送我吗?桃花潭水千尺深,也不及汪伦对我的这一番情谊啊!”就这样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古诗。就用这样的方法,我不断练习,在某个街角与古诗相遇,慢慢与它走近。

  甜

  经过了酸、苦之后,终于迎来了甜。从当初的死记硬背,到如今的.倒背如流,甚至还能写一些关于平仄的古诗。语文作业有背古诗时,我都会利用下课的五分钟,背下古诗,等放学回到家,再寻找古诗的背景故事。用这样的方法,每次回顾之前的古诗,脑海里总能浮现出一些美丽的画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带着一缕清香的微风,在滚滚江水上的独木舟,借酒消愁的诗人……其实,古诗并不是向柠檬一样酸的,也不是像苦瓜一样苦,而是带着一缕芬芳的甜的滋味……

  古诗,像一束阳光,给我带来了温暖;古诗,像午后的凉风,让我感到清爽惬意;古诗,更像一位良师益友,给了我很多教益。在诗海中漫游,星光在蓝天拂过,那便是人类的智慧,我伸手捕捉,拾取诗中的谆谆细语……

古诗作文 篇6

  背古诗是我的弱项,每次有背古诗的作业,我就头疼的.要命,可是作业完不成的后果可是日记一篇啊!所以,我每次硬着头皮背下来后,总是元气大伤!

  有一次,爸爸教我一种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把古诗改成电影:背之前先把每一句古诗想象成一张图片或几张,然后背的时候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张张图片,这样,诗句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于是,我用爸爸教的方法试着重新背《春江花月夜》。我先看了一遍古诗,想了一下,然后脑海中就闪出一幅幅画面:一条江与茫茫大海相接的地方,慢慢的,一轮明月随着激荡的海潮缓缓升起,月光倾洒着,点点波光洒满了海面,这条江上,到处是皎洁的月亮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接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四句古诗就从我嘴里竹筒倒豆子般流了出来。我感慨爸爸教的方法真好。

  现在,如果有背古诗的作业,我总能在十分钟之内完成。我发现,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技巧加上刻苦等于成功!

古诗作文 篇7

  闲来品茗,常有书卷相伴,喝茶读古诗,那是一种别样的享受。茶泡古诗,从古人的诗句中品味着茶香,便有了更多对茶韵的感悟和理解。

  喝茶喝到境界的,莫达于唐人卢仝,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诗风浪漫,后人尊他茶中亚圣,他的“七碗茶诗”之吟,脍炙人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神逸的笔墨,描写出了饮茶的好处,古人对茶透彻的见解,也让今人对茶尤爱之。

  握一卷古诗书,片片新茶立于水中,伸展旋转。杯净盏新,书香扑面,茶香缭绕。宋朝苏轼《汲江煎茶》中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诗句煎茶,新茶活水化月,随缘自适,悠然自得。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每读古诗,赏着杯中清茶,便对茶有了更深的了解。宋人范仲淹有《斗茶歌》诗,斗茶又称茗战,即评比茶叶品质的优劣。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诗中写道:“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诗中说斗茶,必须要了解茶性、水质,以及煎后效果。“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就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可见当时茶已深人民间,茶的活动也很丰富,饮茶品茶已经很普遍了。

  谈到茶,我们不得不想到茶圣陆羽,《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开中国茶道的先河。茶经有诗云:“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这是写早春茶芽诗句,语言清淡准确,传神生动,像这样的诗句茶经到处都是,很多描写茶的文字就是茶诗,茶经语言色调柔和,化静为动,动静相映,把茶写活了。

  一杯好茶的确能涤净尘虑,抚平烦躁。在古诗里品茶,诗韵伴茶香,使茶有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和生活底蕴。从那千年的古韵里,我依然能够读出浓浓的茶香,这香味萦绕在身边,扑鼻而来。

古诗作文 篇8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在这条文化长河中最为闪耀的,是我的最爱——诗词。

  书桌旁,我正手捧一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古诗全集》,静静地听着诗词讲述着中华上下五千年那悠久的故事……

  看苏轼被贬黄州后,并没有太多的怨言,只潇洒地挥笔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听,汨罗江边屈原正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刹那间“扑通”一声,一代爱国诗人成了“诗魂”,留给世界最后一声悲愤的呐喊,给人类留下了悲壮的'一幕。

  黄鹤楼中,李白即将与挚友孟浩然分别,这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看着好友乘坐的帆船渐行渐远,李白不禁吟诵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瓜洲江畔边,王安石再度任职,离开家乡钟山。既有着远大抱负,又留恋家乡,眺望着远方,诗人思乡情切,吟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条鱼,游弋在清澈柔波;诗,是元代的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诗,是民间的一股风,悠扬在深深的胡同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一首首唐诗宋词,让我感受到另一个奇妙的世界,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了它所蕴含的奥秘,它所蕴含的'独特的美。

  因为这些诗歌的美,我体会到人生真正的意义;因为诗歌的美,我感悟到世间的真理;因为诗歌的美,我发现原来世上有着这么多美好的事物。

古诗作文 篇9

  古诗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喜欢上了拥有魅力中国古代文学。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送别的诗,李白的《赠汪伦》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问妈妈“忽闻”是什么意思,妈妈说“忽”是突然的意思,“闻”是听见,总意是突然听见,我一知半解地点了点头。诗意虽然不懂,但是喜欢读诗的感觉,喜欢诗歌的韵味。

  就这样我一首首地积累,背了很多关于送别的'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背完后,妈妈都会把一些词的意思与我讨论一番,然后便问我明白没有,我总是把诗的意思说一遍,并读出诗人的情感。我体会到了不同的场景,诗人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赠汪伦》中并没有太多的悲情,有的是对朋友友情的歌颂;而这首《阳关三叠》却写出了王维对朋友远行的担忧。

  在送别诗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讲述了白居易与朋友送别时的不舍之情。

  在这些送别诗中,诗人们都把与朋友、亲人之间的不舍和思念情感写得淋漓尽致。渐渐的,我背诗也背出了兴趣,我也懂得比较同一类题材诗人不同的写法和表达方式、方法,并也关心起诗的故事和诗人的身世,在这些学习中我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古诗作文】相关文章: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古诗的作文(精选)09-19

(精选)古诗的作文07-27

古诗的作文11-23

古诗的作文11-30

古诗的作文(精选)01-16

古诗的作文[精选]03-14

(精选)古诗的作文03-15

古诗的作文04-13

【经典】古诗作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