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古诗作文

古诗作文

时间:2025-01-23 14:06:01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必备)实用的古诗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实用的古诗作文

古诗作文 篇1

  奶奶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唐诗、宋词、元曲萦绕耳畔;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马致远、杜甫、白朴的脚步因我向前……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是一首写秋景的小令。作者是白朴。幼时的我,天真地问奶奶“残霞”是什么意思?奶奶指着纱窗外的“月饼”告诉我:“月饼”回家了,当它落到“棉花糖”上时,那令人陶醉的画面就是残霞。我不禁拍手叫好,奶奶却只是嘴角微微翘起……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何如此呆板整齐呢?纸剪出来似的,只是写了花梗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作者远在他乡对家人的思念。张籍的《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我体会到了诗人的忧愁及享年亲人的情谊。以至于“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有无数珍宝,我们在诗海中遨游。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文理,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古诗作文 篇2

  假期读崔颢的《黄鹤楼》,眼前浮现出“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黄鹤楼优美景象,顿时心生向往。这时脑海中又浮现出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想到荆楚大地都是楚文化的荟萃之地,一个跟着古诗漫游长沙武汉的计划悄然成型。

  说走就走,我马上拿出电脑做了一份攻略:从广州乘高铁到长沙,先饮长沙水,品尝长沙美食,顺便游览橘子洲,然后再乘高铁到武汉食武昌鱼,登高黄鹤楼。

  来到长沙,我和爸爸妈妈便直奔闻名遐迩的火宫殿,这里不仅是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大众场所,其风味小吃更是享誉三湘。

  早已听闻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所以一到火宫殿便要了一盘臭豆腐。上桌的臭豆腐像一块块被熏黑的橡皮方块,整块豆腐看不到一点黄色,但当我一口咬下时,酱汁从乌黑而坚韧的外皮上溢得满嘴都是,又能看到它内部颜色依旧浅黄的嫩豆腐,简直是人间美味。炸得外脆内嫩的臭豆腐被我一口一个,这火宫殿臭豆腐果然名不虚传。

  吃完当地小吃,我们便前往湘江江心的.橘子洲。橘子洲不大,但它是一个有着1700年历史的小岛,岛上种满了树,走在桥上,远远就看见这长条形的小岛上覆盖着一片浓浓的绿色。到了橘子洲,暑热感随着树荫的出现而消散,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橘子洲上有许多有名景点,比如百米喷泉、沙滩公园和毛泽东艺术雕像。我们站在艺术雕像前,注视着它,就像在注视着一个青年时候的毛主席,他眼睛望向远处滔滔的长江水,似乎在描绘着他的远大理想,雕刻得栩栩如生。这时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想到毛主席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理想,我不禁肃然起敬。

  第二天,我们来到黄鹤楼。三国时黄鹤楼是夏口城?t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黄鹤楼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便成为了我们现在这样的一栋景观楼。许多文人墨客在此题诗作词,使得黄鹤楼闻名遐迩。在黄鹤楼上,我们可以望到滚滚的长江水奔流而过。在黄鹤楼下在一块灰色石壁上题着崔颢著名的诗《黄鹤楼》,而正对着石壁的是一阁朱红凉亭,传说是李白的搁笔亭。当年李白想在黄鹤楼上题诗,抬头看到在他之前崔颢已经在石壁上提了诗,便搁了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这样,崔颢的《黄鹤楼》被人们传颂。此事真伪,无从考证,但名楼和名诗相遇,楼由诗显,诗由楼显,却是千真万确的。

  我站在高耸的黄鹤楼上,望着那滚滚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向远方流去。望着长江水,崔颢笔下“晴川历历汉阳树”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而今两岸的高楼大厦林立,一片繁荣景象,全然没有了当年树茂草盛的景象。想着古今不少文人雅士在长江前与我一样驻足观赏,品味着崔颢的《黄鹤楼》所赋予的意境。若不是崔颢的《黄鹤楼》,那么黄鹤楼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建筑中不起眼的一个,早就被当作普通楼房拆除,在房地产的发展中建成新的楼房了。但这首诗,赋予了黄鹤楼以永恒,使它保存到现在,还依旧闪耀着光芒。这也许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这次旅行,既是美食之旅,又是美景之旅,更是诗歌之旅,真可谓不虚此行。

古诗作文 篇3

  氤氲之间,华夏五千年的风雨飘摇,华丽的词藻,激扬的文字,清新的韵点……一切的一切尽在释放摇篮里的古典情怀。

  南唐后主李煜的命运多舛,是“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苦愁;

  晋朝陶潜的田园隐居,是“复得返自然”的久违;

  清朝李清照的凄美动人,是“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叹惋。

  把自己的人生压缩成一首首古典之作。让自己在花前月下倚坐片刻,邀一缕清风,举一杯佳酒,裁一片白云,释放古典情怀。

  谁言无用是书生?正当书生意气时,历代历朝无数事迹从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素有屈子洞中潜心著作《九歌》,王羲之挥毫而成《兰亭集序》,王维隐居安逸著作《积雨辋川庄作》,李白漂泊于四海创《将进酒》,似曾相识?一字一词都散发出沁香,一首首诗词都释放内心深处的古典情怀。

  逢金戈铁马时,又闻世俗的车马喧。逢独坐幽篁里时,又闻对饮成三人。

  逢直挂云帆济沧海,又闻白云愁色满苍梧。逢把酒问青天时,又闻唯恐天上人。

  历史的余音,凝固的诗,一份叹惋,一份感慨,一份激扬,一份释怀。一切的一切尽在释放摇篮里的古典情怀。

  试问项将奈何不过江东?试问苍生帝王者不欲主宰九洲?歌罢,咏罢,叹罢,惜罢。江东弟子多才华唯俟项将渡江,只可惜项将自刎时的鲜血染满江流,人已亡心犹存,已然纵有“死亦为鬼雄”的号称。苍茫世俗,帝王者无不聚义群雄俯首天下,秦皇朝的结局却是一个失败的写照。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古典情怀,是愁与苦。古典情怀,是喜与乐。

  古典情怀,亦是思与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浩然的`思亲之绪是动人。“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苏轼的悲伤之情是泣人。

  “浪淘金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势,“鹰击长空”的浩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义。一切的一切尽在摇篮中的古典情怀。

  氤氲之间,千古连绵绝唱,奏响一曲曲撼世之作。

  氤氲之间,春秋战火连连,响彻一片片铿锵之音。

  古典情怀,是也。

古诗作文 篇4

  那一首首诗歌,谱写的是风花雪月,道出的是离愁别绪······最打动我心灵的那便是诗中如画的春夏秋冬。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最开始闯入的便是那春风吹拂下蹦出新芽的柳树,这是春的使者,告诉人们:柳树发芽了,

  春天到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温暖春日的照耀下,桃花开始绽放出笑容,小鸭子从舒适的窝中跑入流水里,向我们大声宣告;春天来了!大地苏醒了!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当布谷鸟卖弄着清脆喉咙欢快的唱歌时,夏天一转眼就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夏日湖畔,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迎风招展,在碧绿荷叶的'装点下愈加美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色彩虽然单调,但也表明可它独有的特点,枫叶红火,让人想到火热——活力,枫的红火是秋天的写照。

  “燕山雪花大如席,偏偏吹落轩辕台”,冬天是白雪的世界,是冷酷的,但是,冬天的冰雪却造就了梅的传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大雪纷飞时,梅的坚韧成就了它的美,那白雪映照着的红梅散发着淡淡幽香,无言的展示着她的傲骨。

  古诗中的风景,随处可见,但诗人用那敏锐的目光,灵动的笔法,开启了我们心灵深处的大门,陶冶我们的情操,引导着我们发现美,欣赏美,对我们的灵魂进行着洗礼,让我们向美求真!

  美哉——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古诗作文 篇5

  秋天无处不在。秋天在金黄的稻田里,秋天在积满落叶的小道上,秋天在争奇斗艳的菊花里……然而,秋天还在诗歌里。什么?你不信?那就跟我去瞧瞧吧!

  秋天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一块冲洗干净的蓝宝石,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倍加纯洁。在秋天,秋风可不像夏天一样仿佛有一股热浪袭来,也不像冬天那样冷得似乎钻进了骨头里,而是很舒服的。看!调皮的秋风在跟云朵玩耍,那一朵朵白云,有的懒洋洋地趴着,看着地上发生的一切。忽然,风儿掠过,天变成了一个个大拇指,因为,它们要为秋姑娘点赞。有的白云看见了秋姑娘,立刻红了脸!因为它从没见过那么美的秋天。有的白云变成了一座大火山,看见秋姑娘,竟然喷起了“火焰”……一群群大雁时而组成“八”字形,时而变成“一”字形,在湛蓝的天空中飞翔……这不正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中的景色吗?

  “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出自晋代陶渊明的《酬刘柴桑》。是啊,落叶是秋的使者。秋天到了,一片片碧绿的树叶就逐渐地变成了金黄色,再由金黄色的落叶变为一片片枯黄的叶子,我拾起一片落下的银杏叶,它比我的`巴掌小,可还没有完全枯黄。它是扇形的,远看,许多银杏叶铺成了一张黄黄的地毯。

  秋天的果园也十分美丽。苹果是果子中最害羞的啦,因为它们整天低着头,而且红着脸。石榴是水果中最喜欢笑的了,它们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笑得撑开了肚皮,露出了晶莹剔透的果实。正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啊!

  秋天的稻田很美,一个个饱满的稻子,组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风吹稻田,“稻海”漾起了波澜。许多农夫欢笑着走进稻田,欢乐地收割着稻子,又满载而归。正如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我爱秋天,我更爱古诗里的秋天!

古诗作文 篇6

  四季的样子各不相同,春天是翠绿色的,夏天是粉色的,秋天是金黄的,而冬天呢,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古诗中也有四季,我爱古诗中的四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一听到这首古诗就知道春天来了,也就想起了那一个景象:几个黄鹂从天空中飞过,有一行白鹭飞上了蓝天,还有一丛丛小草钻了出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你看柳树也发芽了,青青的真美啊!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瞧,夏天来了。牧童骑上黄牛,哼着歌去放牛了。听到蝉叫的声音,想捕捉它,也就不唱歌了。再回过头来看看荷塘上的`小男孩,看着新鲜的莲蓬,都想去“窃”那些莲蓬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想想秋天夜晚,乌鸦还在啼叫,江上的渔火还点着。姑苏城外寒山寺,深夜时钟声传了出来。再看一下林中的诗人,停下不走是因为爱枫林,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看看大师笔下的冬天,墙角有几枝梅花开了。冒着严寒开放,远远的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暗暗的香飘来了。

  我爱古诗中的四季。

古诗作文 篇7

  “诵古诗,学作文”是将诵读古诗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古诗作为材料提供给学生做作文,运用古诗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作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可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题。

  一、提供材料,进行练笔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像的余地。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像,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

  1.拓展外延,练写全文。

  有些古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等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或扩写,或改写,或写读后感,或写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像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像,趣味盎然,人诗境,悟诗情,写出精美的文章来。如:我在教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时,学生了解了诗的由来后,仿照当时正在上演的电视剧《戏说乾隆》,写出了《戏说贾岛》一文。

  还有许多诗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让学生以《瞧这一家子》为题进行扩写练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以《啊,朋友再见》为题,叙述出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卢给的《塞下曲》让学生以《飞将军李广》为题进行写人文章的训练。类似这些可以进行练笔的古诗还有很多,如:《石灰吟》、《回乡偶书》、《七步诗》、《赠汪伦》等。只要悉心钻研,许多古诗都可以拿来让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练笔。

  2.根据需要,练写片断。

  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共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里所说的写作训练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片断训练。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翩翩、草歌燕舞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写景进行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头发蓬乱,手持钓竿,掩映在河边草丛中,行人问路,急忙摆手,但却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自由自在、憨态可掬的可爱情态。古诗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片断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加强,词汇不断丰富,句子更加通顺,条理更加清晰,最终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二、吟诵理解,促进感悟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体现出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注重通过吟诵,促进学生对诗作意境的`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感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作文。

  如人教版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选择一两件能表现爸爸或妈妈关心爱护自己、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来写。这类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写了千百遍的老题材了。遇到这类题目,学生的选材不外乎是妈妈送自己上医院,爸爸帮自己补功课之类老生常谈的材料,既无新意,也没有真情实感。其实,最能体现父母之爱的往往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甚至说是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样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新颖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意是本次作文的关键。这些,教师心里是明白的,但教师如果只一味地强调要选小事,找细节,在学生没有感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究竟选什么样的小事,找什么样的细节不理解的情况下,恐怕是难以在选材上有所突破的。为促进学生感悟,我在这儿引入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通过引导吟诵理解,使学生明白这是一首赞颂母爱的千古佳作,语句朴实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但一片母爱的纯情却从普通的场景中冲溢出来,拨人心弦,催人泪下。通过诵读,学生一脸肃穆,很容易地领悟了本次作文选材应做到“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也选出了精彩鲜活的材料:父母为了接送自己上学在风雪中成了一个雪人的情景;因自己晕船,不能进船舱睡觉,母亲不顾带病的身体抱着自己在甲板上坐了一夜;父亲因自己考试不好,失手打了自己,后悔得泪流满面;由于自己的顽皮,不安生,将脚伸入了自行车辐条处被绞伤,而父亲却一个劲地自责,说是他的不小心等等。在后来汇报材料时,许多学生因为激动,在叙述时流下了幸福激动的泪水,学生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无关系的。情动而辞发,作文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诵古诗,学作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究。只要我们去发掘其中的宝藏,踏实地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作文水平与语文素养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古诗作文 篇8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草长莺飞……在古诗里的春天,除了美,就是绝美。

  古诗里的春天,在生机勃勃的小景之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古诗中有三两桃花,碧绿的青山,洁白的鸟儿,一汪碧水……许多小景凑在一起,构成了一副精美绝伦、扣人心弦的山水画,有着浓浓的春意,就像春天在召唤我们。好似一个女孩儿,赤着足,唱着山歌,背着一个大竹筐,在山上采摘五颜六色的花朵。小景婉约、清新、细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古诗里的'春天,是动静交融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人间四月天,朋友邀你去小径游玩,一路上花儿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富贵逼人的牡丹,喇叭状的牵牛花,不知名的小野花……天上不时飘过几朵白云,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黄莺在天空中盘旋,发出一声声娇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么美的春景里,孩子们也耐不住性子了,趁着东风,唱着、跳着、跑着,拉着线,看着纸鸢接二连三飞向天空,心情无比舒畅!古诗里的春天,不但在婉约的小景里,还在动静结合的景物里。

  古诗里的春天,还在柳暗花明的无限遐想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无数楼台在薄薄的雾与细雨中,若隐若现,烟雨朦胧,勾起了无数学子的思乡之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他们或在思考人生,或在沉痛思念逝去的亲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美丽的姑娘已不知所踪,今年留下的,只有那风中的桃花了。

  古诗,是智慧的结晶,三两桃花,一汪碧水,娇啼的黄莺,欲“断魂”的行人……当我们沉醉在春天里时,也别忘了捧一本《千家诗》,去细细品味古诗里春天的美吧!

古诗作文 篇9

  太阳笑眯眯地从山后爬起,懒洋洋地穿上红衣,戴上墨镜,开始上班了。

  大诗人杜牧穿上长袍,来到日历前,撕下一张。印有4月3日的日历飘落下来,犹如一个少女正在翩翩起舞,也犹如一个要远离家乡的人回望家乡。满怀念念不舍。“今天是清明节!”大诗人杜牧长叹道。

  忽然,听到雷声大作,杜牧连忙往窗外望去。这天气,真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晴空万里,现在却乌云密布。不禁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

  但下雨终归下雨,还是要去祭祖的呀!于是杜牧蹬上长靴,打起雨伞前往祭祖圣地。

  路上,树木、百花、嫩草、石头、垂柳、乌云死气沉沉,增加凄凉愁苦。路上的行人有的无精打采、有的满面愁容、有的直叹气。总之,都像断了魂一样凄凉。杜牧看到此情此景,吟出“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

  杜牧内心十分愁苦,有千言万语无法诉说。心中突然一想:对!我就借酒消愁。于是,询问一个正在放牛的牧牛娃,“请问杏花村在哪里呢?”牧童指了指远处杏花村,一片粉色。脱口吟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组在一起,就变成了现代家喻户晓的《清明》一诗。并流传千年,供我们欣赏、吟唱。

【古诗作文】相关文章: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古诗的作文04-13

(精选)古诗的作文03-15

古诗的作文11-30

古诗的作文11-23

古诗的作文[精选]03-14

(精选)古诗的作文07-27

古诗的作文(精选)01-16

古诗的作文(精选)09-19

关于古诗的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