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作文[合集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作文 篇1
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古诗词了,是爷爷教我背的《静夜思》,爷爷教一句,我背一句,我只觉得琅琅上口,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后来,我上了小学的时候,邓老师要求我们背很多古诗,老师每天往黑板上抄一首古诗,要求我们第二天会背,可我背诗的速度很慢,半个小时才背一首诗,还有一些写的作业,每天总是很晚睡,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每天让我们背古诗,心里十分不愿背诵。但随着背诵古诗越来越多,我逐渐理解了作者的心,通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明白了王维身在异乡孤独飘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那颗乡愁之心。也理解了《静夜思》中李白深夜孤枕难眠,思念故乡的'情怀。《清平乐?村居》中辛弃疾通过通俗易懂的几句话,便描绘出了一个农村五口之家的温馨生活画面,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让我叹服不已,我更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终于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求我们背那么多的古诗。我也越来越爱背古诗了。
古诗虽然带给我了烦恼,但它也教会了我很多知识,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古诗啊,我爱你。
古诗作文 篇2
背古诗是我的弱项,每次有背古诗的作业,我就头疼的'要命,可是作业完不成的后果可是日记一篇啊!所以,我每次硬着头皮背下来后,总是元气大伤!
有一次,爸爸教我一种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把古诗改成电影:背之前先把每一句古诗想象成一张图片或几张,然后背的时候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张张图片,这样,诗句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于是,我用爸爸教的方法试着重新背《春江花月夜》。我先看了一遍古诗,想了一下,然后脑海中就闪出一幅幅画面:一条江与茫茫大海相接的地方,慢慢的,一轮明月随着激荡的海潮缓缓升起,月光倾洒着,点点波光洒满了海面,这条江上,到处是皎洁的月亮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接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四句古诗就从我嘴里竹筒倒豆子般流了出来。我感慨爸爸教的方法真好。
现在,如果有背古诗的作业,我总能在十分钟之内完成。我发现,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技巧加上刻苦等于成功!
古诗作文 篇3
当我还是幼儿的时候,爷爷就给我读一些最简单、最容易记的古诗句,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使我开始对古诗有了些了解,并且慢慢地喜欢上了它。以后上了学,语文课上老师生动的讲解,把我引进了古诗词的`殿堂。
尤其是这学期,我们石梅小学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让我大开眼界。我国的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古诗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我想,我一定要好好诵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学期我一共背诵了16首古诗。当我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我仿佛走进了内蒙古大草原;读着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我想,友谊竟比潭水还深千尺,我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真比海还深呢!
读着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使我对古诗的含义有了更多的理解。我能熟练地背出16首古诗,主要原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懂得它的意思后水到渠成。只有喜欢上了它,懂得了它的含义后,才能使自己读得流畅,背得熟练。
我诵读古诗还只是刚开始,仅仅唐时就有“三百首”,实际上还远远不止这些,加上历代诗人的作品,就是一辈子也读不完,今后我还要努力呀!
古诗作文 篇4
我喜欢古诗里的春天,因为春天蕴含着美好新生,万物复苏,我也喜欢古诗里的夏天,因为夏天枝叶茂盛、生命蓬勃。
春天到了,嫩绿的小草慢慢地从泥土里冲破出来,缓缓地抬起头,接受阳光的照射。一场春雨过后,大地变得格外有精神,就像唐代诗人杜甫所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花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似乎能领会人的意图,知道季节变化,正当万物生长时便悄悄降临,细雨随风来到夜里,默默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田野间的小径和天边的乌云一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透亮。等到第二天早晨,那沉甸甸的沾满露水的鲜花开遍整个成都城。
夏天到了,植物长得旺盛,虽然天气炎热,可仍然可以在树荫下乘凉。红红的太阳放射出它的万丈光芒,荷塘开满荷花,有的只开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荷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荷花有的是白的,有点是粉的,荷叶一片片碧绿碧绿。好像一个个仙子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莲蓬,不免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ping一道开。调皮的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莲蓬,他还不懂得怎么隐藏踪迹,水面上的浮萍留下船儿划过的痕迹。小孩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穿过千年岁月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古诗里的春天夏天各有各的美丽,我爱古诗里的春天和夏天。
古诗作文 篇5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内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和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衬。简单来说,前三句是为了第四句描绘背景,起铺垫的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这句里的“人家”照应了上一句的“石经”。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这“石经”。有白云缭绕,说明这里的山很高。诗人让片片白云遮住了读者的眼睛,但确认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肯定会有另外与众不同的景色吧!
对上面的“山”、“山路”、“云”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但也只是点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并没有表现出作者是多么喜欢秋天,秋天是多么吸引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跟前两句不同。很鲜明的表现出了秋天的.美。“山路”、“白云”和“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这枫林晚景却使诗人难以抑制这种喜欢这儿的心情。
“霜叶红于二月花”,补足第三句。在夕阳照射下,枫林显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丽。通过描写这么一片红色,让人们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秋天。
从这首古诗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是那么的喜爱,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让我加深一步的认识了着生机勃勃的秋天。
古诗作文 篇6
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小学生经典古诗悦读》这本书,里面有好多古代著名诗人的诗,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还有这些诗人的.小故事呢!
我最喜欢的是李白,他是唐朝的大诗人,由于他写的诗特别好,人们称他为“诗仙”。《磨杵成针》讲的就是李白小时侯的故事。
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读书。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用铁杵磨绣花针,很好奇就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回答说:“我想给女儿磨根绣花针。”小李白听了以后觉得更奇怪了:“这么粗的铁棒,要磨到什么时候才能变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听了老婆婆的话,小李白深受感动,就开始认真读书,最后终成大诗人。
从故事中我明白了,做每样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成功。我很喜欢画画,长大了想当个女画家!但学画画有的时候让我感到很枯燥,就不太认真了,甚至不想再学了。看了这个故事,我要象李白那样,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有志者,事竟成!
古诗作文 篇7
故事是中华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美丽的阅读朗朗上口。在我市的国家,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我很喜欢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水清澈,山色空空,西湖比书札涂得深总是合适的。”这首诗阳光灿烂的西湖光,下小雨的时候西湖山色朦胧,总是像西湖一样美丽。就像古代美女西施一样,浓妆艳抹,浅眼睛,总是风姿出众,引人入胜。
我也喜欢描写西湖夏天的诗。这首诗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景色不等于四点,荷叶无穷,仁日莲花是与众不同的'红色。”这首诗描写了盛夏西湖的美丽,意思是六月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不同。无边无际的蓝色荷叶,衬托出一朵红色的莲花,非常壮观。诗中的“碧汉”和“红”突出荷叶,让人感受到莲花奔放的生命力。
让我再讲一首我也很喜欢的古诗。就是林胜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什么时候休息?暖风使游客喝醉,把杭州变成了变奏。“诗的前两句当时写下了虚假的繁荣和太平的景象,在这种歌舞升腾的气氛中,哪有国难临头的阴影和对抗复国的斗志!两句话后,温暖的春风把达官要人灌醉,狂吹,他们干脆把杭州比作汴州。这首诗构思巧妙,句子朴素,意味深长。我喜欢这首诗因为这首诗对辛辣的讽刺含有极大的愤怒和无尽的忧虑。
我认为我们应该发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传播者。我在之前的三首诗中,好像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古诗作文】相关文章: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古诗的作文04-13
古诗的作文[精选]03-14
(精选)古诗的作文07-27
古诗的作文11-23
古诗的作文(精选)09-19
古诗的作文11-30
(精选)古诗的作文03-15
古诗的作文(精选)01-16
精华古诗的作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