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古诗作文

古诗作文

时间:2024-12-24 14:13:36 古诗词 我要投稿

[推荐]古诗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古诗作文

古诗作文 篇1

  诗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带你和诗人们一起去寻找诗词中的春天。

  我来到融化的江水旁,看到小草从地下露出它那又嫩又绿的小脑袋,看到树木发出的新芽,看到吐出花蕊的`桃杏花,看到明媚的月亮。这时,我仿佛听到谁在吟诵着《春江花月夜》,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张若虚呀!于是我和张若虚一起吟诵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我来到森林里,这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不禁想到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着读着,我不禁被这美妙的雨声陶醉了!

  我来到那如烟的柳树下。柳条在微风中摆动着它那柔软的身姿,我不由吟诵起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又被这美丽的柳枝陶醉了!

  后来,我在绿如蓝的江水中,在润如酥的小雨里,在没马蹄的浅草里,在一首一首美妙的诗词里,被春天陶醉了,被诗词迷醉了。

  哦,我喜欢春天,更喜欢这诗词中的春天!

古诗作文 篇2

  太阳笑眯眯地从山后爬起,懒洋洋地穿上红衣,戴上墨镜,开始上班了。

  大诗人杜牧穿上长袍,来到日历前,撕下一张。印有4月3日的日历飘落下来,犹如一个少女正在翩翩起舞,也犹如一个要远离家乡的人回望家乡。满怀念念不舍。“今天是清明节!”大诗人杜牧长叹道。

  忽然,听到雷声大作,杜牧连忙往窗外望去。这天气,真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晴空万里,现在却乌云密布。不禁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

  但下雨终归下雨,还是要去祭祖的呀!于是杜牧蹬上长靴,打起雨伞前往祭祖圣地。

  路上,树木、百花、嫩草、石头、垂柳、乌云死气沉沉,增加凄凉愁苦。路上的行人有的无精打采、有的.满面愁容、有的直叹气。总之,都像断了魂一样凄凉。杜牧看到此情此景,吟出“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

  杜牧内心十分愁苦,有千言万语无法诉说。心中突然一想:对!我就借酒消愁。于是,询问一个正在放牛的牧牛娃,“请问杏花村在哪里呢?”牧童指了指远处杏花村,一片粉色。脱口吟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组在一起,就变成了现代家喻户晓的《清明》一诗。并流传千年,供我们欣赏、吟唱。

古诗作文 篇3

  古老的中华文明,灿烂辉煌。悠扬的古琴声、飘逸灵动的书法、意境深远的国画……弹弹、写写、画画,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长我们的艺术修养。

  古诗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名篇佳作不胜枚举。我爱古诗,爱她的言简意赅,爱她的风格多变,爱她的朗朗上口。古诗,如丝绸,光滑的质感,勾勒出“气质”的影子;古诗,如浓缩的岁月,虽短小,但历史的故事、美丽的景色、丰富的情感,却一点一点地流淌开来;古诗,如隐藏起来的宝藏,慢慢地被人发现其中的奥秘……

  刚接触古诗时,她很陌生。那难懂的古文,似一条鸿沟,让我不愿去了解她,不愿去接触她。直到在老师深入浅出地教导下学习完杜甫的《绝句》后,我才领略到了古诗的魅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多么绚丽多彩、优美动人的画卷啊!没有任何形容词,黄鹂、白鹭却仿佛就出现在我的眼前,飞得那么自在,那么轻松;没有一个拟声词,却让人听到了声音,那婉转动听的鸟语仿佛就在耳边;没有一句感慨,越让人感受到了杜甫拥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心。杜甫笔下的景色,优美而动人,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优美的古诗,读起来总有一种惬意感。沉醉、幻想、向往成了我每次诵读写景古诗的“三部曲”。读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瞬间,我为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所震撼;读了《望洞庭》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我又对湖南的洞庭湖美景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古诗的魅力,在于她的美,她的和谐,但更在于她的哲理,她的发人深思。朱熹的《观书有感》,就是一首发人深思的古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看似与读书无关,可却在启示我们: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我们的心智才会更加聪慧、敏锐。像这样隐藏着的道理,岂不耐人寻味?

  而陆游笔下的《示儿》,更是使人不由产生崇敬之情,他那浓郁的爱国情怀都体现在了那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哦,古诗,更是诗人爱国情怀的绝佳的表达工具。

  古诗,寥寥几行,却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以及心灵的震撼。古诗,是大自然的写真,是哲理的海洋,更是诗人智慧的结晶。她似珍珠,如钻石,在中国古典文化中闪闪发光,她是独一无二的。哦,我爱古诗!

古诗作文 篇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般的美妙,是乡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般的热情,是乡村;“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般的悠闲,还是乡村。

  我爱古诗,更爱古诗中的乡村风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像极了我的个性写照。我出生在城市,学习在城市,可是我时常觉得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一些与城市格格不入的东西,这些让我倍感城市压抑了我的心情,蒙胧了我的双眼。何处找寻“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景致来释放心灵呢?走进古诗中的乡村,走进乡村中的古朴;在古诗中去寻找乡情乡韵,在乡村中来体验古诗中的舒馨与恬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当视线被一望无垠的玉米田、星罗棋布的稻池和悠闲展翅于天空的飞鸟填满时,我的世界豁然开朗。

  在乡下的奶奶家,我挽起袖子,卷起裤脚,几步窜到那个土里土气的灶台下,麻利地点火添柴,虽然烟雾撩人,但注视着那橙黄的火焰在秸杆上起舞,渐渐地,我的心被这古老的乡韵充满。

  乡村那特有的淳朴与亲情流淌在我的心中……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走在乡村的小径上,抬头看见一只威武骄傲的公鸡飞上桑树枝头,一声声鸣叫是呼朋引伴,亦或是悠闲心情的.释放?这时,一阵由远而近的“汪汪”声传来,那是一只棕色的小狗,是奶奶家的看门犬---乐乐。黑亮的眼睛、摇动的尾巴都似乎沾有灵气,特别惹人喜爱。它在阳光下连蹦带跳地向我扑来,那时我喜悦激动,这种温馨的感觉仿佛荡涤着我身上的浮躁,净化着我的灵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此刻,行走于乡间的简朴与宁静中,感受着乡村的那份和谐与安宁,心中那份压抑早已烟消云散。简朴的小房,错落而非有致的一个个小院,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乡村景致。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又似乎走在诗人笔下的画卷中。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面前,令我悠然神往。

  感受古诗,感受乡村,感受“复得返自然”的畅快……

  披一路风尘,看春山依旧,唱大江东去。抛下那份焦虑与浮躁,用心行走于古诗间,用灵魂去感受古诗中乡村里的那片芬芳……

古诗作文 篇5

  古诗,乃文化之精髓,语言之精练,内容之浓缩,意义之深长。它宛若一座穿越岁月长河的桥梁,横跨在我们心中,与古代相联,古朴又震撼人心!

  我,是一个爱诗的女孩。古诗,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就这样陪着我慢慢长大。

  种下“诗”的种子。

  孩时,诗的墨香便环绕着我。我有一个姐姐,那时他刚好上小学。她时常会拿出课本,静静地坐在窗边,用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朗诵古诗。这时,我便会乖乖的坐在姐姐身旁,静静地聆听——“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时,我听着,听着,便在脑海中展开了另一个世界的憧憬与想象……这样一来,“诗”便在我幼时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那朴素玉洁的花,便随着我的成长,悄然开放。

  与“诗”携手,共同成长!

  还记得,我背的第一首诗,至今仍是记忆犹新。偶尔与爸爸手牵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然间,望到池塘中的几只大白鹅,它们脖子高高地挺着,不住地叫着:“嘎——嘎——嘎。”不知不觉中弄碎了水中的浮萍,那清脆的绿色,随着水纹荡漾开来。我好奇地望着这群快乐的天使。紧接着,爸爸便高声吟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于是,我便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咏鹅》。

  上了小学,古诗的积累量大了。学习古诗,我再也不是从前的不求甚解,我有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我读出了诗中不一样的美。我认为,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升入初中后的.我,对爱国诗篇更是情有独钟。文天祥一句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至死不渝的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胸怀四海,为国家肝脑涂地,呕心沥血之情。在魂归西天之际,陆游拖着病躯,挥笔颤颤微微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唱!

  悲哉,壮哉!雄哉,前辈们,我为你们自豪!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古典诗词已伴随着我的成长,融进了我的生活。它改变了我,也成就了我,它已成为一种潜在的气质,如影随形,将会与我相伴一生!

  古诗的魅力,正如那灿烂的阳光,继续照耀着我茁壮成长,我也要与你白首不分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上下五千年的漫漫征途中,诗词的探索永无止境,不会停息。接下来,将会由我们接力,继续传承和发扬!

古诗作文 篇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卷帙浩繁,而我独爱那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手持这本《诗词大会》,心也随之美了起来。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独特的气韵。读诗赏词,能让我领略时光的哀伤与美好,诗意地看山看水看生活。

  古韵悠长,诉哀喜之情怀。

  唐诗宋词,有的略带小桥流水人家的清透;有的饱含情窦初开的娇羞,有的彰显大江东去的豪迈;有的揉入旭日喷薄的粗犷。风格各异,古韵悠长。每一首诗歌都有着诗人特定的情怀。他们或悲、或喜,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借着文字,轻轻诉说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读了《诗词大会》这本书,我眼中的中国古诗词就好似一位婉约柔骨的少女,每一句都透露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娇美;又好似一位豪情壮志的英雄,每一句都流露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又好似壮志难酬的将士,每一句都吟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悲壮。品味诗歌的同时,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诗人的酸甜苦辣,人生百态。不知不觉中,随着诗人多愁善感,自己也喜怒无常,身临其境。情绪流转间,古诗词的幽香,像一碗清茶,让梦中人甘甜回味,沉醉不知身处。

  文质兼美,听动人之故事。

  每一首诗歌,就像诗人眼下的.故事,文字精美,情景动人。李白掌一盏孤灯,话一缕思念,便吟出一腔“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忘月长空叹”的千古长相思。李商隐看夕阳西下,情到深处时便将眼中的景色融成了笔尖的墨,纵情挥毫,便成了一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黄昏美景图。白居易出游踏青,赏春光浪漫,看明媚景致,美景不断,应接不暇时,便凝成了一刻“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好时光。唐诗宋词的美,美得华丽而经典。试问哪一句不是诗人心血凝成的千古名句?哪一句不是词人应时应景幻化而成的故事?诗中的故事就像一注安眠香,真情流露中抚平了梦中的惊扰,阑珊渐起,梦入佳境。

  流芳百世,传文化之经典。

  说起中国的诗歌,早已蜚声国际,流芳后世。《中国诗词大会》便将我国优秀的诗歌文化凝萃成精,让人读之而不能自已。诗歌,是我们从小到大语文课本里的标配。伴随着诗歌,我们一代一代长大成人。从最初的不知所以然,到后来的探究人文情怀、古典意蕴。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敬爱早已扎根心底,根深蒂固地熏陶我们的情怀。诗歌教会了我们古朴的生活观念和欣赏世界的态度。诗词是中国的文字,中国的文化。在诗歌的浸染下,我们慢慢提高古典气韵,丰富人文素养。品读诗歌,是传承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途径。当代中小学生更应该扛起传承诗歌的大旗,切莫让诗歌覆灭在文化的烟海中,遥遥不可期。梦中的我,仿佛看到了诗歌散发出郁馥浓香,伴着朗朗读书声,沁人心脾,经久不息。

  今宵有意闲醉,诗书伴梦归来。纵是再深的夜里,灯火阑珊处也有一处诗意的光,愿热爱读诗的你,也能与自己喜欢的诗歌不期而遇。

【古诗作文】相关文章: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古诗的作文11-30

古诗的作文(精选)01-16

古诗的作文(精选)09-19

古诗的作文[精选]03-14

(精选)古诗的作文07-27

(精选)古诗的作文03-15

古诗的作文04-13

古诗的作文11-23

古诗的作文(优秀)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