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夏日诗词

夏日诗词

时间:2025-01-05 10:11:08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夏日经典诗词

夏日经典诗词1

  古诗原文

夏日经典诗词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译文翻译

  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

  注释解释

  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

  蝶衣:蝴蝶的翅膀。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

  落落:稀疏的样子。

  嘈嘈:杂乱的声音。

  诗文赏析

  《夏日》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此诗是张耒罢官闲居乡里之作。首句写对农村夏日的总印象。炎夏令人烦躁,难得有清爽的环境,而农村对于城市和官场来说,正具有“清”的待点。清,内涵可以是多方面的,清静、清幽、清和、清凉、清闲,等等,都可谓之清。因此,循“清”字往下看,诗所写的种种景象都体现了环境的清和心境的清。如次句“檐牙燕雀已生成”,春去夏来,幼雀雏燕整天在房檐前飞舞鸣叫,有点近于喧闹,但禽鸟之能嬉闹于屋前,正由于农村环境清幽而无尘嚣。至于颔联写蝴蝶晒粉于花间,蜘蛛因天晴添丝于屋角,则更显得幽静之极,当诗人注目于这些光景物态的时候,不觉夏日的炎蒸烦躁,而有一种清凉和谐之感。以上是写昼日消夏时娱目赏心之景。颈联写夜晚。帘是“疏帘”,枕是“虚枕”,环境之清虚寂静可见。月透疏帘而入,如同邀来婆娑的'月影;溪声传至耳边,如同被奇妙地纳入枕函之中。“邀”、“纳”两字,把月影写成有情之物,把溪声写成可以装纳起来的实体,透露出诗人对于月影、溪声的欣赏。这种月影、溪声本已带清凉之感,而诗人又是于枕上感受到这一切,则心境之清,更不言而喻。到此,成功地写出一片清幽的环境和清闲的心境,于是末两句成为水到渠成之笔:诗人久甘庸碌,已经两鬓如霜,而农村环境又如此宜人,于是想在村野中过此一生。诗人吟哦之间虽然微有所慨,但对农村夏日舒适愉说之感,还是居主导地位的。

  吴之振《宋诗钞》说,张耒诗效白居易,“近体工警不及白,而蕴藉闲远,别有神韵”。这首诗写农村夏日之清,诗境已臻于蕴藉闲远。虽没有十分工警的词句,但仍然耐读。

夏日经典诗词2

  古诗原文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译文翻译

  我住的地方在郊野林间暑气轻微,于是公子前来与我交游。

  贫寒的居室像农家房舍,僻静地靠近在城南楼。

  我的邻居十分淳朴,所缺之物也容易向他们求助。

  隔着墙壁呼唤西邻:“请问你家有没有酒?”

  邻居从墙头递过一坛浊酒,于是开席,俯身畅饮不休。

  清风从左右吹进屋里,客人惊讶不已以为到了初秋。

  抱歉的是檐下鸟儿太多争斗不止,院中林叶太密蝉鸣太稠。

  这繁杂的吵噪声一定使您苦恼,唉,谁说我的茅屋寂爽清幽?

  幸而池中的莲花晚来清丽,希望凭着这点景致足以把您挽留。

  唯恐坛中酒尽您还不能尽兴,请允许我起身另为您寻求。

  注释解释

  李公:李炎,时为太子家令。

  远林:即远郊的林子。薄:稀少,稀薄,指远林暑气稀薄,可以避暑。

  过:拜访,探问。

  村坞(wù):村庄。村外筑土形成的小土堡叫做“坞”。

  僻近:靠近。

  浊醪(láo):浊酒。

  喧(xuān):声音杂乱。

  稠:众多。

  此物:指蝉。聒(guō):吵闹。

  水花:莲花。

  淹留:长期逗留。

  樽(zūn):酒杯。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夏,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一日有人李炎来访便作此诗。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景中的佳作。全诗层次鲜明,结构严谨,更为惊奇的是此诗部分所写只见顿挫而不见沉郁。此诗描写的是农家风光,盛夏作者在农舍邀请李炎畅饮。

  “远林”与下文“僻近”相互呼应,说明此处离闹市甚远,幽远深静。并点明李公来游的原因是为了贪凉。此处虽是贫居,但“淳朴”,有“浊醪”,有美景,有乐音,杜甫极力邀请客人留下饮酒,有挽留之意。“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这里写的比较有意思,作者居住此地,知此处有酒,实有“故弄玄虚”之感。下句“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酒从墙头过,展席畅饮美酒,与上句结合,也展现了杜甫少有的浪漫之意。前句很有意思。一来显得是贫居,墙低,故酒可以打墙头递过来;二来也显得邻家的淳朴,为了顾全主人家的面子,不让贵客知道酒是借来的,所以不打从大门而打从墙头偷偷地送过来。杜甫之憎富人,爱穷人,是有他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的。

  杜诗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特点,而“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而真正让我们惊得恰恰是“惊”字,秋好像人一样知道了客人的意愿,刮起了习习清风,可谓顿挫到了极致。下两句用对偶句描写了林间鸟儿斗架、蝉鸣,为下句铺垫。“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这两句是说:我不禁“苦恼”的埋怨道这些东西吵闹,谁说我的草庐幽静呢?杜甫此时的苦恼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苦恼”,而是假意的苦恼,这中“苦恼”正是作者得意之处。最后四句是说:因为村野僻远,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来款待客人,只好将此问美好的景色充作留客之物。西家的酒,也许没有了,不能不更想个办法,总之委屈不了你。从这里也显示了杜甫的淳朴、豪爽。

夏日经典诗词3

  第一,“六月的夏日狂欢”

  唐·

  突然,暖风来了,酷暑来了。

  竹吵时雨先来,山暗时雷。

  房子是深绿色的,总统是绿色和苔藓。

  鹰学习新事物,但蟋蟀不会催它们。

  第二,“夏天的太阳会落下”

  唐·吴·元亨

  不是顾雍的传记,但我也没有拜见诸侯的意思。

  夏天的太阳会落下,秋天的麦子会落下。

  山靠枕,暮雨闭门。

  还记得托林吉吗,一流的诗人。

  三、“小暑”

  (左河水)

  在天上做饭,在希望的风雨中蒸,偶尔的雷雨和半圆形的彩虹。

  南方的旱涝和北方的'土地不同,但荷塘的颜色和味道是一样的。

  四。“答李楚舟题,庭前见送康乃馨花”

  唐·杜古吉

  尹给它染了色,然后熟练地用一把美工刀把它切开。

  不畏南风酷暑,能迎盛夏酷暑。

  蜜蜂的怜悯是好的,它对女人的渴望是一种提醒。

  给与留恨,悲伤几次。

  五、“夏天送朱芳去淋雨”

  [唐]吴·

  不是顾雍的传记,但我也没有拜见诸侯的意思。

  夏天的太阳会落下,秋天的麦子会落下。

  山靠枕,暮雨闭门。

  还记得托林吉吗,一流的诗人。

  不及物动词《咏怀诗二十四首·齐·六月盛夏》

  在蝉鸣四起的时候,你要知道,在五月中旬。

  陆水坑,龙前,火助太阳宫。

  雨勤电飞,云反复带彩虹。

  客人被赶走后,互相生气。

夏日经典诗词4

  1、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的《即景》

  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9、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的'《纳凉》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16、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1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的《观刈麦》

  18、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19、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20、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2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4、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2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2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

  27、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2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的《晚晴》

  29、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0、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31、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32、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小池》

  34、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3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的《江村》

  3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37、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38、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的《夏昼偶作》

  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0、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夏日经典诗词5

  夏日登台晚云层叠若众山状伯氏令赋计因成长

  [宋] 李弥逊

  阳光泼血汗交颐,晚日政与长空宜。

  海神游戏出湛对,风伯退听停嘘吁。

  初如炎官火伞动,渐若寒露冰壶欹。

  九乌堕翼天地暗,六鳌矫首山川随。

  飞来一峰横突兀,竞秀万壑排参差。

  岱宗坡陀太华小,少室破碎终南低。

  深谷婉丽发春态,高岩磊落呈秋姿。

  峰青盘螺绾新髻,水碧分晕浮修眉。

  鸾翔凤翥露纤巧,虎跨龙蟠惊崛奇。

  观台仿佛隐仙圣,楼阁缥缈生蛟暾。

  谁於天宇弄显晦,力与地险论高卑。

  汤胸棱棱各腾踏,翻手冉冉争奔驰。

  平生脚底识南北,此日眼界迷东西。

  身舆欲上白银阙,风驭不假青云梯。

  三薰三沐谢世事,一丘一壑真吾栖。

  扪参历井不惮远,直恐夜半潜推移。

夏日经典诗词6

  古诗原文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译文翻译

  离开这里还杳无音信,长期生活在这里使我的思想变得呆迟。在这深院中只有杨柳和我相伴。

  日暮时,听到长廊上的喃喃燕语,一场微雨,使人觉得有几分凉意,原来正是麦秋时。

  注释解释

  离心:指离开相位时的心情。杳(yǎo)杳:深暗幽远。这里有茫然无所适从之意。迟迟:迟缓。

  麦秋:指初夏。因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节,而初夏是麦子成熟的时节。

  创作背景《夏日》是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傍晚美好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色来写,一方面写出了夏日的风景,另一方面侧面反衬诗人被贬后清闲生活,表达了诗人遭谗罢相后悒郁不平的心情。全诗清雅自然。诗文赏析

  全诗的典型环境是初夏傍晚时分的深院。初夏为麦熟的时候,秋天为谷物收成的`季节,因以“秋”为谷物成熟和收成,《书·盘庚》上篇云:“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麦秋”正为麦子成熟的初夏(农历四月)。此时此刻,轻寒微雨,燕子归巢,喃喃之声,闻于深院长廊。鸟鸣热闹,人间无语,只见杨柳低垂,不由得勾起诗人缕缕思绪。诗人寇凖诗学王维,韦应物,藻思宏逸,所成篇咏,“众口传写”,王维之诗,备陈穑事,追拟《诗经·豳风》,是为农家诗。诗人学王维,故有“麦秋”之说。学韦苏州,故多写田园风物,语言简淡。诗人《春日登楼怀旧》里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只是把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扩大为一联,而这首“离心杳杳”,似“久归不去”之作,“深院无人柳自垂”一语,也有点化“野渡无人舟自横”之迹。

  “离心杳杳思迟迟”一句,涉及全诗视角,恋家眷乡,韵语“麦秋”,诗人与农事力穑息息相通。“深院无人”,是诗人视线所及,全诗的笔触是由近及远的。既无心离去,月前思绪徐徐扑上心头,便有下文韵致。故“思迟迟”一语,实为全诗的主题语,然后推演开去,移动视点,先写深院,后写长廊,最后写广漠和“麦秋”季节,由近及远,一一分咏,韵致亦徐徐泄出。全诗构思自然平实,由诗人“离心”、思绪一直写到广袤无垠和时令,堪称宏逸。

夏日经典诗词7

  1、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2、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4、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5、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6、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7、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戴叔伦《夏日登鹤岩偶成》

  8、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1、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2、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1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司马光《客中初夏》

  14、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刘攽《雨后池上》

  15、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

  16、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1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8、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9、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 李白《采莲曲》

  20、误他双燕未归梁。——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2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2、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张炎《疏影·咏荷叶》

  23、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24、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5、绿杨堤畔闹荷花。——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26、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27、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8、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29、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3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经典诗词8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诗意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

  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

  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赏析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夏日经典诗词9

  古诗原文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诗文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夏日经典诗词10

  1、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3、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4、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5、女冠子 唐.欧阳炯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

  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6、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红白莲 宋.杨万里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9、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自注:莲:怜,双关。

  10、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11、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12、荷花 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自注:渠:她。

  13、荷花 宋.王月浦

  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14、荷花 宋.白玉蟾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15、四望亭观荷花 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夏日经典诗词11

  游轮走朱盖飞碧,路如羊肠山虎脊。

  奇观多似九牛毛,尘服轻於一狐腋。

  禅房借枕空函丈,野磴搘筇座盈尺。

  阴崖日淡春杲杲,老树风悲秋索索。

  丈人适意屡倾盖,舍者忘形或净席。

  已浇茗碗揽文字,不捉冰纨冻絺绤。

  饮中得仙思季真,方外分曹笑无奕。

  棋锋未接已争遁,笔阵将收犹请益。

  一生苦心太多事,半日闲身要投隙。

  急呼隔水破烟艇,更着穿云蹑山屐。

  晴峦阴障浅深尽,断渚连洲耦奇画。

  愚公百念久灰冷,妄境多岐自冰释。

  闭门终欲老石经,煮鼎无心转金液。

  舁篮二子已能步,对影三人不邀客。

  蝇头比富五顷田,蜗角犹宽一区宅。

  饱谙世态轻速冠,脱略尘缘等遗舄。

  已甘流落卧深林,肯作纷纭踏长陌。

  紫阳峨峨百步近,白水粼粼一溪隔。

  床头吟蛩已催候,枝上鸣蜩行削迹。

  相期日日晓脂车,去待山头霜月白。

夏日经典诗词12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翻译: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诗意: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讲诉为人要有气节,前两句虽说字面为生死两种境地的描写,实则说无论何时都应有骨气与担当。而后两句引经据典,从楚汉之争,项羽落败却至死不屈,虽仍有一线生机却依然就义自刎乌江,皆因无颜面对江东的父老与战死的将士。笔者的言词流露出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夏日经典诗词13

  一、咏梨花次韵无弦斋主

  谪落入凡尘,冰心雨后痕。

  凭风传我意,结果待来人。

  二、咏情 次韵无弦斋主

  读无弦斋主七绝《情风恨雪苦舟沦》,凝月次韵一和:

  蚱蜢舟轻载隐沦,万径荷花掩水门。

  浮烟绕过汀洲后,不划江天一界痕。

  三、无题临屏次韵

  芦花絮叶载青苹,飞到天头可觅春?

  秋去风萧寒两袖,月回霜满压千巾。

  流年懒散轩窗旧,往事清闲菜根询。

  恣意推开尘底色,沉吟小字手间皴。

  四、咏蝉次韵浅夏兼和箫女

  时雨时阴懒辨晴,风停野径驳衣清。

  高居巢荫晨昏漠,俯视丛台冷暖声。

  赚得甘津唇齿润,撕开寂闷鸟虫明。

  浮槎迢递催凉意,已是肥身做瘦更。

  五、鹧鸪天·写与无雨斋主

  皖籍无雨斋主与上月病逝,做词以记,不忍为悲声:

  无字可曾思万语?

  雨来瑟瑟掩重门。

  斋边绿径尤倾盖,

  主底红颜已乱痕。

  君未至,色空新。

  李花渐欲锁眉频。

  梦涯照影年年似,

  中意何妨有几春?

夏日经典诗词14

  透明小容器

  (宋)杨万里

  春天的寂静是因为不愿细水长流,倒映在水面上的阴影是喜欢晴天和微风。

  娇嫩的小荷花芽从水中露出一个尖角,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头上。

  春天的寂静是因为细水流的不情愿,树荫反射水面是因为它爱晴天和风的柔软。娇嫩的荷叶刚用尖尖的角露出水面,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站在上面。

  吃枣虾

  (唐)白居易

  春池积迟,夏树旺。

  舟如野渡,篱落如河村。

  安静的钢琴床垫,芬芳的酒库门。

  闲着没事就拿小孙子开涮。

  春末夏初的一个晚上,刚下过雨,池塘的水很深。抬头一看,我头上的.树枝上已经长出了叶子。远处几条船像无组织的渡船一样一字排开,附近村庄的围墙被撤空,仿佛只是一个小小的江村。清闲地静静抚摸着琴床,突然想起来打开酒窖,拿一瓶好酒独自品尝。一整天,只是偶尔,逗逗的小孙子还不懂事。

  晚上追凉

  (宋)杨万里

  下午夜依旧热,门开月明。

  深竹树虫密,有时凉凉的,不是风。

  夏天中午很热。真不敢相信晚上还这么热。打开门,在月光下站一会儿。这时,在远处的竹林和树林里,传来了所有昆虫的鸣叫声;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扑来。然而,这不是风,也许这是大自然的宁静凉爽。

  初夏

  (唐)朱

  竹摇影遮幽窗,夕阳鸟鸣。

  然而谢海棠飞的全是羊群,天气越来越长。

  竹子在微风中摇曳,幽静的窗户上挂着优雅的影子,一对对候鸟在夕阳下咆哮,发出不停的声音[guzào]。海棠已枯,柳絮已落。昏昏欲睡的初夏来了,白天变长了。

  初夏中期

  (宋)司马光

  初夏的四月,天气晴朗而温暖,下了一场雨就放晴了,雨后的群山更加苍翠宜人,南方的山也变得更加明朗了。

  风中没有柳絮,只有向日葵对着太阳开放。

  初夏四月,天气晴朗温暖,刚下过一天雨就放晴了。雨后的山更绿了,更宜人了,门对面的南山也变得更清更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着太阳开放的向日葵花。

  晴朗的夜晚

  (唐)李商隐

  一个人隐居,俯瞰夹城,春已去,夏已清。

  小草被雨水淹没,终于得到上帝的爱,雨是晴的。

  登上高阁,远眺远眺,天高地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

  鸟儿的巢已被晒干,它们的身体恢复了轻盈。

  一个人过着隐居的宁静生活,俯瞰嘉城。春去夏来。小草被雨水淹没,最后得到了上天的爱。雨后,天放晴了。爬到亭子顶上,从栅栏望出去,天高地阔,冉冉落日的余辉透过窗棂照进来。鸟儿的巢已经干了,它们的姿态又变得轻盈了。

  长江以南

  韩乐府

  荷花可摘于江南,荷叶在何田甜。

  在鱼和荷叶之间玩耍。

  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

  又到了江南采莲的季节,荷叶浮出水面,拥挤着,重叠着,随风飘动。厚厚的荷叶下,欢快的鱼儿在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突然游到那里,说不清是在东、西、南还是北。

夏日经典诗词15

  1《苦热行》唐 王毂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 万国如在洪炉中。

  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2《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3《积雨辋川庄作》唐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4《三月晦日偶题》宋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5《江村》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6《夏夜叹》唐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7《夏夜追凉》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8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杨万里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0《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11《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3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14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15宋代诗人秦观《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6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7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日诗词】相关文章:

夏日祝福短信07-09

夏日小学作文01-15

有关夏日的古诗11-08

描写夏日的诗句11-27

关于夏日的古诗09-17

夏日古诗(精选7首)09-04

山亭夏日古诗10-27

夏日雪趣作文10-23

夏日.阳光.父爱作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