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诗作文300字(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作文300字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作文300字 篇1
吟诵是我国古代读书人诵读诗文的方法,自先秦以来,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古人统称为“读”,今为了与西方式朗读,诵读区分,而改为吟诵。吟诵是古代教育系统(官学和私塾)中唯一的诵读方式,也是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一百年以前,所有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
现在我已经学习吟诵有一年多了。我对吟诵的感触不再是那么肤浅,从此我对吟诵的态度更加严肃。是以“中华文明传承人”的眼光看待吟诵。它是我们中国不可流失的传统。我们将以接班人的态度去学习它。
吟诵也可以说是变化多端的。吟《江南》时你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好风景。而吟《示儿》时你又悲伤不已。吟《赠汪伦》时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
吟诵是一项本领。记得刚开始吟诵的第一首诗《咏鹅》我们可是跟着老师学也吟的.不好,可现在我可以吟一首陌生的诗,真是熟能生巧啊!
我们是如何学习吟诵的呢?首先我们都买了一本书“吟诵之美”里面有75首诗。都有魏俊梅老师的音频,我们先跟着刘老师一字一腔的学,然后听随音频,看着书上的内容吟,就可以了。
吟诵你让我学到了经典诗词,学到了经典文化。我爱你,吟诵!
古诗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我读了两首古诗,一首是《蜂》,一首是《滕王阁序》。读了这两首诗,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读了《蜂》我明白了:一个人生命的存在意义,并不是在别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自己给予了他人什么。就像蜜蜂一样,它为人们采蜜,采到蜜后,它并不求人们会给它什么回报,只是一心一意的为人们服务着。我们应该学习蜜蜂这种为人服务却不求回报的精神。
读《滕王阁序》我懂得了:应该把困难当成历练,用乐观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积极应对,如果这样,你会发现:挫折,其实是人生的课堂,只有经历许许多多次人生课堂的.磨炼,才会得到真正的自己!
这两首诗都教给了我们一些人生道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背诗,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
古诗作文300字 篇3
贺知章是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他的诗家喻户晓。从小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他三十七岁的时候考 中了 进士,便离开故乡,来到京城寻找自己的新生活。
就这样过了几十年过去了,贺知章,越来越想念自己的家乡了。
有一天贺知章正坐在井边休息,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家乡口音虽然没有改变,但是,两鬓已经花白了,贺知 章看到了井中的自己,已经老了于是就辞官回村了,一路上他日夜兼程,就是盼望早点回到故乡,一天又一天 过去了,他终于来到了故乡,他在家乡的小路上溜达,边看看家乡有没有变化,家乡的美景依旧。远处一排排 高山高耸入云,山下的青草碧绿碧绿的,有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排排房屋干干净净,整整洁洁。
这时他看见几个孩子正在村口玩游戏,贺知章走过去,小孩看见了一个陌生人很奇怪,就笑着问:"您是 从哪来的呀?"贺知章有点伤感,心想:看来我真老了,连自己家乡的人都不认识我了。贺知章回到家写了一 首诗"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这首诗一直流传着,直到现在 。
古诗作文300字 篇4
在茫茫的原野里,放眼一望,全部都是一些长势茂盛的草,随风摆动,似一位位可爱又顽皮的“小矮人”。在美丽的黄昏下,加上一颗颗顽皮的“小矮人”,再加上既动听又悦耳的笛声,那是多么美妙啊!
一位小牧童在黄昏下的草地上,演奏着一首悠扬悦耳的笛声,花们随着动听的笛声,情不自禁地成为了伴舞的美丽“小姑娘”。在这么美的环境下,连风儿都成了伴奏声。已是吃晚饭的时候了,牧童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美妙的地方。就在牧童离开的那一瞬间,小草们有恢复了平静,风姑娘也走了,这里的一切又变成了开始的平静??
牧童吃过饭以后,拿上了笛子,又回到了刚才的地方,牧童连蓑衣也不脱,直接倒在了小草的身上,晚风呼呼吹来,在牧童的'耳边似乎用温柔的声音说道:做个好梦!牧童睡着了,梦见了和刚才他们一起演奏的曲子。
牧童醒了,一边笑着回忆刚才的情景,一边又静静的观赏着月夜的美景??
古诗作文300字 篇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现在,我积累了很多的优美诗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宋代诗人苏轼笔下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吧!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苏轼心血来朝,驶着小船到杭州欣赏那美丽的西湖。
他坐在小船里,边喝看茶,边欣赏着西湖周围的.景色。突然间,远处传来一阵“轰隆降,轰隆隆”的响声。顿时,湛蓝的天空像有墨水打翻了一样,乌黑了起来,还没等那乌云把高高耸立的山峦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迫不及待地从天空蹦蹦跳跳地落了下来,这西湖就蒙上了-层薄薄的面纱。忽然,狂风卷地而来,那有力的风威把聚在天空上的乌云给吹散了。雨停了,西湖又恢复到了平时的平静。这时,从望湖楼向下面看,一片汪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诗人苏轼见证到这忽雨忽晴的奇景,不禁感叹到:“奇啊!真是太奇啦!”于是,他高声地吟诵起那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入天。”
你们看完,是不是对西湖的美景又充满了许多想象?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去观看这天气变化多端的西湖。
古诗作文300字 篇6
今天,姨交给我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教年仅3岁的'小弟弟乐乐背古诗。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接到这个重要任务以后,我立马去找乐乐。他正在客厅里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呢。听说要背古诗,乐乐很不情愿地关掉电视,拔掉插头,慢腾腾地走过来,对我说:“小姐,今天我们又要背什么古诗呀?”“是《池上》。”我回答。乐乐撅着小嘴说:“好吧,我们开始吧。”
我先领着乐乐读:
“小娃撑小艇。”“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浮萍一道开。”……
乐乐虽不情愿学习,但一旦开始,就有模有样认真背诵。如此来回几次,跟我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真不愧是一对高中老师的孩子。“快去背给妈妈听!”我高兴地吩咐他。“好,明白。”说完乐乐就一溜烟地跑了。
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乐乐在高声背诵:“小娃撑小艇……。”几分钟后,姨过来对我说:“白煜颖,你这个小老师真不错。好,完成任务,奖励一块巧克力!”
哇,巧克力,我的最爱!太高兴了,教乐乐这么冰雪聪明的小孩背古诗真是一项既简单又实惠地任务。
古诗作文300字 篇7
从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教我古诗了。
三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吟起这首诗的时候,在我耳边就会响起一阵又一阵亲人雷鸣般的掌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这首《咏柳》便是我们必需要会背的古诗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中年级了,要背的诗也越来越复杂了。像什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些古诗可都包着浓浓的情意啊!
我是越长越大的.,古诗也是越长越大了。
高年级了,成为了同校弟弟妹妹的大姐姐了,当然学的古诗要更上一层楼了,要不然,这个大姐姐不是白当了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就是课本上的一首对母亲的关爱之情想报答的诗了。
古诗文,从小到大,你一直伴我成长,你是我的好伙伴啊!
我愿意在古诗文的海洋里成长。
古诗作文300字 篇8
冬天到了,天气冷了,雪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立刻给世间万物盖上了一层雪白的、厚厚的'棉被。高山、道路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空中连飞鸟的影子都没有,所有的路上都没有行人的踪迹在,整个世界是死一般的沉寂。
而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有一叶孤舟,永州司马柳宗元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只见他身上衣服上和帽子上,全都是雪,就像一个大雪人。
一位老人走过来说:“柳先生,您怎么还不回去呀,下这么大的雪还在钓鱼?”
柳宗元说:“没事的,我想在这儿清静清静。您老人家快点回家吧!”
老人说:“好的,柳先生,您也早点回。瞧您,都像一个雪人了。”说完,老人走了。
老人边走,边想起柳宗元之前写过的《江雪》,他心里默默地念着: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天气阴沉
古诗作文300字 篇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来之季,万物复苏,正如诗中所说的那样,桃花已开,在旁边的江水里一群鸭子在嬉戏。春天是那么美好,她的美丽与活力,同早在千年前的诗人也一同律动。
说到春,这几首古诗是我最喜爱的。一次我去寺庙参观。刚下过雨的山寺中,空气格外清新。庙边的小花瓣上微沾些雨露,仔细一看,一只娇小的红杏,在墙缝里,正在春的召唤下茁壮成长。大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于是,那昔日自己口中经常吟诵的诗句便比作寺庙一道绝美的风景。
而春天的江南,最绕不过便是江南的柳树了。嫩里透外的绿,在阳光的照耀下,几分金光洒在身上。微风拂过,徐徐晃动,一幅春的画卷映入眼帘。柳叶垂下,轻轻地抚摸着河水。那“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样温柔的柳便铺满了整个江南春天的.记忆,从未抹去……
而春的记忆,又何止这江南的柳,满墙的杏,还有那不绝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是细小的,伴随着风,在无尽的夜空中飘荡。
春的景象是那么美好,我喜欢春,更喜欢古诗中的“春”。
【古诗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古诗的作文03-07
古诗的作文03-30
古诗的作文(精选)09-19
实用的古诗的作文10-31
关于古诗的作文11-20
精华古诗的作文11-16
古诗优秀作文01-08
有关古诗的作文12-12
关于古诗的作文(精选)07-06
(精选)关于古诗的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