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古诗作文精华(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遇见古诗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遇见古诗作文 篇1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真切地歌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真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照料着我们,培育着我们。诗的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它用平时我们最常见的两样东西――针线和衣服,来表达了母亲对子女们的关爱。第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则表达出了儿子要出远门,母亲为儿子担忧的神情,因为她怕这一去可能会不复返。而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出了孟郊自己心里面最最真挚的看法,从他的诗句中我也感受到了这伟大的'母爱!我们就像大自然中的一颗小草,母亲就如阳光、雨水一般,光照我们,呵护我们。这样的深情厚谊,我们做子女怎能报答的了呢?
这首游子吟以游子的感恩之心为主线,来表达母爱的伟大。书上说:“上帝无法照顾每一个人,所以才创造出母亲。”母亲关爱我们,呵护我们,完全是以自己的本性,毫无怨言的教育我们,就像游子吟中的这个慈母,把自己对儿子的爱化为一针一线,让我读着读着感到了温暖。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遇见古诗作文 篇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花瘦。——题记
雨后的梨花,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淡白,口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却全然没有李清照的那种洒脱和悠然。微风吹过,一团团一簇簇的梨花随着雨滴飘落在水塘中,但见那“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景象。
在第一次感受到李清照的美时,就十分的喜欢上了这种婉约的才女。第一次读到的便是李清照的《鹧鸪天》,在不停地朗读之后,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词中的景。每每在梦中梦到的便是那阳光照射着的镂刻着花纹的窗子,和李清照描绘的那棵怨恨昨夜寒霜的梧桐树。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每当读到这句词,便开始想去体会团茶的那份苦涩和李清照心中的悲凉。回想《点绛唇》中的`那份初恋的美好“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而李清照又是怎样在哪悲凉中写出这样青春阳光的语句来的呢?
留一点诗意给自己,像李清照那样向往着用酒和诗意,来摆脱忧愁的生活一样。喜欢着李清照的心境,却又有一丝忧愁,为什么他不能走出那份悲伤,去面对明日的阳光,体会生活中的美好?她曾在黄昏之时东篱把酒;她曾在醉意中误入藕花深处;它曾在酒醒之后询问海棠依旧。但做了那么多,她也依然没有忘记心中的悲伤,尚未经历过这种夫死流离,国破家亡的我,又有什么资格去为李清照叹息伤感。
愿她留一丝阳光给自己,忙时井然、闲时自然、顺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坦然、失之怡然。愿自己能真正读懂他的悲伤,愿自己遇见黄昏之后,东篱把酒。
遇见古诗作文 篇3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诗词里蕴含着陶潜的五斗诗魂;一江春水,一曲悲歌,诗词里蕴含着文天祥的零丁绝唱;一面历史,一面镜子,诗词里蕴含着屈原的水中离骚。感悟诗词,我们才能“腹有诗词气自华”。
品味诗词,一睹诗豪风采。在蜀先主庙,你感叹“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你极言“英雄气”之广袤无垠,你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然而你吞吐日月,俯仰古今的胸襟却无人知,以天下为已任的你却被贬在外几十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面对沧海桑田,你发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限感慨;你不曾沉沦、颓废,在秋风萧瑟中昂然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你年事已高,仍壮心不已高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诗豪——刘禹锡,是你教会了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品味诗词,一领诗魔英姿。面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你柔情万种,赠之以《琵琶行》,“每为他人悲,吟断柔肠,千古缠绵唯《长恨》;岂抒一已怨,唱罢新词,万里江心闻琵琶。”你针砭时弊,关怀民生,吟诵“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的后宫悲歌;感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鬃苍苍十指黑”的民间辛酸;控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人间血泪。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你倡导“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新乐府运动,你一生仕途坎坷,却心系百姓。
诗魔————-白居易,是你教会了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品味诗词,一览诗佛魅力。“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尽显你的归隐志趣;“行到水穷处,坐看去起时”,尽显你的悠闲飘逸;“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尽显你的思乡殷切。你眷顾亲人“独在民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思念故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你重情重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与亲人、故乡,血肉相连,诗佛至情至性的一面感人肺腑。你“清水出芙蓉,高洁而超然”。
诗佛——-王维,是你教会了我“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品读诗词,我们可以知文史经;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可以盼望未来的瑰丽。让我们携古典诗词一路前行。
遇见古诗作文 篇4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我最喜欢李白的一首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也是一首家喻户晓且脍炙人口的古诗了。当年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安徽泾县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以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李白,继写送行者汪伦,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用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安徽最美古诗词,和我一起来遇见!
遇见古诗作文 篇5
春,鸟语花香,花团锦簇;夏,烈日炎炎,荷花绽放;秋,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冬,鹅毛大雪,冰天雪地。
那一首首诗,谱出的是锦绣山川、离情别绪、风花雪月……但最打动那天真无邪的心的,便是那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春天绚丽多姿,有“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早春。夏天多热而又不失清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有的收获也有的是伤感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冬天有驱寒喝小酒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不同,一年四季在诗人笔下是那么美丽。
韩愈的《春雪》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新年已经来到,然而还没看到鲜花,才惊奇的发现地上已经有了绿芽,白雪却耐不住春天姗姗来迟,竟下了起来,在庭前洒下一片片飞花。其实这首诗可见作者急切的`心情,在盼望春天。
杨万里的《小池》写了夏景,清泉无声爱惜着细流,映在水里的树荫喜欢晴天中的柔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落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了上头。
李煜的《相见欢》写的是秋景,当他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月亮。低下头,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秋色之中。虽然这首诗,有写秋色,但最多写的是离别愁,离乡去国的怆痛,写了作者的寂寞。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描写了冬,“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色阴沉,看来要下小雪了,你能否留下来与我共饮一杯?他描写了雪天将要邀请好友一起喝酒的样子。
古往今来,描写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也很多,但大多是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是古诗词让这些文人借景抒情,在他们的诗中能看到景物,还能领悟作者内心的情感。
遇见古诗作文 篇6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这是陶渊明《连雨独饮》中说过的一种状态。“任真”二字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率真性情,天性本真的流露。今天的人上一点年纪就会觉得天真是一种不成熟,其实不然,天真不等于幼稚。天真是那种历经沧桑磨洗不掉的至真至纯的性情。在中国文化中,万物有性,所谓“人性”,是纯粹率真的永不泯灭。
一个人要怎么样才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天真呢?
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杂篇·渔父》中“法天贵真”说得好:取法于天的是什么?是人在行为上效法自然,不过多地束缚自己,不太多地压抑自己。在《归去来兮辞》里,陶渊明召唤自己远远地离开社会角色的实现,渐渐地回到天性本真。我们提起田园诗,总会说它的景色写得多么浅淡,它的词句白描般的优美,它的风光让我们赏心悦目。其实这一切还不是它最可宝贵的。抱朴含真才是田园诗真正的核心价值。人怎么样才能够欣赏真正的自然,能够不矫情,不做作,不雕琢,不违心,真正学会与自然相处,取决于他心里的一份天之本真。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心”与“形”是两个存在,“心”是自我,“形”是需要名与利的外人外物,“心”一旦做了“形”的仆人,自我便被外人外物所奴役,这件事情还不让人失落,还不令人悲伤吗?
好在迷失不久,还有年华回得来。诗人在归乡的路上,不断地问划船的人离他们家还有多远——“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这条归来的路,他难道不认识吗?他为什么要一遍一遍地追问别人呢?这份惶惶然的喜悦只是因为心情实在太迫切。“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里的“帝乡”是指仙界,人在那儿长生不老当神仙。古时的人无非在求两件事,第一求富贵,第二求长生。这两个心愿我们今天也有,我们此刻能够过得更富足一点,这叫好;我们富足的日子过得更长久,那就更好。但是这两样东西,都不是陶渊明想要的。我们看见富贵的时候,钱财来了,它一定会拿走你生命里的另外一些东西。比如说你要失去悠闲,甚至要丧失一些尊严;你要对一些人去赔笑,甚至要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才能换来这点富贵。而陶渊明之所以成为陶渊明,是因为只有他为了不失去宁可不得到,因为失去的是人生命的本真。不是陶渊明不想要富贵,而是他不想用自我与富贵做交易,不想用一个面目全非的自我去换五斗米的富贵。我们都想得到,但我们很少看见失去。人人想长生,想成仙,陶渊明却早看得明白,“帝乡不可期”。真有仙境吗?我们今生可以羽化成仙吗?他认为这件事达不到,所以他就不抱虚幻期待。
两个愿望都没有了,剩下的是什么呢?“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陶渊明的日子,“良辰孤往”,独自欣赏美好的时光与风景;“植杖耘耔”,把手杖放下拿起锄头农具,耕作田地;“聊乘化以归尽”,顺其自然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乐天命,不怀疑。生命本该如此,那些山间长啸或者清流边写诗的日子,难道不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吗?
遇见古诗作文 篇7
在遥远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遇见了那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我漫步在古诗词中,感受着那四季美景与人间真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是杜牧描写江南春日的美景,写出江南春天的广阔。“天街小雨润如酥,早色遥看近却无”又是韩愈描写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看着池塘外的荷花开了,夏日便来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描写了初夏来临的秀美景象,表现大自然亲密,充满生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赞美秋天深林的景象,向人们展现了秋日山林热烈的景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描绘了一幅冬日老渔夫孤独临江垂钓的景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常言道,诗人们的友情,也使我感受到情谊的厚重。“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出王昌龄对友人深切眷恋,又表现诗人品性高洁纯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送别诗写出诗人王维对元二的依依不舍之情,使人感觉情真意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王伦对李白那种朴实浓厚的感情。王伦对李白的情啊,是比潭水还要深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送别诗,写出高适对友人的劝说,情感虽然十分直白,但却使人感到温暖。
在诗中,我认识到许多人生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告诉我们人们的高低地位不同,看待问题的性质也不同。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有片面性,而我们要做的.是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要超越小的范围有自己的主见。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让我们虽处在逆境中但也要奋力向上的精神品质。
当我读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想象出诗人当时在战乱而离散的背景中写出,就不禁想象杜甫、李白、辛弃疾、李清照等诗人不都是如此忧国忧民吗?都是怀才不遇啊,我想,若是李清照身为男人身,必定是豪杰,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我漫步在古诗词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一切……
遇见古诗作文 篇8
星期五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背古诗了。 我一听老师说的三个字‘背古诗’,我就叹了一口气说:“哎,古诗呀!古诗!到底甚么时候才能把你们统统背玩呢?我唉声叹气的回到了家,放下书包,拿出《必背古诗词70+80》,打开老师要背的两首古诗,开始背诵起来。哇,太好了!我兴高采烈地说:“这首古诗太简单了,是我最拿手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于是我背了起来,发现自己已经有很多地方背错了,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我不是已经会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吗?为什么老师今天要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反而我背不出来了呢?”妈妈笑了笑对我说:“哈哈乖儿子你已经忘了怎么背的了,古人说:“温故而知新。”我气愤的说:“你才忘了呢。”
我的灵感突然来了,我背到第二句的时候,妈妈已经在沙发上哈哈大笑了,笑的合不拢嘴。我愤怒了大声地对妈妈说:“笑什么笑,我明明背的是对的'吗?”妈妈开心的说:“乖儿子你自己看看什么地方背错了吧!”我胸有成竹地打开了书本,看了一下我自己都笑了起来,‘每逢佳节倍思亲’背成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了,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房间继续背古诗了。几十分钟过去了我连一首古诗还没背完呢?
古诗可真难背呀!正当我要放弃背诵的时候,妈妈走到了我的面前和蔼可亲地对我说:“要有耐心,背古诗不要死记硬背,要先读懂每句古诗的意思,然后再把整首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这样就比较容易背诵了。”我听了妈妈的话顿时茅塞顿开,于是我按照妈妈的话来背,你别说还真管用,几分钟就把两首古诗背完了。我开心极了!
遇见古诗作文 篇9
是谁,见证了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往事,带来了今日的光辉。是谁描绘着祖国富丽山川的美丽,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是你,诗词,你是华夏民族的骄傲,你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念一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感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和惊险;感受“江山如画”大好河山的多姿多彩;感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忧愁。用心去读,仿佛看到了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情景。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当坚韧的磐石也逃不掉被水滴穿的命运,而你却光辉依旧。
心在北,我可以驰骋于塞外草原,可以领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雄奇;可以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开阔。那种豪放不羁的美丽,就从这一句句诗,一首首词中流泻。意在南,我可以流连于江南雨巷,可以撑着一柄油纸伞翩跹而过,去邂逅那丁香般结着忧愁的美丽姑娘;可以独自凭栏,看那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听那春雨淅淅沥沥地滑落于帘外芭蕉,似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感受那一刹那的宁静与超然。
诗词给予我聆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的头脑与眼睛。当你听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感动时,别忘了,这是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去千古风流人物”诗词从古入口中娓娓道出,诗词被当阳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诗词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端流出,诗词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上感受惊险。
曾经,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遨游于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从林,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
不须“众里寻他千百遍”,你已“在灯火阑珊处”落落大方的战士芳容,就像此时,闻着窗外阳光的气息,感受着文学的翰墨流香,清风将我的发丝拂起,拂起我嘴角的一丝微笑,因为我知道,诗词正在悄悄改变着我,诗词必将成就我!
遇见古诗作文 篇10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我小学时,朗朗上口的诗句.每当我情不自禁的朗诵出来时,那一望无际、白茫茫的雪好想就出现在我眼前,所有的山上,鸟儿们都飞走了,一只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路上,没有行人的踪迹.唯有老翁披蓑戴笠在船上,独自钓鱼,不怕冰雪的袭击.我隐隐约约的感觉我的眼镜好像蒙上了一层雾,望向远方,老翁拿着鱼竿在默默的垂钓……
这时,我恍然间走进了古诗之中,那雪!那山!那水!还有那位不畏寒冷的老翁!这是一幅多美的.江乡雪景图啊!但是我最欣赏的还是那老翁身上的某种精神.诗中,我站在岸边,望向远方的老翁,小船破破的在江上安安静静的……老翁一动也不懂,蓑衣上面早已染上白茫茫的雪花,斗笠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慢慢的走进他,他离我不远,我清楚的看到他岁月留下皱纹,一条一条的,胡子短而花白,不知是雪染还是……只见他动也不动,而这就是我所欣赏的!那种坚持不懈、独来独往、不拘一格的精神.我猜想老翁是这样的一个人吧……
我慢慢的从幻想中走了出来,我才发现我原来一直在梦中,梦醒了,雪停了,风也安静了,老翁也该回家了.
【遇见古诗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遇见古诗作文08-04
遇见古诗作文02-02
遇见古诗作文【精选】10-03
(经典)遇见古诗作文11-12
(精选)遇见古诗作文11-20
遇见古诗作文(优选)07-26
遇见古诗作文【热门】07-27
[集合]遇见古诗作文07-25
实用的遇见古诗作文07-20
遇见古诗作文[精品]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