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菊花的古诗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菊花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菊花的古诗1
1、菊花 唐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2、九月十日即事 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3、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菊花 明 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6、长相思·一重山五代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7、不第后赋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8、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9、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0、菊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1、问菊清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12、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有关菊花的古诗2
1.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中国自古有之,最早是作为药材使用。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而菊花成为花中四君子,自陶渊明始。晋代虽然时间不长,离乱众多,但文人士大夫中出现了一批清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陶渊明是诗词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不屑于官场黑暗,主动归隐田园,成为隐逸田园派的鼻祖之一。“晋陶渊明独爱菊”,其对菊花的喜爱堪称前无古人。当时,菊花不过是一种野花,无需花钱就可栽培。秋天独自盛开,与隐士的高风亮节有高度相似之处。由于陶渊明的带动,菊花成为士大夫争先种植观赏的花卉。这首诗是陶渊明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自然为伍,与时间为伴,田园生活多么的惬意悠闲,无拘无束。从此以后,篱笆,菊花和酒,就成为了隐士的标配。
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田园派著名诗人。也许是性格使然,虽然名声在外,却始终科举不第。好不容易机缘巧合,得见唐玄宗,却因为一句“不才明主弃“,彻底与仕途无缘。于是乎,他便开启了一条陶谢之路,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鹿门山隐居时,恰逢重阳。邻居老田热情邀请孟浩然做客,拿出上好的'黍米烧鸡,聊着百姓的家长里短。这首诗,徐徐铺展,娓娓道来,一股浓浓的田园气息,不加任何雕饰,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还来就菊花“,看似田家的”欢迎再来“,实则透露着笔者的欣喜和满足。
3.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作于807年。前一年,元稹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锋芒毕露。然而好景不长,触怒权贵被贬。适遇母亲去世,丁忧家中。房舍四周遍种菊花,秋天一到,宛似陶园。绕篱赏菊,不觉日西。此时的元稹,估计也产生了如同陶渊明一样的隐居心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高洁情操的坚持。忍得住风霜,耐得住寂寞,阳光总在风雨后,自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灿烂一生。
4.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唐朝著名的女才子。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两人婚后不久,赵明诚去外地。适逢重阳佳节,李清照思夫心切,就写了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夫妻二人,平时都是“读书消得泼茶香“,没事儿就比一比。因此,赵明诚也和着做了几首,把李清照的词夹在其中,请朋友评判。结果,他写的词,朋友一首没看上,只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得好。此事堪称一段佳话。黄花即是菊花,古代菊花多为黄色。李清照通过菊花,把隐士之寂寞,转化成了相思之寂寞,成为了一种”香愁“。而以黄花代愁,是李清照最为擅长的。
5.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朝末年,苛捐杂税繁重,民不聊生。黄巢出身盐贩家庭,教育基础不错,文武全才。起初想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庙堂,无奈科场舞弊严重,屡次没有中第。气愤之余,黄巢写下了这首豪气干云、杀气冲天的菊花诗。之后,由于朝廷对贩卖私盐加大打击力度,黄巢加入了起义军,仅用5年时间,就攻破长安,自立为王。黄巢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一时出了一口恶气。黄巢喜欢菊花,不仅仅是因为菊花耐寒的风骨,更夹杂着他要通过历经风霜的艰苦斗争,改变天下面貌的雄心壮志,正如他另一首菊花诗,充分展示了一代农民起义领袖的抱负: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6.寒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不媚俗,独自开在篱落旁,寒风中,宁可被冻死,也不会被吹落。诗人表达了对菊花不畏严寒、报节而死的由衷慨叹。这其实也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郑思肖,南宋末年诗人,目睹了国破家亡,一生忠于赵宋,不改气节。名字中的“肖“,是繁体”趙“的一部分。早年与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交好,自赵孟頫投降元朝后,与之绝交。诗人一生漂泊困苦,即使如此,也像菊花一样,宁可守节而死,绝不像北方敌人投降。郑思肖擅长画兰,但从不画根,寓意失去了根基,其气节为后世所赞叹。诗中”宁可枝头抱香死“,化用了宋代才女朱淑真的一句诗,然而用意更加慷慨刚烈。
黄花宋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7.鹧鸪天·云外青山是我家宋无名氏
云外青山是我家。
两年城里作生涯。
杜陵赏月延秋桂,彭泽无钱对菊花。
初度日,感年华。
三杯浊酒一瓯茶。
尊前儿女休相笑,更有人穷似汝爷。
家徒四壁,隐居青山,囊中羞涩,兜里没钱。盏酒杯茶,就算过年。杜甫赏月,就是没钱,邀请秋桂,聊为陪伴。陶潜采菊,也是没钱,精神充实,不显寒酸。儿女别笑,莫要自惭,如爷穷者,遍布人间。富有所乐,贫有所欢,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首词,以轻松又略带诙谐的口吻,自嘲而又自豪的语气,描绘了沉重的生活负担下,随遇而安的心理状态,没有无奈,只有超脱。
8.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代散曲大家,白朴与马致远齐名。这首《天净沙秋思》,也与马致远的同名作匹俦。白朴天净沙四首,分春夏秋冬,这首秋思最为著名。曲中事物明朗,色彩艳丽,意境悠长,一派惆怅,淡淡忧思,令人遐迩。言秋而无秋字,凝愁而无愁名,自有“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
9.菊花明代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借人篱落看秋风。
汉代名士蒋诩,隐归田园,舍前荆棘遍布,只有三条小路与隐士交往,后世以“三径“代指隐士之所。野士之所菊花吐蕊,傲立风霜。许多浪迹天涯之人,倚着篱笆观赏。以菊为介,勾连心绪,既有羡艳,也有失落,是如此一般隐居田园,还是继续踏上风尘之路,恐怕只有当事者才知道。一个”借“字,无比准确地描述出天涯浪子此时面对菊花的复杂心态。
10.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自古逢秋悲寂寥。以往的咏菊诗词,莫不抒发愁字。略有不同者,顺势而为罢了。而主席这首词,气势恢宏,胸襟宽广。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一扫菊花带来的悲愁哀伤。战地黄花分外香,凸显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困难面前,就要看到希望。感伤无助冲破黑暗,斗争才能扭转乾坤。在国家存亡、红军生死、个人荣辱的关键时刻,凭其振奋精神、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不仅留下一篇旷世名作,更为中国革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一丛秋菊,百般世态。何去何从,自由心定。正所谓:名花自向闲中老,浮世原宜淡处看。读懂菊花,看破浮沉,进无忧,退无虑,你,可曾体会这个中滋味?
有关菊花的古诗3
1、兰既春敷,菊又秋荣。——《兰确铭》
2、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菊花》
3、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暇。——《白菊》
4、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饮酒》
5、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秋菊》
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7、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赋得残菊》
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
9、王孙莫把比蓬嵩,九日枝枝近鬓毛。——《菊》
1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1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菊花》
1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13、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瘦菊为小婢作》
1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菊花》
15、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紫菊》
16、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菊梦》
17、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咏菊》
18、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19、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一落索》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寒菊》
2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
22、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题菊花》
23、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晚香轩》
2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25、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忆白菊》
26、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题菊花图》
27、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赋十月菊》
28、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赋十月菊》
29、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赵昌寒菊》
30、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临江驿潇湘秋雨杂剧》
31、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忆菊蘅芜君》
32、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重阳后菊花》
33、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访菊怡红公子》
34、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对菊枕霞旧友》
3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白菊》
3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中两首)》
37、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38、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重阳后菊花二首》
39、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黄花》
40、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对菊》
41、彭泽归来日,缁尘点素衣。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墨菊》
42、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黄菊湾》
43、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云安九日》
44、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
45、东篱黄菊。细捻香枝人事熟。少缓芳尊。且醉侬家麹米春。——《减字木兰花》
46、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4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8、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菊》
49、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残菊》
50、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5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菊花》
5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
53、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亿白菊》
54、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蝶恋花》
55、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重阳后菊花三首》
56、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洞仙歌·菊》
57、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采菊》
58、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59、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东园玩菊》
有关菊花的古诗4
赵昌寒菊
宋代: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华下对菊
唐代:司空图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唐代:李商隐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黄花
宋代: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过菊江亭
明代: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惜黄花慢·菊
宋代:吴文英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醉乡。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
咏菊
明代: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题李俨黄菊赋
宋代:耶律洪基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宋代:吴文英
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凋无色。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
芳井韵,寒泉咽。霜著处,微红湿。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好漉乌巾连夜醉,莫愁金钿无人拾。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满江红·雨后荒园
金朝:段克己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菊花的古诗】相关文章:
菊花的古诗03-23
菊花的古诗15篇03-23
菊花的古诗(15篇)03-23
关于写菊花的经典古诗01-21
菊花的古诗(合集15篇)03-23
菊花的诗句02-11
经典的古诗11-15
很经典的古诗03-11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
描写菊花的诗句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