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李贺著名古诗《雁门太守行》最新

李贺著名古诗《雁门太守行》最新

时间:2024-03-25 13:59:49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贺著名古诗《雁门太守行》最新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贺著名古诗《雁门太守行》最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贺著名古诗《雁门太守行》最新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塞上”又做“塞土”。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答: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答:

  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4分)

  1、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示例三: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李贺著名古诗《雁门太守行》最新3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答案:

  1、(2分)C

  2、(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李贺著名古诗《雁门太守行》最新】相关文章:

古诗雁门太守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03-25

李贺最著名古诗(精选10首)07-13

李贺的所有古诗(精选12首)07-13

小寒最著名的古诗01-27

端午著名古诗05-13

山行古诗《山行》01-20

关于处暑最著名的古诗08-11

关于立夏最著名的古诗04-22

《山行》古诗11-22

最著名的七夕的古诗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