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黄河的古诗

黄河的古诗

时间:2024-05-26 18:39:19 古诗词 我要投稿

黄河的古诗实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河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黄河的古诗实用【15篇】

黄河的古诗1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李白《古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李白《寄远》)

黄河的古诗2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3.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4.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5.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6.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7.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8.长河:黄河。

  9、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0.侯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11.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12.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译文: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 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黄河的古诗3

  1、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9、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1、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崔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12、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胡曾《咏史诗黄河》

黄河的古诗4

  《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注释]●黄河句:黄河源出昆仑,见前注。●咆哮句:黄河冲出龙门,声震山野,见前注。●尧咨嗟:《史记》五帝本纪:“尧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尤,有能使治者?”●大禹句:传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杀湍堙洪水:急流为湍,阻塞为堙,说大禹抑洪水,导入江湖而通四夷九州。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注释]●西岳:即西岳华山。●黄河句:从落雁峰顶望黄河,如一衣带水缭绕岳下。●盘涡句:盘涡,水中的旋涡,言水深风壮,流急相冲而成涡。毂转,旋涡如毂之转动。毂,车轮中心。此句是形容河水湍急,万千旋涡,震动陕西之地,如雷鸣一般。●荣光句:语引《尚书·中侯》:“尧即政七十载……,荣光出河,休气四塞”。荣光出河,五色之光从河中出;休气,美丽的云气;四塞,炫耀四方。●千年句:《拾遗记》: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意思是黄河千年之中也有变清之时,这预示着有圣人在世。●巨灵句:巨灵,黄河之神。华山对着河东的首阳山,黄河流于两山之间。古时传说:华山与首阳山本为一山,河水过此绕山曲行,时有洪水,后来河神巨灵以手擘(同劈)开其上,以足踏离其下,中分为二,黄河从此通过两山入海,至今巨灵的手足印迹还留在华山仙掌崖(朝阳峰)。

  《龙门八韵》

  河浸华夷阔,山横宇宙雄。

  高波万丈泻,夏禹几年功。

  川迸晴明雨,林生旦暮风。

  近身毛乍竖,当面语难通。

  沸沫归何处,盘涡傍此中。

  [作者]薛能,字大拙,唐代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会昌六年进士,历侍御史、都官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工部尚书、徐州节度使等。广明元年为部将所杀。薛能爱诗成癖,日赋一章,但颇狂妄自大,宣称:“李白终无取,陶潜固不刊”。

  [注释]●华夷:即华夏与蛮夷。华,一般指汉族居住区;夷,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此句是指黄河从中国辽阔的大地流过,越流越宽。●山:即指龙门山,见前李世民《黄河》诗注。●夏禹: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记载。禹治水有功,舜将天下禅让于禹,禹传位于儿子启,为夏朝,故称夏禹。●晴明雨:指龙门的.天气时雨时晴。●近身二句:说当人身靠近龙门山时可被咆哮的巨浪惊得毛发竖起,怒涛声震得面对面都难以通话。●盘涡:黄河水中的旋涡。后4句极写黄河通过龙门时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景象。

黄河的古诗5

  1.《寄远十一首》李白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青楼何所在,乃在碧云中。宝镜挂秋水,罗衣轻春风。

  新妆坐落日,怅望金屏空。念此送短书,愿因双飞鸿。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远忆巫山阳,花明绿江暖。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2.《黄河二首》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3.《咏史诗·黄河》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4.《北风行》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5.《与永乐诸公夜泛黄河作》阎防

  烟深载酒入,但觉暮川虚。

  映水见山火,鸣榔闻夜渔。

  爱兹山水趣,忽与人世疏。

  无暇然官烛,中流有望舒。

  6.《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7.《公无渡河》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8.《泛黄河》孟郊

  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

  积雨飞作风,惊龙喷为波。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

  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

  9.《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10.《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杨巨源

  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

  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

  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

  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11.《黄河夜泊》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12.《渡黄河》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13.《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14.《渡黄河》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15.《秋望》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16.《渡黄河》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黄河的古诗6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7、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10、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11、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12、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13、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14、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

  15、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16、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17、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8、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19、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20、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21、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22、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2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4、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25、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26、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27、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阮籍《咏怀》)

  28、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29、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30、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同上)

  31、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2、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33、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3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3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崖。如今直上银河去,直到牵牛织女家。

  3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8、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的古诗7

  1、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2、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3、黄河清,圣人出

  4、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5、九曲黄河十八弯

  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7、圣人出,黄河清

  8、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9、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10、不到黄河心不甘

  11、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12、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黄河心不死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1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14、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1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16、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17、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18、九曲黄河十八湾

  19、鲤鱼跳龙门

  20、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21、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22、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

  23、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

  24、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5、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26、跳进黄河洗不清

  27、天下黄河富宁夏

  28、说尽黄河只为水(.)

  2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

  30、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31、不到黄河心不死

  3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的古诗8

  1、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8、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

  9、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10、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11、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怨》

  14、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15、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李白《太原早秋》

  16、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18、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19、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李白《公无渡河》

  2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1、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2、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23、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罗隐《黄河》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2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27、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8、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9、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30、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1、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

  32、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3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34、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35、枫落河梁野水秋。——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3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7、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38、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谢榛《渡黄河》

  3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40、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41、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许浑《汴河亭》

  42、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范云《渡黄河》

  43、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44、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5、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李白《公无渡河》

  46、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47、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4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9、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50、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罗隐《黄河》

  51、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李白《公无渡河》

  52、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53、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黄河》

  54、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55、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56、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57、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58、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59、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60、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黄河的古诗9

  1、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黄河》

  2、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4、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许浑《汴河亭》

  5、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怨》

  6、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7、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清江《送婆罗门》

  8、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11、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李颀《送陈章甫》

  12、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

  13、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14、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5、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16、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17、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8、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1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2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23、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4、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5、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黄河的古诗10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

  鼓角清雄占云祲。

  喜边尘、今度还静。

  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

  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

  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

  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

  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

  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黄河的古诗11

  1、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唐代:柳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国风·卫风·河广先秦:佚名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4、黄河唐代: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5、书河上亭壁宋代: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6、公无渡河唐代: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7、渡黄河明代: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8、·赋三门津金朝: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黄河的古诗12

  1、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唐柳中庸《征人怨》)

  4、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寄远》唐李白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唐李白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9、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北风行》: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唐李白

  11、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唐柳中庸

  12、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唐杜甫

  13、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唐杜甫《黄河》)

  14、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黄河》宋王安石

  15、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李白《寄远》)

  16、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古风》唐李白

  17、出自中唐诗人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18、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黄河二首》唐杜甫

  19、出自中唐诗人刘采春的《啰唝曲六首》: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20、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李白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2、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3、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明末清初顾炎武

  2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唐李白

  25、“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26、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一》: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27、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28、出自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9、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闻夜啼赠刘正元》: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30、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其一》: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3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2、出自唐代诗人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3、出自明代诗人谢榛的《渡黄河》: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34、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赠崔侍郎其一》唐李白

  35、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维

  3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7、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李白《古风》)

  3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唐刘禹锡

  3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40、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水调歌头》宋元好问

  41、“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4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唐李白

  43、出自明代诗人李流芳的《黄河夜泊》: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4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

  45、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赠裴十四》: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4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7、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

  48、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赠崔侍郎其一》: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4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5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51、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一》: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黄河的古诗13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官监察御史,与柳宗元友善,两人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失败被贬谪,后曾任连、夔、和等州刺史,官至检校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刘禹锡在诗坛极负盛誉,诗风雄浑爽朗,清新活泼。

  [注释]●九曲黄河:《初学记》引《河图》:“黄河九曲,长者入渤海”。●如今二句:托出黄河与天上银河相通的神话故事。晋张华《博物志》:海边有居民见每年八月按期有浮槎来去,即探奇乘槎而去,芒忽间见到牛郎织女,却不知已到了天河(银河),随槎回海后按牛郎意图访问了隐士严君平,才知自己是到了银河仙境。后人把这个故事和汉西域使臣张骞奉命寻黄河源的事牵合在一起,说张骞也乘槎去过天河,这样就将黄河与银河连在一起,似乎可顺着黄河直上银河,到牛郎、织女的家。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湍惊忽改洲。

  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

  [作者]欧阳修,宋代文学家,诗寄梅圣俞(即梅尧臣)。

  [注释]●河水句:黄河之激流,像箭一样急而险。●谁言句:相传将佛教传入中国的禅宗初祖达摩踏一苇叶,渡过黄河来到洛阳,并到少林寺。诗句说河水湍急,苇舟渡河是不可能的。●坚冰句:黄河封冻时,可驰马而过。●树落句:黄河冲刷河岸,时而可见岸边的树被冲倒,岸土被摧。●湍惊:湍急的黄河有时改道,旧河道自然露出沙洲。●槎:舟船。●漕舟:漕,水运之义。漕舟,即水运之舟。

  《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

  少本江南客,今为河曲游。

  岁时忧漾溢,日夕见奔流。

  啮岸侵民壤,飘槎阁雁洲。

  目极高飞鸟,身轻不及舟。

  [作者]梅尧臣,字圣俞,号宛陵,宋初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曾任国子监直讲、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与欧阳修友善,诗多简淡深远,反映现实。刘克庄称他是宋诗的“开山祖师”。此诗是和欧阳修原韵寄诗。

  [注释]●忧漾溢:为黄河泛滥之灾而担忧。漾溢,河水溢过堤岸,即水灾。●啮岸句:河水不断冲刷堤岸,故称啮岸侵民壤。●阁:同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进士,因名次在秦桧之孙前,被黜落。孝宗初赐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夔州通判、宝章阁侍制。一生坚决主张抗战,数受贬迁,晚年寓居山阴。他是南宋的爱国诗人,诗词作品洋溢着爱国激情,风格奔放畅朗,沉雄悲壮。此诗是陆游的名作,笔力雄健,感慨深沉。诗中描绘了北国的壮丽河山,写出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渴望恢复河山的强烈愿望,但是昏庸苟安的南宋统治者却使他们年年失望。

  [注释]●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极言其源远流长。●五千仞岳:五千仞,极言其高。“五岳”中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都已被敌人侵占。●遗民:前朝的`百姓,此处指金兵占领区人民。●胡尘:金人兵马扬起的尘沙。

  《渡黄河》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作者]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明代临清(今山东临清)人。刻意为诗,闻名一时。初与李攀龙、王世贞倡导复古运动,为“后七子”之一。

  [注释]●大梁:开封的古称。●龙窟:龙栖的岩窟,指天上的银河。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月蚀汝不知,安用为龙窟天河?”●雁沙:大雁翔集的沙洲。●倚剑四句:诗人触景生情,有身世飘零、前途茫茫之感。

黄河的古诗14

  黄河行原文

  作者:贡泰父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兹始。

  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双谼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

  盘涡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

  洪涛巨浪相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

  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

  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

  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好风兮东来,酬河伯兮杯酒。

  黄河行注释

  ⑴这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

  ⑵纪:基也,基址。

  ⑶元气:指天地未分前混一之气。

  ⑷地维:古时以为大地四方,四角有大縆(粗绳)维系,故称地维。天柱:古人相传,天有八柱承之,故称天柱(《山海经·神异经》)。

  ⑸九功:九职之功。《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包括三农、园圃、虞衡、薮牧、百工、商贾、嫔妇、臣妾、闲氏。四载:古时的四种交通工具。《书·益稷》:“予乘四载。”谓禹治水时,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承輴,山行乘樏。

  ⑹“黄熊”句:指鲧、禹治水事。相传鲧被天帝所诛后,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其子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

  ⑺谼:大谷。海门:通向海的`大门。

  ⑻鄂:边际。崭崭:突出貌。

  ⑼争靡:形容两岸碎石土块被河水冲刷,争相坍塌。靡,倒下。

  ⑽豗:撞击。

  ⑾丰隆:古代神话中的云神。一说雷神。

  ⑿渤澥:古代称东海的一部分,即渤海。淮渎:淮河。

  ⒀天吴:古代传水中的水神。九首:《道光中卫县志》(标点注释本)作:“八首”。

  ⒁魌魋:大禹化作熊,凿山开路,驱逐鬼神。魌,即魌头,古时打鬼驱疫时用的面具。魋,兽名,似小熊,喻大禹。

  ⒂鲛人:传说中的人鱼。

  ⒃徐邳:黄河下游经徐州、邳州。

  ⒄汩汩:水流声;急流貌。

  ⒅酬:报谢。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名冯夷。

黄河的古诗15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唿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的古诗】相关文章:

黄河的古诗05-23

描写黄河的古诗08-01

有关黄河的古诗01-30

描写黄河的古诗04-13

关于黄河的古诗05-08

黄河的古诗集锦[15篇]05-26

经典的古诗11-15

很经典的古诗03-11

古诗05-26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