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除夕古诗

除夕古诗

时间:2024-05-28 09:24:18 古诗词 我要投稿

除夕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夕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夕古诗

除夕古诗1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唐·卢仝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

  除夕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除夜 自石湖归苕溪

  宋 夔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凤城新年辞

  清 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田家元日

  唐 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

  唐·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钦州守岁

  唐·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

  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除夜

  唐·元稹

  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

  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寄微之

  唐·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除夕古诗2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

  唐·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唐·孟浩然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除夕古诗3

  《除夕感怀》

  谭嗣同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除夕感怀》

  谭嗣同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鹧鸪天》

  姜夔

  柏绿椒红事事新,

  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

  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

  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

  郁垒神荼写未真。

  《踏莎行》

  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除夕感怀》

  谭嗣同

  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

  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

  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着孤身。

  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除夕古诗4

  1.

  《甲子除夕江北书怀》宋朝·刘藻七载蜀江客,匆匆岁又残。东风吹鬓老,短烛照杯寒。文字招尤易,生涯听命难。稻粱嗟计拙,枉累使君肝。

  2.

  《除夕招王德馨》明朝·顾清客舍长安岁屡迁,屠苏明日又新年。共君只向灯前醉,免与儿童计后先。

  3.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4.

  《除夕示五弟时甫三绝句·其二》清朝·丘逢甲草草杯盘饯岁筵,莫嫌风味逊从前。满城多少贫儿屋,难过钱荒米贵年。

  5.

  《庚辰除夕》宋朝·赵孟坚生计从来拙,奚疑壁四空。解忧惟父母,谋事等儿童。无竞身如偶,讹言耳愿聋。丈夫心铁石,肯自泣涂穷。 ...

  6.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庚肩吾《岁尽应令诗》

  7.

  《己亥除夕》明朝·张煌言湖海椒觞十五星,故园咫尺却扬舲。流年与日相将去,归梦兼愁总未醒。腊鼓何如鼙鼓急,闽船犹并越船停。春来消息茫无据,起把菱花仔细听。

  8.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云外衔山日半环》宋朝·魏了翁云外衔山日半环,传杯共惜片云懽。莫疑来日是来岁,万古光阴只么看。

  9.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科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李世民《除夜》

  10.

  《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11.

  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唐 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12.

  《癸巳除夕偶成·年年此夕费吟呻》清朝·黄景仁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13.

  《客中除夕》明朝·袁凯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14.

  《爆竹行》[宋]范成大食残豆粥扫尘罢,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15.

  《除夕感怀其二》近现代·谭嗣同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16.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7.

  《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18.

  《除夜雪》宋朝·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9.

  《甲申除夕病榻作时目疾颇剧离香港又三年矣》近现代·陈寅恪雨雪霏霏早闭门,荒园数亩似山村。携家未识家何置,归国惟欣国尚存。四海兵戈迷病眼,九年忧患蚀精魂。扶床稚女闻欢笑,依约承平...

  20.

  《除夕宿临战平》宋朝·杨万里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终年不为客,除夕恰辞家。雨又垂垂落,风仍故故斜。难开愁里眼,只益鬓边华。

  21.

  《除夕有感》明朝·倪岳流光冉冉岁华穷,不尽烦忧感慨中。千里将家思有托,两朝叨禄愧无功。文章早幸归词苑,礼乐何能辅秩宗。四十五年如梦里,明朝依旧对东风。

  22.

  《除夜》唐朝·方干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寒灯短烬方烧腊, 画角残声已报春。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23.

  《丁亥除夕作》近现代·陈寅恪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饯岁觥。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

  24.

  《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25.

  《己亥除夕》清朝·丘逢甲君国无穷感,乾坤此夕心。纷纭新旧事,慷慨短长吟。家宴喧儿女,门符阅古今。围炉閒守岁,莫负酒杯深!

  26.

  《除夜雪》[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关于除夕的诗句 句关于除夕的诗句 句。

  27.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盘卷红烛,柏酒溢金杯。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朱淑贞《除夜》

  28.

  《迎春歌》[明]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29.

  《辛巳除夕》近现代·钱钟书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几见世能随历换,都来岁尚赚人迎。老饥驱去无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好办杯盘歌拊缶,更知何日...

  30.

  《除夜作》唐朝·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1.

  《癸巳除夕偶成》清朝·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32.

  《新年作》唐朝·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33.

  《留都除夕有怀二首·其二》明朝·卢宁芳怀剩欲元朝发,短景犹怜岁暮催。恼客病教随腊去,赏心诗已逐春来。云边白发添双算,胜里瑶花独厌裁。自是椒盘堪媚远,可因风操过年回。

  34.

  《除夕·除夕阴寒怕卷帘》宋朝·刘克庄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壁穿自和乾泥补,窗损教寻废纸粘。只有青灯相守定,纵无白发亦生添。更残自算明年事,不就君平卦肆占。

  35.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柱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霄。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36.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7.

  《除夕用伯明旧韵·其二》明朝·顾清懒习平生欠扫除,时于岁晚惜诸居。犹嫌韩老送蓝褛,肯学相如赋子虚。日月未殊千载上,阳和又是一元初。灯花似送新年喜,忙检东方杂卜书。

  38.

  《除夜书怀》宋朝·范成大运斗寅杓转,周天日御回。夜从冬後短,春逐雨中来。鬓绿看看雪,心丹念念灰。有怀怜断鴈,无思惜疏梅。絮厚眼生缬,蔬寒肠转雷。烛光红琐碎,香雾碧徘徊。昨梦书三箧,平生...

  39.

  《除夕》明朝·潘希曾春入残冬梅尚迟,岁除今夕客才知。门前已见桃符换,灯下犹堪柏酒持。三载地偏成断梗,九重天远独倾葵。生盆爆竹无心久,漫逐儿嬉亦一奇。

  40.

  《题画雪景送炤师归黄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师》明朝·程嘉燧莲花峰腰三丈雪,飞鸟无声人迹绝。山僧冒寒晨出山,触踏层冰跗圻裂。远来问疾刚一笑,寒缸结花如吐屑。纸窗竹屋岁聿除,驹隙光阴催电掣。故人游山恨不俱,愁我无缘上嶪。八...

  41.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太宗《守岁》

  42.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唐 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43.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44.

  《乙卯除夕》明朝·文征明糕果登盘酒荐椒,笑歌聊用永今宵。老亲自喜还家健,幼女仍誇学语娇。终岁悲欢言莫尽,一灯团聚福难消。桃符日历年年好,不谓青春却暗凋。

  45.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毛滂《元日(玉楼春)》

  46.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谁驱驱柄向东迁》宋朝·魏了翁谁驱驱柄向东迁,渐喜新年胜故年。岁纬移躔东井外,狼星斂角左参边。

  47.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48.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杜甫《杜位宅守岁》

  49.

  《除夕感怀其三》近现代·谭嗣同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50.

  《除夕与金子坤郭次父登冶城后集小寓》明朝·黄姬水散步崇冈后,明灯绿酒初。那堪惜除岁,又复感遗墟。寒柝严城急,春星短屋疏。明朝问生计,犹是一床书。

除夕古诗5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注释

  ①夕:夜,这里指除夕夜。

  ②为客:客居他乡。

  ③戎马:这里指战争。

  ④关山:关隘山川。渺茫:迷茫不清的样子。

  ⑤椒叶酒:用椒叶泡制的酒。指新年祝福之酒。

  ⑥未敌:未能抵挡。这里是未能阻止泪流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客中过除夕之夜的'诗。在战争离乱的岁月,飘流在外的人,其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中就表现了这种颇为沉痛的心情。诗的大意说:战乱的岁月,弄得人们都弄不清今天的这个除夕,究竟是哪一年的除夕了。身在异乡,谈话中总是常常说到自己的家乡。看到人家的儿女新年又增大一岁,更感到自己飘泊他乡岁月的漫长。战争已经打了多年,还是没完没了,没有休歇的时候。故乡路远,为关山所阻隔,望去渺茫,回家的时间也很渺茫。捧着一杯祝福的椒叶酒,这酒也抵挡不住思乡的泪水滚滚流淌。

除夕古诗6

  除夜寄弟妹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翻译/译文

  ⑴经年:经年累月,喻时间很久。

  ⑵除夜:古人讲之除夜,一指“除夕”,即十二月最后一日之夜晚;一指冬至前一日,亦称“除夜”。

除夕古诗7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翻译/译文

  译文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注释

  守岁: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

除夕古诗8

  1. 欢笑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来。——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

  2.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3.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太宗《守岁》

  4.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5.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范成大《卖痴呆词》

  6.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7.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来鹄《除夜》

  8. 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郑望之《除夕》

  9.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10.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1.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来鹄《除夜》

  12. 一宵犹几刻,两岁欲平分。——曹松《除夜》

  13.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戎昱《桂州腊夜》

  14.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15. 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元稹《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

  16.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曹松《除夜》

  17.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叶颙《已酉新正》

  18.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9.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20.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庚肩吾《岁尽应令诗》

  21. 送寒迎暖柳梢知,风自东来着意吹。百万人家贺新岁,几家荼垒有新诗。——方回《丙申元日》

  22. 清坐无憀独客来,一瓶春水自煎茶。寒梅几树迎春早,细雨微风看落花。——叶子奇《己亥元日寓舍独坐对雨》

  23.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盘卷红独,柏酒溢金杯。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朱淑真《除夜》

  24.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柱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霄。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25.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白居易《三年除夜》

  26. 京国逢除夕,栖迟鬓欲霜。春声生竹爆,岁色动椒香。戒睡听鸡早,占诗探茧忙。烛花频送喜,儿女笑烘堂。——张蕴《除夕》

  27.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8.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29.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30.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成文斡《元旦》

  31.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唐庚《除夕》

  32.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王湮《除夜》

  33.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苏轼《守岁》

  34.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35.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作》

  36.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方干《除夜》

  37.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38.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唐太宗《除夜》

  39.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毛滂《元日(玉楼春)》

  40. 旧日桃符管送迎,灯球爆竹斗先赢。——刘辰翁《鹧鸪天·立春后即事》

  41.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账,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

  42.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43. 惟有春风不知老,年年傅粉又施朱。——刘克庄《丁卯元日十首》

  44. 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45.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杜甫《杜位宅守岁》

  46.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陈献章《元旦试笔》

  47.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48.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49.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5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51.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已除夕偶成》

  52.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除夕古诗9

  1、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3、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 《除夜有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5、 《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6、 《除夜对酒赠少章》

  宋·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7、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8、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9、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宋·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0、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夕古诗10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赏析】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赏析】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赏析】

  又是新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新年里诗人自然特别思念家乡、思念家人。但诗人却被贬到了遥远的天边之地,千里迢迢,欲归不能,只好独自潸然泪下。

  《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赏析】

  这首诗显得有些孤独悲凉,除夕之夜却离家万里,只能与寒灯为伴,诗人的心境可想而知。住在旅馆无人问候,只有冷清的孤灯相伴。今晚是除夕夜,我还在万里之外未能回家过年。回首前尘往事,顿感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自己。愁苦使我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叹息声中又迎来了新春。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

  旅馆的寒灯照着我,孤枕难眠,是什么让我这个游客的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亲人今晚一定会思念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不知从何时起,“春节”已经变成了故乡对游子的声声召唤。

  《除 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赏析】

  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赏析】

  新年的雪总是带给人们喜悦。四更天刚到,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是上天赐下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诗人等不及将剩下的半盏屠苏酒喝完,便欣然提笔写桃符(春联),那副春联应该有雪、有酒意、有诗情吧。

  《玉楼春-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赏析】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除 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赏析】

  诗中我们认识了一种美酒。椒,就是用椒浸制的酒。“颂椒”就是赞美这种酒。此诗有十分生动的除旧迎新的画面感。聊借此诗祝福所有喜欢古诗文的人们在新的一年诗意常驻,生活如诗,美满幸福。

  《已酉新正》

  明-叶颙[yóng]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赏析】

  这首诗的头两联,可以直接当春联。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节日高兴喝多了屠苏酒,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拜 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析】

  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赏析】

  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赏析】

  除夕之夜,时间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慢慢逝去。诗人孤独寂寞,一人站在市桥之上,长时间仰望星空,陷入沉思。

  《迎 春》

  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赏析】

  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除夕古诗11

  《田家元日》孟浩然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除夜》来鹄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玉楼春》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已酉新正》叶颙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癸已除夕偶成》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凤城新年辞》查慎行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孔尚任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除夕古诗12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古诗简介

  《杜位宅守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诗。该诗诗写作者自己四十岁之年在同族兄弟杜为家中相聚守岁的场面。前四句主要在写守岁之境,下四句则在写感叹之语。杜甫既见官场趋炎附势之徒,而自感不胜拘束,惟有烂醉度此生涯。全诗描写了又一个新春将至,但诗人因功业无成而感到苦恼和无奈,表现了一些消极心情。 翻译/译文

  除夕守岁于堂弟之家,椒酒飘香祝词献雅。

  槽间热闹着来宾们的骏马,庭炬惊散了林中的鸟鸦。 四十人生明朝又过,飞腾的夕阳已经西斜。 我怎能再去拘束身心?烂醉如泥便是我的生涯。 注释

  ①阿戎:古时对堂弟的称呼。

  ②椒盘:盛椒的盘子。古代习俗,年节之时,以盘盛椒,将椒撮点于宴席的酒杯中。颂花:《晋书·列女传》载,刘臻之妻陈氏能文,年节时献《椒花颂》,其中言道:“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后世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 ③盍簪:意谓挚友聚合。

  ④拘束:指前来为杜位贺年的人,拘谨俯仰之态。 创作背景

  该诗当是作于唐天宝十年(751年)。天宝十年,杜甫游宦于长安,功名无望,而又疾病缠身,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卧居旅馆,以致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可谓潦倒至极。这一年的.除夕,杜甫无奈流落到其从弟杜位家过年。杜位为奸相李林甫的女婿,是一个攀龙附凤之人。杜位宅的除夕之夜,香烛高照,车马盈门,趋炎附势者川流不息。作为寄食者,诗人本已愁闷担心,而看到附势之徒拜见杜位时的低声下气、谄媚奉承、唯唯诺诺、不胜拘束的形态,诗人感到极度的厌恶和悲伤。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前半叙守岁事,状杜位家守岁之会的胜概。后半岁终有感,发流光易逝之喟叹。言不愿作“拘束”之态而惟求“烂醉”者,正见出诗人与一班盍簪显贵之不同,实乃权耀之会间一冷眼旁观者也。

  首联点题,说除夕在从弟杜位宅中守岁,元旦设宴,以盘进椒饮酒,献椒花颂。见得权门生活豪奢。颔联申上意,就眼前景写。说群朋合聚疾来,枥马喧腾;火炬照亮园林,惊散栖鸦。极言骑从之盛。颈联转写自己,以四十,飞腾,句中自对,语极自然,而迟暮不遇之感,跃然纸上,以古诗愤郁之气纳入四十字中。以“四十”对“飞腾”字,谓“四”与“十”对,“飞”与腾”对,此联对仗独具匠心。唐子西诗“四十缁成素,清明绿胜红”祖此。尾联上句,“谁能更拘束”五字,《杜臆》认为感愤横放。结以老之将至,惟有烂醉自遣,可以想见诗人豪纵的性格。

  杜甫为诗,诸体赅备,不行以一格一法绳之,亦所渭“准能☆☆更拘束”也,此诗“极不佳”而能入古今诸选家之眼,正以其别是一格。

  名家点评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此自流水写下,不甚拘对偶,非就句对之谓。“四十”二字相连为义,不得拆开平对也。况双字就句对,自古有之,单字就句对则虚谷凿出,千古未闻。“四十”、“清明”皆是双字,与此不同。此杜诗之极不佳者。

  清·石阊居士《藏云山房杜律详解》五律卷一:此诗上半写杜位宅除夕,是富贵人家本色,用阿戎作比,有美无刺;下半从“守岁”二字翻空稀奇,是旷达语,非牢骚语,既不为守岁俗情所拘,亦不为杜位宅第所拘,厌恶感慨之心从何而有?

  清·吴阊生《古今诗范》卷十五:后半神气骤变,能以古诗愤郁之气,纳入四十字中,读之无异“清夜沈沈动春酌”一段神味也。

除夕古诗13

  1、《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2、《除夜雪》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3、《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4、《南乡子·除夕又作》

  宋·李处全

  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

  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

  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

  5、《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7、《除夕》

  明·文徵明

  白发婆娑夜不眠,孙曾绕膝更翩跹。

  已知明旦非今日,不觉残龄又一年。

  旧事悲欢灯影里,春风消息酒杯前。

  更阑人静鸡声起,却对梅花一灿然。

  8、《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9、《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明·谢榛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10、《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11、《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12、《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3、《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清·李慈铭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

  蜡鹅花下烛如银。

  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

  屠苏醉醒已三更。

  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14、《客中除夕》

  明·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15、《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宋·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16、《水调歌头·除夕》

  宋·李处全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万事古如此,聊作旧桃符。

  任东风,吹缟鬓,戏臞儒。韶颜壮齿,背人去似隙中驹。杯酌犹倾腊酒,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惟愿长穷健,命酹且欢娱。

  17、《鹧鸪天·丁已除夕》

  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18、《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9、《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20、《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21、《钦州守岁》

  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2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除夕古诗14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守岁》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辛巳除夕》

  (当代)钱钟书

  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

  几见世能随历换,都来岁尚赚人迎。

  老饥驱去无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

  好办杯盘歌拊缶,更知何日是升平。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除夕》

  (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蟋蟀》

  诗经·唐风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共内人夜坐守岁》——徐君倩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踏莎行》 【作者】: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除夕感怀》【作者】:谭嗣同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除夕感怀》【作者】:谭嗣同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除夕感怀》【作者】:谭嗣同

  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

  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

  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

  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癸巳除夕偶成》【作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夕古诗15

  1、《客中除夕》

  明·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2、《除夕》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3、《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水调歌头·除夕》

  宋·李处全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

  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

  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

  万事古如此,聊作旧桃符。

  任东风,吹缟鬓,戏臞儒。

  韶颜壮齿,背人去似隙中驹。

  杯酌犹倾腊酒,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

  惟愿长穷健,命酹且欢娱。

  5、《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着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6、《鹧鸪天·丁已除夕》

  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7、《共内人夜坐守岁》

  南北朝·徐君倩

  欢笑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来。

  8、《除夕》

  明·文徵明

  白发婆娑夜不眠,孙曾绕膝更翩跹。

  已知明旦非今日,不觉残龄又一年。

  旧事悲欢灯影里,春风消息酒杯前。

  更阑人静鸡声起,却对梅花一灿然。

  9、《除夜雪》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0、《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宋·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11、《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12、《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3、《冬除夜书情》

  唐·卢延让

  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

  雁翥天微雪,风号树欲春。

  愁章自难过,不觉苦吟频。

  14、《鹧鸪天·丁已除夕》

  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15、《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清·李慈铭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

  蜡鹅花下烛如银。

  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

  屠苏醉醒已三更。

  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16、《南乡子·除夕又作》

  宋·李处全

  和气作春妍。已作寒归塞地天。

  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胆冷更长自不眠。

  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

  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胜去年。

  17、《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明·谢榛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18、《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19、《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20、《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21、《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22、《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2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4、《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5、《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

  龚自珍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描写除夕之夜的古诗词精选

  26、《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7、《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28、《已酉新正》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29、《共内人夜坐守岁》

  徐君倩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

  描写除夕之夜的古诗词推荐

  30、《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31、《踏莎行》

  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32、《除夕感怀》

  谭嗣同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33、《除夕感怀》

  谭嗣同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34、《除夕感怀》

  谭嗣同

  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

  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

  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

  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35、《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36、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37、《守岁》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38、《辛巳除夕》

  (当代)钱钟书

  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

  几见世能随历换,都来岁尚赚人迎。

  老饥驱去无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

  好办杯盘歌拊缶,更知何日是升平。

  39、《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40、《除夕》

  (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41、《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2、《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43、《蟋蟀》

  诗经·唐风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44、《共内人夜坐守岁》

  南朝梁·徐君倩

  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45、《除夜有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46、《钦州守岁》

  张说

  故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47、伤心

  袁枚〔清代〕

  伤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亲膝下过。

  今日慈亲成永诀,又逢除夕恨如何?

  素琴将鼓光阴速,椒酒虚供涕泪多。

  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蹉跎!

  48、双雁儿·除夕

  杨无咎〔宋代〕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

  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大家沉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49、卜算子·除夕

  朱敦儒〔宋代〕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淡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

  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除夕古诗】相关文章:

除夕诗句经典古诗11-20

描写除夕的古诗02-11

关于除夕守岁的古诗10-01

除夕思乡古诗佳句除夕思念的诗句01-31

描写除夕的古诗词12-22

描写除夕的古诗词01-03

很经典的古诗03-11

经典的古诗11-15

古诗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