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水的古诗

水的古诗

时间:2024-05-29 07:59:47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关于水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水的古诗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水的古诗

  关于水的古诗 篇1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一毛一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一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16.一道残陽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2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关于水的古诗 篇2

  《蜀江水》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海水》

  唐·韩愈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余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水的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呤》

  5、天壤之间,水居其多。——宋·苏轼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10、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1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4、水,万物之本源也。——春秋齐国·管仲

  1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陆游《后赤壁赋》?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0、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21、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明·罗贯中

  22、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2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4、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2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27、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白居易

  28、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2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30、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关于水的古诗 篇3

  巴水

  【唐】白居易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

  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

  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

  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

  大水

  【唐】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木世)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湖亭晚望残水

  【唐】白居易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澄水如鉴

  【唐】崔颢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引水

  【唐】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关于水的古诗 篇4

  1、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选自宋·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壑,沟。诗句描写云掩众峰难见、山雨万壑争流的景象。“千岩”、“万壑”,都是夸张,意在强调山多、壑多。

  2、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选自宋·欧阳修《浣溪沙》。诗句描写江南都市春色与繁华景象:画船游弋于水中,游人戏逐在岸上;春水涨溢无际涯,浪花轻拍着堤岸;小楼隐于绿杨之中,秋千出于绿杨之外。有人,有画船,有水,有青天,有楼,有秋千,画面丰富,意境悠远,真是如诗如画,让人味之无穷。

  3、远声历历风和水,近色青青竹映松。

  选自唐·绍伯《题福昌馆》。历历,清晰的样子。诗句描写风声水声历历在耳、竹色松色青青在目的景象。“历历”与“青青”两个叠字的运用,前者强调风声水声的清晰情状,后者突出了翠竹映青松的色彩感。

  4、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选自宋·陈亮《一丛花》。冰轮,指又亮又圆的月亮。辗,转。镜天长,指圆月斜过天空仿佛将天空都拉长了一样。江练,指江水如白练明月挂天上、明辉映长空,江水如白练、隐隐闪寒光。诗句描写圆月横空、江流如练、月光皎洁、江水生寒的景象。表现的是一种静谧之美的'境界,读之令人顿生平心静气之感。

  5、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选自唐·雍陶《题君山》。君山,在洞庭湖之中,又名湘山。水仙,即“水中仙女”之意。古代有神话传说云,舜妃湘君姊妹曾化为水中仙女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此二句皆是从远观的视角来写君山,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前句将君山比作水中仙女梳洗之台,后句将水中倒映的君山比作是镜中仙女青黛色的螺髻。由于比得新颖,遂使原本死的山水活了起来,顿然有了人的灵性,让人遐思不已。

  6、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选自宋·苏轼《汲江煎茶》。此言用大瓢取水倒入瓮中,月影便投在瓮中;用小杓取水注入瓶中,江水便分到瓶中。

  7、一片清江水,中涵万古情。

  选自宋·鲍当《松江夜泊》。涵,包涵。这句话以比拟修辞法,将江水人格化,以寄托诗人的万古情思。

  8、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选自宋·赵师秀《薛师石瓜庐》。野水,指未经人工疏浚的天然河流。诗句描写水网纵横陆地少、山峰笼于云雾中的春日景象。

  9、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

  选自明·吴本泰《送人之巴蜀》。巴江,指四川巫山到湖北巴东一段的长江。一字流,指笔直流淌。诗句描写巫峡云开峰出、江水奔流的景象。前句写云雾散开后巫峡周边千峰竞出之景;后句写长江在巫山与巴东一带曲折东流之后奔流直下的景象。前句写山,后句写水,山水相衬,愈显峡谷之深、众峰之高、水流之急。

  10、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选自唐·雍陶《题君山》。一螺青黛,指做得像螺形的用以描眉的黛墨。镜,指洞庭湖像一面明镜。君山远望就像是水中仙女的梳妆台,又像女子描眉的黛墨放在明镜的中心。这句话以比喻修辞手法写洞庭湖中君山远望之中的形象,不禁让人由此及彼展开丰富的联想,对君山之美生出无限的向往之情。

  关于水的古诗 篇5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7、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19、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关于水的古诗 篇6

  1、风为裳,水为佩。——李贺《苏小小歌》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秘演《山中》

  4、风淅淅,水淙淙。——张淑芳《更漏子·秋》

  5、闲来水上踏青阳。——杨基《浣溪沙·上巳》

  6、山不尽,水无涯。——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7、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李白《鞠歌行》

  8、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郑板桥《泜水》

  9、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王建《渡辽水》

  10、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沈约《古意诗》

  11、流水孤村,荒城古道。——陈霆《踏莎行·晚景》

  12、水际轻烟,沙边微雨。——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3、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宋之问《始安秋日》

  14、淋浪淡墨水云乡。——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15、芦花千顶水微茫。——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16、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赵时春《原州九日》

  17、水阔山长雁字迟。——晏几道《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18、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19、风清露白,莲红水绿。——徐昌图《河传·秋光满目》

  20、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王建《渡辽水》

  21、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22、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23、落花流水仍依旧。——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4、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赵时春《原州九日》

  25、花易老、烟水无穷。——赵昂《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26、急雨收春,斜风约水。——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7、水边珠翠香成阵。——锺过《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

  28、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齐己《苦寒行》

  29、试新妆才了,炷沈水香球。——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30、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31、乱山深处水潆回。——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32、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杨广《纪辽东二首》

  33、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34、青青中水蒲,下有一双鱼。——韩愈《青青水中蒲二首》

  35、花不语,水空流。——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36、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37、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38、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毛奇龄《相见欢·花前顾影粼》

  39、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

  40、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

  41、雁飞不断天连水。——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42、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廖世美《好事近·夕景》

  43、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择璘《咏杜鹃花》

  44、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45、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杜甫《柏学士茅屋》

  46、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张翥《摸鱼儿·送春》

  47、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48、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王闿运《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49、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50、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关于水的古诗 篇7

  1、闲来水上踏青阳。杨基《浣溪沙上巳》

  2、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郑板桥《泜水》

  3、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沈约《古意诗》

  4、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宋之问《始安秋日》

  5、水阔山长雁字迟。晏几道《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6、风清露白,莲红水绿。徐昌图《河传秋光满目》

  7、雁飞不断天连水。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8、双鸳池沼水溶溶。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9、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10、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1、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12、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13、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14、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5、似春水、干卿何事。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16、浑河水、一线如虹。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17、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8、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9、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20、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21、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2、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23、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24、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5、都付驿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赵彦端《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26、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27、冰绡雾縠谁烘染?爱依依、柔条照水,靓妆清艳。顾太清《金缕曲咏白海棠》

  关于水的古诗 篇8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5、《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关于水的古诗 篇9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君不见》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9、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1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1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江南好》

  1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

  14、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15、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6、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

  17、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18、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19、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20、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关于水的古诗 篇10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王维《汉江临泛》

  4、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0、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清·查慎行)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2、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1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1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

  15、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8、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19、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唐·李白)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1、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24、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2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

  26、天壤之间,水居其多(宋·苏轼)

  27、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白居易)

  2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9、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30、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战国赵国·荀子)

  3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2、源清流洁,本盛木荣(汉·班固)

  33、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唐·李白)

  3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5、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唐·李白)

  3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3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3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9、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40、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陆游《后赤壁赋》

  4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3、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4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呤》

  45、水万物之本源也(春秋齐国·管仲)

  46、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4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

  49、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5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5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4、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5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57、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明·罗贯中)

  58、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59、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60、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6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62、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6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64、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诗经》

  6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6、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6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6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关于水的古诗 篇11

  1、《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2、《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3、《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5、《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9、《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0、《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1、《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3、《画》

  宋·道川禅师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祗为太分明。

  14、《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5、《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6、《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8、《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9、《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0、《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水的古诗 】相关文章: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古诗赏析03-29

很经典的古诗03-11

经典的古诗11-15

古诗05-26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

冬天的经典古诗03-19

对雪的古诗03-13

蝴蝶的古诗03-17

季节的古诗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