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菊花的古诗

菊花的古诗

时间:2024-06-22 17:19:54 古诗词 我要投稿

(优)菊花的古诗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菊花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菊花的古诗15篇

菊花的古诗1

  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晚香轩》

  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3、《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4、《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

  始起花。

  5、《赋得残菊》

  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菊花的古诗2

  1、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8、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10、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菊花的古诗3

  1)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杨万里《咏菊》

  3)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 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5)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花》

  6)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7)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8) 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吕渭老《一落索》

  9) 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10) 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1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12) 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司空图《白菊三首》

  13)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14)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沈周《菊》

  15)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16)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17)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18)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19)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0)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1)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2)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23)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24)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25)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26)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27)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李世民《度秋》

  28)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29) 兰佩紫,菊簪黄。——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0)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3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2)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33)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34)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5) 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吴文英《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36)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37)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38)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9)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40)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41)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德隐《新秋晚眺》

  42)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3)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4)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45)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曹雪芹《残菊》

  46)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47)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48)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49)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50)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51)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52) 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53) 菊暗荷枯一夜霜。——苏轼《浣溪沙·咏橘》

  54)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5) 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56)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57)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58)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59)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60) 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菊花的古诗4

  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妍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寄里中诸友赏菊

  宋—姜特立

  问讯故园今若何,不堪归计尚蹉跎。

  只应许下千丛菊,今岁雨匀花更多。

  赏菊

  明—魏时敏

  短篱疏雨正离披,淡白深红朵朵宜。

  自计老年才思减,重阳过后不题诗。

  冬日赏菊

  明—方用中

  菊移秋色入初冬,绝胜群芳转眼空。

  高馆又从今日对,健身仍许旧年同。

  酒缘兴到应难醉,诗待时来转易工。

  不用凭栏怨迟暮,傲残霜雪又春风。

  十月赏菊体斋席上限韵

  明—李东阳

  寻芳何意到君家,雨过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欢还月下,去年孤馆各天涯。

  狂思晚节曾吹帽,寿拟春期及进瓜。

  不是老来诗骨健,谁能白发对黄花。

  赏菊

  清—郑用锡

  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

  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

  不见古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立冬日招李少峰偕寓中诸子赏菊限韵

  清—查慎行

  自我来居此,真成野老家。

  编篱分井灶,启户纳烟霞。

  已涉初冬节,还看九日花。

  勿辞开口笑,白发斗霜华。

  月夜赴友人赏菊分赋赠之

  清—安超

  日落西园晚,溪流罨画深。

  金樽遥月影,黄菊淡人心。

  旧雨多情话,新诗共醉吟。

  灞桥风景到,踏雪再相寻。

  赏菊

  近现代—李寿铨

  天容澹荡雨如丝,正是东篱赏菊时。

  觅得黄花沾得酒,对花把酒读陶诗。

  赏菊和震宇韵

  近现代—谢龙升

  阑珊缓步向园池,冷露才收日上时。

  不采黄花缘底事,怜渠瘦尽傲霜枝。

  秋菊有佳色,备遭风霜侵。

  宁抱枝头死,枯瘦守坚贞。

菊花的古诗5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释】

  飒飒:形容寒冷的风声。

  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报告,这里有命令的含义。

  【译文】

  满院的菊花在寒冷萧瑟的`秋风绽放,在寒冷的秋风里花朵的香气难以吸引蝴蝶们难以来这里。将来我要是当了青帝,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在春天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在歌颂了菊花的高洁孤寂品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远大的抱负。

  满院菊花,流彩溢香,何等景致!但却生不逢时,与飒飒作响令一般草木凋颜的西风为伴,任其折磨摧残,直到开花展瓣,吐蕊放香,仍笼罩在“寒”“冷”之中,连素常恋花的蜂蝶也不会光顾了。这不就是生之大寂寞大苦痛吗?由此引发难以抒写的悲愤之情。

  但诗人没有常见咏菊诗伤感消沉的基调,而是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人满腔郁愤引发奇想,倾喷出石破天惊之语:如果自己将来作司春之神,就要改变这不合理的现状,告谕遇境凄凉的菊花易位移时,去春天和桃李一块开放,同样享受春日朗照、和风吹拂、春雨滋润和蜂蝶喧闹吧!那将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多么神奇的境界啊!

  此诗恰到好处地以比兴手法和绮丽的想象,意蕴博大,使得黄巢此诗与唐代诸家名作相比而毫不逊色。

菊花的古诗6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观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菊( j* )——菊花。

  秋丛——秋天的菊花丛。

  舍 ( sh8 )——房屋。(组词:宿舍、校舍)

  陶( t2o )——本诗中指姓陶的家,即陶渊明家。(陶渊明是晋朝著名诗人,最喜爱菊花)

  偏( pi1n )——偏爱,在几个人或几件事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个或一件。

  此( c! )——此花,这个花。

  尽( j@n )——完。开尽:开完。

  篱( l0 )——篱笆。

  三、学习古诗 (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 / 似 / 陶家,遍绕篱边 / 日 / 渐斜。

  不是花中 / 偏 / 爱菊,此花开尽 / 更 /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菊花的古诗7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菊花的古诗8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重阳后菊花三首》——范曾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重阳后菊花三首》——范曾大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菊》——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瘦菊为小婢作》——陈佩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黄花》——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花的古诗9

  1.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中国自古有之,最早是作为药材使用。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而菊花成为花中四君子,自陶渊明始。晋代虽然时间不长,离乱众多,但文人士大夫中出现了一批清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陶渊明是诗词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不屑于官场黑暗,主动归隐田园,成为隐逸田园派的鼻祖之一。“晋陶渊明独爱菊”,其对菊花的喜爱堪称前无古人。当时,菊花不过是一种野花,无需花钱就可栽培。秋天独自盛开,与隐士的高风亮节有高度相似之处。由于陶渊明的带动,菊花成为士大夫争先种植观赏的花卉。这首诗是陶渊明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自然为伍,与时间为伴,田园生活多么的惬意悠闲,无拘无束。从此以后,篱笆,菊花和酒,就成为了隐士的标配。

  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田园派著名诗人。也许是性格使然,虽然名声在外,却始终科举不第。好不容易机缘巧合,得见唐玄宗,却因为一句“不才明主弃“,彻底与仕途无缘。于是乎,他便开启了一条陶谢之路,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鹿门山隐居时,恰逢重阳。邻居老田热情邀请孟浩然做客,拿出上好的黍米烧鸡,聊着百姓的.家长里短。这首诗,徐徐铺展,娓娓道来,一股浓浓的田园气息,不加任何雕饰,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还来就菊花“,看似田家的”欢迎再来“,实则透露着笔者的欣喜和满足。

  3.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作于807年。前一年,元稹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锋芒毕露。然而好景不长,触怒权贵被贬。适遇母亲去世,丁忧家中。房舍四周遍种菊花,秋天一到,宛似陶园。绕篱赏菊,不觉日西。此时的元稹,估计也产生了如同陶渊明一样的隐居心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高洁情操的坚持。忍得住风霜,耐得住寂寞,阳光总在风雨后,自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灿烂一生。

  4.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唐朝著名的女才子。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两人婚后不久,赵明诚去外地。适逢重阳佳节,李清照思夫心切,就写了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夫妻二人,平时都是“读书消得泼茶香“,没事儿就比一比。因此,赵明诚也和着做了几首,把李清照的词夹在其中,请朋友评判。结果,他写的词,朋友一首没看上,只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得好。此事堪称一段佳话。黄花即是菊花,古代菊花多为黄色。李清照通过菊花,把隐士之寂寞,转化成了相思之寂寞,成为了一种”香愁“。而以黄花代愁,是李清照最为擅长的。

  5.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朝末年,苛捐杂税繁重,民不聊生。黄巢出身盐贩家庭,教育基础不错,文武全才。起初想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庙堂,无奈科场舞弊严重,屡次没有中第。气愤之余,黄巢写下了这首豪气干云、杀气冲天的菊花诗。之后,由于朝廷对贩卖私盐加大打击力度,黄巢加入了起义军,仅用5年时间,就攻破长安,自立为王。黄巢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一时出了一口恶气。黄巢喜欢菊花,不仅仅是因为菊花耐寒的风骨,更夹杂着他要通过历经风霜的艰苦斗争,改变天下面貌的雄心壮志,正如他另一首菊花诗,充分展示了一代农民起义领袖的抱负: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6.寒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不媚俗,独自开在篱落旁,寒风中,宁可被冻死,也不会被吹落。诗人表达了对菊花不畏严寒、报节而死的由衷慨叹。这其实也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郑思肖,南宋末年诗人,目睹了国破家亡,一生忠于赵宋,不改气节。名字中的“肖“,是繁体”趙“的一部分。早年与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交好,自赵孟頫投降元朝后,与之绝交。诗人一生漂泊困苦,即使如此,也像菊花一样,宁可守节而死,绝不像北方敌人投降。郑思肖擅长画兰,但从不画根,寓意失去了根基,其气节为后世所赞叹。诗中”宁可枝头抱香死“,化用了宋代才女朱淑真的一句诗,然而用意更加慷慨刚烈。

  黄花宋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7.鹧鸪天·云外青山是我家宋无名氏

  云外青山是我家。

  两年城里作生涯。

  杜陵赏月延秋桂,彭泽无钱对菊花。

  初度日,感年华。

  三杯浊酒一瓯茶。

  尊前儿女休相笑,更有人穷似汝爷。

  家徒四壁,隐居青山,囊中羞涩,兜里没钱。盏酒杯茶,就算过年。杜甫赏月,就是没钱,邀请秋桂,聊为陪伴。陶潜采菊,也是没钱,精神充实,不显寒酸。儿女别笑,莫要自惭,如爷穷者,遍布人间。富有所乐,贫有所欢,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首词,以轻松又略带诙谐的口吻,自嘲而又自豪的语气,描绘了沉重的生活负担下,随遇而安的心理状态,没有无奈,只有超脱。

  8.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代散曲大家,白朴与马致远齐名。这首《天净沙秋思》,也与马致远的同名作匹俦。白朴天净沙四首,分春夏秋冬,这首秋思最为著名。曲中事物明朗,色彩艳丽,意境悠长,一派惆怅,淡淡忧思,令人遐迩。言秋而无秋字,凝愁而无愁名,自有“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

  9.菊花明代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借人篱落看秋风。

  汉代名士蒋诩,隐归田园,舍前荆棘遍布,只有三条小路与隐士交往,后世以“三径“代指隐士之所。野士之所菊花吐蕊,傲立风霜。许多浪迹天涯之人,倚着篱笆观赏。以菊为介,勾连心绪,既有羡艳,也有失落,是如此一般隐居田园,还是继续踏上风尘之路,恐怕只有当事者才知道。一个”借“字,无比准确地描述出天涯浪子此时面对菊花的复杂心态。

  10.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自古逢秋悲寂寥。以往的咏菊诗词,莫不抒发愁字。略有不同者,顺势而为罢了。而主席这首词,气势恢宏,胸襟宽广。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一扫菊花带来的悲愁哀伤。战地黄花分外香,凸显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困难面前,就要看到希望。感伤无助冲破黑暗,斗争才能扭转乾坤。在国家存亡、红军生死、个人荣辱的关键时刻,凭其振奋精神、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不仅留下一篇旷世名作,更为中国革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一丛秋菊,百般世态。何去何从,自由心定。正所谓:名花自向闲中老,浮世原宜淡处看。读懂菊花,看破浮沉,进无忧,退无虑,你,可曾体会这个中滋味?

菊花的古诗10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这家农舍,好像到了陶渊明先生的家。我绕着这家的篱笆墙赏菊,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中,竟已西斜。

  百花之中,不是我最菊,而是因为菊花凋零得最晚,如果它开谢了,后面也就无花可赏了。

  注释:

  1、秋丛:指丛丛秋菊。

  2、舍: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4、遍绕:环绕一遍。

  5、篱:篱笆。

  6、日渐斜: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

  7、尽:完。

  8、更:再。洛城:今河南洛阳。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

  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

  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菊花的古诗11

  1、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3、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4、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陈允平《满路花》

  5、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7、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8、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9、兰佩紫,菊簪黄。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菊花的古诗12

  1、清-安超

  日落西园晚,溪流罨画深。

  金樽遥月影,黄菊淡人心。

  旧雨多情话,新诗共醉吟。

  灞桥风景到,踏雪再相寻。

  2、十月赏菊体斋席上限韵

  明-李东阳

  寻芳何意到君家,雨过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欢还月下,去年孤馆各天涯。

  狂思晚节曾吹帽,寿拟春期及进瓜。

  不是老来诗骨健,谁能白发对黄花。

  3、赏菊

  清-郑用锡

  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

  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

  不见古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4、立冬日招李少峰偕寓中诸子赏菊限韵

  清-查慎行

  自我来居此,真成野老家。

  编篱分井灶,启户纳烟霞。

  已涉初冬节,还看九日花。

  勿辞开口笑,白发斗霜华。

  月夜赴友人赏菊分赋赠之

  5、冬日赏菊

  明-方用中

  菊移秋色入初冬,绝胜群芳转眼空。

  高馆又从今日对,健身仍许旧年同。

  酒缘兴到应难醉,诗待时来转易工。

  不用凭栏怨迟暮,傲残霜雪又春风。

  6、《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宋代:晏几道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7、寄里中诸友赏菊

  宋-姜特立

  问讯故园今若何,不堪归计尚蹉跎。

  只应许下千丛菊,今岁雨匀花更多。

  8、《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9、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妍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10、赏菊

  明-魏时敏

  短篱疏雨正离披,淡白深红朵朵宜。

  自计老年才思减,重阳过后不题诗。

  11、《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宋代: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12、《华下对菊》

  唐代:司空图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13、赏菊

  近现代-李寿铨

  天容澹荡雨如丝,正是东篱赏菊时。

  觅得黄花沾得酒,对花把酒读陶诗。

  14、《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5、《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6、赏菊和震宇韵

  近现代-谢龙升

  阑珊缓步向园池,冷露才收日上时。

  不采黄花缘底事,怜渠瘦尽傲霜枝。

  17、《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8、《菊花》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的古诗13

  一、《菊花》

  作者:元稹

  原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1、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诗意: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

  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

  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二、《菊花》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注释:

  1、陶令:指陶渊明。

  诗意: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

  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

  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

  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菊花的古诗14

  咏斋中黄菊

  朝代:明朝|作者:沈周

  宛宛黄金杯,虚器莫挹酒。造化为鼓铸,赋色应西睺。

  漙漙朝露浥,宛宛秋苞剖。深玩不尽爱,欲折还惜手。

  气属萧飒中,迟暮以为候。病夫萧飒人,意味相昵厚。

  顾非儿女花,贞固知所负。吾斋空四座,命作岁寒友。

  登高咏菊尽

  朝代:唐朝|作者:罗隐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生处岂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游宜兴法藏院观桂紫菊花

  朝代:宋朝|作者:陈襄

  山茶花开菊花紫,青桂童童立花里。

  柔姿翠干已可怜,更傍幽丛看花蕊。

  山僧揖我临阶坐,眼到栏边心即喜。

  便欲携归种郡齐,忍令此地风烟坦。

  王祠祭希曾所藏汝和红菊歌

  朝代:明朝|作者:李东阳

  世人作画皆论派,汝和画菊乃天解。直将书法写此花,宛转金枝总垂薤。

  初为水墨后红紫,几向清纤发狂怪。桃羞杏涩宁比妍,蚁恨蜂愁未堪嘬。

  幽兰堪供屈子佩,奇石当邀米公拜。当时落笔亦偶然,忽有声名起砰湃。

  僮奴塞户卷委山,不独文逋与诗债。有时偃蹇不受促,怒目看人两睚眦。

  酒酣兴发谁使颠,迅扫但觉吴缣隘。个中三昧我独知,每见渠挥为渠快。

  最是平生跌宕心,病卧穷山老何惫。南宫王君得此图,旧索遗红未凋败。

  岂知一见已陈迹,江水东流日西迈。摩挲两眼三叹息,悔却从前比菅芥。

  长安贾客君不闻,已索黄金市中卖。

  菊花

  朝代:唐朝|作者: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黄菊二十首·五行正气产黄花

  朝代:宋朝|作者:史铸

  五行正气产黄花,不在诗家即酒家。

  诗笔酒杯俱有味,亦同元亮旧生涯。

  黄菊九首·无限黄花簇短篱

  朝代:宋朝|作者:史铸

  无限黄花簇短篱,幽香深谢好风吹。

  劝君终日酩酊醉,莫待无花空折枝。

  黄菊九首·寺无风雨近重阳

  朝代:宋朝|作者:史铸

  寺无风雨近重阳,折取萧萧满把黄。

  酒面浮英爱芬馥,银觥须引十分强。

  白菊二首·霜後黄花顿不中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霜後黄花顿不中,独余白菊斗霜浓。

  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菊花十二首·篱菊含风暗度香

  朝代:宋朝|作者:史铸

  篱菊含风暗度香,栽多不为待重阳。

  愈风明目须真物,梦寐宜人入枕囊。

菊花的古诗15

  从前,有一位叫元稹的诗人在进京赶考后回家的路上,结识了一位大诗人――陶渊明,并与陶渊明结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有一天,陶渊明请元稹去他家吟诗作画。刚走进陶家大院,元稹便看见了满地五颜六色的菊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他被吸引住了,不禁房前屋后地看了个够。吟诗作画结束以后,元稹便向陶渊明要了十几棵菊花种子,喜笑颜开地回家了。

  在漂洋过海以后,元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要来的菊花种子撒在了他家的`房前屋后。在元稹的精心照料下,这一年的秋季,菊花怒放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的象鸡冠,有的象龙爪,有的象狗尾......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看得元稹眼花缭乱,手舞足蹈。“噢,我的家终于也和陶家一样了!”元稹欢呼着。

  每一次当元稹写诗累了的时候,就房前屋后地欣赏菊花,有好几次连太阳都落下了还不知道。终于有一次,到了傍晚他都还在看,他的夫人便大声地问道:“你为何对菊花如此着迷?”元稹惊了一下,马上就又清醒了,说“不是因为百花中我最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这菊花凋谢之后就再也没有别的花可欣赏了。”他的夫人便又说道:“既然你那么喜欢菊花,那为何你不把它写成一首诗,让它流芳百世呢?”元稹听夫人一说,灵感突发,就写了这首千古名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从此,这首脍炙人口的《菊花》便诞生了!

【菊花的古诗】相关文章:

菊花的古诗06-21

菊花的古诗03-23

菊花的古诗【经典】06-22

【优选】菊花的古诗06-22

有关菊花的古诗01-26

菊花的古诗15篇03-23

关于写菊花的经典古诗01-21

菊花的古诗(15篇)03-23

菊花的古诗15篇(荐)06-22

菊花的古诗(合集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