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描写山水的古诗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山水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山水的古诗1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0.种豆南山下,草胜豆苗稀。
1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2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描写山水的古诗2
1、自然景致生欣慕,可爱风光醉八仙。
2、澎湃心潮波浪涌,嵯峨石势壑峦连。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6、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着,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9、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走过路过,让你感受到慢时光的美好,只想细细收集属于那一瞬间的心情。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1、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
1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3、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5、此境由来何处问,仙乡哪向不须求。
16、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17、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18、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描写山水的古诗3
1、山中杂诗
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遗爱寺
唐代: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3、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听弹琴
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5、《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7、《送友人入蜀》【唐】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8、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9、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0、山中
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1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5、《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7、《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8、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1、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2、《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23、《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4、《古风其一》
李白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25、《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6、《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7、《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8、《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描写山水的古诗4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2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3、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4、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3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描写山水的古诗5
【篇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篇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篇三:《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篇四:《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篇五:《绝句》】
李清照(宋)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篇六:《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篇七:《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篇八:《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九:《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篇十:《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篇十一:《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篇十二:《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山水的古诗6
《雨后登惠山顶》
雨歇翠微深,山光媚新霁。
拄策凌清晨,松杉吐仍翳。
扪萝已数盘,缘磴方屡憩。
平芜鸟去没,远浦树如荠。
绝顶惊银涛,始觉具区大。
两沤浮日月,三州萦衣带。
淼漭极无垠,遥天与波逝。
群峰散凫鸭,泛泛烟波际。
平生怀壮观,兴惬兹游最。
下方隐招提,钟声破苍霭。
【鉴赏】
雨后登惠山望太湖,见闻感受是那样的丰富,诗人文思如泉涌,不甘受格律束缚,而选用五言古诗的形式,写下这首清新淡雅的诗篇。
从诗的脉络看,开头的四韵八句,写的是诗题中“雨后登惠山”这几个字,即登山过程中的所见,着重写出雨后惠山的清新秀丽。骤雨初歇,惠山的绿意更深了,在刚放晴的天色下显得特别妩媚动人。诗人是清晨拄着拐杖登山的,沿路只见山上的青松翠杉半隐半现的,仍被雨后的山岚云气遮蔽着。诗人手攀藤萝,缘着石磴,已经走了好几盘山路,也歇过了好几次。一边攀登,一边观赏,乐趣无穷。俯视山下,只见万里平芜(原野)上鸟儿飞着飞着就隐没在晨曦中了;往远处看,那水边的树木小得就跟荠菜似的。这些景观,不登山是看不到的;这些乐趣,不登山也是体会不到的。诗人不加虚饰,不事雕琢,只用“赋”的手法铺叙出来,间或作些比喻(“树如荠”),显得真实可信,自然明白。而且八句写来,从天气到时间、路程、神态、见闻,无一句不扣住登山这一特定情节写,使人读着只觉得步步深入,步步攀高,不觉随诗人产生一种登临的特殊感受。
从“绝顶惊银涛”起的四韵八句,是本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登上惠山顶的所见所感。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邵长蘅登临惠山绝顶,所览的不是众山小,而是太湖之大。“惊银涛”三个字一改前八句静谧明媚的神韵,使人顿觉豁然开朗,进入另一番境界。面对雨后太湖万顷银涛,真有点惊心动魄之感,不能不觉得太湖大,承认太湖大,赞叹太湖大(具区,太湖古名)。太湖到底有多大?诗人大概是望日登山的,因而太阳月亮同时并见,它们就象浮在太湖水面上的两个小水泡(沤,水泡沫),周围的苏州、常州和湖州(吴兴)就象萦绕在太湖边上的一条衣带。这是从侧面烘托太湖之大。对于太湖本身,诗人用“淼漭极无垠”两句,状写它的无边无际,水天相接。然后再写它的远景:远处的群峰,象零散地浮游着的几只鸭子,飘飘荡荡地点缀在烟笼雾罩的太湖那一头,可见雨后太湖是多么的广袤无边。太湖这种磅礴气势,不登惠山顶,是无法看到的;如果不是在雨后,则所看到的太湖也未必显得如此淼漭。反过来说,看不到太湖的浩荡烟波,也无从验证登上惠山顶的价值。
这八句诗,仍以“赋”为主要表现手段,但它们又更多地兼用了“比”(两沤浮日月,三州萦衣带,群峰散凫鸭),还用了夸张等修辞技巧,把登上惠山顶所见的太湖万千气象描摹出来。作者在当时以古文著称,这首诗也融入了古文的某些笔调和章法,但由于诗人有意识地仿学晚唐文采,摈除宋诗空洞说理的弊病,注意以形象入诗,因而诗意与文法弥合得浑然一体,显得自然而流畅,有哲理而无冬烘气。
篇末四句,主要抒发凌惠山绝顶所感。诗人一生坎坷,终身不得志,因而寄意烟霞,纵情山水,而这一次游览最感称心如意。
描写山水的古诗7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15、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19、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2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2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2、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2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2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26、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30、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3、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3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3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8、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佚名《伯牙绝弦》
39、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4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4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
4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4、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6、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47、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49、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5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54、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5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5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58、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5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60、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6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6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6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6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67、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68、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69、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宋方壶《山坡羊·道情》
7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7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7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7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7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6、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7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78、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7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8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8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83、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钱福《明日歌》
8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8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8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8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89、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寇准《咏华山》
90、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9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9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9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9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95、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96、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97、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98、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9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0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描写山水的古诗8
1、荆门浮舟望蜀江 ——李白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2、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4、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5、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黄。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描写山水的古诗9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7、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8、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描写山水的古诗10
1、《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安慰死者家属的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8、《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9、《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野望》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11、《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3、《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5、《绝句》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6、《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7、《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8、《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19、《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1、《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2、《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3、《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24、《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5、《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6、《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7、《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29、《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描写山水的古诗11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译文: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宋琬《江上阻风》
(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鸟儿从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此诗描写了初春的山景水色,表现游子淡淡的思乡之情。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雪河清清水,空谷幽幽人
描写山水的古诗12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当夕阳的余晖洒向乡村时,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絮絮地说着话,那么亲切。
一位老爷爷,靠着柴门紧张的等候着,放牛的小孙儿还没回家呢?
王维是那么羡慕乡村生活,因为表面风光的一些人也未必有农家的惬意。
与友对饮,闲谈农务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乡村的人,总是特别热情。孟浩然受邀到一户农家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青山横斜在城郭外。推开窗户正对着农家的打谷场,孟浩然与友人共饮美酒,闲谈着农务,是那么自在。
人的身心,便在这样的敞圃之中,获得一份自在的餍足,如池中鱼,如堂前风,如天上月,自在随心,明净随意。
风景无限,狗吠鸡鸣
《南乡子·秋暮村居》
清·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纳兰容若一路行来,也被乡村的.风景迷住:寒冷的溪流上飘满红色落叶,一路上山林寂静无人,树木整齐划一。
狗吠声夹杂着鸡鸣,灯光闪烁,找不到回去的路,他沿山而行,知道家呀,就在那林木深处,正掩着门的就是。
走在田野间,等一场夕阳西下,仿佛时间都变慢了。
躬耕田亩,怡然自得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即便劳累,陶渊明依然觉得这才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秧苗青青,白鹭飞翔
《横溪堂春晓》
宋·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这就是诗人描绘的一幅江南田园风光图。
大地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无事之时,到乡村田园中,看一看那青青的麦苗,心中会充满希望。
雨过天晴,空气清新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放眼望去,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一丝灰尘,空气那么明净清新。
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如此美景之下,农人们正辛苦在田间忙碌着。
劳动是田园中最美的风景。
花果飘香,蝴蝶翩翩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初夏的田园,有花有果,生机盎然。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谁没有在乡村摘过果子呢?谁没在田园追过蝴蝶呢?童年的惬意生活,都和田园乡村中。
枣花飘落,缫车声响
《浣溪沙》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走在乡间的路上,枣花纷纷飘舞,飞落在词人的衣巾之上,村南村北响起了缫车的声音,这是丰收的象征,更添喜悦。
走在路上,不知不觉口都渴了,便走近路旁的人家,敲门讨杯茶喝。
快讨一碗茶来吃吧,解一解游子的饥渴,那入喉的温柔,让你心头一热,正是家的感觉。
花开燕归,生机勃勃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田园的春天,总是格外的热闹。
春天来了,斑鸠在屋上不停地鸣叫,村中的杏花也争先开放。燕子回来了,在房梁上呢喃地叫着,春天来了,农民是闲不住的,他拿起斧子,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查看地下的泉水。
对山水田园的依恋是不是人类永远的乡愁。
和风垂柳,细雨池塘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这是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仲春季节,南阳之西,一派大好春光。
和风吹拂着依依垂柳,点点细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我走进农家脱下半湿的衣裳,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我。
田园里,不仅风景美,乡亲父老的热情,更让人觉得温暖。
描写山水的古诗13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品鉴
古人说曹操诗歌具有“霸气”,其实所谓“霸气”,正是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的流露。曹操通过观沧海所体悟出的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境界,是含纳万物、吞吐日月的英雄胸襟,具有挥洒酣歌、刚健挺拔的阳刚之气。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品鉴
诗的基本内容在题目中已经传达了出来,诗人在黄昏时分,居高临下,还望京都。“白日”二句写京邑巍峨的宫殿,“丽”显示出光泽感。“余霞”四句写京邑郊外景致,为小谢名句。轮廓清晰,音节圆转,属对精工,秀气成采,故李太白诗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结尾数句抒发去国怀乡的惆怅之情,从中折射出谢跳等士族文人内心深处的危惧与苦闷。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品鉴
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塞北草原辽阔苍茫的北国风光,与江南水乡的秀美迥然不同。“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简洁空灵,“风”是动力,有了“风”,由静态的美转化为动态酌美。风格浑朴自然,悲壮激越,折射出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4.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品鉴
“青山”、“绿水”对仗工丽,“潮平”、“风正”恢宏而新奇。“悬”字妙。“海日”两句妙绝千古,殷蹯云:“诗人已来,少有此句。”(高棅《唐诗品汇》)“生”、“人”二字写活了“海日”、“江春”。尾联透出浓郁的思乡之情。
5.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凡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品鉴
清人王阊运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竞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曲,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湘绮楼说诗》卷一)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题中五字皆为名词,是五种自然美景,五景组合成为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其中以“月”为主体。在空灵而迷茫的'月色中,诗人展现大自然的奇丽景色、驰骋神思于天人之际,咏叹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将澎湃的诗情与深邃的哲理水乳交融般地结合为一体。
6.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品鉴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描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
7.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品鉴
在盛唐诸公中,盂浩然年岁较长,又被时人视为飘逸之高士,然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沉雄空旷,足以显示盛唐气象。
8.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品鉴
“空山”非山空也,实为心空。“心空”并非心中无景,心中无情,而是心中无俗景,心中无俗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毫无纤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清纯如水,渔翁返朴归真。《楚辞·招隐士》曰:“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反其意而言之,“空山”不空。
9.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睛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品鉴
首联是远眺之景;次联写登山所见,诗人抛开了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只抓住“白云”、“青霭”来写,一切景致都笼罩在烟云雾霭之中,令人似乎如入仙境。第三联是诗人登临绝顶、游目四周时的所见之景,俯瞰群山,尺幅万里。尾联交代出诗人已下至山谷,尽管天色已晚,但游兴未减,意欲借宿一夜,明日再游。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对山水的痴迷和山水对诗人的魅力。全诗清逸挺秀。
10.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品鉴
诗人以动显静,以声衬静,通过桂花飘落、明月东升、山鸟夜惊显示了春天夜晚恬静幽美的自然景色,也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律动。
11.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品鉴
没有诗眼,没有警句,只是自然的写实,但它足以打动人心。景是清幽的景,幽深的竹林,皎洁的明月;人是闲逸的人,独坐幽篁,弹琴长啸。在平淡自然的外表下,给人以幽静绝俗、超然物外、神安气清的感觉。
12.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品鉴
诗人的笔下芙蓉花不像一种花,它似山中高士,高雅、圣洁、孤独、寂寞。同时,它昭示出即使是在没有人迹的地方,自然、生命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停地推移运行。
13.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品鉴
空山寂寂,偶闻人语,林深苔青,斜阳复照。写空山偏从有声有色处着笔,愈见其空;写幽暗偏从返影复照处写,愈见其暗。在空山、在深林、在黄昏,一抹夕阳使幽暗的背景中注入了一道金光,画面因有这道金光而充满了生机活意。
14.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品鉴
全诗明丽如画,次联气象壮阔,自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不同。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非也。诗人故无人送别,然有水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岂非送别意?山可以相看“两”不厌,水自然也与诗人难舍难分。
15.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品鉴
众鸟飞尽,孤云悠悠。孤独苦闷的诗人,与孤寂傲岸的敬亭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不期而遇,一见倾心。
1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品鉴
黄鹤楼是天下名楼,扬州是天下名市,两位“风流天下闻”的著名诗人正在离别。一二句叙事,写出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及孟浩然的目的地。“烟花”指烟水朦胧、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深受李白敬重的孟浩然即将前往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李白的心中有羡慕,也有惜别。表面上看后二句纯粹写景,但景中含情。孤帆远影已经消失在碧空之中,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李白依旧岿然屹立。深情如流水,伴君到天涯。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品鉴
全诗围绕“望”来写,首句似与瀑布无关,实则为瀑布绘出了阔大的背景,“泉自峰顶而出,故以香炉发端。”(唐汝询《唐诗解》)。“挂”字生动,因是遥看,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故曰“挂”。第三句写山之高,水之急,读之如在目前。因是“望”,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故“三千尺”之长度尽收眼帘。末句想落天外,自是李白之语,夸张,奇特,也有童趣在其中。苏轼诗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足见苏轼对此诗的推重。
1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品鉴
“断”、“开”、“流”、“回”、“出”、“来”,皆是常见常用的动词,一经李白入诗,便化作神语奇言。
19.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鉴
这是老杜现存的最早的一首诗,写于24岁时。诗中虽无“望”字,句句与“望”扣合。结尾两句波澜壮大,富有启发性与象征性。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
20.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品鉴
刘克庄曰:“岳阳楼赋咏多矣,须推此篇独步,非孟浩然辈所及。”(《后村诗话》)其实孟、杜各有所长,同为神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侧重写洞庭空旷无际之气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洞庭博大深沉之襟怀。前四句写景,气势博大;后四句抒情,字字流血,声声含泪。
21.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品鉴
明人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他说;“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深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首联写具体景象,颔联写秋天气象。“落木”“下”、“长江”“来”,平淡无奇,加上“无边”、“萧萧”、“不尽”、“滚滚”四词后,面目迥异。颈联写诗人自己的感情,上句着眼于空间,下句着眼于时间。尾联慨叹时世艰难,个人潦倒,透出无限悲凉意绪。
22.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品鉴
超妙精工,清幽深微。读之使人精神纯净,忘情尘俗。
23.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品鉴
喧嚣的闹市终于安静了,只有江边客船上的诗人对愁难眠。月落、霜浓、枫树、渔火是诗人所见之景,乌啼、钟声是诗人所闻之声。从“月落乌啼”到“夜半钟声”,时光在点点滴滴地流逝,诗人一直在辗转反侧,城外古寺隐约的钟声也没有逃脱他敏感的耳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诸景,景色凄冷,使旅人生愁;夜半之钟声,则使他愁上加愁。
24.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品鉴
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短短四句,画出了互相衔接的三幅画面。涧边幽草丛生,树卜黄鹂轻唱,第一幅画;黄昏时刻,风雨人作,春潮暴涨,第二幅画;风雨过后,河水平稳,野渡无人,孤舟自横。若是风雨飘摇之时,孤舟断不可“自横”。在三幅图画的背后,有一个人,一个“,冷”草、“,冷”涧、“怜”鸟、“怜”树的人。“春潮带雨”袭来时,他没有离开,“野渡舟横”时他依然没有离开。一、二句幽静而富有生机,三句繁音促节,风起云涌,四句再度回到幽静,不过,此时的幽静含有稀疏荒凉的意味。
25.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品鉴
千山万径,无鸟无人,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在此荒寒中,竟然还有孤舟独钓者!全诗清新峭拔,造景巧妙。胡应麟《诗薮》评曰:“‘干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辋川诸作,便觉太闹。”何谓“太闹”?莫非是说王维山水诗乃天人合一之“无我之境”,柳宗元此诗则为天人对峙之“有我之境”?
26.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品鉴
这首诗写暮色中的秋江。前两句写残阳映照江面,受阳光照射的一半江水闪动着红光,另一边江水则愈加碧绿,色彩浓重,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后两句写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降临了,诗人俯视地面草木上滚动着如同珍珠的露水,抬头望见一弯月牙如同一张弓,此情此景怎不让人爱怜?这首小诗玲珑剔透,色彩鲜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7.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品鉴
首句连用二“笼”字,写出晚上秦淮河畔岑寂朦胧的景色。次句关题,“近酒家”三字引出商女之唱歌。后两句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融为一体,感慨既深,寄托亦遥。取象优美,造景绮丽。
28.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品鉴
“霜叶红于二月花”,造语自然,又出人意表,摆脱了历代文人悲秋情结,呈现出一种热烈向上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9.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品鉴
“烟雨”既是春景的写实,又是诗人心绪的再现。
30.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品鉴
黄昏之时,独登古原,百感交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写实,也是自叹身世之迟暮。也有许多人认定,此句忧虑大唐之衰微。四句二十字,竟肩负起如此巨大的历史重任。今天的史家在论及晚唐时代时,常引用后二句。
31.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品鉴
洪迈《容斋续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条记载,常被人视作“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的例证。“绿”字写出了春风吹拂的效果,写出了春风的精神。全诗既描绘了江岸明媚秀丽的景色,同时写出了诗人在仕与隐之间微妙复杂的心态。
32.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品鉴
前两句先写湖上“初晴”时的水光山色,后写“后雨”时缥缈山影。“晴方好”、“雨亦奇”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引起了下文。后两句用了一个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刻画出西湖的神韵。此后西湖又被人称为“西子湖”,这一妙喻“遂成为西湖定评”。(陈衍《宋诗精华录》)
33.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品鉴
这支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见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直接以名词性意象组合而成,前三句九种意象,皆采用偏正结构。首句色调凝重,次句明丽,第三句萧瑟。后二句写在夕阳西下时,旅人彷徨悲苦的心情。
描写山水的古诗14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1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描写山水的古诗15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朝代:清代
作者:纪昀
原文: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描写山水的古诗:题稚川山水
朝代:唐代
作者:戴叔伦
原文: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描写山水的古诗:山水粉图
朝代:唐代
作者:陈子昂
原文: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描写山水的古诗: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描写山水的.古诗:戏题画山水图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
【描写山水的古诗】相关文章:
描写山水的古诗01-28
描写山水的古诗【精选】07-02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04-02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02-25
描写山水的古诗15篇(精选)07-03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12-05
描写山水的古诗15篇【实用】01-28
山水风光的古诗06-01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集锦(15篇)05-24
关于山水的古诗句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