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蝉》古诗赏析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蝉》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蝉》古诗赏析1
一、教材分析:
《蝉》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虞世南是唐初著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
二、剖析诗意: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三、作者介绍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四明丛书》。
四、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
五、艺术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的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蝉》古诗赏析2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早蝉》译文
农历六月初七的时候,江边树上的声开始鸣叫了。
声躲湓石楠树茂密的树叶里,湓傍晚的时候叫上两三声。
声这一叫让我忽觉自己鬓角已白,也回不去以前的家了。
秋风还没开始吹,悲伤的情绪就已从心底泛起。
回想以前还湓东宫任职时,总是湓槐花树下听声鸣。
现湓无限的愁绪,就像白云覆盖城市,让人透不过气来。
《早蝉》注释
石楠:蔷薇目、蔷薇科、石楠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耳际之发。
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湓城:瑞昌市西清湓山。清湓山有井,形如盆,因号湓水,城曰湓城。
《早蝉》赏析
《早蝉》中描写了作者在两个地方听到的蝉叫声,一种是诗人回忆起在皇宫的槐树下听过的蝉声,一种是诗人在江州听到的蝉叫声,每次听蝉的心境不同,所以感觉自然也是不同的`。诗人在江州听到蝉叫声之后,联想到自己年华不再、故园难回,难免悲从心生,悲观的情绪便一下涌上了诗人的心头,低落的心情便在诗中表现了出来。
【《蝉》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蝉的古诗鉴赏05-27
古诗及赏析09-06
经典古诗赏析09-16
关于秋天蝉的古诗(精选40句)08-11
《出塞》古诗赏析01-21
《草》的古诗赏析01-28
《良人》古诗赏析03-31
塞下曲古诗赏析04-26
李白的古诗赏析05-16
古诗《月夜》赏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