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边塞的古诗

边塞的古诗

时间:2024-07-18 12:42:29 古诗词 我要投稿

[优]边塞的古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边塞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边塞的古诗

边塞的古诗1

  1、边塞诗大全边塞古诗名句赏析:

  2、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3、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4、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杜甫《后出塞五首》

  5、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其二/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6、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7、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8、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9、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王维《陇西行》

  10、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11、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张蠙《登单于台》

  12、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戎昱《塞下曲》

  13、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李颀《古塞下曲》

  14、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高适《燕歌行》

  15、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1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8、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1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0、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1、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2、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23、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卢思道《从军行》

  24、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曲》

  25、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二首》

  26、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28、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9、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30、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杜甫《悲青坂》

  3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32、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李贺《塞下曲》

  33、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高适《蓟中作》

  34、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35、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边塞的古诗2

  1、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8、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1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1、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5、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1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19、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20、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1、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2、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4、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5、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7、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28、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己亥岁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29、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0、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边塞的古诗3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5、《塞下曲六首(选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6、《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7、《前出塞九首(选一)》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8、《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9、《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塞下曲(二首)》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2、《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3、《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4、《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5、《横吹曲辞出塞》

  唐张籍

  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

  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

  16、《塞上曲》

  唐裴说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17、《塞下曲四首》

  唐裴说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8、《横吹曲辞出塞》

  唐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19、《塞上》

  唐司空图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

  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

  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20、《塞上曲》

  唐常建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

  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边塞的古诗4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5、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军行(唐)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0、燕歌行(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1、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3、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4、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5、北风行(明)刘基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16、战城南(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17、哥舒歌(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9、陇西行(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20、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21、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澧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22、古意(唐)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23、上汝州郡楼(唐)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边塞的古诗5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出塞》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

  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下曲(二首)》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横吹曲辞·出塞》

  唐·张籍

  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

  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

  《塞上曲》

  唐·裴说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四首》

  唐·裴说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边塞的古诗6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凉州词》又名《听玉门关吹笛》《凉州歌》《出塞》。

  这首诗通过描写塞外苍茫荒凉的景象,表现征人孤独、凄清的心境和思乡的哀怨,也寄寓作者对其深切的同情。诗作信笔写来,不假雕饰,先勾勒出白云、黄河、孤城、高山的奇险而又凄清的画面,铺设一种极为壮阔旷远的背景,然后一转写闻笛的感受,从而自然归结到抒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慨。

  本诗情调悲壮,景象萧森,寓情于景,语言含蕴,寄意宏深。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卷二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从一个方面表露出这首诗伤时刺世的寓意。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遥望黄河迷茫旷远,犹若悬挂在白云之间。近视孤城一片荒凉,周围尽是耸入云霄的高山。通过水天相接的'黄河、矗立万仞山上的古城,表现西北边境的高旷辽远和荒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转写征人的心理,羌笛何须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呢,应知道在荒漠的玉门关外连春风也吹不到那里啊!这里写春风不到,既是写实景,表现塞外苦寒;同时也含有怨恨君王恩泽不及于边塞之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边塞的古诗7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出塞》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

  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

  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

  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

  辛苦刺楼兰。

  《饮马长城窟行》

  隋·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登单于台》

  唐·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蓟中作》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营州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代出自蓟北门行》

  宋·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渡河北》

  南北朝·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幽州夜饮》

  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边塞的古诗8

  《代出自蓟北门行》

  作者: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碛中作》

  作者: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饮马长城窟行》

  作者: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前出塞》

  作者: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塞下曲》

  作者: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蓟中作》

  作者:高適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营州歌》

  作者:高適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渡河北》

  作者: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军城早秋》

  作者: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出塞》

  作者: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饮马长城窟行》

  作者: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登单于台》

  作者: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幽州夜饮》

  作者: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望蓟门》

  作者: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悲愤诗》

  作者:蔡琰

  【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徵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年,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其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

  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边塞的古诗9

  一、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凉州词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三、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四、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五、子夜春歌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六、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未极人心畅,如何帝道明。仍嫌酺宴促,复宠乐游行。

  陆海披珍藏,天河直斗城。四关青霭合,数处白云生。

  饪餗调元气,歌钟溢雅声。空惭尧舜日,至德杳难名。

边塞的古诗10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3、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8、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9、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王贺《南国》

  1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2、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13、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14、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1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16、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唐·马戴《出塞》

  2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21、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2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3、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26、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27、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8、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30、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边塞的古诗11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赏析

  冷风中望着远方的拂云堆,不知道多少次我登坛杀马以祭。今天的大唐王朝是多么的威武雄壮,再也不肯用和亲这样的方略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了。

  盛唐边塞诗人名家王之涣一生才高运蹇,惜只六首诗作传世,实让后人叹嗟!《凉州词》其一可谓人人皆知,网路上轻易便可找到相关的解释。但《凉州词》其二多录其诗文,注解却是鲜见少闻。无奈,泊云居只得自己动手。有不恰处,阅者莫笑泊云居才浅也!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开题便以别样的视角入笔,诗写外族首领北望拂云堆,其心内情感想必是复杂多变的吧。每次打算入侵中原之前我都会到拂云堆神祠祭酹求福。这是我祖辈生活的土地呀!而今只能远远的望着它了。多少无奈多少悲愤皆入诗中,仿佛一个末路的英雄虎目含泪仰天悲鸣。

  敢于从这样的角度写诗,敢于替敌人鸣不平,纵观中国历史怕只有盛唐才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从这两句诗中不难发现王之涣自身的豪放不羁,和观察想像的深入。唐朝虽然政治清明,诗人们多敢于言。但能站在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思考问题实难能可贵,晚于王之涣的边塞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也有相类似的诗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位诗人都能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战争,的确难能可贵。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这两句直白道来更有一种激刺的震憾。藏在诗后的深切的情感波涛才是直指人心灵深处的由血和泪交织而成的争战历史。自春秋战国起,华夏周边诸马上民族战力强盛,汉家天子多以和亲之策以换得短时间的和平,图谋发展。而周边外族在汉族和亲之后和得到汉族朝贡来的礼物多也烽鼓暂息。

  汉、唐时汉族国力强大起来,用不着再用和亲的政策来换取和平了,而且强大起来的汉家天子野心勃勃,对外族发起战争。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朝名将张仁愿乘默啜悉率其众西击突骑施、营州一带空虚之机,奏请朝廷夺取漠南并沿黄河北岸筑“受降城”,加强防御,首尾相应,断绝突厥南寇之路于河北筑中、东、西三受降城以固守。中受降城即在拂云堆,张仁愿正好把中受降城筑于他们誓师之地。东城建于今内蒙托克托。西城筑于五原西北。三城各相距四百余里,占据黄河北岸险要之地,遥相呼应,构成一道坚强的.防御屏障。王之涣诗中的单于可能便是指默啜悉吧,他更是连祖宗的宗庙也失去了。从自“不敢渡山畋牧”。再想汉家天子用和亲来安抚自己,怕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吧!

  这首诗视角独特,观察深入。描写动人心魄。虽不如为人熟知的人《凉州词》其一,但在其直白的描写中道出战争不只是给汉家带来灾难,同样的,战争的另一方也同样是为了生与死,国与家而轻死舍生。实应为后人警耸也!纵观《凉州词》二首,不难发现这位个性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却时运不济的诗人悲天悯人的另一面。

边塞的古诗12

  李益

  塞下曲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高适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戴叔伦

  塞上曲二首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杜甫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王昌龄

  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边塞的古诗13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赵将军歌》

  唐岑参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6、《代出自蓟北门行》

  宋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7、《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1、《出塞高秋白露团》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

  凝云迷代郡。流水冻桑干。

  烽微桔槔远。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

  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12、《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3、《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陇西行十里一走马》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15、《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6、《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唐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17、《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8、《陇头吟》

  唐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19、《渡河北》

  西汉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20、《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边塞的古诗14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3、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唐。马戴。《出塞》)

  4、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6、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张籍。《凉州词》)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8、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9、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1、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12、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1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14、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王贺。《南国》)

边塞的古诗15

  1、初唐诗风

  杀敌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格调高亢。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骆宾王)

  2、盛唐诗风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3、中晚唐诗风

  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4、宋代诗风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争斗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

  更多一些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边塞的古诗】相关文章:

边塞的古诗05-23

关于边塞的古诗01-21

【通用】边塞的古诗05-26

很经典的古诗03-11

经典的古诗06-12

经典的古诗11-15

古诗05-26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