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赞美牡丹的古诗

赞美牡丹的古诗

时间:2024-07-25 11:21:57 古诗词 我要投稿

[优秀]赞美牡丹的古诗2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牡丹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赞美牡丹的古诗2篇

赞美牡丹的古诗1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咏牡丹》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牡丹》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赏牡丹》

  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思黯南墅赏牡丹》

  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牡丹》

  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牡丹诗》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牡丹》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赞美牡丹的古诗2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的前两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即庭院中的芍药花虽然妖娆美丽,但格调不高;池中的荷花虽然纯洁、明净,但缺少热情。唐代郑虔《胡本草》记载:芍药,一名没骨花。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所以刘禹锡在这里称芍药“无格”。芙蕖,是荷花的别称。周敦颐《爱莲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句。

  但如此纯洁、明净的荷花,在刘禹锡眼中却因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多少显得缺少热情。当然这里刘禹锡没有贬低芍药和芙蕖的意思,反而准确说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写法上来看,这两句诗则用了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即刘禹锡从侧面写牡丹,凸出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品格,称得上花中之美者。

  而诗的后两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则是刘禹锡正面对牡丹的.赞颂。它的意思是说,只有牡丹花才算是真正的国色,当它盛开的时候,盛况可以轰动整个京城。对于牡丹来说,它“百般颜色百般香”。虽然刘禹锡这里只字未提牡丹的色香,但是从他所描述的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场面来看,牡丹定然是姿色超群,具有倾国之色的。

  当然刘禹锡对牡丹的赞颂是怀着主观感情的,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毕竟,芍药与芙蕖也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据说在唐代武则天时期,牡丹才始盛而芍药艳衰。不过作为一首牡丹诗来说,刘禹锡生动形象的表述,无疑为牡丹的风姿增色不少。一个“动”字,彷佛可以让人梦回大唐,回到那个因观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历史时期。

  综上所述,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但是可谓将牡丹的美写到了极致。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刘禹锡这首诗主旨在于赞颂牡丹,但又何尝不是为我们展现了芍药和芙蕖的魅力所在。三种名花,可以说是最大程度丰富了这首诗的审美意蕴,能够给人极大的美的享受。最后,其实对花的喜爱因人而异,如陶渊明爱菊,王安石爱梅,温庭筠爱莲,黄庭坚爱水仙。如果是你,你最喜欢哪种花呢

【赞美牡丹的古诗】相关文章:

赞美牡丹的古诗03-27

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11-08

关于牡丹的古诗10-12

牡丹花的古诗07-15

牡丹花的古诗(集合)07-16

关于牡丹的诗句古诗大全最有名的牡丹诗12-11

赞美山的古诗07-11

赞美黄山的古诗12-19

赞美家乡的古诗05-29

赞美柳树的古诗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