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立秋的古诗

立秋的古诗

时间:2024-08-21 13:19:28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立秋的古诗集合(1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秋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秋的古诗集合(15篇)

立秋的古诗1

  1、《都门立秋·其四》

  明朝·李孙宸

  使节经三夏,淹留秋已生。

  身怜羁薄禄,心愧请长缨。

  此夜关山月,何人怅望情。

  鬓蓬搔已短,不待晓霜惊。

  2、《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朝·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3、《立秋日居田园有感》

  明朝·施渐

  霏霏轻霭薄朝晖,又见凉釭一叶飞。

  气早畴官已应闰,天移星火欲流辉。

  黍苗遍野劳歌少,杞菊成畦生事微。

  谁谓门闲可罗雀,秋风转觉雀来稀。

  4、《立秋日》

  唐朝·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5、《立秋日九龙沟观莲》

  明朝·李维桢

  径僻山深事事幽,尘情如洗坐夷犹。

  相看菡萏千花色,不受梧桐一叶秋。

  带雨香从衣上惹,凌波影入酒中浮。

  宜人少女风微扇,无数红裙荡小舟。

立秋的古诗2

  《立秋》

  朝代:宋代 作者: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朝代:唐代 作者: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立秋》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

  朝代:明代 作者:周玉如

  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辉。

  乍惊青梧落,将催赤雁飞。

  何须赋团扇,恩顾似君稀。

  《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

  唐朝 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闻贼平镇将凯回归府官俱》

  元朝 方回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朝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宣府逢立秋》

  清朝 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闻贼平镇将凯回归府官俱》

  朝代:元朝 作者:方回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立秋日》

  (唐)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和王卿立秋即事》

  (唐)司空曙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唐)卢纶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立秋的古诗3

  1、立秋

  刘翰 〔宋代〕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2、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徐铉 〔宋代〕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3、立秋日闻蝉

  杨万里 〔宋代〕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4、立秋日晚坐

  周权 〔元代〕

  山云漠漠树苍苍,风荐池荷满意香。

  独据绳床眠未得,一檐风雨夜初凉。

  5、立秋

  夏云英 〔明代〕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箜篌。

  6、立秋后感

  张澯 〔明代〕

  金盏银盘丽短墙,秋来依旧菊花香。

  有时闭户避桃李,孤负一春无酒尝。

  7、立秋后十日

  舒邦佐 〔宋代〕

  万绿枝头一叶黄,秋风恰则到林塘。

  晚云更作潇潇雨,拾得人间一夜凉。

  8、立秋前六言

  晁说之 〔宋代〕

  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

  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

  9、立秋

  方岳 〔宋代〕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10、立秋日九龙沟观莲

  李维桢 〔明代〕

  径僻山深事事幽,尘情如洗坐夷犹。

  相看菡萏千花色,不受梧桐一叶秋。

  带雨香从衣上惹,凌波影入酒中浮。

  宜人少女风微扇,无数红裙荡小舟。

  13、立秋夕

  武衍 〔宋代〕

  水花香弄晚风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

  14、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范成大 〔宋代〕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15、立秋

  方翥 〔宋代〕

  星光如月映长空,惊起愁眠夜向中。

  残暑不妨欺枕簟,隔窗鸣叶是西风。

  16、立秋日二首 其一

  郭之奇 〔明代〕

  炎光未息夏,悲籁已鸣秋。

  何须问梧叶,客绪自悠悠。

立秋的古诗4

  唐代: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作者简介: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学家。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贞元七年 (791)登进士第。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节度使镇上。谥曰文。

立秋的古诗5

  1、《七月朔日立秋》

  清朝·乾隆

  恰是双秋始,还看半岁分。

  祝融犹恋暑,列缺已驱云。

  花气承浓露,林光翻薄曛。

  蝉声辞夏往,蛩意报人闻。

  筹岁西成近,惜阴乙夜勤。

  伊犁万里外,凯唱早还军。

  2、《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朝·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3、《立秋日登乌石山和幕府杨子承韵》

  元朝·萨都剌

  海国山四围,繁华坐消歇。

  楼观沉夕阳,鸿雁下秋色。

  水边无丽人,石上多古刻。

  感此暮归迟,秋露满山白。

  4、《立秋·其一》

  清朝·黄任

  一夕得秋气,商声飒几回。

  西风不可触,千籁万山来。

  百感起遥集,流年惊暗催。

  井梧何太急,飞叶上平台。

  5、《七夕立秋写怀》

  清朝·袁懋功

  七年逢七夕,具在异乡时。

  岁序添潦倒,天心惜别离。

  雁来归梦远,秋到落梧知。

  不尽凄其意,星河隐树枝。

立秋的古诗6

  1、《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朝·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立秋日同温新之集顾默孙雪堂》

  明朝·方择

  物候已徂夏,园池凉气新。

  远云低入户,片雨澹宜人。

  有语搜名理,无营似隐沦。

  一龛虚在室,期我坐宵晨。

  3、《立秋日钱与立诸君送之广陵影园月下听歌次郑超宗韵》

  明朝·范景文

  恰当胜地又佳时,暑去人来月与期。

  空水亭为开面目,新秋柳亦竞腰肢。

  园摹画格形生影,妙解歌情肉并丝。

  嘱语萧萧翻别调,登临无事更伤离。

  4、《立秋日喜雨寄楚老》

  宋朝·方樗

  抱疾不安枕,且为枯旱忧。

  俄然垂豹雾,莫是捲龙湫。

  烈焰全收暑,新凉正得秋。

  客谁讥褦襶,吾欲咏瓯窭。

  机杼松台邃,琴书竹户幽。

  西田宜早穫,却共虎溪游。

  5、《夷陵立秋》

  清朝·王柏心

  山城犹未散炎蒸,坐看中宵转玉绳。

  天上捷书传北极,人间秋色下西陵。

  漫游江海成长往,垂老乾坤喜中兴。

  翘首金风动阊阖,鹪鹩终不羡溟鹏。

立秋的古诗7

  一、《立秋》

  杜甫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二、《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三、《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四、《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五、《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六、《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七、《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八、《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九、《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十、《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十一、《红叶 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十二、《诗经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渳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十三、《早秋客舍 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十四、《诗经 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十五、《霜叶飞 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十六、《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立秋的古诗8

  1、《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3、《城中晚夏思山》

  唐·齐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4、《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5、《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6、《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7、《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8、《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9、《秋夜雨·和韵刘制几》

  立秋夜观月,喜雨

  宋·吴潜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且唱饮、刘郎一阕。

  10、《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立秋的古诗9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唐代·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

  宋代·方回

  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立秋》

  宋代·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

  明代·周玉如

  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辉。

  乍惊青梧落,将催赤雁飞。

  何须赋团扇,恩顾似君稀。

  《立秋二首·对酒聊同楚人醉》

  宋朝·张耒

  对酒聊同楚人醉,哦诗惟听越吟声。

  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风听晓莺。

  《立秋后》

  宋朝·苏辙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二首·上得城来眼顿明》

  宋朝·杨万里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朝·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山居秋暝》

  唐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秋》

  唐朝·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秋风引》

  唐朝·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立秋的古诗10

  1、《立秋》

  明朝·丁肇亨

  一叶初飘六月秋,终宵雨泻火西流。

  夕阳弄影轻烟暝,卧听邻砧不耐愁。

  2、《六月二十九日立秋》

  清朝·乾隆

  昨夜梧声到枕边,晓看物色又推迁。

  但过此日无长夏,可识今朝判半年。

  露草蛩音听去爽,风荷珠颗较来圆。

  四时潇洒惟金令,若论诗情我亦然。

  3、《立秋有怀陈上舍》

  宋朝·白玉蟾

  没巴没鼻落一叶,发颠发狂何处风。

  九十日暑扫地去,满怀汗珠寻已空。

  却烦察判潘孺子,说与上舍陈元龙。

  来宵无雨必好月,一樽还要与君同。

  4、《乙未立秋》

  近现代·林英男

  身陷炎方蒸暑溽,敢期木叶动秋声。

  殷勤喜鹊迷津路,银汉难逢一夜明。

  5、《高堰立秋》

  清朝·张增

  晶晶秋光水上过,微茫树影下陂陀。

  地连吴楚湍澜阔,天入淮扬风雨多。

  沙际渐看飞鹳鹭,湖心犹自走鼋鼍。

  清霜白露沾衰草,萧瑟应回万里波。

立秋的古诗11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写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变化。仿佛立秋一到,大自然就换下了一副容颜,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满阶梧叶”,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立秋夜扇的风特别凉爽。这都反映出诗人对事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特别细致。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这是一首悲秋之作。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在这个立秋的夜晚,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友人刘禹锡。与他相别,已有一年了吧。他如今在遥远的`地方,我的思念要跨越千里。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立秋来了,垄上的禾苗半熟,原野上的草已经微露衰迹,这些生活化的描写,让这首诗极为清雅有趣。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一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将夏去秋来写得生动有趣,令人久久回味。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立秋前一日,作者在西湖游赏,白鹭、红莲,俱是风景。诗人在游览中,对即将到来的秋天,十分喜悦,因为清凉世界就要来了。

  《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节气时令都有差异。在这首诗中,诗人写边城的秋天,寒气来得太早了,三伏天,都一直披着裘衣,五更天时,还盖着被子。

  话说,面对这样的天气,诗人不知是喜欢呢还是喜欢呢!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节气到了立秋,萧条的秋天从此开始,莲花虽盛也有了凋谢的气象,柳叶虽在也有了稀疏的面貌;朗朗秋日少了云层环绕,风雨减少只留下清风徐徐;卷起珠帘,凉风暗度;偶尔运扇,暑气渐无;青草静默,燕子翻飞天空;河水澄净,鱼儿时时露头。如今我官务轻松,写诗一首以助兴。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时节,天气转凉,诗人出门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写诗的灵感。天气凉了,诗反而难作了,只得听着梧桐雨声安眠吧!

  《新秋》

  唐·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这首诗写新秋黄昏到夜晚的景色,本来天上火云峥嵘,尚未散尽,而凉风却卷着落叶来了。一片树叶带来了秋讯,于是无数园林处于萧瑟的气氛中,捣衣声在寂寥中传来,蝉在残月下悲鸣,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这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新秋图。

立秋的古诗12

  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

  万事销身外,

  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

  明日对秋风。

  李益诗鉴赏

  这首诗,应为诗人失意时的即兴之作,深蕴身世感慨和人生体验,构思精巧,颇有情致。这些比喻,既明白浅显,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韵,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过于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乃至无望。若真是认定无望,反而会转向超脱,看破红尘。在封建士子中,多数是明知无望,却仍抱希望,依旧奔波仕途,甘受沦落苦楚。李益这首诗表现的正是这种心情。

  明天立秋,今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明以往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明天,奔向前程,该怎么办呢?他觉得明天恰同昨日。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明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无法超脱,也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冷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留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怀。

  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来表明该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头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遭遇和前途。

立秋的古诗13

  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立秋[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宋张耒]

  对酒聊同楚人醉,哦诗惟听越吟声。

  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风听晓莺。

  立秋[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宋释道璨]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立秋日闻蝉[宋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立秋的古诗14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唐)武元衡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日》

  作者: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作者: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岳州看黄叶》

  作者: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霜叶飞》

  作者: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

  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

  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

  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

  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

  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

  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落叶》

  作者: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和杜录事题红叶》

  作者: 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一叶落》

  作者: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唐)卢纶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立秋》

  作者:吴藕汀

  檐果栏花落叶惊,瑶池仙种正滋荣。

  立秋欲试鸣虫候,砚北先听蝈蝈声。

  《立秋》

  作者: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前一日览镜》

  作者: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早秋客舍》

  作者: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立秋的古诗15

  1、《立秋》

  宋朝〔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朝〔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3、《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

  元稹 〔唐代〕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4、《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白居易 〔唐代〕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5、《立秋》

  夏云英 〔明代〕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6、《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唐朝〔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7、《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

  宋朝〔杨万里〕

  雨後林中别檨凉,意行幽径不知长。

  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8、《立秋》

  方岳 〔宋代〕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9、《立秋日登乐游园》

  白居易 〔唐代〕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10、《舟中立秋》

  施闰章 〔清代〕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立秋的古诗】相关文章:

立秋的经典古诗07-31

立秋的古诗12-07

关于立秋的经典古诗08-15

关于立秋的古诗10-20

立秋绝美古诗10-17

经典立秋的古诗词10-13

立秋节气古诗07-02

有关描写立秋的古诗08-19

[实用]立秋节气古诗08-20

描写立秋的古诗词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