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七年级上册《山中避雨》教案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七年级上册《山中避雨》教案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预览:
山中避雨。
教学设想: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来感受、体验文中的意境和道理;并出疑问,共同探究,研究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理清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进一步弄清文章的中心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趣味。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
教学难点:
弄清文章的中心意思,感受音乐的趣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这是一篇抒写野游乐趣的回忆性散文。全文语言生动,耐人寻味,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学习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真挚之美、清纯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深邃之美、和谐之美……真是美不胜收!
2、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反复诵读接近美
1、师配乐朗读课文,生听读课文,体会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诵读、自主体验、自主鉴赏。
3、扫除字词障碍(投影显示)
二、合作探究寻找美: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意。
师: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并提出问题,准备进行研讨。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投影研讨题或学生提出的较有研讨价值的问题)
(1)为什么避雨的作者说:“反觉得比春天游山趣味更好”?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2)“三家村里……十分温暖”雨是“苦雨”,山是“荒山”,作者为什么还觉得“温暖”?
(3)“有生以来……的趣味”怎样理解?
讨论完毕后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讲述对某个问题理解,另组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自己本组的不同理解,个别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深刻体验。
三、拓展延伸品味美:
1、师:音乐给人以享受,音乐给人以无穷无尽的趣味,你们爱听音乐吗?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师放乐曲《高山流水》,生听后把想象的和感受的记出来。
【语文七年级上册《山中避雨》教案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山中避雨》教学反思12-26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优秀]04-22
语文上册教案(优秀)06-20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6-12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真好》教案设计优秀10-19
语文一年级上册《aoouiu》教案设计01-26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的教案01-24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01-07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01-19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