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30 07:36:1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推荐)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5篇(推荐)

语文教案 篇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敦煌壁画教案设计。该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起来学习下!

  敦煌壁画教案设计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敦煌莫高库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认识读多音字“佛”;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3、 能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 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按照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能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经过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莫高窟的历史。

  (一)揭示课题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学情况。

  1、 标自然段、圈生字、划新词。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第二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全文结构是:总写——分述。)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3、 学习生字、新词。

  A、容易错的字:尊——遵 奏——揍、凑

  B、多音字:佛(佛像)、(仿佛)

  C、词语:亭台楼阁——亭子、平台、楼房、高阁(四周开窗可凭高远眺望的.楼),泛指风景区或庭园里的各种建筑物。

  舒展——伸展。

  (三)作业指导

  1、 抄写生字;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各段的主要内容。

  (一)第一自然段。总写“莫高窟”。

  重点词语:世界闻名。艺术宝库。

  具体写法:用数字说明。

  (二)第二自然段。简要地介绍莫高窟的佛像。

  抓“最大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印证第一句“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1、 第3自然段。用概括的语言总的写了壁画的内容:劳动、艺术表演。

  2、 第4自然段。重点段。

  着重描写了一幅画。

  重点词:艳丽多姿。

  这一段哪些句子写出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

  用“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内容。

  重点句:“其中一个……”比较下列句子:

  A、 她提起腿,伸出两臂,把琵琶举到脑后拨琴弦。

  B、 她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地举到脑后,拨动琴弦。

  3、 第五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比较句子:

  眼前的一切都是活的。

  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

  (二)作业指导:

  1、《练习册》作业。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

  境,充分展开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引领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文本。在反复朗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父亲和“我”的对话中体会父亲的爱鸟、知鸟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以及父亲为什么快活。

  教学准备:

  1、本课的生字卡片若干。

  2、课前搜集关于鸟的知识资料。

  3、将父亲说鸟的句子做成文字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今天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课文。(板题:29、父亲和鸟)

  2、指名读、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刚才的这些问题,答案在课文里,请大家赶快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和序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把它画下来。(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学生字,交流反馈:

  ▲师:你以为哪个句子生字比较多的,难读的,找出来。

  学生举例,师相机通过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如下:

  A、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B、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水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C、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师:谁能把这些句子读好?自由读一读,指名读,正音。

  这些句子中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现在生字宝宝从句子中走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吗?(课件隐去句子,将生字留在屏幕上,排列整齐。)

  指名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生字及词语,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读准后鼻韵母的字“蒙、浓、腾”,提示特殊音节嗯的读法。

  ▲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

  重点指导观察味、喜、并、重、群这几个字中横的变化,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

  2、学生逐段读课文(指名读,再次正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

  求读得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2、童年的一天清晨,这位父亲和他的孩子在一片树林里进行着一段关于鸟的对话。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主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父亲和鸟。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父亲很了解鸟、父亲很爱鸟、黎明时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二、朗读感悟。

  师:大家说的这些关于鸟的情况都是谁告诉你们的?(父亲说的)那咱们就一起来看看父亲是怎么说鸟的。

  1、生自由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父亲说鸟的句子。

  2、交流汇报,教师通过课件随机点击,出示父亲的话。

  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3、师:咱们把父亲说鸟的这些句子连起来自由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生分小组学习,说说自己的体会。(父亲很善于观察鸟,很了解鸟……)

  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1-12自然段。

  结合学生的体会,相机出示句子:“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是最快活。

  ▲师:什么时候鸟最快活?这时候还有谁最快活?快活什么?

  (鸟快活、树林快活、父亲快活、“我”快活、还有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很快活……)

  [出示课件:茂密的树林中藏着许多鸟,黎明时开始出来活动。]

  ▲ 师:你们听,鸟儿正在唱歌呢?如果你是这林中的一只小鸟,想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这森林中的小动物,又会说些什么?(启发想象,发散思维)

  ▲ 师:“我”快活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很快活?你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爱鸟、护鸟的人)理解句子: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 指名用“快活”说一句话

  小结:从父亲说的每一句话的字里行间,都凝聚着父亲对鸟的深深的爱,他对鸟的了解之深,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就像一家人。

  5、指导朗读父亲的话,读出父亲和鸟、爱鸟的语气。

  A、师生合作读,生读父亲的话,师读文中“我”的语言。

  B、 同座位的两个同学分配读,男女生齐读(读全文)

  6、读到这,你想对这位父亲说什么?(你真是鸟的朋友阿!你简直是一个鸟类专家……我要象你一样保护小鸟,不让猎人打它们……)

  小结:在父亲的熏陶和感染下,“我”也成了一个爱鸟、护鸟的人。

  三、拓展延伸。

  ▲ 师:老师相信,小朋友也愿意象这对父子一样成为鸟的好朋友。把你们从课外查找的关于鸟的知识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你又结识了哪些鸟类朋友。(学生分小组交流展示)

  ▲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有许多小鸟和其它小动物们的生命受到人类的危胁,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对于这些无知的捕猎者,你想说什么时候吗?(每人写句广告词)让我们象课文中的父子俩一样,爱护动物、保护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学们,请记住:“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板书: 29、父亲和鸟

  知鸟 爱鸟

  (………………) 学生写的广告词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明白做人要有自尊的道理。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如何通过外貌、动作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

  理解“尊严”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生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课题——《尊严》,你能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吗?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

  尊严是你灵魂中的一部分。尊严是你活着的象征,人因为有尊严才会被人敬畏。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名为《尊严》的课文,看看它都说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二、新课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事?

  2。作者介绍:作者李雪峰,河南省西峡县人,生于1967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读者》第一届、第二届签约作家、《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报刊专栏作家,国家版权中心签约作家,教育部课题组十一五文学专家。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难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具: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启发谈话。

  太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天晴时,我们都能见面。经常见面不等于就能了解,请一位同学说说,你对太阳了解多少。这篇课文就是一篇介绍太阳的文章。

  2.这篇课文一段段内容比较清楚,要求大家用比较快的速度读一遍,就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用三分钟把课文读完,并说出主要内容。

  3.学生默读课文。

  4.介绍本课主要内容。

  二.默读课文,画出要点。

  1.读“预习”,交代阅读要求。

  (1)遇到生字新词解决。

  繁殖:生物中的传宗接代。

  杀菌:杀死病菌。

  治疗:用药物或手术等手段医治疾病。

  (2)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如果有概括主要意思的词语,把它画下来,如没有就自己概括。把介绍的对象名称注在旁边。

  (3)全文读完,把各段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全文围绕太阳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按内容给课文分段。

  (4)意思理解不透的句子用铅笔做上记号,真正理解了再擦去。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三.逐段交流对内容的理解。

  第一自然段讲太阳离地球很远。一是用数字说明,太阳离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二是用设例说明,日夜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做飞机要飞二十几年。

  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用比较法,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第三自然段讲太阳的温度高。一是用数字说明,表面温度有6000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二是用设例法,如钢铁碰到太阳也会变成气。

  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地球上动物、植物关系密切。用分析说明法,先讲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植物才能生长,动物才能生存;再讲人类吃的、穿的、用的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最和讲似乎没关系的煤炭也和太阳有关系。

  第五自然段讲太阳和雨雪的关系。分析雨雪形成的过程,说明它和太阳的关系。其中也讲到了云的'形成。

  第六自然段讲太阳和风的关系。也是分析风的形成过程。

  第七自然段讲太阳和病菌的关系。因为太阳有杀菌的能力,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第八自然段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和人类的关系。它综合前面内容,逐层讲下来。太阳主要是会发光发热。因为太阳给地球送来光和热,所以就有了风雪雨露,植物、动物才能生存;有了风雪雨露,有了植物动物,人类才能生存。最后用一个总结句: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四.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2.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重点:分段、总结段意。

  难点:总结段意。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把每段概括主要内容的词句圈画出来,如果没有,自己概括一下,写在各段的末尾。再在每段的开头旁边注上说明的内容。

  二.用同类合并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讲太阳的特点是离地球远,它又大又热。

  第二段(第四至第八自然段)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密切。

  三.思考回答“思考、练习”第1题。

  四.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给下面两句话填上标点符号,然后指导标点符号的用法。

  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2.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3.说明分号的用法,再练习为下面的两段画加上标点。

  1.他临死还叮嘱儿子要打虎除害交代了两条一条是见了老虎不害怕更不该逃另一条是老虎见了人总要扑过来要打它的咽喉和肚子

  2.我国首都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五.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太

  阳

  远

  1.5亿公里

  特点

  大

  130万个地球

  热

  6000度1800万度

  植物、动物

  吃

  穿

  用

  与地

  气候

  云

  雨

  雪

  风

  球的

  疾病

  细菌

  关系

  地球

  人类、世界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公路边的告示是引导旅行者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线索,理解这条线索的真正意义;从桃园主人没有出现,却只写了狗和猫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

  对文中“线索”的理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同学从小时候到现在,大多都有一次购物的经历,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也写了一次他的'奇妙的购物经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出示学生卡片或小黑板,指出学生领读课文生字并扩词,教师提示重点。

  3、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出示句子练读。

  5、分组齐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6、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带着问题深入研读课文

  “一进桃园”——这是一个怎样的桃园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二进桃园”——

  1、这么特别的桃园,如果他的主人在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他吗?

  2、让我们再次走进果园,去寻访一下,也许在对课文的品味中你会对桃园主人了解得越来越深入,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默读课文,思考:这位桃园主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

  请画出重点词语,补充批注。

  3、在小组里交流,分享个人的理解,做好集体交流的准备。

  4、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引导。

  四、课堂练习

  1、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写字姿势和占格,运笔要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精选]语文教案11-10

(精选)语文教案12-31

语文《赶海》教案03-19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荷花》教案03-21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树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