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时间:2025-01-04 08:18:27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亡、舍然、中伤等)。

  2、总结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翻译方法(留、替)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知道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狐假虎威、坐井观天、亡羊补牢)

  今天老师也带过来一个成语故事:(看图识成语)守株待兔及寓意。

  同学们读过文言文的语言故事没有?(出示文言文守株待兔的故事)是什么防碍你们看文言寓言故事?(古今词义差别大、语言的顺序不一样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出自列子的《杞人忧天》。通过这个文言小故事让我们揭开文言文神秘的面纱。

  列子,即“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期道家人物,郑国人。《列子》,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1)字音jAB88

  中伤(zhòng)星宿(xiù)

  中间(zhōng)宿舍(sù)

  充塞(sè)

  塞子(sāi)身亡(wú)所寄

  躇(chú)步跐(c?)蹈舍然(shì)

  (2)读准节奏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奈何/忧崩坠乎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若躇步/跐蹈

  2、用准确的读音和节奏齐读课文。

  3、自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查阅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弄清标红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崩坠:天塌地陷。亡:没有。

  废寝食: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忧彼之所忧者:为这个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心。

  晓:知道,开导。奈何:怎么办。

  只使:即使。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踩踏的意思。若:你

  舍然:通“释”,解除、消除,消除疑虑的样子。

  2、通假字

  例:尊君在不?不,同“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同“悦”。

  (1)亡:通“无”,没有。

  (2)舍然:通“释”,解除、消除,消除疑虑的样子。

  3、古今异义

  因往晓之:告知,开导。(天刚亮)

  奈何忧崩坠乎:为何,为什么。(怎么办)

  充塞四虚:四方。(空虚的,虚假的)

  若躇步跐蹈/若屈伸呼吸:你。(好像)

  全文翻译(老师说翻译的句子,学生说原文)

  小结:文言文的学习贵在词汇的归类积累,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掌握翻译的“五字诀”即(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能够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补、删)

  四、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1、杞人“忧”什么呢?“忧”到什么水准?(天地崩坠、废寝食)

  废寝食者和寝食难安表达的轻重。(齐国人:惴惴不安,诚惶诚恐的心理。)

  2、晓之者是怎么为他解忧的?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第一次劝:忧“天崩坠”。(理由:化天为气,无处无气,无需担心)比较:奈何忧崩坠乎?和故不能崩坠。(反问式中蕴含的诚恳、有力的

  劝诫)

  再忧“日月星宿的崩坠”,晓之者再次指明日月星宿也是凝聚的气体,不会坠落砸人,体会虚词亦的作用。

  第三次劝:忧天者忧大地崩塌,晓之者化土为积块,无处无块,无需担心。忧天者:不当坠耶?奈地坏何?

  3、在晓之者的劝导下,达到了什么效果?(舍然大喜)

  4、小组合作,分角色为大家表现故事情景。

  提示:

  1、根据课文内容加上适当的动作、神态等。

  2、能够在原文的基础上实行发挥。

  5、读出寓意

  成语之义:“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明确:不要为不必要的事情而忧虑,要面对现实,大胆地去做事。(结合自己的理解为文章补充寓意)

  五、悟读课文思维拓展

  由“杞人忧天”这个寓言故事,同学们能想到一个跟它意思接近的成语吗---庸人自扰,课文里面的这个杞人整天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担心,导致什么也没干成。这是不可取的做法。但杞人忧天也不是教我们没心没肺地活着,完全对忧愁视而不见,而是抛却那些不必要、没根据的忧虑,把握当下的每一天,这样才能肩负起未来的责任和使命。这让老师想到古人也相关于忧愁精彩的论述,我们来读一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出自。(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享乐之后再享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这其实传达出怎样的一种意识——忧患意识,也就是居安思危。

  六、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个寓言小故事,也学习了一些文言文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读文言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再次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08

(合集)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3

(优秀)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4

(精)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3-06

【精华】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3-06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热门)11-28

[热]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3-05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推荐)11-17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06-21

【荐】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