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语文《赵州桥》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赵州桥》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赵州桥》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理解内容,了解赵州桥的不平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学写14个生字。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小结。
[1][2]下一页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案》,来自网!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各两遍。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二、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四、小结
启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从小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出力。
五、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2、摘抄第三自然段生动的词句。
3、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美观
雄伟坚固
赵州桥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语文《赵州桥》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2、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2、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2、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⑴ 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⑵ 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⑶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3、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4、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指导写字:
⑴ 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⑵ 学生写字。
⑶ 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语文《赵州桥》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3.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夸赵州桥。
第二课时:正确抄写词语、背诵相关段落、领悟作者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近赵州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请听──(课件播放)这首歌里唱的是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2.板书:赵州桥(提醒学生注意“州”字三点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赵州桥
1.认读生字词语。
①自由汇报在预习中碰到的难读记的生字词。
②学生相互提醒读音,交流识字办法。
③教师相机点拨。
④去掉拼音,全班齐读词语。
⑤选词填空。选一个、两个或几个说说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自由试读课文,要求做到:①正确(不添、不漏、不改);②流利。
3.检查朗读。(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1.(播放赵州桥录像,屏幕定格“神桥”画面)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有关词句。
2.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3.交流读书体会,感受赵州桥的“神”。你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神”呢?(此环节根据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交流汇报随机展开)
重点感悟:
▲历史悠久。①学生读勾画的句子。②指导朗读:它像一位1300多岁的老爷爷,见到它你心情怎样?(板书:古老)
▲设计奇特。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从而感受它的“神”。
①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②自由读一读,说说赵州桥“神”在哪儿?
③学生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a 指名试读。b 评价促读。c 师生合作朗读。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①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②从“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入手,启迪学生思考: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缠绕、抵、望、戏)③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④指导个性化朗读。你最喜欢哪一种图案?把它读出来。(在评读中加深学生的独特体验)⑤引导想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在栏板上雕刻怎样的龙呢?
四、回归整体,夸夸赵州桥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学到这儿,你想怎么夸夸赵州桥呢?
五、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1.想一想“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搜集赵州桥的其它资料。
语文《赵州桥》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查字典理解词语;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和美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看图议桥
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2、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3、理解生词,指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理解“世界闻名”,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界?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读第1、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
(2)读第3、4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3)读第5、6句,说一说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
(4)按顺序说一说第二自然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理解句子: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
(2)理解“创举”。
(3)朗读训练。
(六)总结、扩展
(七)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这段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不但……而且",说桥“坚固”是哪一段?这一段说桥怎样?
自由读,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
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
理解“雕刻”,体会工匠技术的高超,桥的美观。
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的?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朗读训练。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齐读,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再理解整句话。
(三)总结、扩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第10课《参观人民大会堂》。
语文《赵州桥》教案5
设计说明
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导入部分,我让学生观看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各样的桥,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最后通过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做纸桥明白建造一座桥的不易,特别是在识记生字时,更让学生体会到坚固的含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赵州桥的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自学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赵州桥。
学习重点
识字、读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赵州桥的资料。(教师)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你见过哪些桥?说说这些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播放图片,展示从古代到今天的桥。
3.板书课题。
4.介绍赵州桥的相关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桥。
2.学生谈对桥的认识。
3.了解赵州桥的相关资料。 1.你知道的世界闻名的桥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文识字。(用时:15分钟)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注意多音字“爪”的读音。
3.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共同探究。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音字组词。
三、初步了解赵州桥。(用时:10分钟)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真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汇报交流。
位置: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建造人:李春
建造时间:一千四百多年前 3.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赵州桥在我国()县的()河上。它是隋朝的.()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这篇课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赵州桥。
四、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语。(师范写,生仿写)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认真仿写,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教学反思 用自读课文的方法能使学生熟悉文章,分段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为深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有效指导,针对学生易出现的字词问题,进行重点教学,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复习本课的词语。
2.点名学生介绍赵州桥的位置及建造者。 1.学生复习、认读词语。
2.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简介赵州桥。 4.看拼音,写词语。
jiéshěnɡshíjiànɡ
()()
shèjìchuànɡjǔ
()()
zhìhuìlìshǐ
()()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赵州桥闻名于世,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3)哪些句子写出了赵州桥的坚固?
(4)理解“创举”一词的意义。
2.整体观察,从桥长、桥宽等方面观察。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观察课件中的图片。
3.交流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没有桥墩、小桥洞。
4.品读描写赵州桥雄伟和坚固的句子,全班交流。
5.交流“创举”的意思。 5.“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画出体现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1.自读课文,交流回答问题。
2.课件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子。图文对照,欣赏图案的精美。
3.对照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6.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 1.读最后一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学生相互交流我国闻名世界的建筑。 7.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精巧,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数字说明的感受,二是图文对照使其形象更直观,欣赏赵州桥的美观,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做最后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赵州桥》教学片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突出重点、难点。
师: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这是桥的内在体现——坚固。请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这一段是要说桥的另一个特点——美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段,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生:整段是围绕着“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
师: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生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生2: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生3: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体会赵州桥上图案的精美)
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内容。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2、3句)
师: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生1:这里的冒号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生2:冒号后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列举出来的龙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边看投影边朗读。当读到“有的”“有的”“还有的”时,看老师翻出的是什么内容就读这一内容,思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朗读相应的描绘龙的句子)
师:同学们,这样读了以后,你们明白了用分号的道理吗?
生:这里“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是不分先后的,可以先说中间一幅精美图案,也可以先说后面一幅精美图案,中间用分号,最后用句号。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齐读)
生:是按照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的。
师: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
生1:是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生2:是在赞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这座桥是在隋朝建成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这样古老的设计精妙的石拱桥,在当今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语文《赵州桥》教案6
教学目标:
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
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词卡片 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 (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 : 雄伟、坚固、美观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 济 匠 砌 横 坚 雕 抵 智 慧
设 参 部 跨 举 击 固 栏 案 爪 贵
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 zhuǎ(鸡爪) gàn(干部)
参{ 横﹛ 爪﹛ 干﹛
shēn(人参) hèng(蛮横) zhǎo(爪牙) gān(干净)
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生:雄伟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真棒)
生:精美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 (多么深厚的友情啊)
生:宝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 (珍惜我们的生命,让生命更精彩)
生:创举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说的多好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雄伟、精美、宝贵、创举四个词语,让学生感知这四个词语的美感,并为揭示赵州桥的坚固、美感埋下伏笔。】
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汇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引导感悟:(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 (2)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 (4)写作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
生: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生:写“赵州桥的长50多米、宽9米多,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具有科学性。
生: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作用:“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 “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交流和汇报方式学习本段,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与坚固,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六、指导书写
教师提示; 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七、通过课下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完成练习 (课件展示)
赵州桥非常_________, 长________, 宽_______。.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________, 只有一个________, 大桥洞顶上___________, 还各有________,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_________, 既减轻了___________,使桥不易___________, 又减轻了_________, 节省了__________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请大家朗读第3自然段
思考问题:(1)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2)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文中主要写了那些精美图案? 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3)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生动的画面吗?(4)写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 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这一句在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州桥的“美丽壮观”。
(写话练习) 不但 而且
生: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 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分角色朗读) 理解语句意思
生:作者用的关联词是: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些龙的生动图案,用词语形容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生:. 练习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有的,还有的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有的,有的,还有的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奋笔疾书,有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话这一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引导赏析课文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使中心表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小组合作交流:
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还要再写第4自然段呢?
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指导朗读
四、完成课后习题,试着运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生。不仅是再赞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爱我们的祖国,立志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延伸
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它是我国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料,既美观,又大方,这种“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比欧洲的设计早了1100多年。在中国文学史上,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诗曰:“驾石飞梁尽一红,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199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语文《赵州桥》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教学重点:
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zhàozhōu
板书:赵州桥
二指导预习。
(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2)指名回答查字典结果。(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指导学习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
小结: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
(2)完成《当堂反馈》1、2题。
语文《赵州桥》教案8
《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并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全文文字优美,描写生动。然而依*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领会赵州桥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基于此,我在教学中较多地使用了电化教学手段。
一、放映录像,显示赵州桥的式样及特点
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赵州桥的所在地区、设计人员及建桥时间,这些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只是什么样的桥叫“石拱桥”,学生单凭看教学挂图还难以弄清楚。因此,教学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观看录像片《赵州桥全景》,并作适当的讲解,让学生认识“石拱桥”,知道赵州桥的与众不同之处。
当讲到赵州桥的特点(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时),再放录像,让学生知道赵州桥的雄伟──长和宽;明白赵州桥的设计技巧──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并在此基础上背诵第2、第3句。整个认识过程由局部到全体,由抽象到具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投示幻灯,展示赵州桥小桥洞的作用
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后三句介绍了小桥洞的作用,并加以评价。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第5句,然后投影“无小桥洞”的桥,说明它在洪水中很容易被冲垮;接着投影赵州桥,因为它在大桥洞庭湖顶上还设计了四个小桥洞庭湖,洪水来时,从小桥洞庭湖流过,桥身安然无恙。最后引导学生背诵第6句:由于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整个过程采取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设计小桥洞的道理。
三、操作微机,显示赵州桥的艺术美
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精彩之笔,作者精心描绘了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当讲读到栏板上这些半途而废各异的龙时,我大胆地将微机引进课堂。通过微机按次序将事先按课文文字设计的三种不同姿态的“龙”打到大屏幕上,“奇迹”出现了:吐着水花的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而又各自回首遥望的两条飞龙,都显得如同真的一般。书本上的几句抽象的话,变成了学生看得见的具体画面,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龙的世界里,个个拍手称绝,真正感悟到赵州桥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当堂背诵“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长句。
四、播放录音,显示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之情
课文第四自然段,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此时,我再让学生聆听全文录音,引导学生披文入境,由桥想到造桥的人,由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想到造桥人的智慧和才干,培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语文《赵州桥》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参”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桥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桥,你们知道的桥有哪些呢?(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老师这也有一些桥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吗?它们在什么地方?
2、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这四幅图,谁知道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由谁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要看课文,说说你知道的有关赵州桥的知识,看谁记得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观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间可以小声的交流。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让同学们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可以适时点击课件进行生字新词的教学。
(3)教师可以介绍同学们学习新字的一些方法:
①结合生活识记法,“县”是行政区划单位,由地区、自治州、直辖市领导。“县”字的上头是两横。
②比较识记法,“抵”字可以和“低”“底”进行比较识记。“雕”字则可以和“准”“堆”进行比较记忆。
③组词记忆法,“爪”是一个多音字,可以组词爪(zhǎo):张牙舞爪;爪(zhuǎ):爪子,鸡爪。
④看图记忆法,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语。
三、细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归纳: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教师点击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课文,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慧”字。
2、读读课后第一题,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1、学习第1自然段。我们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
(1)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2)请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用一句话来赞美赵州桥。
(3)全班齐读第1自然段,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
2、学习第2自然段。
(1)先默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
(2)小组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文中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教师重点点拨:“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同桌讨论上述加横线的字词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5)“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计?理解“既……又……”的句式。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总结第2自然段的意思: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学第三自然段,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2)点击课件中的“看一看”,通过动画和解说学习第3自然段。
(3)理解“不但……而且……”的句式。
(4)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4、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文的题目是“赵州桥”,课文1—3自然段已经介绍了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理解,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朗读课文,回顾体会。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2、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语文《赵州桥》教案10
一、字词教学,重点突出。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生字教学不再是教学的重点。杨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时,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个词语比较难读,然后对该词语进行领读,以达到以点盖面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多音字“爪”的正音,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是“前爪”(qiánzhǎo),而这个“爪”比较难读,学生很容易读错。于是,杨老师特地指出来,让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有助于学生一开始就存有正确的概念。另外,杨老师还告知学生,“张牙舞爪”也读“zhǎo”,从课内到课外,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教师语言具有导向性。
在语文课堂上,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极高,因为教师语言的导向性直接影响学生的答题方向和准确性。杨老师的语言有了很大的进步,面对学生的`回答也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比如在第一段的教学中,学生从读中知道了赵州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杨老师马上说“你知道了它的历史”。当学生说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的,杨老师就说“你知道了它的设计者和建造的时间”。特别是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完第一段时,杨老师便说:“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了。你们想不想呢?”这样的回答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还有在第二段的学习中,杨老师依然用她具有导向性的语言回应着学生的回答。如在感受赵州桥的雄伟时——
生:从桥长五十多米,宽有九米多,我感受到赵州前的雄伟。
师:你从数字上看出了它的雄伟。
生读: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师:用三个数字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
这一系列的数字的确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而杨老师毫不累赘的话语简洁又明了地暗示了学生的善于解读课文,为杨老师这样的教学机智而喝彩。
三、借助多媒体突破难点,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李春在设计整座桥时,为什么在大桥洞的顶上还有四个小桥洞呢?这样的设计到底好在哪呢?这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杨老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出示了两张河水上涨时水如何从大桥洞和四个小桥洞流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由于直观的效果,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样设计的原因。
生1:这样的设计很巧妙,发大水的时候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出,桥就不会被冲坏了。
生2:这样设计既减轻了河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生3:这样设计,水冲过来时可以从小桥洞里流出,对桥的影响就小了。
语文《赵州桥》教案11
写作背景
《赵州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讲赵州桥的设计精巧。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种用词精确,结构清晰的范文,在三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正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即上承“词句训练”,下启“段的训练”,所以其教学重点在抓主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重点感悟的.基础上,再加大对段的训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李春与赵州桥
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最伟大的杰作,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桥梁,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赵州桥的敞肩圆弧拱形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敞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中国晚了600多年。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列举了26项从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中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18项就是弧形拱桥。赵州桥建成后成为中国北南交通的要冲,有"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的美誉。舟船在桥下航行,人马车辆从桥上驶过,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为**河两岸人员来往提供了便利条件。这座大桥自建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期间经历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响,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压,饱经无数次风刀霜剑、冰雪雨水的冲蚀,却雄姿不减当年,仍巍然屹立在洨河上。
解放以后,赵州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对这一古代大桥进行了彻底维修,以保持其辉煌的历史地位。赵州桥已成为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象征和进行爱国主义、历史主义教育的场所。赵州桥的建成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影晌,它的大跨度、圆弧拱、敝肩形式力以后的桥梁建设开创了新的天地。隋代以后,出现了许多与赵州桥相类似的大型拱桥,已经发现的就有十几座,如山西崞县的普济桥、晋城的景德桥、河北赵县的永通桥、济美桥等。赵州桥已经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典范。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汉字。
shè jì zhì huì chuànɡ jǔ lì shǐ shí jiɑnɡ
()()()()()在()填入恰当的动词。()精巧()桥梁()河面
()重量()石料互相()读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这座桥不但(),而且()。
不但……而且……
阅读能力大提升阅读重点段落。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①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用“”画出段中的中心句。
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句子。
二、在()填入恰当的动词。
(设计)精巧(建造)桥梁(横跨)河面
(减轻)重量(节省)石料互相(抵着)
三、坚固美观
我写的字不但工整,而且美观。
四、以下不光是我国历史遗产,还是全世界的历史遗产。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颐和园(北京)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孔庙、孔林、孔府(山东曲阜)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长城(北京)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语文《赵州桥》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初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从第一自然段中感受大桥的古朴之美。
教学难点:从第一自然段中感受大桥的古朴之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布置预习。
2、小组交流。
3、汇报
老师检查学生朗读.
4、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你知道了什么?
(3)从‘“1300多年”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体会着读一读。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你想知道她为什么世界文明吗?下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
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搜集赵州桥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通过想象再现图案的画面,体会赵州桥的美观。
教学设计:这课文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雄伟、美观,重点介绍了赵州桥没有桥墩和能使洪水分流的特点,强调了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课文,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赵州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写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2、你觉得赵州桥设计上那个特点更吸引着你呢?你就学习哪部分?
默读,你是从那体会到的?用笔画一画。小组交流。汇报。
3、指导体会赵州桥的美。
看录像,当导游介绍赵州桥。
4、汇报搜集的资料。
5、朗读并背诵
:
赵州桥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
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雄伟
17、赵州桥坚固世界闻名
美观
语文《赵州桥》教案13
【教学目标】
⒈、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雄伟、创举、坚固”等词语的意思。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
⒊、了解介绍“古建筑”的一般方法,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⒋、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点】
了解介绍“古建筑”的一般方法,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创举”在文中的具体所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⒈、出示“桥”的图片,引出课题。
⒉、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1小节,了解赵州桥的概况
⒈、指名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节作者介绍了关于赵州桥哪些方面?
随机正音:洨(xiáo)河、隋(suí)朝
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信息要点,整体把握赵州桥的概况。(板书:概况)
三、研读第2、3小节,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作者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㈠ 抓关键句,把握2、3小节的主要内容
⒈、检查预习,用简要而又清楚的语言说说作者写了什么?
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关注第2、3节中的关键句。
⒊、归纳学习方法:找关键句了解这两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个好方法。
板书:特点
㈡ 学习第2小节,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以及作者的介绍方法
⒈、从具体的数字中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⑴ 理解“雄伟”(板书:雄伟);自读第2节,思考:从哪儿可以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
交流,小结:作者通过列数字介绍了赵州桥雄伟的气势。
⑵ 联系赵州桥建造时间,了解作者赞叹赵州桥“雄伟”的原因。
⑶ 齐读介绍赵州桥雄伟的内容。
⒉、了解赵州桥“坚固”的原因。
⑴ 理解“坚固”(板书:坚固);提问:是什么样的设计使赵州桥的结构如此坚固。
① 抓语素理解“创举”,知道“创举”在文中的具体所指。
交流出示: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板书:创举
② 默读,找到设计四个小桥洞的好处,用直线划下来。
交流,校对。
看媒体理解“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感受设计者的智慧。
了解作者是运用“既……又……”这组关联词将两方面的'好处连起来的。
③ 小结:通过介绍“四个小桥洞”这一创造性的设计,以及这样设计的好处,告诉我们赵州桥之所以“坚固”的原因。
⑵ 朗读体会。
㈢ 学习第3小节,在读中感受记诵方法和作者的写法
⒈、师生合作朗读,交流背诵方法,感受作者写法。(板书:美观)
⒉、背诵。
㈣ 小结2、3节。
⑴ 小结:通过学习抓关键句了解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还知道了作者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⑵ 再次联系赵州桥的设计者和建造时间,激起自豪感。
四、学习第4小节,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⒉、小结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五、总结全文。
⒈、整合信息。
⒉、借助表格,了解介绍“古建筑”的方法,指导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⒊、布置作业。
语文《赵州桥》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从中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读懂一段话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说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默读第2自然段。
1、想想:这一段共写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这几句话都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讨论上述问题。
这一段共5句话。第1-3句具体介绍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第4句写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一段是围绕第5句话写的。
3、重点理解句子(用投影仪展示)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学生研究这个句子,质疑。如:
①“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
②“这种设计”有什么作用?
③“创举”是什么意思?
④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认真读课文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3)口头填空(练说)
“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创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称它是个”创举“,是因为它有__________、_____两点好处。
4、这一段突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雄伟、坚固)
5、总结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读懂一段话。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齐读第三自然段。
1、运用抓重点句读懂一段话的方法,找一找:这一段主要是围绕哪一句写的`?这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从全文看,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这一过渡句中,知道这一段是讲赵州桥的美观;从一段话来看,是概括句;从句子关系分析,是递进关系的句子。)
2、出示“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3、用“﹏﹏“划出写赵州桥美观的句子。(重点理解”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描写龙的不同姿态来说明图案的精美。)
(1)比较下列句子,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①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②在学生充分经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
课文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两段之间是用过渡句连接起来的。
语文《赵州桥》教案1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二)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3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理解生词。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5.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板书,既……又……]
(4)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1)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出示投影片:
(1)赵州桥在________省________县。赵州桥也叫________桥,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龙的几种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它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3)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图案是最精美。)
(4)作者只描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板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多么深远。
(1)朗读全文。
(2)背诵2、3自然段。
(3)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学习生字的字形。
七、布置作业
预习第4课《帐篷》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语文《赵州桥》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赵州桥》教案09-13
语文《赵州桥》教案优秀02-07
语文教案:赵州桥10-01
《赵州桥》语文教案11-20
语文《赵州桥》说课稿10-27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手写教案04-20
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04-26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案01-03
赵州桥说课稿11-20
赵州桥教学反思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