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游戏等形式复习23个声母。(重点)
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重点)
3.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难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教师)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3.若干小棒、短线绳。(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言:同学们,谁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2.多媒体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引导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课?
3.小组内说一说其他几天有什么课,如果遇到大家都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文 数 学 音 乐
(1)自己练习拼读。
(2)指学生领读。
(3)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
过渡: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23个声母朋友,今天我把它们都请出来了。
(1)多媒体课件按顺序出示23个声母。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竞赛读儿歌:
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ɡ、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r在后面大声喊:“zh、ch、sh,慢点走,翘舌音还有我小r,我们叫上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3)教师指学生认读字母,个别纠正读音。
(4)学生动笔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指学生展示自己连出的图案。
2.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记住了这么多声母。(教师竖起大拇指)看看老师的手像哪个声母?指名回答。
(1)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
(2)游戏“我摆你猜”。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遇到学生摆出一些易混淆字母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辨别。如,当台上学生摆出q时,教师马上引导:p怎样摆呢?
3.比一比,读一读。
过渡: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害得我们常常分不清。瞧,它们来了。
(1)出示字母卡片b和d。谁能轻松认出它们?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们。指学生说出自己区分两个声母的办法。
(2)多媒体课件出示拔河、打靶图片及对应的音节:bá hé dǎ bǎ
自己练读。指名领读。
(3)运用相同的方法区分p和q、f和t,拼读相应的音节。
4.读一读,做动作。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1)多媒体课件出示六个词语的音节:hē chá、dú shū、chī xī ɡuā、tuō dì、lǐ fà、cā zhuō zi。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
(3)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认识23个声母。利用身体或物品摆声母,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能体现。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错声母,练习拼读。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肯定孩子的探索发现精神,让他们有兴趣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课前热身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声母比赛。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引出新课。
二、用拼音
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过渡:同学们,有几位拼音宝宝出来玩儿,结果它们跑得太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座小房子图片和八个词语音节:è yú bō luó luò tuo lǘ yā lí wū yā jú zi mǎ yǐ
2.自己练习拼读。指学生拼读。
3.指名分类。教师演示课件将八个词语音节分别送到两座房子里。
设计意图:设计“送拼音宝宝回家”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
过渡:最近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看,它们跑来了。
(1)多媒体课件出示:他、打、马、画。指学生认读,并拼出每个字的音节。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多媒体课件演示这几个字与ɑ相连。
(3)翻开书,小组内认读“七、地、你、棋”“目、不、足、五”两组字,并连线。
(4)各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5)引导学生自己选一个字组词。
2.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过渡:同学们说得这么热闹,把它们也引来了。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小鱼 小鸡 虫子 一座山 四朵云 七朵花 九只鸟
(1)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小组内认读。指名领读。
(2)在图中找一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38页的'图片。指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到图中找一找小鱼、小鸡等事物。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将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3)多媒体课件出示:三( )小鱼 两( )小鸡 一( )虫子
引导学生填写量词,丰富积累。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指学生看图说话。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及时引导。
设计意图:继续复习声母及拼读,引导学生复习前面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学生结合图片,用上给出的词语说一两句话,积累语言,练习说句子。
四、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剪窗花》。
2.提出读儿歌要求:可以自己读前半句,爸爸妈妈读后半句。
3.听爸爸妈妈讲窗花的故事,了解什么是窗花。
设计意图: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还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游戏中去,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学生始终在自学、小组合作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关键之处引领、纠正、巩固。充分运用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如绳子、小棒、肢体等摆出声母,帮助学生复习拼音,巩固拼读。在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懂课文,读中感悟熊猫的美,培养孩子们对熊猫的喜爱之情。
3、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恰当地理解词语,并从中感知文章的语言美,初步培养学生语感。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对熊猫是“国宝”的理解。
教具:CAI课件、熊猫彩图、熊猫轮廓图。
教学过程:
一、初读全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①、谈话
②、释“国宝”
2、听录音读课文
二、细读开篇,让学生初步感知“国宝”。
1、课件展示句子,读懂第一段中心句。
①、我叫大熊猫,是一种动物。
②、我叫大熊猫,是一种珍稀动物。
2、引导比较读句子。
3、提问
三、品读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国宝”。
出示熊猫彩图
1、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出熊猫样子。
2、读一读:师生互动读好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师带读
②、读重点词
③、师生合作读
④、同桌互读
⑤、师引背
⑥、指图背
⑦、提问:熊猫身上有几种颜色?
3、画一画:给熊猫轮廓图添画颜色。
①、生添画
②、师评
4、演一演:表演读好三、四自然段。
①、请学生上台做“慢悠悠”的动作
②、评价
③、表演读三、四自然段
四、精读结语,使学生更加喜爱“国宝”
1、齐读
2、师范读
3、指名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
六、拓展延伸。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充满儿童生活情趣。深文细致地指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的自己的劳动给常来甜美欢乐的人们。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 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 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下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一、 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砖上藻砖石。)
二、 自由读深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深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 8 )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2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中什么?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绝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 默读第二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 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 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标划: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词语表现出儿童情趣?
(趴在井图上,一颗一颗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痴痴地,一面数,一面心里想、、、、、、)
处理课后阅读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想句子的意思,读体会。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
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离我们是很遥远的,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所以用叹号。井水的深度我们是不知道的。所有用问号。遥远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说明井水很清楚。)
4、 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5、 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标划。
井水为什么甜?通过什么事写井水的甜?
(把含盐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课文是通过洗菜,洗大萝卜这两件事写出井水的甜。)
6、 指名读边听边想:井水的甜美,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来的?
(嬉笑声,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樱子。真是可爱极了。)
7、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8、 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什么事情表现井水的“凉”?
(通过井水浸过后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冰凉来渲染井水的凉。)
9、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10、齐读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出井水三个特的?
(采用了有概括,有具体事例来源照井水的清甜凉。)
11、思考回答:
这么了的井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饮用,浇灌、洗涤、浸凉水果,以及供孩子们观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1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自然段,总结归纳段意。
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凉。
13、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课文。
1、 齐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
(1)看到这田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体会的?
(饮井不忘挖井人,赞美了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劳动,赞美了辛勤创业给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
(2)为什么到现在,作者还在思念这口古井?
(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劳动者永远受到后代人的怀念和敬爱。)
2、 归纳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本井人的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出幻灯,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连起来归纳深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观要点的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恰当的通顺连贯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连在一起,最的再读一读,看要点是否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七、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八、板书设计
外形、历史 地点、大小、形状(中台井图)
历史:古老
清: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有条件的可观察家中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
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汇报过程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二、根据提示,拟订提纲
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原则: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
三、指导阅读,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
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
(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四、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
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与XX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字,会写“和、姐”等6个字。
2、运用猜读等方法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信息资料】
1、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同学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
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
2、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俺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
〖对话平台
一、自学(同学自身想方法扫除字音障碍,利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干读懂这个故事呢?同学联系以前的经验自身想方法。
(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他人)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二、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同学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
蛇是翘舌音。
虎的'声母是“h”,不是“f”。
师生角色互换让同学在主动参与和胜利体验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读文(举一反三,让同学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
1、图文对照读课文,考虑:
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
⑴ 出示句子: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俺行吗?
小鱼,把尾巴借给俺。
通过比较朗读,同学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
⑵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同学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方法迁移:
同学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四、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同学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同学带头饰分角色扮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
五、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同学的书写质量)
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
2、同学书写,教师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
回忆:
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二、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同学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指导朗读:
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
(同学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
三、扮演(童话扮演不只协助同学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同学进行发明性扮演。
(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
3、分组扮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规范:
扮演的连贯性;角色的表情语气是否恰当。
四、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同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
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写字(延时评价写字有利于同学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写“变、条”两个字,同学互相评价打等级,假如不满意可重新申请。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天地》教案10-28
语文《狼》教案09-21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跳水》教案01-03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