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11 05:45:1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课文《读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字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4、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

  2.难点:激发使命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两课时

  主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什么样的了解?

  2、看彩图,谈谈你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初感受。

  二、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围绕“读碑”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主要内容。

  3、交流汇报。

  1)读准生字的音,辨别字形。

  绎(yi)沁(qin)翩(pian)蚀(shi)耕(geng)

  储(chu)铭(ming)缔(di)

  2)理解词语。

  瞻仰:恭敬的看。

  上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逶逶迤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3)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相关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中心事件。

  三、理清思路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在读碑的过程中,“我”内心的感受有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

  2、自主探究,在文中圈点、批注。

  3、交流汇报。

  4、指名小结“我”读碑过程中内心的感受的变化。

  5、二人小组讨论总结理清思路的方法。

  四、质疑问难

  学生自读,提出问题。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口述“我”读碑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

  二、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思考:

  1)我”第一次读碑的情景是怎样的?你有什么体会?

  2)去南泥湾时“我”又是怎样读碑的?你又有什么体会?

  3)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吗?“我”又是怎样解读的?

  4)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说说你的感悟。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班内汇报。

  3.班内汇报,教师点拨。

  1)1)反复强调“细细地”,突出我读碑时,回顾了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领会了烈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2)排比、反复的运用,刻画“我”对九龙泉纪念碑的解读。

  3)几个反问句,接着“战不下的”反复强调,刻画“我”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产生新的认识,这是从现实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去南泥湾后“我”读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密密麻麻的字是一个个有名有姓、有亲人、有感情的血肉之躯化为尘土的悲壮故事,是用千千万万血肉之躯筑成的屹立于人们心中的丰碑。“我”心中腾起了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作为现在的学生更有一种震撼,有责任,有义务热爱幸福生活,创造幸福生活,奉献社会。

  4.激情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将本节课的收获总结一下。

  板书:

  1、读碑

  初读:20余年、后来庄严雄伟壮观伟大

  又读:那年(南泥湾)悲壮凝重震撼升华

  再读:现在悲壮感使命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沟通,怎样与人沟通,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沟通。

  2. 知道与人沟通不但要说清事情,还要讲礼貌,态度坦率、诚恳,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教学难、重点

  1. 培养学生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应讲究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图片)——小红一早去吃早饭时,服务员不小心把牛奶洒到了她的身上,小红只好回家换衣服。等她到学校时,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当众批评了小红。如果你是小红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引导学生理解,这时需要跟老师沟通。)

  (2) 在生活中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很多。所以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是很重要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与人沟通。(板书课题)

  (3) 自由读教材的文字部分。看看生活中什么情况需要与人沟通,沟通时要注意什么。(自由汇报)

  2. 模拟情境,分层次指导。

  (1)接着上面的图片预设三种沟通方式:

  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迟到的,你不该这样责备我,要不请你去问我妈妈!”

  小红轻声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吃早饭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因为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

  请同学评价哪种方式最好,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沟通不仅要把事情说明白,还要讲礼貌,态度坦率、诚恳,语气合适,并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

  (2) 提供两个模拟情境:

  你的`同桌误以为是你把他的学弄坏了。

  某一天,爸爸答应陪你去游乐园,却没去成,你很失望。

  小组内练习,再在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评价,总结哪些沟通方式更好。

  3.结合生活,扩展延伸。

  (1)请同学合作,再组内练习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的实例,互相交流一下,哪种沟通方式自己最满意,哪种做法应该改正。

  (2)有选择地全班展示。

  4.师生共同总结与人沟通的一些方式方法。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朗读中理解 “四脚朝天,神通广大,口沫四溅”等词语的含义,并积累词语。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重点词、重点段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海龟的骄傲自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正视自己的能力,不要骄傲。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能力,但对于段的把握还比较模糊,本课利用板块教学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与分段的把握。此外,三年级是学生理解词语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这节课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相关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要正视自己的能力、不要骄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老海龟的悲剧》,看看老师把谁请来了?师出示图片:这个是老海龟,这个是小海鸥。它们给大家带来一些词语,可弄混了是描写谁的,你们愿意帮助分一分吗?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分给学生,到板前贴词。

  回忆课文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

  老海龟:夸耀 口沫四溅 神通广大 四脚朝天 惭愧

  小海鸥:停歇 好奇 连珠炮似的 惊恐 吃惊

  师:有问题吗?(没有)同学们可真能干。别小看这些词语精灵,只有和它们认真交朋友才能有更大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中,深入地来学习《老海龟的悲剧》吧!齐读课题。

  师:什么是悲剧?课下谁查词典了?课件出示。在词典中悲剧有两种解释,你认为本课的.悲剧是哪种解释?除了查工具书理解这个词你还有别的方法吗?(喜剧)反义词理解

  看课题,这节课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评价:问得好!真是会思考的孩子?这个问题有价值,你真棒!

  二、研讨点拨。

  (一)学习8到13段,弄清结局,体会悲惨,学会分段。

  1.带着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学生汇报。好,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10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大家快速扫读,放在这里方便大家理解词语的时候灵活运用。读文时请同学们注意思考老海龟的悲剧是什么?可以用笔画一画相关的词句。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有关渔夫的句子。指名读。

  (1)老海龟的悲惨遭遇是怎样的?(出示 “四脚朝天”。)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看图理解。

  (2)奇思妙想:同学们想像一下,渔夫会把这个四脚朝天的老海龟怎么样?(生自由说:真可怜,真悲惨!那老海龟,你快跑啊!)接着汇报,还能从哪些描写中看出老海龟的悲剧来?

  (3)过渡:小海鸥对四脚朝天的老海龟有什么态度?学生读相关句子,课件出示:小海鸥见老海龟仰面躺着不动,又飞过来吃惊地问道:“神通广大的老爷爷啊,您就这么等着被别人搬走吗?”读出吃惊来。

  (4)理解词语神通广大。或生活中理解:你认为谁神通广大?

  (5)这么神通广大的老海龟,如今束手就缚,用一词来说此时它感觉怎么样?理解词语:惭愧。联系下文的方法。用惭愧说话。老海龟惭愧的怎么样?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没脸见人啦,这真是一个悲剧啊!

  3.过渡:看来,老海龟的悲剧不光是肉体上将要面临的苦难,更痛苦的是精神上的无地自容啊!它为什么这么惭愧?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观看课文动画,看谁能找到答案。

  (二)学习1到7自然段。追根溯源,体会骄傲,学会分辨真假。

  1.老海龟为什么这么惭愧?找到悲剧的原因了吗?(老海龟骄傲自大。吹牛 ,说大话。)

  2.同桌为一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读读老海龟和小海鸥的两次对话,从哪些地方看出老海龟骄傲自大?(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和词语。)

  A.第一次对话:“老爷爷,您多大年纪了?”“不大不小,整整一百岁。”老海龟慢吞吞地说。理解“慢吞吞”。你觉得他俩读得怎么样?

  B.第七自然段

  理解词语:来神儿 夸耀 羡慕 狂风暴雨 大浪滔天 平安无事

  3.老海龟的话你信吗?说说理由。

  出示资料分别识破老海龟的大话

  (1)太平洋约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其面积约为一亿五千五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众所周知,海龟的速度很慢,它能游遍太平洋?你信吗?

  (2)“观光”是什么意思?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到一万多米,压强非常大。老海龟也根本不可能到最深的海底观光过。

  (3)出示“毫不在乎”:什么意思?目前所知的最大的鲸鱼体长33米,体重190吨,相当于35头大象那么重。

  (4)国外曾经捕捉到一只章鱼,腕足展开后有7米长。

  (5)历史上最高的浪高达500米。

  4.从这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老海龟的的确确很能吹牛,它把自己的见识和本领夸大了几十倍,几百倍,你觉得这只老海龟怎么样?

  (真是太狂妄自大了!真是太能吹牛了!真是太目中无人了!)

  5.我们来看看它对海鸥说了什么?找找它对海鸥说的话。(指名读)你还听出什么了?(瞧不起小海鸥。)你能把老海龟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读出来吗?哪位同学有信心读好?和老师比赛读,谁有信心?(师读,指名读。)

  听听,老海龟吹的是津津有味,吹得是热火朝天,吹得昏天黑地,这词都不恰当,帮我换个词,吹得“口沫四溅”。你用什么方法理解?

  6.这是从语言描写上能看出老海龟骄傲自大,还从哪些描写中也能看出它的骄傲来?来神儿什么意思?老师告诉你这种面部的描写就是表情描写。还从什么描写中能看出来?(动作。指导学生做。)怎么说?(出示夸耀。)联系下文理解。带上动作读一读。

  7.同学们理解的真好,(课件出示老海龟“口沫四溅”的图片。)就是这样一只狂妄自大的老海龟,此时却惭愧得无地自容,原因就是他太骄傲了。

  三、交流感悟。

  1.奇思妙想,说演结合。

  把你的理解带入文中,我们分角色再来读读这三次对话。第一组对话,男女生读。第二三组对话上前面表演读。要想读好,把你理解的词语加上动作表现出来,你们能吗?(给学生带上头饰拿着书上前面表演读。)

  看看这个骄傲的老海龟,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生汇报。)

  学完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板书:要正视自己的能力。不要骄傲自大。让我们一起对老海龟说……(读板书,齐读。)

  2.现在打开智慧背包,让我们齐声读这些名言谚语,来警告自己不要犯老海龟的错误吧。课件出示名言大放送。

  课下我们把这些名言积累到日记本上,时刻告诉自己:齐读板书。

  四、拓展创新,大胆尝试。

  这节课同学们问得好,说得好,理解得好,读得好,还差一样,能不能写得更好?老师知道它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千万别让渔夫给它卖了吃掉,想个办法让逃跑吧。(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奇思妙想,续编故事。你能把这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喜剧的结尾吗?看谁写得好,下课!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知道“生命垂危、预感”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尝试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感受文中小男孩对母亲和妹妹的真挚情感和作者对这个不幸家庭的深切同情,从而加深对亲人,亲情的珍爱,对生命的珍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师:前不久,我们从《风中的菊花》一课中,认识了一个小男孩。他忍饥挨饿,用乞讨来的钱为去世的妈妈买了一束万寿菊庆祝生日,表达了自己对妈妈无尽的思念和深切的爱。今天,让我们再读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再一次共同感受人世间至深至爱的亲情。

  二、事件导入,启发质疑,整体感知:

  1、师:故事发生在有一年的圣诞前夕,作者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

  出示:一个喝醉酒的司机开车撞了一对母女,小女孩当场死亡,那母亲生命垂危。

  理解“生命垂危”

  师:那位母亲是生?是死?两天以后,作者在报纸上看到后续报道。一起读。

  出示:那位母亲死了。

  2、师:这原本是一个温馨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现在——(出示本课插图)小女儿先去了天堂,母亲也静静地躺在殡仪馆里。留下的是伤心的父亲和年幼的男孩。

  出示:那天晚些时候,我实在无法——静静地坐下去了。我买了一捧白玫瑰,来到给那位母亲举行告别仪式的殡仪馆。

  我含着热泪离开了……

  师:读了这段话后,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预计:①作者为什么无法静静地坐下去,来到殡仪馆?

  ②为什么要买一捧“白玫瑰”?

  ③为什么含着热泪离开了?

  ……)

  3、轻声读读这个故事,想想:在母亲生命垂危到不幸离开人世的两天时间里,作者和图片上的男孩之间曾经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试着借助这道填空来说一说。

  出示:

  我在百货商店玩具柜台为孙儿买礼物时,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男孩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执意要买洋娃娃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我把自己的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流填空。

  5、引读第一节。

  6、小结,板书:相遇:相知:相助

  7、师生配合读填空。

  三、学习第二、三节,了解小男孩的.不幸遭遇:

  1.师:原来,在那个圣诞节前的夜晚,作者和小男孩之间曾经经历了相遇、相知到相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的心情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相关的内容,划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

  2.交流,出示:

  ①我有点好奇,弯下腰,问他:“亲爱的,你要把她送给谁呢?”

  ②我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

  3.原先只不过是有点好奇,可到了后来,作者竟然震惊到心几乎停止跳动。小男孩究竟对他说了些

  什么?令他的心情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明显的变化?请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作者与男孩间的这番对话,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

  4.分角色交流,师生配合读。

  5.小结:那个虽然只有五岁,可却那么纯真、懂事、重情重义的小男孩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看得心疼。也难怪作者愿意出钱,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四.学习四、五、六节,感受作者的同情之心:

  1.导入出示:我心里安慰着自己——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事有关。

  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商店里的小男孩,有一种预感告诉我,那男孩和这事有关。

  这两句话之间有矛盾吗?

  2.重点感受“安慰”和“预感”的内涵。

  3.解答之前所提的问题。

  4.小结:一捧白玫瑰,包含着作者对这个不幸家庭的深切同情。一枝白玫瑰,则寄托了小男孩对母亲的深深热爱和无尽思念。作者被男孩的心意所打动,故事就以这枝白玫瑰为名。

  出示课题:一枝白玫瑰(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5.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含着热泪离开殡仪馆呢?(板书:相见)

  作者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悲伤的画面——

  出示填空:

  我看到了那位母亲躺在那儿,手拿一枝白玫瑰,怀抱着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和那男孩的照片,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又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含着热泪离开了……

  6.想象说话。

  7.引读全文。

  五、总结: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也湿润了。这枝白玫瑰伴随我们一起,静静地聆听着,悄悄地绽放着。此刻,它要向我们倾诉的是:亲人永远是你最亲最近的人,亲情永远是人世间至深至爱的情。生命永远是可贵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珍爱亲人、珍视亲情、珍惜生命)

语文教案 篇5

  一、新课导入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会变成一座坟墓。我们曾学过的《巨人和孩子》的主题是“爱心能给世界也能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其实,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互沟通。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贝特西贝尔斯的《山米与白鹤》这篇“不以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而以深沉动人的至情见长”的作品正是阐述了这一主题。

  二、自主学习(一)——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瞥(piē) 尴尬(ɡān ɡà) 诡计(ɡuǐ)

  乳酪(lào) 诅咒(zǔ) 滑稽(jī)

  崩溃(kuì) 豢养(huàn) 阿谀(ē yú)

  鬼使神差(chāi) 倔强(jué jiànɡ) 咄咄逼人(duō)

  2.生词注解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的样子。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鬼使神差:好像鬼神在暗中指使,比喻不由自主地作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

  无动于衷:本文指没有任何反应。衷,内心。

  3.作者名片

  贝特西贝尔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生于北卡罗来纳。主要作品有儿童小说《午夜的狐狸》、《天鹅的夏天》《山米与白鹤》、《宾戈布朗的难题》等。

  4.背景追溯

  本文选自《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粹小说卷》(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本文发表于1972年,当时美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表面的繁华孕育着潜在的危机:工业污染的加剧,动植物种类的锐减,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些都直接威胁着人与动物的生存,因而全国上下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保护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作为环保主义者的作者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奋笔疾书,写下了这篇享誉全球的小说。

  5.背景延展

  鹤类一向以体态优美、行动潇洒而著称于世。全世界的鹤类家庭共有15种,我国有记录的达9种,有丹顶鹤、黑颈鹤、白鹤、赤颈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沙丘鹤,几乎占鹤类种数的三分之二,是鹤类种数最多的国家。白鹤,根据记载,繁殖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及黑龙江省中部,越冬地为江西省鄱阳湖。

  三、自主学习(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学生逐段阅读全文,理清小说中的情节,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

  2.学生简述情节,理解山米情感变化的原因。

  【点拨明确】起初,山米因为父母的不辞而别而憎恨外祖父。在他出走的途中,外祖父发现了一只鹤,引起了山米的注意。捕到鹤之后,因他对外祖父的憎恨,并不在意白鹤甚至希望它死掉,还用石头砸它,遭到了外祖父的怒斥。返回途中,外祖父细述养鸟的感受,引起了山米的共鸣,这是山米情感发生变化的开始。他开始理解外祖父,开始喜欢白鹤,并带它回家。外祖父精心照顾它,向山米讲述生命的可贵,使山米的思想受到触动,开始真正喜欢和关心起白鹤来。第二天,他和外祖父一起帮助白鹤捕食,在这期间,他渴望得到外祖父的谅解,并深深的爱上了外祖父。至此,山米的人生完成了一次飞跃。

  3.怎样理解外祖父的形象?

  【点拨明确】小说中的`外祖父是一个性格鲜明的形象。他已经老态龙钟,连女儿都记不清了,但却能从上千只鸟中认出自己养过的那一只。他家里没有像样的房子,家具破旧不堪,却养着许多小动物。他看见这些动物就兴奋、激动,甚至显得年轻了许多。他常收养受伤的鸟,等鸟养好后就放它们走。他爱那些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他为它们喜,为它们悲。他不光爱鸟,爱动物,也爱一切生命,爱自然。他也希望别人学会爱:爱别人,爱一切值得爱的事物。他言传身教,终于感化了山米,让一个无知任性、漠视一切的孩子变得充满爱心,他也是一个善良而又倔强的老人。

  (二)深层理解

  体会下例句子蕴含的哲理

  1.外祖父对山米说,那些跟他在一起的鸟,每一只都比他所认识的人还要真实,他甚至无法区分自己的孩子,却可以从一千只鸟中,找出他的山鸟和金丝雀。

  2.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了。人类接连不断地发掘了一些死寂的星球,报纸杂志上令人遗憾地报道这些星球上都没有生物。只有当人领悟到浩瀚宇宙中,除地球以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任何生物的时候,才会知道生命的可贵。

  3.在前一天早上你还恨着一个人,而第二天早上,你却发觉你已经深深爱上那个人了。

  【点拨明确】1.在外祖父眼里,鸟不仅是一种动物,更是朋友,鸟和人是生命的不同形态,在这个意义上鸟与人是平等的,爱可以使人与动物成为很好的朋友,建立真挚的情感。

  2.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但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生命,它们同样是大自然的儿女,我们应该尊重这些生命,热爱这些生命,同它们和谐地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是美好的,如果人类任意伤害生命,毁坏自然,人类最终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3.爱可以拉近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是外祖父对动物的爱感化了山米,也使他赢得了山米的理解和爱,爱的力量是巨大的。

  (三)走进主旨

  文章通过写山米和外祖父捉鹤、喂鹤等一系列相处的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告诉读者如何去热爱生命、热爱一切值得爱的东西。

  四、板书设计

  山米与白鹤爱别人

  爱生命

  爱一切

  五、拓展延伸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山米与外祖父之间相处的一段经历,文章以“山米与白鹤”为标题好不好?说说你的意见。

  【点拨明确】1.我觉得以“山米与白鹤”为题不好。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写山米与外祖父之间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他懂得了爱的真谛,使他的人生完成了一次飞跃。

  2.我觉得以“山米与白鹤”为题好。文章写了很多山米与外祖之间的事情,特别是写他对外祖父的感情变化,这毋庸置疑。但我觉得,维系他们之间感情变化的关键是外祖父对白鹤的深挚情感。正是这一点让山米感动,并使他对外祖父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文章的主题不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而且还表现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爱。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理解名言“我的采蜜集”,朗诵背诵《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2、口语交际“不同的“镜子”,不同的我”,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2、在朗读、想象中感悟诗歌意境。

  3、在敞开心扉的开放式的交流中发展语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告诉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使学生心灵得到自由与解放,感受到自然的美、朴素的美、真实的美。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3.引导学生虚心、冷静地听取来自个方面的声音,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

  4、小笔头意在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的乐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采蜜集”

  1、学生自渎。

  2、指生朗读。

  3、借助工具书或者结合语境理解个别词语意思,例如“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个人的理解。

  5、交流搜集到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创作的关于激励自己或他人的话。

  6、摘抄在小本本上。

  二、读读背背

  1、教师介绍作者概况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青纱帐、田野录像,创造意境)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畅谈感受。)

  5、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6、幻灯片出示姚振函的《乡村小学》和《扁豆角》,朗读。

  三、口语交际

  1、导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二是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在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时,有时会出现他人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也许你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此时,你必须冷静思考他人的看法是否准确,如果你能认真对待别人对你的,你就能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那么今后的进步就会更大。

  2、小组交流:全方位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包括个人的性格、脾气、爱好、优缺点等。组员进行。

  3、全班交流:请典型同学发言,班内其他同学和老师对他进行。

  4、思考表达:

  当你发现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其他熟悉自己的人看法不一致时,你有什么想法?你现在能全面认识自己吗?

  学生冷静思考,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

  “我的'小笔头”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播放《小小少年》,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不自觉地回忆起生活中的点滴烦恼,激起表达的欲望。

  (二)漫谈生活中的“苦”和“乐”。

  1、小组交流,走进成长中的苦恼,彼此“支招儿”。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烦恼,引导学生说具体

  2、集体交流,互相支招,化解苦恼。

  (1)学生将在小组交流中解决不了的烦恼呈现出来,发挥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2)教师追问:“你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真实感受”,“联系你的生活体验”。

  3、敞开心扉,分享快乐。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介绍,把自己的成功之作与。(在学生分享快乐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快乐的理解和快乐的缘由,对快乐的意义加以引导。)

  (三)我手写我心

  构思酝酿,自由,鼓励学生写己的真实感受。

  (四)集体评议,分享提高

  1、小组交流作品,评选出本组的最佳习作。

  2、小组推荐或自己举荐集体赏析、评议学生作品。

  3、教师针对本次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

  (五)修改习作

  结合评议、赏析过程中得到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小组互评互改。

  姚振函简介

  振函(1940—),河北枣强人。当代乡土诗人,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北作协第四届主席团名誉委员。主要诗集有《我唱我的主题歌》《土地和阳光》《感觉平原》《时间擦痕》等。著有诗集《土地和阳光》、《我唱我的主题歌》等。

  乡村小学

  青砖红瓦的校舍

  阳光照着低矮的墙头

  从教室后窗外面传来

  爷爷和二叔说话的声音

  那是他们在地里种棉花

  院墙外的一棵老榆树上

  榆钱已按时长出来了

  去年的鸟巢被风吹得有点歪斜

  这些都作为一种景色

  被多次写入

  和中

  师范毕业的老师

  本是村里的原住居民

  她第一次夹着备课本走进教师

  有两个学生不喊她老师

  而喊她姑姑

  放学了

  学校的钟声告诉村庄

  村庄的炊烟呼应着学校

  背书包的学生蹦跳着回家

  可爱的小狗在家门口等候,翘望

  扁豆角

  一棵棵扁豆角总是自鸣得意

  傻乎乎地生长

  别看它只占据农家的

  一个角落

  真的,农民一点也不把它当事

  他们日夜忙活

  没有工夫

  看它一眼

  扁豆角不计较这些

  一代一代

  它已习惯了被冷落

  等到秋天已过去,大地萧索

  农民从地里回到家中

  正赶上扁豆角的盛产期

  他坐在当院里安闲地吸烟

  悠然四顾

  眼睛这才亮了一下

  哦,扁豆角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精选】08-30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28

语文教案(精选)08-09

语文教案(经典)12-23

[精选]语文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