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2、学会课文中两个生字,“茶”、“谢”,学会课文中的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人新课
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封信,信是孙悟空送来的。出示卡片:
xiǎomínɡshìɡèyǒulǐmàodeháizi。请同学们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再读一读,(填在课堂作业本上)你们想知道孙悟空为什么夸小明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8课,《孙悟空考小明》。
(二)精读课文
(1)讲读第二段。
①指名朗读,思考:共几句话?
②师生讨论:第一句先讲孙悟空变成谁,[板书:变老师]小明怎么做?(小明说老师好。)[板书:老师好]议一议:小明有礼貌吗?为什么?老师怎么说?(小明好)是呀,见面时,师生应该相互问好。
③指导朗读。小明的话应该读出他的有礼貌。
④齐读这一段。
⑤学法:这一段先讲孙悟空变谁?再写小明怎么做?最后写老师怎么说?
(2)讲读第三段。
①提出问题:a、孙悟空变成谁?
B、小明怎么做?
c、小妹妹怎么说?
按照刚才的.学法,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学第三段。
②师生讨论:孙悟空变成谁?(变成小妹妹)看图说说小妹妹怎么了?小明看见后怎么做?(用“·”点出小明动作的词)“连忙”可以用什么词代替?“连忙扶”说明什么?(小明乐于助人)指导朗读第2句,“连忙”、“扶”读重音。小妹妹得到小明的帮助后怎么说?(谢谢你)教学“谢”,为什么用言字旁?什么结构?“谢”中间的“身”一撇不出头。老师指导书写,学生在本子上写1个,注意左中右结构紧凑。什么时候要对别人说“谢谢”?
小妹妹有礼貌吗?你从哪里看出来?那么小明呢?(板书:不用谢〕“谢谢”和“不用谢”都是礼貌用语。
③这一段该怎么读?(读出有礼貌的语气),同桌读--指名读一一齐读。
(3)讲读第四段。
①孙悟空最后怎样考小明呢?请小朋友们就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段,自学后完成填空题:
孙悟空又变成(),小明连忙说:“老爷爷(),老爷爷()。”老爷爷(),小明()老爷爷到门口,说“老爷爷,()!”
同桌讨论交流,碰到生字“茶”,自学。
②师生共同讨论填空题。说说哪些词语看出小明有礼貌?[板书:请、再见]
③指导朗读。要读出小明的礼貌语气。
(三)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孙悟主为什么夸小明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从课文的学习中,你知道了哪些礼貌用语?把它们写下来。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茶”、“谢”。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题、第6题。
[板书]38、孙悟空考小明
老师您好
孙悟空(变)小妹妹考小明谢谢,不用谢
老爷爷请,再见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复韵母ɑo ou iu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与ɑo iɑo ou iu等组成的音节,会读三拼音音节和拼音句。
教学重点难点:读准复韵母的发音,会拼读音节。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教学挂图、拼音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11、ɑo ou iu
m d t n
dɑo t iɑo h ou l iu
g n z q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写字本上抄写韵母。
会读韵母,会拼音节。
课外:抄写音节,读熟拼音。
完成练习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ɑo e i uü。
2、抽读复韵母卡片:ɑi ei ui。
3、指名说说复韵母的一般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教学语境歌,引出新课内容
1、看情境图,说说图的内容。
2、听语境歌,相机出示ɑo ou iu。
三、教学复韵母ɑo ou iu
1、教学复韵母ɑo www.520xy8.com
(1)学习ɑo的读音。
①孩子们身上穿着什么衣服?(鸭绒袄)
“袄”是第几声?谁回把第三声改为第一声?
指名读。
②板书复韵母ɑo,ɑo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读时要注意什么?
③教师范读,学生自由练读。
④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错的音。
⑤比较ɑo和ɑi的发音异同。
(2)学习ɑo的四声。
①ɑo的声调应该标在谁的头上?为什么?
②出示:āoáoāoào
自由练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
③引导用ɑo的四声组词。www.520xy8.com/article/
2、教学复韵母ou。
(1)学习ou的读音。
①板书ou,告诉学生ou的读音有点像海鸥的“鸥”。
②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③比较ɑo和ou的'发音不同点。
(2)学习ou的四声。
①指名在ou上标上四声的声调,并说说为什么标在o上。
②自由练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教学复韵母iu。
(1)学习iu的读音。
①游泳的“游”是第几声?谁会发第一声?
②出示复韵母iu,学生自由练读。
③比较iu和ui。
(2)学习iu的四声。
①提醒学生iu带声调时,调号应标在“u”上,注意iu和ui的区别。(i u都有标在后)
②练读iu的四声。
③练习用iu的四声组词。
4、学习ɑo ou iu的书写。
(1)引导看书上的四线格,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练习描红。
5、小结标调规则:有ɑ别放过,没ɑ找o e,i u都有标在后。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
2、做游戏,找朋友。
教师把复韵母ɑi ei uiɑo ou iu卡片分发给六个学生。教师报汉字,让拿卡片的同学给汉字韵母对号。
毛线的“毛”的韵母是哪一个?(ɑo)
开会的“会”的韵母是哪一个?(ui)
乌黑的“黑”的韵母是哪一个?(ei)
带领的“带”的韵母是哪一个?(ɑi)
黄牛的“牛”的韵母是哪一个?(iu)
小猴的“猴”的韵母是哪一个?(ou)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复韵母卡片:ɑi ei uiɑo ou iu
2、抽读声母卡片:m d I g t q x n
二、教学ɑo与声母的拼音
1、学习ɑo与声母的拼读。
m mɑo
(1)出示:dɑo dɑo
g gɑo
①指名说说这些音节的韵母都是什么。
②引导分析音节。
③自由练读音节。
(2)出示:d diɑo
t iɑo tiɑo
n niɑo
①说说这些音节和上面三个音节有什么不同。
②独立分析音节。
③复习三拼连读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碰很顺当)
④自由练习三拼,重点指导发音有困难的同学。
⑤指名读三拼音节。
2、看图练读拼音词。
(1)拼读dàdāo。
①图上画了什么?(一把大刀)
②出示音节词:dàdāo
指名直呼音节dà。引导分析dāo。练习拼读dāo。
③指名连读拼音词。
(2)拼读xiāo qiáo。
教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
2、做游戏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音节:niāo xiào gào
2、抽读声韵母卡片:ou iu q n g t
二、学习ou iu与声母的拼音
1、学习ou iu与声母的拼读。
t tou
(1)出示:h ou hou
z zou
(2)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3)指名拼读。
n niu
(4)出示:l iu liu
q qiu
方法同上。
2、看图读拼音词。
(1)出示:g─ou→gou
指名分析声韵母,练习拼读。
(2)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狗。
出示:hua gou
hua是几拼音?
指名连读拼音词。
(3)出示:q─iu→qiu
自由练读,指名拼读。
(4)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连读拼音词。
3、看图读绕口令
(1)图上画了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绕口令
(3)引导自由拼读。
(4)讨论难读的音节。
(5)指名读。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比一比。
ɑo—ou iu—uiɑi—ɑoɑi—ei ou—iu
2、分解音节。
mao→( )—( ) diu→( )—( )
gou→( )—( ) rou→( )—( )
tiao→( )—( )—( )
qiao→( )—( )—( )
四、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法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6)爷和小树(sh))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
(一)过渡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句子
“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
3.指导读。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中休息——
(五)继续学习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热”。
(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热要写得上大下小,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一样长。下边的四点底,一个点向左,三个点向右,两边点大,中间的两点小,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
2.出示生字“绿”。
(1)指名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右下是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绿”要写得左窄右宽;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长;右边第三、七笔从横中线起笔。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记字。提示“真”字的里呤侨?幔?/SPAN>“冷”字最后一笔是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4.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
(1)认读,重点读“热、绿、裳、真”四个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试默八个生字词,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做出不会写的记号。
(3)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同学们练习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
(4)正式默写全课生字。
(五)总结
《爷爷和小树》这课书学完了,同学们学得很好,做到认真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识字,理解词,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课文中想意思,这样学语文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读懂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有顺序的说话,有条理的把制作过程写清楚。
2.鼓励学生乐于实践,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重难点
训练学生有顺序的说话并写清楚制作过程。
乐学善思办法
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来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激发了学生在组内制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意境,激发兴趣。
1.展示一个小制作:用辣椒做成的玩具鞭炮。
2.师述:同学们,这是老师用红辣椒做成的玩具鞭炮,你们说做的怎么样?
3.学生争先发言。
4.师述:老师相信,你们的小制作一定会更出色。
5.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大增。
二、分工合作,展示交流。
1.提出要求:(1)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制作,以组为单位开展比赛,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就能赢得最佳巧手奖。
(2)每组推一人介绍本组的作品,先说作品的名称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再说说是怎么做的,最后还可以说说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看哪组介绍的最好,就能赢得最佳口才奖。
2.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1)展示做成的小制作,每组推一个人介绍本组作品,大家提问或补充。
(2)评选最佳口才奖,并发奖章。
(3)同学互相观看,展示出来的小制作,自由交谈,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4)评选最佳巧手奖,并发奖章。
(5)请获奖小组另推一人,介绍获奖作品,注意讲清制作过程。
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师述:刚刚那些小制作,是小组同学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其实,有很多同学独立完成的小制作也做的很好,同学们也来讲讲,由于时间有限,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小制作,也可以写合作完成的'小制作。
1.自主命题。教师指导命题方式:
(1)直接以小制作的名字来命题:如《小小储蓄罐》。
(2)可以以自己的感受或收获为题:如《我成功啦》,《布娃娃真可爱》。
2.自主作文。
写的时候,一般先说明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接着写制作的过程,这
是主要部分,可以分步骤写;最后,可写在制作过程中得到的乐趣或收获。
四、互批互改,共同进步。
1.最先完成的前五名同学的习作,评最佳习作奖,颁奖。
2.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
3学生自己再次修改文章。
板书设计:我们的小制作
1.以名字为题
材料工具
2.以感受或收获为题
感受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桑娜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体会人物行为、思想和品德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列夫·托尔斯泰)谁对他有了解?
师: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这位文学巨匠,他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压迫的农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文章《穷人》,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昨天要求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写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什么故事?(你组织语言的能力真强,一篇20xx多字的文章,三言两语就概括了,你是最棒的。)
三、研读文本,感受人物品质
师:这是一篇描写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一个穷人的故事,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它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的语言情真意切,人物感人肺腑。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放声多读几遍,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刚才看到同学们时而读书,时而思索,时而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有读、有思才有所得。
交流:
师:课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指名交流。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
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桑娜家生活很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我想我们每一个同学读到这段话的时候都会深有感触,下面就请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这段话,进一步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困窘。练读,指名读,你听了他的朗读想说些什么?
看,这就是进步,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遍比一遍读得有感情,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出示: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是吗?桑娜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指名回答。她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养活这两个孩子,她也不知道丈夫能不能同意,所以课文中说她怎么想的'?(忐忑不安)怎么理解?(心呀七上八下的,心神不定。)
师:是啊!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面对家庭现实,内心充满了矛盾。她想到了他们抚养自己的5个孩子已是不易,可是现在又多了2个孩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请你来读。
她是多么盼望丈夫早一点平安回家,可是又担心他会立刻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请你接着读。
这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请你接着读。
那也没有办法,哪怕是他要打我一顿,只要能收养两个孩子,也是值得的,接着读。
请同学们再来把这段话读一读,进一步感受桑娜的善良。指名读,评价。齐读。
师:桑娜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她想到了许许多多,但是当她从西蒙家抱出孩子的时候想到这些了吗?
出示: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师:你能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老师听出来了,你读得非常投入,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读吗?)(这样做是指收养两个孩子,并把他们抚养成人)是什么力量使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善良、爱心)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桑娜心地善良,富有爱心,那渔夫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自读这段话: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骚骚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指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把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换成我们总会过下去的好不好,为什么?
(更能突出渔夫的美好心灵,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渔夫的这段话应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现他善良的美好品质?指名读,读后评议。
师:在抱回孩子的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说明了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贫穷的,但是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他们淳朴、善良,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
四、作业
课文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感受得十分真切,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但他们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写作特色,课下请同学们借阅他的其他作品,进一步学习和感受它的文学魅力。
【板书设计】
桑娜
穷人 善良
渔夫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