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8 08:49:3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交流描写课文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发现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准备自身的习作本或读过的课外书。

  2、了解“日积月累”中全诗的意思。

  3、阅读漫画集《父与子》。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谈话导人。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

  ◆体会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册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拓展练习。在自身的习作或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日积月累

  ◆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

  ◆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可以默读、默背,可以是大声读背,可以是同桌互读互背等。

  ◆拓展。你还能背诵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

  课外书屋

  ◆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说漫画,体会父子的形象。重点讨论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拓展漫画。向大家介绍你从漫画集《父与子》里读到的其他漫画,一边说,一边向大家展示漫画内容。或者向大家介绍其他你感兴趣的漫画内容。

  ◆课后延伸。利用课后的时间阅读自身感兴趣的漫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重点:

  1.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鲁滨逊的内心活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前准备:阅读名著导读 P251P261

  教学设计:

  (导入 )人,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面临生死抉择。当我们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来到了一个死寂的荒岛上,没有人言,没有食物,没有我们平时所熟悉的一切,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西方,就有这么一本小说,它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逊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板书:《荒岛余生》(出示教学目标 )

  检查预习:

  学生连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鲁滨逊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4)文中能给我们启示的前后衔接的两句话是什么?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小结:从文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从主观上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鲁滨逊在逆境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探究学习:教师设题:边读边思考,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他的心理变化。按下面思考题思考:

  (1)身陷绝境的鲁滨逊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样看待鲁滨逊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鲁滨逊能够克服自己坚强的'生活下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见他是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

  体验反思:生活中,有的同学悲天尤人,说苦嫌累,只看到生活中的坏处,而看不到另一方面。试仿照课文中的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小组讨论交流,推选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我们要正确、辩证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时间是治愈一切创伤的良药,要积极、乐观的对待人生。

  推荐导读: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卡耐基《人性的优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陨”等30个生字;会写“陨”等3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独立回答课后问题。

  3.了解有关陨石的资料,对陨石有深入的认识。

  4.有感情地背诵。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陨石的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

  2.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学生收集到的陨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学们看,这就是来自天外的.客人——陨石(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

  学生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这些问题,课文中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一起去读课文,读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先解决。

  2.解决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词。

  3.分组读文检测。

  看看,通过刚才的读文,你都了解了什么?(学生针对刚才课前提的问题,有目的性的进行回答。)在里,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4.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分小组合作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陨石曾经是星星,它有自己的轨道,能够发光,它含有丰富的物质,落到地面上以后,它就熄灭了,变成了坚硬的石头,安静地沉睡着,使同学们在学习、谈论的过程激发起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同桌听,再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受,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导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天外来客——陨石》

  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课文呢?

  学生读文。

  二、交流资料,拓展知识:

  1.对于陨石,你都了解什么?

  把你了解到的知识或者有关信息,介绍给同学们听。

  2.同学交流资料。扩展课外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陨石的了解。

  三、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练习进行词语扩充。

  1.给“石”加个偏旁,可以成为新的字,试一试。

  2.用“石”能组成多少个成语呀?

  石

  石

  石

  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词语。

  板书设计:

  天外来客—陨石

  航行在宇宙

  穿过大气层会发光

  星星 是由物质组成,含铁和镍(坚硬)

  落到地上变石头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b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专心听老师讲故事。听懂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事情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2.在分步回述的基础上,能连贯地、有条理地回讲整个故事。

  3.懂得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

  教学过程:

  一.贴图入课。

  谈话:这些是什么动物?他们的老家在哪里?

  为了让大家认识企鹅,了解企鹅,人们从南极请来几只企鹅,让他们住进了一个新家。这个新家是什么地方?一天,在他们的新家门口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题目是《看企鹅》,然后还要大家学会讲这个故事。

  二.看书阅读图后的3

  个提示,明确训练的目标与要求。

  1.自读课文中3个题目,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根据1、2、两题,说说听故事要做到什么;

  2.讨论:第3题的要求是什么?目标呢?

  三.听故事,回述。

  1.按课后题目1的两个提示,听老师讲故事。听后反馈: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其中有哪些人,谁是主要的人物?

  板书:

  星期天

  动物园

  丁丁

  用上以上地词语练说故事的开头。

  2.按课后题目2的3个提示再听老师讲故事。听后反馈:

  板书:

  挤

  看见

  退让

  有趣

  排队

  参照板书,说说故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把3个内容连起来,各自独立练说。

  3.按课后题目3

  的要求,学讲故事。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讲故事表演,同学们品评,欣赏。

  再听老师讲全故事,学生自由再练,努力讲得比老师好。

  四.尾声。

  1.评价丁丁

  归纳:在公共场所要守秩序。

  水打翻以后

  (习作训练)

  教学目标:

  1.能按课后提示,积极思考,合理想象,看懂图的意思及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2.能把图上的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段话,做到句自通顺。

  3.从故事内容领悟出:凡遇到问题或麻烦,要积极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使自己越来越能干,成为有用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理解图中的意思,能合理想象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

  2.能按课后提示有顺序地说出图意,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交谈:

  1回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以及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

  板书:

  危险、困难

  自己想办法解决

  2.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事情发生。今天请大家看四幅图画,见书,图上有些小朋友,也发生了意外的事。是什么事呢?

  请大家看图说说。

  3.学生说图上小朋友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

  二.揭题启示。小朋友各是怎样做的呢?要求学生看图24,边看边说说:谁怎么做?

  三.按以上要求反馈,交流:

  四.这三个小朋友具体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按课后第1题的3个问题,一步一步仔细看图,深入思考,合理想象,并写下来。

  五.反馈:写了什么?是怎样想到的?

  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每幅图上的意思连起来自由说说。然后,反馈学困生的'学况,让学优生给他们提供好的建议。

  七.作文起草,学生可随时提出质疑。教师巡回指导。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评析草稿的基础上,修改好自己写的一段话。能清楚地表达事情发展的顺序,并达到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2.实现自我教育,进一步明确遇到意外,要积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要做能干的人。

  教学过程:

  一.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完成作文起草。

  二.抽样作评

  1.指名学困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评议:

  哪些地方写的最好,说明理由。

  哪些地方写的较好,说明理由。

  提出修改意见点滴,说清怎样改。

  教师对评议做出评议;对作者加以鼓励,提出改好作文的适当要求。

  2.指名中等生朗读作文。

  评议:哪些地方写的比较理想,说明理由;

  3.指名学优生朗读自己的作文

  评议:自己评自己:认为自己哪些地方写的还不错,为什么;认为哪些地方还有问题,找出出问题的原因。

  三.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吸取一些别人的好经验,充实自己。

  四.反馈:你吸取了别人的一点什么?有什么好转?

  五.誊写作文:要求字迹清楚,书面整洁,不添字,不漏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