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5-26 17:18:1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自主选择识字方法,认识6个“会认字”;练习书写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流畅、情节的曲折、人物的生动。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续编故事或表演童话剧。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认识6个“会认字”,会书写8个“会写字”。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当妈妈受到威胁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宁愿自己牺牲一切,也要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 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妈妈留下的葡萄树》。看一看,文中的狐狸妈妈遇到危险时候的做法你是否赞成?文中是否还有感动你的地方。

  二、听读课文,体会母爱

  1. 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

  要求:

  ① 仔细倾听课文录音,注意体会文中的感情。

  ② 边听边品味:听完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把你最想说的话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写在随堂本上。

  2. 学生听完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并且说一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此环节让学生在听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听课文录音,可以用录音中感人的朗读,让学生直接感悟朗读中的感情,又可熏陶学生的朗读,为以后的感情朗读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3. 指导朗读,体会狐狸的爱子情深。

  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狐狸妈妈很爱孩子?

  学生默读,边读边勾划出这样的句子。之后汇报。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边读边勾划,又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一定要注意培养。

  A、第一自然段重点:

  ①课件出示句子: “你等着,妈妈(这就去)给你找好吃的。”

  换词语。谈换前、换后的感受。

  ②体会“终于”一词的用法。

  ③当时狐狸妈妈的心情怎样?想象一下狐狸妈妈当时想了些什么?谁来读一读? 点名读,边读师边指导。

  (体会文中的感情去朗读,可以很快的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的把感情运用到朗读中。)

  B、第三自然段重点:妈妈采摘葡萄容易吗?找出相关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①课件出示句子: “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翻过三座山,狐狸妈妈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这句话哪个词用了三次。用了三次,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②还有哪个词看出要找到吃的东西不容易。

  ③当时狐狸妈妈的心情怎样?想象一下狐狸妈妈当时想了些什么?谁来读一读?

  C、听到猎狗的叫声,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小狐狸能逃脱猎狗的追踪?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狐狸妈妈的做法,你赞成吗?除了赞成还有什么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D、那一串香甜的葡萄是怎样来的?

  4. 教师总结:狐狸妈妈无论是翻山越岭为孩子找一串香甜的葡萄,还是危急时刻那揪心的喊声, 都是母亲对孩子最深切的爱。

  5. 读到这里,你除了感动,还有别的情感吗?你联想到了什么吗?

  6.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在此环节中,我多处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句、段,主要是想突出该句、段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注意。单独拿出来分析,更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感情,更好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母爱的伟大。)

  三、拓展:

  续编课文

  1. 妈妈为小狐狸留下了一棵葡萄树,可是妈妈到底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续编课文吧!

  2.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1)学生小组合作续编课文。

  (2)讨论交流。共同订正。

  四、课后作业

  学完课文之后,你对自己的妈妈有什么想说的话和想做的事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语文乐园(四)共有“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和“口语交际”三大板块。

  其中“我来试试”包括:认一认,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背一背;读一则成语故事《手不释卷》。

  “探究与发现”是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探究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效果。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下雨算什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说地意思,合理、巧妙、有礼貌地说服别人。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知道意思相同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2、学习认识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3、学习名言警句。

  4、读成语故事,弄清成语意思,能讲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理解短文,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一)认一认,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读一读,了解每组词语的意思,思考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规律。

  3、小组交流。

  4、全班反馈,指导理解词义。

  5、教师小结:每一组词都是表示“第一”的意思,第二组词表示“取得第一”或“领先”的意思。

  6、拓展学习:试着说说类似词语。

  (二)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朗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2、思考:句子前一部分和侯一部分说的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完整的读句子,说说作者想重点强调的是哪个部分。

  4、小组交流。

  5、全班反馈。

  6、拓展学习:试着用“可是”、“但”造句。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请同学自读句子,感受句子内容。

  2、交流:读句子的感受。

  3、用多种形式朗读。

  4、学生背诵名言警句。

  5、指导抄写名言。

  (四)读一读。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2、自由朗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

  4、思考:孙权为什么很不高兴,他是怎样批评吕蒙的?

  5、全班交流:吕蒙为什么能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6、学生自读故事,互相讲一讲。

  第二课时

  一、探究与发现。

  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读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背诵古诗。

  3、再读金波的《蝴蝶飞》。

  4、思考:发现了什么?

  5、小组讨论。

  6、全班反馈。

  《蝴蝶飞》是一首现代诗,共六行,每行的字数不一,节奏欢快,很有动感,很有童趣,像一首歌谣,琅琅上口。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行,每行的字数相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节奏平稳。

  一、口语交际。

  1 读一读口语交际的内容。

  2书展的最后一天,下起了雨,乐乐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发生了小小的争执,他们三人会说些什么呢?

  3 演一演,乐乐是如何说服爸爸妈妈的?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

  4 联系实际说说如何更好地说服别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我想……》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有梦想,你心中的梦想是什么呢?(或听歌曲《种太阳》)。

  一、读课本中习作要求,思考:你心中的梦想是什么?

  1、同桌交流,明确自己本次习作的主题。

  2、梦想是美好的,要把自己的梦想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求语句通顺,用此形象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二、学生试说,补充交流。

  三、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范文引路。

  2、学生习作,不拘形式,淡化文体,可以用诗歌的形式表达。

  四、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2、集体评议。

  3、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美丽的梦想,把自己的梦想用文字写下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把美的事物、美的愿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是一件快乐的事。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寻找身边的美,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让课堂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萨、腊、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打工挣钱

  乌塔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3.懂得自保、自救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依据

  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只有在民主、平等、积极、愉悦的课堂情境下,在教师的点拨、引导、启发下,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有灵感,才能迸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当堂背诵。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庐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自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配套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秀丽、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过渡:庐山的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来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写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并用笔在纸上把云雾的姿态画出来,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

  2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出云雾一种姿态,让生说说画的是什么,

  3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姿态,师生共评。

  4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受一下云雾,生齐读课文。

  5那么庐山云雾是这四种姿态吗?它还有哪些姿态呢?

  6让学生画,指名上黑板画,生解说内容,师生共同评点所有内容。

  三、自学第三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①有感情地朗读,②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什么,中心句是哪句?

  2、按照自学的要求,读懂第3自然段的同学请谈自己的感受。

  (1)让学生读课文

  让学生

  再让学生读课文

  学生

  (2)读书时不仅要正确、流利,还要有感情,才能给别人带来享受,请你们谈谈自学时,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说,引导就弄懂这段话的中心句,总分构段方式。理解“瞬息万变”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具体的语境,确切地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巧妙地点拨学法。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云雾变化多、变化快的词句,想想作者是怎么写“瞬息万变”这个特点的。

  让学生说一说

  4、作者就是这样抓住“瞬息万变”这个特点,展开丰富想象,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这个特点写得具体形象的,我们一齐来读这一段。

  5、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最后的省略号,它表示什么?生说

  6、想想看,云雾还会变出哪些样子?

  生说

  谁能用上一些词,把你们刚才想到的连起来说?

  学生自己说,指名说

  7、这么多的样子,用一个词来概括就叫——

  生齐读千姿百态。

  云雾的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也用一个词概括叫做——

  生齐读瞬息万变

  8同学们自己读懂了课文,真了不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疑。

  9现在,让我们带着对庐山云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齐读这一段。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正因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到那里的中外游客。

  ——(生齐说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你能用“流连忘返”说一句话吗?

  五、,升华

  教学后记

  本是一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有独到之处,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因此,本教学设计根据这课文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下面谈谈教后的几点感想。

  一、淡化分析,重视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语言文字重在感悟,让学生有所“感”然后各自“内化领悟”,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减少老师的分析、讲解、还是以读为主,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词语。

  二、注重朗读,整体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并注意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学科整合渗透,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画一画庐山的云雾,与美术学科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做批注笔记,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体悟人物高尚品质,在读中理解人物思想变化。

  3、体会课文含义较深的语句,进行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人文熏陶。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含义较深的语句。

  教学难点:

  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直奔中心。

  1、孩子们,我们学过《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盲姑娘安静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要想使安静重见光明需要一样东西——眼角膜(出示),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层透明的薄膜,相当于相机的镜头,捐赠眼角膜可以使盲人重见光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捐赠眼角膜”有关的课文——18、《永生的眼睛》课题前有一个“”,说明这是略读课文,我们将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学完。

  2、齐读课题。什么的眼睛?读——;永生的是什么,读——

  3、质疑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预设:永生是什么意思?眼睛怎么能永生呢?谁的眼睛得到了永生?课文是题目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评价:会提问说明你们会思考,我喜欢爱思考的孩子。那么你们觉得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多读读课文内容,你一定有收获。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

  课文读完了,刚才提的问题解决了吗?先来看看你能不能过“词语”这一关。谁敢读?

  捐赠盲人痛苦难忍给予与世长辞遵从热泪盈眶重见天日

  (个人读,处理多音字,齐读。)

  2、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都是有谁?(琳达、父亲、母亲和温迪)简单的说就是“琳达一家人”,他们做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琳达一家人捐赠眼角膜的事。)

  你们的确很棒,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一种概括文章的方法“要素归纳法”,即什么人做了什么。这是我们班的发现,就命名为“班要素归纳法”。

  会读词语了,也能概括课文内容,那么现在就来想一想“永生的眼睛”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1、这是你的看法,说明你在用心读书,但是要想深刻理解它的含义,还要细细读读课文,品味品味。2、不知道没关系,有我呢,老师出马,一个顶俩!)

  其实编书的叔叔阿姨们在单元导读中已经告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了,就是要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关键的词语来学习。那么这一课又怎么学呢?请看86页课前导读。

  三、紧扣“骄傲”,探究文本。

  1、请找出来文中含有“骄傲”的句子读一读。出示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骄傲”一词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自豪。那么“骄傲”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呢?请自豪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2、想一想这两句话分别是谁为谁骄傲?温迪为“我”和外公而骄傲,我们先想一想外公值得温迪骄傲吗?外公的那些言行值得骄傲,请画出描写相关语句。

  ⑴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

  “当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引导:哪个地方让你骄傲?(痛快)

  师生对话。

  预设评价:你的回答毫不犹豫。你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⑵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个人读。男生读。

  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而父亲则认为最珍贵的是“身体的一部分”,“身体的一部分”是什么呀?为什么这些东西是最珍贵的?而父亲和母亲愿意死后捐赠这些最珍贵的东西,是因为他们认为(引读)——如果我们的死……

  同学们,我理解此刻你们的感动之情,但是此时的父亲并没有如此激情澎湃的说话,而是——平静地说。母亲去世了,此时的父亲伤心吗?伤心的父亲却又“平静的说”是因为他觉得(引读)——如果我们的死……

  ⑶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①你知道“美妙”的近义词吗?(神奇,美好,奇妙),盲童重见光明,美妙吗?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来感受吧。想象你就是一个盲童(配乐叙述)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要你轻轻推开它,你就能看见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是一扇永远打不开的窗。你的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你看不到老师,看不到同学,看不到爸爸妈妈……如果这种痛苦延长到一天,一个月,一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此刻你最渴望什么?(光明)突然有一天你得到别人的帮助重建了光明,快来睁开眼睛看看这美丽的世界——(课件)

  ②重见光明后美妙吗?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美妙吧,读——如果一个盲童……

  帮助盲人重见光明自豪吗?让我们自豪地再读这句话——如果一个盲童……

  ③此时此刻,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安静、熟悉了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杏林子,那么,亲爱的孩子们,你除了感受到父亲这些可贵的品质外,你觉得父亲对生命又有一种怎样的情怀。)

  这样的人值得温迪骄傲吗?难怪温迪会这样说——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3、外公让温迪感到骄傲,而“我”值得温迪骄傲吗?刚开始的“我”对捐赠眼角膜可是极力反对呀。

  “我”也是值得温迪骄傲的,因为“我遵从父亲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也正因此温迪会这样说——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4、文中还有一处含“骄傲”的句子: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出示)那么,温迪有什么值得“我”骄傲呢?

  ①温迪有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是“我”的骄傲,读——

  ②对比出示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温迪而骄傲。

  你发现了什么?琳达为什么要强调这个“14岁”呀?浏览全文,你有什么惊奇的发现?是啊,孩子们,14岁的琳达面对角膜捐赠表现的是拒绝、是哭喊,而同样的14岁,温迪的表现却如此不同。在对比中温迪在精神是如此可贵,难怪琳达会感慨,读——

  四、拓展升华,主题回归。

  1、琳达一家人的品质感动。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人像父亲一样捐赠眼角膜,比如王飞越,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医生,当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不久于人世的时候,竟然做出了一个震惊的决定:(看录像)。

  你想对他们中谁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XXXXXXX,我想多你说:XXXXXXXXXX(琳达、父亲、母亲、温迪……)

  2、亲爱的孩子们,你琳达对捐赠眼角膜的态度之所以能有360°大转弯,温迪小小的年龄就有如此的奉献精神,都是受一个人的影响,对,是父亲,是父亲深深影响了“我”和温迪,也就是——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出示)

  那父亲留下的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3、课前我们提出“永生”是什么意思现在你明白了吗?永生的仅仅是眼睛吗?(把?变成!)齐读课题——用心读——再读,把你的感悟送进去,把你的感情送进去,把这份情送给琳达一家人,送给王飞越,送给千千万万有爱心的人。

  五、补充结尾,延伸情思。

  课文学到这儿结束了吗?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出示)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预设目标

  1、能够正确书写“费、商、垃、圾、秀、忆、瞬、养、忠”等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满怀期待、一瞬间、噙满泪水、熬夜“等词语的意思。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妈妈写的那段话。

  3、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意

  难点: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

  三、教学用具

  幻灯片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能够正确书写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

  二、预设教学过程

  1、揭题

  1)师:来猜一猜,老师手中的这包咖啡是怎么来的?

  预设:是买来的,是捡来的,是别人送的……

  师:这包咖啡啊,是老师去超市购物时,促销人员送给老师品尝的。

  师:谁来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免缴费用,不收费),你享受过的待遇吗?

  2、初读课文

  1)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一则关于“”的故事,让我们翻开

  课本,再来读一读这课文,注意思考:这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在读课文时,请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商店 购物 垃圾 优秀

  (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词语)让学生齐读词语,提问:你认为有哪些字比较难记的,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吗?(注意:“商”的下半部,“购”的“勾”),交流反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预设:妈妈真伟大,“我”太不应该了……

  3、再读课文

  1)对于这课文,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2)提问:课文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妈妈,一位儿子,在文中他们是怎么进行交流的?

  (利用账单进行交流,一共有两份账单,一份是妈妈的,一份是儿子的)

  3)提问:这两份账单有何不同?(一份是明码标价的,一份是的。)我们现在就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来研究妈妈的账单,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1)妈妈的账单中提到了几个?你对其中的哪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理解?2)妈妈在收到这份账单时,写这份账单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4)小组讨论研究

  5)全班交流

  预设:妈妈怀我们的时候,行动不便,很辛苦……

  我们生病时妈妈抱着我去看医生,紧张极了……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想象其中一个或几个的画面)

  6)我们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妈妈的那份账单,那几个不仅让我们感到了妈妈对子女多年来辛苦的付出,更让我们觉得母亲的爱是那样的厚重和无私。让我们把感情融入到朗读中,深情地读好每一句话。(指导朗读)

  7)把你最喜欢的妈妈的一句话背下来,背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他给你作个。

  4 、三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1、能够背诵妈妈写得那一段话。

  2、更深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为自己付出的心血。

  二、预设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能够回忆起妈妈写得那段话中有哪些“”吗?

  2、合作背诵

  可以同桌之间一起回忆背诵。

  3、问题研究

  1)现在我们知道了,妈妈那么多的爱,都是的!

  2)提问:我们说文中有两份账单,我们已经研究了妈妈的账单,再让我们来看看儿子的

  账单,儿子在写这份账单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满怀期待)“满怀期待”是什么意思?儿子期待什么?最后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了吗?他得到了什么?(妈妈的账单)儿子在接到妈妈的账单时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噙满泪水,妈妈我爱你,账已付清)噙满泪水是什么意思?从满怀期待到噙满泪水,儿子的心理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后悔了,觉得自己不应该把账单给妈妈)

  3)提问:请同学们来为妈妈的账单来估估价?(妈妈的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4)提问:其实这文章里只有一个“”?为什么?(这就是妈妈对子女的爱)

  5)交流:这笔账他付得清吗?

  4、联系自己

  1)在这儿,老师想做一个调查,有哪些同学写过这样一份账单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或是向爸爸妈妈提过这样类似的要求)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们现在又是怎么想的?

  2)提问:你欠父母多少账呢?你打算怎么还?

  3)把你们心里的账记下来吧!写下你对父母的爱,并付上自己的“还账计划书”。

  5、完成作业

  1)习题

  2)选做作业:金钱是万能的吗?

  教后记:这节课共有两个课时,在第一个课时的教学中,生字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行,但是对于情感目标的完成,还是远远不够的。一课旨在让学生从妈妈写给儿子的账单中体会到母亲给予子女的爱都是的、无私的、不需要回报的,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但由于自己在指导学生研究妈妈这份账单时的引导和设计不够,因而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从账单中体会到母亲无私的爱。在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事来理解这份账单时,很少有人说得出来,即使说了,词句也是比较苍白无力的,不能让其它同学有所触动。所以在第二节课时,我就布置了写一写的任务,让学生好好回想选取在生活中妈妈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或是片断来写一写,要求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完成后我请几个写得比较不错的同学起来汇报、读一读,让大家从这些事例中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最后再结合文章中对于儿子心理变化过程理解的引导,这才让学生对于母爱的感情认识有了提高。在两节课的教学细节方面,存在的不足是(1)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儿童化,不能让学生清楚地体会到老师的意思,比如:我问“在读了这文章后,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对于其中的哪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些话都过于成人话,应该改成:“读了这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账单中的那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你对于哪一个还不太理解?”(2)在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这一环节上,做得还不够到位,比如:学生在读到妈妈为了她的病“心急如焚”时,老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词来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我们是多么的关心,但我却忽视了这个好机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位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

  3、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想】

  本单元为我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因此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仪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长期待在城市里,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想)那么今天我就领着大家走进大自然,到山中去拜访一些朋友吧。我们一起学习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板书:题目、作者)

  二、明确目标(彩屏显示)

  齐读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位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

  3、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整体感知

  1、正音: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彩屏显示)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湛蓝(zhàn) 栀(zhī)子 玄奥(xuán) 清澈(chè) 禅心(chán) 犬吠(fèi) 憔悴(qiáo cuì) 树冠(guān) 凝静(níng)

  2、范读:(同时出示问题组)

  由教师或朗读最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感情。听读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⑴ “我”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彩屏显示)

  ⑵ 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⑶ 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3、自由朗读:

  带问题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感情。为思考、回答问题做准备。

  4、默读、思考、讨论、回答:

  第二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讨论归纳:(彩屏显示)

  早晨:(德高望重的)古桥 (青翠的)树林

  (洁白的)白云 (雄浑的)瀑布

  大

  “我” (明镜般的)的山泉 (小诗般的)溪流

  热

  爱 自 (玄奥的)悬崖 (清纯的)云雀

  然 (慈祥的)老柏 月夜

  5、师小结:

  文中作者将大自然当成亲密的朋友,跟他们互诉心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我”热爱 山中“朋友)

  四、研读与赏析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共同品味精美的语言。以学生的品味为主,教师贵在引导。(主要从词、句的写法,及其表达的感情等角度引导)。以四人小组共同品味精美片段为例,让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再由学生自主寻美、品美,达到学以致用,最后教师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共同品美:(四人小组研读第四自然段)

  ⑴ 出示问题组:(彩屏显示)

  1、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景?

  2、你认为哪些语句写的美?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从写法、作用、及表达感情等角度体会。)

  3、你能运用想象,描绘一下这富有诗意的画面吗?

  ⑵ 齐读:带着问题齐读第四自然段。

  ⑶ 小组讨论、回答:

  师引导归纳:(彩屏显示)

  大 树──打手势(迎风招展) 拟 亲切

  自 鸟──唤名字(鸣叫、嬉戏) 人──生动

  和 然 露珠──交换眼神(晶莹剔透)化 形象

  谐

  脚──根须 想 童真童趣

  美

  头发──树冠 ──“我”

  手──树枝 象 浪漫色彩

  思想──树汁

  ⑷ 想象描绘:

  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自由描绘,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描绘的内容:(彩屏显示)

  教师描绘:我走进宁静而神秘的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的吸引:那青翠的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美丽而又顽皮的鸟儿们在欢快的鸣叫、嬉戏,像是在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更显得晶莹剔透,像是在跟我调皮的挤眉弄眼,跟我交换眼神。他们不把我当外人,我能见外吗?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不自觉的变成了一株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⑸ 美读比赛:一男一女两同学进行朗读比赛(第四段),看谁读的最有感情。

  2、自主寻美、品美:

  师提问:

  ⑴ 文中还有哪些景写的美?你认为其中哪些语句写的美?为什么?

  ⑵ 这些语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能否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① 学生自由发言并朗读:

  ② 师小结:(总结写作特点)

  文章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们就不一一品味了。其实真篇文章都写得很美。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五、体验与反思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反思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

  问题组:(彩屏显示)

  ① 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② 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③ 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2、师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布置作业

  1、假若多年后山中环境发生了变化,你是山中“朋友”中的一员,请你向作者倾诉一下你的心声。或者以作者身份写《再访山中朋友》。

  2、研究性学习:写一份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调查报告。

  (以你所在的城市或生活小区为调查对象。)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特点和生动有趣的活动特点,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鸟类。

  2、学习作者先总写后分述,先总说再举例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翠鸟美丽可爱的外形和生动有趣的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鸟?(生答)大家认识的鸟真多!你们认识这种鸟吗?(投影仪出示翠鸟图,生答,不认识)它的名字叫翠鸟(板书课题)大家看翠鸟的羽毛大多数是什么颜色?(绿色)那么翠就是绿色。

  二、讲授新棵

  1、指生读文:

  想:翠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答师板书)美丽可爱。

  2、自由读文:

  想:这篇文章可分几段?每段都写了什么?

  3、检查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情况。

  4、逐段学习:

  ⑴ 指生读第一段:

  想:

  ① 作者是抓住哪几方面写翠鸟外形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

  ② 翠鸟的爪子是什么样的?(指生边看投影边结合课文说)

  ③ 翠鸟的羽毛是什么样的?

  ④ 了解作者都拥有了哪些颜色,认识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⑤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这一段作者用了总分的写法,并用了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很美,那么翠鸟活动有哪些特点?

  ⑵ 默读第二段:

  ① 边读边画出表示翠鸟等鱼动作的词语(生答师板书:贴、飞、停、注视等)

  ②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贴、疾飞、注视等词。

  ③ 自由谈翠鸟捉鱼的这部分内容。

  想: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生答师演示翠鸟捉鱼的情景)作者描写翠鸟捉鱼的动作的词语:生答师板书:蹬、飞、叼、贴、飞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⑶ 自学第三段。

  ⑷ 指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小结

  这篇课文从外形、活动和住处这三方面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由于作者观察细致,抓住翠鸟的特点写出了翠鸟的美丽可爱,表达了作者人喜爱之情。

  同学们,鸟是人类的朋友,它不但美丽还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希望大家爱鸟护鸟,成为鸟类忠实的保护者。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 等鱼:贴、飞、停、注视等

  翠鸟 捉鱼:蹬、飞、叨、贴、飞 喜爱

  住外:隐蔽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和图文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观察日记的写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

  挂图、播放器、自制蜘蛛网。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词语,谁会读?

  蒙蒙细雨 倾盆大雨春雨绵绵狂风暴雨

  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描写雨的) 板书:雨。

  2、是啊,雨是有脾气的,它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今天我们要认识的雨会是什么脾气呢?你们听,它来了!(播放雷雨声音)这是什么雨? 板书:雷。

  二、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yāluàn ch?n chuí hóng

  黑压压 乱 摆 黑沉沉 垂头丧气 彩虹

  táo zhī zhūzhan yuachán

  逃走了 蜘 蛛一阵大风 越来越亮 蝉

  三、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边读边划分自然段,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三个部分。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生字词。

  2、播放课文朗读。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一)、研读“雷雨前”:

  1、朗读1-3自然段,出示挂图1: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乌云、树、蝉

  2、比较2、3自然段,和1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想象2、3自然段) ——树被大风吹得乱摆,蜘蛛赶紧逃走了,电闪雷鸣。

  3、分析重点语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乌云的多、厚。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也一声不叫。”

  强调没有一丝风,形容天气很闷。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是一场狂风;“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快。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用自制教具让学生区分“垂”和“掉”。垂:东西一头往下挂,形象地写出了蜘蛛随着蜘蛛网下落的情景,让人感到风特别大,连蜘蛛也害怕。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写出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用播放器播放雷声并把音量慢慢调高,让学生感受“越来越”这一词。

  4、点名用“越来越”口头造句。

  板书: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

  (二)、研读“雷雨中”:

  1、出示挂图2,结合文字观察挂图,和雷雨前做比较。

  2、分析重点语句: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个“哗”体现了雨下得又大又急。

  ——“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看不清”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雷声和雨声在一点一点,慢慢地变小。

  3、点名用“渐渐地”口头造句。

  板书: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三)研读“雷雨后”:

  1、出示挂图3,观察雨后有哪些变化。

  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分析重点语句。

  ——“一条彩虹挂在空中。”

  “挂”字让人感觉像是谁把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一样。 ——“蜘蛛又坐在网上。”

  “坐”字让人体会到雷雨过后,蜘蛛又是那么悠闲、愉快。 板书:雷雨后:清新——美丽——充满生机

  强调:整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四、生字指导(我会写):

  1、

  2、

  3、 学习“垂、逃”的笔顺。 学生书空,描红。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同学写字的占格。

  五、作业布置:

  1、用“读读写写”句子中带点的字造句。

  2、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板书设计:

  18、雷雨(时间顺序)

  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

  雷雨中:雨下起来——越来越大——渐渐变小

  雷雨后:清新——美丽——充满生机

  七、教学反思:

  《雷雨》这篇课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比较丰富,我安排了两个课时,公开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 考虑到我们班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上课比较吵闹,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我准备挂图和播放器以及其它自制教具。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教具的学生来说,感觉很新鲜,整堂课的注意力都跟着老师走,这不仅仅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4篇05-05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10篇03-22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总10篇03-08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7篇03-18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03-22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汇总5篇02-03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7篇05-14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01-03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10篇04-19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7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