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2-06-10 17:19:45 教案 我要投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设想: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节课教师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

  1. 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课文边学习会认字。

  2.教师活动: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讲解:(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 “只”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zhǐ”,组词只有、只是,也可以读“zhī”,组词一只、两只,“只”这个字可以记为口+八=只;“单”是多音字,可以读“dān”,组词孤单、单个,也可以读“shàn”,作为姓氏来用;“种”也是多音字,可以读“zhòng”,组词种树、种植,也可以读“zhǒng”,组词种子;“都”也是多音字,可以读“dōu”,组词都是、都有,也可以读“dū”,组词首都、都市;“乐”也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lè”,组词快乐、乐趣,也可以读“yuè”,组词音乐、乐曲。

  三、再读课文,交流理解。

  1.教师活动:这篇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6个)请同学们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用数字标注。

  2.教师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学生思考:什么是孤单?树和喜鹊为什么会孤单?(学生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孤单是没有朋友,比较寂寞。这里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所以树和喜鹊会感到孤单。

  4.教师朗读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什么是快乐?树和喜鹊为什么会快乐?(学生思考问题)

  5.学生回答:快乐是感到心情愉悦、开心。后来这里种了好多树,来了好多喜鹊。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所以树和喜鹊他们会快乐。

  6.教师点拨:这个故事是按照这样发展的: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树和喜鹊之所以能从孤单到快乐,是因为他们都有了邻居,有了小伙伴,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可以一起享受快乐的生活。

  四.细读感悟,朗读比赛。

  1.教师活动: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一会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代表,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我们投票选出读的最好的小组。(学生组内朗读)

  2.学生朗读比赛,评选读的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3.教师活动: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要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你想要感谢哪些人?说一说吧!(学生踊跃发言)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六个:单、居、招、呼、快、乐。(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六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六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招”字拆开来记:扌+刀+口=招;“居”是尸+古=居;“呼”是口+乎=呼等等。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比如:“单”最下面的一横要写的长一些;“居”在写第三笔撇的时候要写的长一些,要把下面的古包住等等。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六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六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扩展阅读:学生在课下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的散文、诗歌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更喜欢怎么玩?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准备:

  各种食品包装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

  二、展示台(第一次“先学后教”)

  1、看一看;这些东西是什么?

  2、仔细观察图上的字,再说出来。

  3、实物展示学习:

  结合食品包装理解商标上字词的意思和食品的用途,边朗诵边识记生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4、小结: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三、关于学习的名言(第二次“先学后教”)

  1、借助拼音自读。

  2、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3、小组活动:你读懂了每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展示、交流。

  4、全班反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六、当堂训练:背诵关于学习的名言。

  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落”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风”等7个生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的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图片和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难点:了解四季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播放儿歌视频,引入课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头问声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苹果柿子枝头闹、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们穿棉袄。

  2、同学们,儿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季节?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板书课题“春夏秋冬”,用红色粉笔圈出“春”字)

  3、教师相机教认“春”“冬”(上下结构)。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最后指名学生用句式“这幅图是()天,因为我看到了()”来表达。

  (2)课件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教师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5)识记生字,交流认记方法、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来识记;比较识记法:“吹”和“次”;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四幅图片及相应词语,连线区分并认读。

  4、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认识部首雨字头“”,雨字头的字大多与天气现象有关。

  (3)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4)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5、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吹、落、降、飘”、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与其他季节对比)

  (3)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4)了解“霜降”,学习双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5)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做动作,感受雪花的轻盈,使其知道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6)课件视频展示“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加深词语理解。

  (7)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生:冬雪飘。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雪”。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师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4)让学生当小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

  注意:“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给下面的部件足够的空间;“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雪”字底部是“彐”。

  2、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让学生认读。

  2.复习课间操小游戏、(教师说“什么吹”,学生回答“春风吹”……)二、看图学习新词

  1.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青草在哪里?红花在哪里?鱼和鸟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要说完整的句子。

  (3)教师相机出示词串。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如熟字比较:“池——他”“入——人”;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3、指导朗读词语和短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4、指导背诵课文、同桌互相背,全班齐背。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花、入、风、飞”。

  (1)指名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观察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讲解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注意:“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2、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集中纠错。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读生字。

  2、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上学会了书写哪些字、教师指定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模仿教师的板书写一遍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田字簿上书写。

  [教学板书]

  春夏秋冬春——春风吹青草——池草青

  夏——夏雨落红花——山花红

  秋——秋霜降游鱼——鱼出水

  冬——冬雪飘飞鸟——鸟入林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了与四季相关的字词及景象,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四季不同的特点,了解到四季的季节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现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四季的特点,在情境中识字、记字、本节课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过程中理解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所传达的思乡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中抒发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月亮所传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2.谈话导入:从古至今,许多诗人都喜欢月亮,他们还把月亮写进了诗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简单介绍李白:他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一生写了很多的诗,在他的诗里,经常会出现月亮。)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思”,后鼻音“床、光、望”和整体认读音节“疑、夜”。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思、前、低、乡”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床、光、故”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

  谜语示例:

  村庄大变样,寸土已出让。睡觉或休息,只管往上躺。(谜底:床)

  小字一上放,儿字底藏。太阳出来啦,世界多明亮。(谜底:光)

  有一古书,文字难梳。若问缘由,从前事物。(谜底:故)

  形近字歌示例:

  思:师恩难忘,总记心上。自强不息,常常思量。

  乡:外公起得早,幺妹跟着吵。问她为什么,说是回乡好。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思”的“田”写扁一点,收笔在横中线上。

  “床”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木”撇捺伸展。

  “前”的第三画要写长一些,下面的部分写窄点。

  “光”要竖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伸展。

  “低”右边的撇要平而短,斜钩要有一定的弧度。

  易错提示:

  “思”的上面是“田”,不要写成“因”或“目”。

  “光”的上面是一竖、一点、一短撇,不要写成三点;末笔是竖弯钩,不要写成长点。

  “低”的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右下有一点,不要忘写了。

  “故”的右边是反文旁,第二笔是横,不是横撇。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前—剪(剪刀)—箭(火箭)—煎(煎饼)

  氐—低(低头)—底(水底)—诋(诋毁)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静夜思》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老师出示自读要求:

  (1)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3)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古诗和诗中的生字。

  3.再次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指导:朗读时,总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速度要慢。要把字音读准。注意停顿,要按照一定的节奏读,读出诗的韵律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思考: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在屋内抬头望月的感想,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初步学习了他写的《静夜思》,还在诗中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思故乡床前月光低头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李白这位大诗人,知道他喜欢写月亮。那么,在这首《静夜思》中,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样的月亮,又在“思”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二句。

  (1)指名朗读第一句。结合插图想一想: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猜一猜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

  明确:写的是有月亮的晚上。作者在睡觉的床前看月亮。

  (2)朗读第二句,理解“疑”和“霜”的意思。(“疑”的意思是“好像”,“霜”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辅以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明确:床前那一片明亮的月光,好像是地上铺着的一层白霜。

  (4)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把月光当作是地上的霜呢?

  明确: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霜,形象贴切,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洁白,也说明天气转凉,烘托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

  (5)过渡: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又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诗的第三、四两句。

  2.学习第三、四句。

  (1)指名学生朗读。理解“举头”“思”和“故乡”的意思。

  明确:“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思”在此处是“思念”的意思。“故乡”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明确:诗人抬起头,望着天上高高挂着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了头,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来。

  (3)思考:最后一句中的“低头”和“思”好在哪里?

  明确:“低头”这一动作描写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望着天上的明月,诗人想到自己远游在外,远离亲人,不由得思念起家乡来。

  (4)拓展想象:诗人一个人身在外地,此刻,他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

  明确:诗人孤身在外,思念远在故乡的家人,思念小时候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思念家乡的小河、草地……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孤单的时候会想些什么。

  (6)过渡:作者孤身在外,内心寂寞,看到了天上的一轮明月,想到明月此时此刻也照着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久久难以入睡,就写下了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3.回顾: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举头望明月”中“举头”的意思是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中“思”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的感情。

  明确:李白唐抬头思念思念家乡(思乡)

  (2)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悟?

  明确:这首诗写得浅近易懂,表达的感情也是人们所共有的。家,总是被每个游子藏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一抹月光、一句乡音、一行雁阵都能勾起或浓或淡的忧伤,那就是乡愁。

  2.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感受到了他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课后,请同学们自行背诵这首古诗,还可以搜集其他一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5

  《要下雨了》课文原文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要下雨了》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边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集体朗读全文。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

  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下面几个字。

  兔、低: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往:左边是双立人,不要写成单立人。

  弯:上半部不要写成“亦”。

  得:右边笔画多上下要写紧凑。

  2.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生这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红、临写。

  3.用“弯、直、低、捉、消、息”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三、词句训练

  1.学生先自己口头试着练习3里的词语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题可以组成两句。

  2.让学生书面完成练习3。

  3.读课后练习的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具体。

  四、扩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蚂蚁 搬东西

  要下雨了教学反思

  《要下雨了》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通过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告诉学生这是要下雨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件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让学生读、说、看、做,从而明白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学习体会作者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富有逻辑性的语言阐述观点的方法。我在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进行了一场“看拼音,写词语”接力赛。轻松、紧张、活泼、有趣的接力赛一下子使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2、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这篇课文共有九个段落,分四部分讲解。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扶——默读思考,教给学法;第二部分(四至六自然段)半扶半放——自学思考,放中有辅;第三部分(第七至九自然段)放——讨论思考,提高能力。并在文中三个难点,更是重点的地方进行动画演示,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3、面向全体学生,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能说的老师不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为每名学生创造每一个学习展示的机会,关注不善于发表见解的学生。我都尽量让学生来完成,让学生感到他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4、教学思路清,语言精: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只起到点、帮、辅的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

  5、存在不足:

  教学方法还很传统,教学设计创新不够。

  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还不够多。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1)端午是什么时候?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3)带着疑问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讨论问题。 4.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 2.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 3.争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同桌互读,检查。 5.给生字组词。 6.识记生字。 (1)加一加。(2)减一减。(3)比一比。 7.游戏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 2.指导书写。

  真 字最后一横要长。豆 的第一横要短 3.描红,书写。

  4.作业展示,评一评。

  五.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端午 粽子 节日 中间 总是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怀念 糯米

  作业设计

  1.把《端午粽》读给爸爸妈妈听。 2.把端午节的由来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赏析“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选学生读。

  5.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用“一......就......”说一句话。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分给邻居?(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2,3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长句子的断句。学习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 四.课文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1.你喜欢过那个节日,为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青青的箬叶 白白的糯米 粽子

  各式各样 花样多 热爱 思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7

  活动目的:

  1、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学会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莲蓬)

  2.理解古诗《池上》

  —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有白莲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撑着小船采白莲)

  教师小结:小娃娃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河面上。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3、欣赏古诗

  介绍古诗《池上》,指导幼儿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小娃娃撑着小船。

  ⑵偷采白莲回: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⑶不解藏踪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

  ⑷浮萍一道开: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4、学习古诗。集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5、启发幼儿边念边用动作表达诗句含义。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活动反思:

  由于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比较多地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古诗,绕口令等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民间活动,所以孩子们对于这样形式的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为了便于他们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画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的观察和记忆。

  古诗《池上》内容简单,易懂,比较能够激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同时我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的帮助孩子们进行巩固和记忆,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这是我们民俗教育的.内容,也是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文12.古诗两首小池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如我们刚学过的

  (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

  (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

  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美吗?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惜露蜓。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8、指生读。

  (三)理解诗,领悟意境:

  1、整体提问: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2、理解一、二句古诗。读中悟情。

  (1)你知道泉眼是什么吗?(泉水的出口)。泉水是怎么流的呢?(无声、惜细流)无声指泉水流得很慢。惜指爱惜,谁爱惜谁呢?泉眼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2)宁静悠美的景色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舒缓,爱惜……)找生试读。

  (3)泉眼在作者的头脑中想象得如此舒缓而美丽,那作者又是怎么想象池塘边大树的呢?树阴照水爱晴柔,借助注释理解一下。(生自由说二句意思,理通顺后,师小结)爱指喜欢,谁喜谁呢?

  (4)这样柔和的美景谁能来读出?(读出柔美、喜爱……)找生读,师指导读。

  3、理解三、四句诗,体会“立”的深意。

  (1)同学们读得不错,后两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找一生读。

  (2)你能从读中体会诗的意思吗?很浅显,同桌间交流下。

  (3)汇报,师相机纠正。

  (4),在评议中随机体会“立”巧妙用法。

  “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落、停、站……)

  (2)你认为哪个字,为什么?师强调“立”字的用法,使诗句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蜻蜓的可爱。

  (5)蜻蜓立在了小荷之上,你能想象一下它们会交流什么吗?(谢谢你,看到你真高兴,我等你好久了……)

  (6)其实诗人杨万里曾多次写过荷花,如上学期积累中《闲居初夏午睡起》中也描写了荷花,你还记得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谁能把后两句读一下。读出高兴、欣喜等语气。

  4、齐读全诗。作者把泉水,大树,荷花和蜻蜓编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并表达了他对夏日池塘边美景的喜爱,带着高兴,喜爱的语气,品读一下全诗。

  (四)赏读诗,内化意境。(适当配乐)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

  3、同桌互读,背诵读。

  4、想象读:你觉得在这个池塘边还会有哪些景色?(小草、小鱼、小鸟……)这么多景色作者只抓住了四种,却把整个夏天的美景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值得我们学习。在你脑海里能想象着更多的美景读一读吗?要读出你对景色的喜爱之情,你试试。

  5、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五)教师总结:

  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不仅这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美,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享受美吧。

  (六)课外积累:

  搜集并积累杨万里的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认知“鸟语花香”等七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者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 教学难点:

  词语理解:严寒、酷暑。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拼音课文《古对今》。

  2.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课件展示课文) 3.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古”。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再读课文,识词。

  5.认读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读韵文,感知对子。

  1.自读课文,遇到读得不熟的字或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或指定小组互读对子,全班交流正音。 3.各种形式读对子,直到读熟。 (1)师生交叉读

  (2)男女生对读

  (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

  4.交流对子歌中的特点:

  (1)反义词对:古对今 圆对方 晨对暮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2)天气现象对: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3)植物和动物对: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

  (4)课件展示几种对子及相关图片。 5.背诵《古对今》 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7个生字的书写。 (1)认读7个生字并组词。

  (2)师范写,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讨论交流。

  (3)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2.布置作业:

  (1)同桌互背《古对今》 (2)抄写课后词语。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捡到的学习用品、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小朋友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读。同桌有困难,请你帮帮他,同桌读得好,请你夸夸他。

  3、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生字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我当小老师”。

  3、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4、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火眼金睛”游戏。

  5、送字宝宝回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戏。遮住生字卡的一半让学生猜生字。

  3、“找字宝宝”游戏。

  二、精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指名朗读。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组织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5、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6、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

  7、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三、口语交际训练

  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3、评价、表扬鼓励。

  4、“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四、拓展延伸

  1、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收拾好它们。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出优胜者,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0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刚、共、定、经”,整体音节“元、已”。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洗、汽、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钢一刚。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氵、先、尺、辶、口、又、中、钅、冈、刂”等字拼字。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7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洗”字左边是“氵”,右边是“先”;“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共”的第六笔“点”,要仔细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缩得太小,要留有空间。“叹”是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

  2、学生自主练写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板书

  16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间宝贵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我认为本课的着重点是识字,应该在课堂上突出字的教学重点。识字本来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接受比较被动,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生字,并培养识字兴趣呢,在听完其他老师优质课观摩评比小语赛后,给我的一点启示,我把它运用到这一课的教学中,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学的步骤。

  讨论识字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比我预想的要精彩许多,孩子经过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孩子们的思维开拓了,课堂气氛很活泼。有的孩子下了课还一直追着我说自己想出来的识字方法。真正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让学生动笔写字之前,我设计了一个观察田字格生字的环节,就是让孩子们先不要动笔去写,而是先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占格位置,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经过观察交流,学生在动笔去写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沉稳。

  这节课和我的预设有些出入,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很大,但有些地方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正,比如要注重加大孩子的词语积累,鼓励孩子的创新思维,观察田字格的生字时,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的业务还很不成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各位老师多指正,帮我改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竖”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 、新授:

  (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 教师分析讲解: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图示: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图示: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图示:

  5、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

  1、出示范字:

  十 上 土 干 工 正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十:横平竖直,是悬针竖

  上:垂露竖,上面的横稍短,下面的横略长。

  工:上面横短,下面横长。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7、比一比,改一改

  三、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

  3、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3个生字。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4、和大人一起读。能进行亲子阅读,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儿歌的大概意思。

  教学重点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并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词语和诗文,并了解大意。

  3、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准备: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词语,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

  2、各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用上这些生字或词语,句式练习:

  今天(或昨天、前天)的天气是()。

  我见过(),当时的情景是()。

  5、认读生字:带音节的,不带音节的。

  6、问: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

  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范读。

  以各种形式练习朗读,逐渐达到熟读成诵。

  找一找这些字母形状的异同,曾增强记忆。

  2、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生字,按照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进行分类。

  学生朗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进行组词,造句。

  指指导书写:见、长。

  三、布置作业

  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字词句运用:读一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二、书写提示

  1、认读生字:白、回、果,并进行组词、造句。

  2、讨论这些生字的书写规律,相机讲授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进行评价。

  三、日积月累

  1、看图说话,句式练习: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天空中(),地面上()。

  2、自由朗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4、交流:你知道哪一个词语的意思?

  5、再次朗读。

  四、布置作业

  找出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短语进行积累。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

  一、和大人一起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6、仿照一个小节,自己写几句小诗。

  7、全班展示,交流评价。

  二、布置作业

  跟家人一起朗读,并且把自己写的几句小诗读给他们听。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第一段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第二段以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爸爸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新疆去看看美丽的天山盛开的雪莲。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喷发出创新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同学们你们有想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那场面,你想去亲身感受吗?在我国的新疆,那里有美丽的天山,天山上盛开的雪莲你们亲眼见过吗?有两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非常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非常想去看看美丽的天山和盛开的雪莲。于是,他们不停地对爸爸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

  二.学习会认字,掌握读音。

  1.教师活动: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再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想”可以把它拆成“木、目、心”来记忆。“告”可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路”这个字的偏旁是“足”,是一个新偏旁,以“足”为偏旁的字一般和脚有关系,比如:踢、趴、跌等等。“非”和“丰”可以比较记忆。“非”的拼音是“fēi”而不是“feī”。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第一段

  1.教师活动: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教师播放北京天安门升国旗视频。

  2.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课文。把喜欢的词语圈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告诉老师都圈起了哪些字词)。

  3.教师讲解:本课有的词语,如“想、告诉、小路、北京、天安门”,学生见过或听过,比较容易理解。有的词语,教师稍加指导也能懂得意思。如“遥远”这个词,可以告诉学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的时间,路途非常远,因此说“遥远的北京城”。“壮观”这个词,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学生能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了“我”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二)第二段

  1. 教师活动: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课文。教师课件展示新疆天山的自然美景。

  2.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课文。把喜欢的词语圈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告诉老师都圈起了哪些字词)。

  3.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是山村小路,所以用的词是“弯弯的”。第二段是城市的公路,所以用的词是“宽宽的”。第一段天安门是个庞大的建筑,所以用的词是“雄伟”。第二段的天山是自然美景,所以用的词是“美丽”。课文用这样词语对比,更加鲜明的体现了山村和城市的不同。“盛开”这个词的意思是:某种物体全面开放,多指花儿这类事物。描写雪莲时用了“盛开”这个词,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雪莲的美丽。

  四.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教师指导:这首诗押韵,朗读时要读出韵脚。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第一段朗读第一、二两句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子,学生容易把它读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可以重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朗读时语气要坚定,“多想”读重音,表达出“我”强烈的愿望。第二段中“天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是个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天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2.学生活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然后分小组组内朗读,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代表,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投票选出读的最好的小组。

  3.教师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读的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4.教师活动:课文里的小朋友都有向往的地方,你们有向往的地方吗?你想去哪里看看,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

  5.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六个:会、走、北、京、门、广。(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七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六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人+云=会,“北”和“非”对比,不要混淆。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比如:“会”字上面的人要把下面的云包住,“广”的横不要太长,左低右略高。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六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六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课下实践:(1)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收集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2)新疆除了天山雪莲,还有什么?去搜集资料,和小朋友们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 新疆

  雄伟的天安门 美丽的天山

  壮观的升旗仪式 盛开的雪莲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4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2、同音字辨析运用。

  3、学习查字典方法。

  4、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

  课件、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课本63页,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吗?

  (左边的偏旁代表这字义,右边的跟字音有关,韵母都是ao)

  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三句像一个字谜,谜底都是“包”字。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四、我的发现(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小结:相同偏旁的字是一排。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提手字旁的字大多和手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动作有关。

  五、当堂训练:背诵《趣味识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同音字辨析运用。

  2、学习查字典方法。

  3、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二、选一选,填一填(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看一看;这两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清——青在——再

  2、请学生读,观察,再说出来。

  3、选一选,再填一填。同桌互相检查。

  三、查字典(第二次“先学后教”)

  1、查页码:比一比谁最快?

  2、查字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自查字典,问询查到字的方法,交流归纳查字典快捷的两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3、学习查字典的两种方法,分小组为单位练习,互帮互学。

  4、比赛:查字典,我第一。

  四、日积月累:(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读歇后语,你发现了什么?

  (歇后语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2、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五、当堂训练:1、背诵歇后语。2、查字典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狐狸和乌鸦》。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狐狸一共和乌鸦说了几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为什么?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为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拓展训练:课后找写小动物智慧的故事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提土旁()"。

  2.理解"一块儿、游泳"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重点句子和词语,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收获和感受,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小公鸡、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有困难相互帮助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提土旁()";理解"一块儿、游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小公鸡、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有困难相互帮助的道理。

  教学过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就会想到那可爱的小鸭子的形象。这不,小鸭子和小公鸡又要一起出去玩了,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去看一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死",翘舌音"捉、直、身",前鼻音"跟",后鼻音"行"。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河"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他、说、地、听、歌"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也"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

  谜语示例:

  有土能种庄稼,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跑遍天涯。(谜底:也)

  形近字歌示例::

  说:有言只管说,月下把帽脱。禾苗不缴税,心中喜悦多。

  地:草地发新芽,水清池漾波。纵马去驰骋,他乡不寂寞。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他"左窄右宽,"也"的起笔要向右上斜。

  "河"左高右低,"可"中的"口"写在中心点。

  "说"左窄右宽,注意左右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也"横折钩向右上倾斜,竖在竖中线偏左。

  "地"左边第三笔是提,右边第二笔起笔较高。

  "听"的"口"小且偏上,"斤"的第二画竖撇稍伸展。

  易错提示:

  "哥"上部的"可"没有钩;注意是两部分""和"可",不要将上面部分

  的最后一画""和下面最后一画""连接来。

  "他"左边是"亻",不要写成"彳"。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也-他(他人)-地(地方)-驰(飞驰)

  兑-说(说话)-悦(喜悦)-税(交税)

  斤-听(听话)-昕(初昕)

  (4)多音字辨析。

  辨析:"说"表示"用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解释""说合,介绍"时,读shuō,如说明、说亲。表示"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时,读shuì,如游说。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1自然段:写小公鸡和小鸭子出去玩。

  第2自然段:写小公鸡和小鸭子到草地里玩,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第3自然段:写小鸭子下河捉鱼,小公鸡偷偷地跟着下了水。

  第4自然段:写小鸭子听到小公鸡咕救命,赶紧去救他。

  2.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了哪件事?

  明确:本文一共写了两件事。一件是他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时候,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第二件是他们到河边去玩的时候,小公鸡偷偷下水差点儿淹死,小鸭子救了小公鸡。重点写的是小鸭子救小公鸡。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种可爱的小动物--小公鸡和小鸭子。那么,这两种小动物之间究竟发生了哪些趣事呢?下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他们河水说话也许草地听见哥哥

  2.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①尖嘴巴,花毛衣,爱吃小虫和大米,浑身上下毛茸茸,说起话来唧唧唧。

  ②走路扭达达,唱歌嘎嘎嘎,爱在水里游,捉鱼翘尾巴。

  (2)揭示答案:①小鸡。②小鸭子。

  (3)导入:通过这两个谜语,我们可以知道小鸡和小鸭有不同的外表和习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个由他们之间的不同所导致的故事。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自然段。

  朗读指导:"一块儿出去玩"要重读,强调他们是好朋友。

  2.学习第2自然段。

  (1)小公鸡在草地上做什么呢?

  明确:捉虫子。

  (2)他捉到了许多虫子,心情怎么样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他高兴极了。从"吃得很欢"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许多""很欢"要重读,表现小公鸡会捉虫子,因为捉到的虫子多,所以非常高兴。

  (4)小鸭子也一起在捉虫子吗?

  明确: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5)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

  明确:因为小鸭子的嘴巴是扁的,小公鸡的嘴巴是尖的。而且鸭子的脚上有蹼,不能刨土,所以捉不到虫子。

  (6)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

  明确:着急。

  (7)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要重读,突出小鸭子的着急。

  (8)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明确:可能会说"谢谢你"。

  3.学习第3自然段。

  (1)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明确:又来到河边。小鸭子为小公鸡捉鱼吃。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

  明确:两句话。意思分别是: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劝说小公鸡的话,要读出对小公鸡的关心和照顾。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

  明确:鸭子有一身又密又厚的羽毛,整个体形就像一只小船,能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而且,鸭子的尾部有一个发达的尾脂(zhī)腺(xiàn),能分泌(mì)出油脂,鸭子用嘴将这些油脂涂满全身,这样水就不会浸(jìn)湿它们的羽毛了。另外,鸭子的腿也较短,并且非常靠后,脚上还有蹼(pǔ)相连,就像两只小桨(jiǎnɡ)。凭借着这些优势,它们就可以自由地游来游去了。而鸡的脚上没有蹼,尾脂腺也不发达,如果进入水里,羽毛就会被水浸透,导致体重增加,时间一长,鸡就会沉入水底被淹死。

  (5)理解句子"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你从"偷偷地"三个字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偷偷地"写出了小公鸡不相信小鸭子的话,硬要下河去捉鱼。

  ②朗读指导:"偷偷地"要读得很轻,表现出小公鸡害怕被小鸭子听到的感觉。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结果他溺水了。因为他不会游泳。

  (2)"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说明了小公鸡下水的时候小鸭子根本不知道,他以为小公鸡在岸上等自己捉鱼给他吃。他没有想到小公鸡还是下水了。表明危险发生得很突然。

  (3)听到小公鸡喊救命,小鸭子是怎么做的呢?

  明确:小鸭子去奋力营救小公鸡。

  (4)什么词说明小鸭子在奋力营救小公鸡?

  明确:飞快。

  (5)你从"飞快"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6)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明确:热心、乐于助人。

  (7)想象:当小鸭子听到小公鸡对他说"鸭子哥哥,谢谢你",会如何回答呢?

  明确:公鸡弟弟,没关系。

  (8)朗读指导:"忽然""飞快"要读得快些,突出情况很紧急、很危险,表现小鸭子游得很快,想快点儿去救小公鸡。最后小公鸡的话要读出对小鸭子的感激之情。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明确:捉虫子捉不到虫子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明确:游泳淹死小鸭子

  2.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并感受到了他们的美好品德。以后,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喔!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计划06-09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06-09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14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3-02

五年级下册语文沪教版教案03-03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aieiui》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4-27

部编人教版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06-0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02-22

三年级部编语文上册教学计划04-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