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róng)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主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二、 教学重点: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主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三、教学难点: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四、教学关键:
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解厦门景物,增强其感性认识。
阅读课阅读、摘抄方法的指导。
五、教具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解厦门景物,增强其感性认识。
六、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难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老师出示厦门美景,学生说说这是哪里?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意识。
2、激发兴趣:人称厦门为“国际花园城市”,那在我们的家乡,美丽的景物还有许多,作为厦门的小主人,你们要怎样向来厦门的客人介绍呢?
(二)、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
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知道这些课文是怎样介绍景点的。
(二)、明确说和听的要求:
1、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将,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交际阶段:
1、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2、小组评议,互相评价。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3、全班交流、评改。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4、教师就同学发言做总结。
(四)、拓展活动: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评一评他讲得怎样。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蜂鸟的特点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克老鹰,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蜂鸟的特点,知道它能克老鹰的原因。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蜂鸟为什么能克老鹰。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老鹰、蜂鸟的图片或介绍蜂鸟的影碟;蜂鸟的`档案卡。
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收集有关鹰和蜂鸟的图片、文字资料;预习课文,勾出生字、新词,标出段落序号。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它在动物世界里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出示课件图片:鹰空中霸王你印象中的鹰有哪些特点?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空中霸王的克星(板书)。生齐读课文题目。现在请把克星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可换:敌人、对手)
二、质疑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点什么?预设:为什么说鹰是空中霸王?鹰的克星是谁?为什么能够克老鹰?(板书问题)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和一些短语,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识记情况。飘然翱翔的老秃鹰、见什么逮什么、兀立自若的大兀鹰、庞大、大拇指、性格凶悍好斗、惧怕、突如其来的侵袭、厮杀、翅膀和躯干、快速敏捷、肌肉非常结实、歼击机
4?齐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1?学习第1段。
①找出能说明鹰是空中霸王的句子,指导朗读。
②文中有两个词,写出了鹰在飞翔时和站立时的霸气,找出来,想想该怎样读。飘然翱翔:体现了鹰飞翔的平稳与自在。兀立自若:体现了鹰站立时的威武、傲慢、目空一切。
③你又从那些词中体会到了鹰的凶猛?(十拿九稳甚至躲之不及)
④出示课件视频,体会鹰的凶猛霸气。
⑤指导朗读,读出鹰的霸气。
2?学习第2段。
①指名读,你知道了蜂鸟有哪些特点?板书体形娇小、羽毛艳丽、嘴尖而锋利。
②你从娇小玲珑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展示课件图片,直观认识感受蜂鸟的娇小及美丽。
4读第2段,读出蜂鸟的娇小可爱。(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3、4、5段。
①自由读3-5自然段,勾画出写蜂鸟攻击鹰的句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蜂鸟特点与克鹰的关系
体形
性格
嘴巴
肌肉
双翼
②指导朗读勾画出的句子,读出蜂鸟的勇猛,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
凶悍好斗(联系下文奋不顾身地向鹰猛攻理解。)
奋不顾身(联系上文它们不但不惧怕鹰这个庞然大物理解。)
敏捷(联系下文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理解。)
遍体鳞伤(联系上文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攻击理解。)
③小组代表反馈表格内容。
④作者为了向我们介绍清楚蜂鸟的特点与克鹰的关系,运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请找出这些比喻句,体会运用的好处。
5.出示课件,直观体会。
五、课外延伸
小小的蜂鸟却能克老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你还知道动物世界中的哪些故事?
六、巩固
识字、写字课文中这些生字不但要求大家会认,还要会写。(出示生字。)
1?想想有哪些方法来记住这些字,书写时该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2?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3?抄写生字、新词。
七、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背诵喜欢的段落。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地球的可爱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抓住段落的中心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课文阅读和资料的搜集,了解地球,认识地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地球的可爱
2.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地球仪、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它是——地球。
2.观看地球仪,介绍: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围绕地轴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所以就有了昼夜。它有一定的倾斜度,又围绕着太阳公转,转动一周正好是一年,所以就有了四季交替的变化。
3.我们作为地球的儿女,对于养育我们的星球又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可爱的地球”。
4.读课题,质疑。
二、按阅读要求,自读课文并思考出示阅读要求: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地球是“可爱”的?仔细读读,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可和同学交流。
1.读。
2.讨论:
①它有个美妙的大气层。
②带给我们美丽的四季。
③自转速度合适。
④有吸引力。
⑤有气候的变化。
3.你还知道地球有哪些可爱之处呢?
(丰富的森林资源、大气资源、矿产资源等)
同学们,地球是可爱的、无私的,然而人们又是怎样对待它的呢?
4.播放人们破坏环境的图片(乱排放污水,毁林开荒,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
看了这些图片很让人痛心,我们的母亲在悲惨地哭泣。
5.你想说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说。
1968年12月,美国的宇航员安德斯这样说……
6.播放幻灯片。
“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微小(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1/5)
美丽(播放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有人说地球破碎了,我们可移居到别的星球,能吗?我们看太阳系中的几个星球。
7.读第一自然段。
播放月球、火星、金星等星球的`图片,介绍每个星球的特点。
①提问:人类可以移到这些星球上去吗?
②采用的什么写法呢?(对比)
小结:我们别指望毁了地球,移居其他星球,所以我们只有好好珍惜它,保护它,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
三、课堂延伸
发放倡议书,让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让它越来越美。
倡议书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们: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这些:
1.到农贸市场请提着菜篮子。
2.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3.逛超市请自带编织袋。
4.请清理你身边的白色垃圾。
…………
希望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地球母亲越来越美。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默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
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①海水都有哪些颜色?
②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
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③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
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
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
(4)说话训练。
找学生指图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
(5)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
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
(2)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朗读第3自然段。
①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
②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
明确:数量、种类
(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
(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明确:第三句
(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
(6)指导感情朗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1)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庞大”、“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
4.学习第6自然段。
(1)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6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话都是围绕第_________句话“_________”来写的.。并说明理由。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几句话的思路:
“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从而弄清全段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通过2~6自然段的学习,你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6.感情朗读2~6自然段。
7.学习第7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
更加……更加……
(2)齐读
(三)总结
1.启发学生明确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
(四)感情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词;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第四自然段
(二)字词学习
1.刺(cì)(左边中间不要多一横);
拣(jiǎn)(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
饶(ráo)(右上角不要多一点)。
2.其他生字写法。
3.带拼音抄写生字词。
(三)作文训练
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四)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阅读教学时能抓住描写西沙群岛的重点语句,启发学生品词析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并初步运用分段方法,进行分段的训练。例如: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如此美妙神奇。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说话训练,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进行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抓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一条主线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两个基本点是指在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空间。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夏夜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设计中力求体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朗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树立自信,乐于交流,勇于探索。
3、情感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
(3)培养学生喜欢童话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夏夜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自主预习:预习课文和生字
提练主线:主线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线,
教学过程:
个案部分
一、素养训练
(1)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朗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树立自信,乐于交流,勇于探索。
二、合作探究
(1)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 上讲台表演(戴头饰)
(3) 讨论:夏夜多美美在哪里?
三、拓展延伸
我说夏夜美
1、请同学们分小组说,先在组内说,可以拿作品介绍给小朋友,然后指名到前面说。
2、评一评
3、发奖品
四、课后反思
这节课充分体观了以学生发展为体的新课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一、动画的.设置不仅巧妙地导入了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而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的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观,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朗读中,学生选自已喜欢的句子来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欣赏、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2.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顺序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导行目标,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组词。
清()客()姐()
请()各()祖()
情()
(3)回顾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轻一点,再轻一点V
(二)提出学习目标
为什么脚步、开门、说话要轻一点,再轻一点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目标。
(三)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脚步要轻一点,再轻一点?板书:读、想
(2)填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我们()要轻一点,再轻一点。
(3)说一说: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顺序练习说话。板书:说
A、因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舔,所以脚步要轻一点,再轻一点
B、脚步要轻一点,再轻一点,是因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甜。
(4)指导朗读。板书:读
冬冬想到阿姨正在睡觉,不能惊醒她。我们读这一节也要轻一些,别把阿姨吵醒。”夜“、”正“”甜“读重音,以示强调。
(指名读一评议一齐读)
(四)学习第2段
(1)回顾学法自学第2段。
刚才我们是按读、想、填、说、读的方法学习第1段的,接下来请小朋友按这一方法自学第2段。
(2)讨论、交流。
A.指名读第2段,想一想为什么开门要轻一点、再轻一点?
B.填空:楼上的大姐姐正把习题(),我们()要轻一点,再轻一点。
“细细算”是什么意思,(算得很仔细)
C.说一说: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顺序练习说话。
D.试读这一节,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齐读。
(五)学习第3段
按一、二两段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检查、讨论。教师就“亲切”、“交谈”的词义作些点拨。
(六)学习第4段
(1)教师指着板书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上夜班的阿姨睡觉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她的睡觉,冬冬走路很轻很轻;大姐姐学习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冬冬轻轻地开门,爸爸和客人交谈时,为了不影响他俩的谈话,冬冬说话很轻很轻。大家想想:冬冬为什么能这样做?
(2)学生回答后,出示重点句子:“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别人挂在心间。”
这里的“挂”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一个“把别人挂在心间”的事例吗?
(3)指导朗读。“把什么......都、挂”读得稍重一点,“别人”、“心间”是次重音。
(4)总结课文。(出示课文插图)这个小朋友的心中装着许多人,她每时每刻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他们,我们要向她学习,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把别人挂在心间。
(七)谈话导行
(1)冬冬真好,做什么事情都把别人挂在心间。你也是这样做的吗?
(2)学生回答后,表扬做得好的,启发大家向冬冬学习,时时处处想到别人。
(八)听写句子(《课堂作业》第6题。)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别人。
(九)作业
《课堂作业》第4、5题。
板书设计:
40、轻一点,再轻一点
脚步做什么事情
开门轻一点,再轻一点都要把别人
说话挂在心间
读、想、填、说、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3.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4.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5.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准备]
电子幻灯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2.“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成王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教案06-0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8-03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08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5-15